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签名专辑(个性鲍勃迪伦请朋友代他领诺奖)
鲍勃·迪伦签名专辑(个性鲍勃迪伦请朋友代他领诺奖)我穿过了十二座高山,浓雾笼罩着那里你去了哪里,我亲爱的小孩正如莎士比亚为了自己的戏剧舞台而忙碌,鲍勃·迪伦也被音乐创作和日常杂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精力,他说自己常常思考的问题是:“谁是更适合唱这首歌的人?”“这个录音室更适合这张专辑吗?”“我唱的音准对吗?”同时他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我的歌曲创作是文学吗?”最后,鲍勃·迪伦感谢瑞典文学院,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如此精彩的回答。《大雨将至》你去了哪里,蓝眼睛的小孩
瑞典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0日下午4点30分,2016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正式举行。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因事未能出席。此前,鲍勃·迪伦已提前知会诺奖评委会,他会缺席这次领奖,而由有着“朋克教母”之称的美国女歌手、诗人帕蒂·史密斯代为领奖,并演唱鲍勃·迪伦1963年经典作品《大雨将至》。
迪伦获奖感言:我的歌曲创作是文学吗
由于鲍勃·迪伦未能到场,美国驻瑞典大使代为朗读了获奖感言。在感言中,鲍勃·迪伦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是我从来不敢想象或者能期待的事情,从很小的时候,我便已经熟悉和阅读那些被诺奖认可的伟大的文学作品:吉卜林、托马斯·曼、赛珍珠、加缪、海明威,其作品被陈列在学校教室、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在虔诚的读者印象中,而我现在加入了其中,这份喜悦让我无以言表。”
鲍勃·迪伦觉得,他获得诺奖的概率就跟自己能站在月球上的概率是差不多的。“当我在世界巡演过程中收到获奖信息时,我花了好一会儿去确认这个信息,我当时就想到了那位在文学史上拥有伟大形象的莎士比亚,我想他认为自己是一位剧作家,他认为他写的文字并非是进入文学,而是为戏剧舞台而生,是为了言说而不是阅读……甚至在他脑海中最遥远的一个疑问是,这是文学吗?”
正如莎士比亚为了自己的戏剧舞台而忙碌,鲍勃·迪伦也被音乐创作和日常杂事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精力,他说自己常常思考的问题是:“谁是更适合唱这首歌的人?”“这个录音室更适合这张专辑吗?”“我唱的音准对吗?”同时他也发出了自己的疑问:“我的歌曲创作是文学吗?”最后,鲍勃·迪伦感谢瑞典文学院,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如此精彩的回答。
《大雨将至》
你去了哪里,蓝眼睛的小孩
你去了哪里,我亲爱的小孩
我穿过了十二座高山,浓雾笼罩着那里
还有六条高速公路,人们在那里拥挤
我走进灰暗森林的深处
面对连绵的死亡的海洋
我还曾走进一片坟墓
那坟墓仿佛有千万公里长
我感到
那大雨,那大雨
那大雨就要落下来
你看到了什么,蓝眼睛的小孩
你看到了什么,我亲爱的小孩
我看见初生的婴儿,被恶狼团团围住
还有空无一人的,钻石修成的路
我看见黑色的树枝,鲜血从上面滴落
我看见挤满了人的屋子里,人们手里的铁锤在流血
我看见白色的梯子,水覆盖在上面
我看见无数人在怒吼,却听不见他们的声音
我看见钢枪和利剑,握在少年的手里
你听见了什么,蓝眼睛的小孩
你听见了什么,我亲爱的小孩
我听见雷声在吼叫,那一定是一个警告
我听见海浪在吼叫,仿佛整个世界都要被它吞掉
我听见很多人在敲鼓,他们的手仿佛都在燃烧
我听见无数人在低语,他们在着说什么,却没有人知道
我听见一个饥饿的人在哀号,还有很多人在冷笑
我听见一个诗人的歌声,他在贫民窟里死去
我听见一个农夫的声音,他在山谷里哭泣
你遇见了谁,蓝眼睛的小孩
你遇见了谁,我亲爱的小孩
我遇见一个小孩,站在死去的马身边
我遇见一个白人,踏着一条黑色的狗
我遇见一个年轻的女人,她的婴儿正在燃烧
我遇见一个小女孩,她给了我一道彩虹
我遇见一个男人,爱情把他伤害
我遇见另一个男人,仇恨把他伤害
你现在要做什么,蓝眼睛的小孩
你现在要做什么,我亲爱的小孩
我要回去,赶在这大雨来临之前
我要走进那最黑暗的森林深处
那里的人们两手空空
那里流淌着有毒的河流
山谷里的家园仿佛潮湿肮脏的监狱
屠夫的脸在人群中隐匿
到处是饥饿,灵魂已经被遗忘
黑色是那里唯一的颜色
我要讲述,要思考
我要呼吸,要歌唱
我要让所有的灵魂都能看到
那里的景象
然后,我要站在那大海上
直到我开始沉没
我会听懂我的歌声
在我即将沉没
我感到
那大雨 那大雨
那大雨就要落下来
-END-
报刊亭买不到杂志的小伙伴看过来
这里的《意林 · 作文素材》
史上最全!!!
(订阅请扫码)
↙点原文链接,跟作文君一起看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