长征朗诵(长征颂)
长征朗诵(长征颂)红军长征总共损失17万多人,相当于整个岚皋的人数伤亡最大的,还是与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人的战斗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饥饿、寒冷、伤病都是红军长征路上无情的杀手还有差不多平均每天都需要完成的50公里以上的急行军
1934年10月17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中央主力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踏上长征的征途。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
他们穿越14个省份,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在祖国的大地上一步步丈量出二万五千里的距离。
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饥饿、寒冷、伤病都是红军长征路上无情的杀手
还有差不多平均每天都需要完成的50公里以上的急行军
伤亡最大的,还是与超过自己数十倍的敌人的战斗
红军长征总共损失17万多人,相当于整个岚皋的人数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有八万六千人,1935年到达延安时仅仅只有八千人。
仅仅湘江一战,损失就超过三万人
俊朗在《红军血战湘江》写到:
合:重兵压境争河渡,杀气腾腾血色污。日月双神辉隐蔽,红军三万尸漂浮。地如无耻地当灭,天若有情天亦哭。你看农家摆酒宴,十年不上湘江鱼。
(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从网上下载)
惨烈的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放弃了到湘西与2、6军团会合的计划,转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进军,并在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实际核心领导地位。
在毛主席的指挥下,3万红军与40万敌人巧妙周旋,四渡赤水。
一渡赤水,作势北渡长江却回师黔北
二渡赤水,红军回师向东,夺取娄山关、重占遵义城;
三渡赤水,再入川南,诱敌重兵南调;
四渡赤水,南渡乌江进军云南
攻克天险娄山关,毛主席写下了慷慨雄浑的《娄山关》
(男)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女)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女)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朗诵照片
四渡赤水后,红军巧渡金沙江,走出了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包围圈。
渡过金沙江,营长孙继先率领17名勇士奇迹般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畔,红四团一昼夜奔袭240里,到达泸定桥西岸
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泸定桥。
渡过大渡河后,红军与敌人的大战减少了。可是,他们又面临着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
他们要翻越茫茫雪山,夹金山——被称为鸟飞不过的大雪山是他们翻越的第一座雪山
过草地同样是红军在挑战着人类生存的极限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他们面临着缺氧、饥饿、泥泞、寒冷等死亡的威胁
经过艰难的长征,中央红军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
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到达宁夏将台堡、红二十五军到达陕北
这几支队伍长征胜利后创建了陕甘宁革命抗日根据地,翻开了中国革崭新的一页。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七律《长征》
(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男)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女)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合并强调)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领)红军历经千辛万苦蹚出来的长征路告诉我们——(合)世界上,总有一条路通往理想的彼岸;
(领)通往理想彼岸的长征路上,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忘死的选择告诉我们——(合)世界上,有一种信仰值得我们付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