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开心啊看脱口秀啊(你不开心啊看脱口秀啊)
你不开心啊看脱口秀啊(你不开心啊看脱口秀啊)作为一档大受欢迎的节目,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台也在打造属于各自的王牌。而自诞生已有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也形成了固定的表演模式:单口小段 喜剧环节 名人访谈。只是梁直导并未开始止损,而是继续开拓。在引入北京“幽默小区”脱口秀俱乐部的主理人TonyChou之后,《恶毒梁欢秀》第二季开播。嘉宾自潘粤明到李银河,话题由犬儒主义到红黄蓝幼儿园,评分也从6.6直飙到8.7;然后就什么都没了。
2017年伊始,经过一系列撕逼歌手和坚持打击假唱而积累一定粉丝量的梁欢,发了条微博:
“2017 年目标:拍一部剧情片并尽力拿到龙标,再做一张专辑,再做一季脱口秀,读完至少 52 本书,尝试学习一种舞蹈。至少完成其中四项。”
其他的暂且不谈,但单脱口秀来说,彼时的他刚做完第一季《恶毒梁欢秀》,豆瓣评分6.6;
号称是国内第一档“纯美式脱口秀”,内容却不痛不痒,作为主持人的梁欢则是略显拘谨紧张。节目本身大体说得上是失败。
只是梁直导并未开始止损,而是继续开拓。在引入北京“幽默小区”脱口秀俱乐部的主理人TonyChou之后,《恶毒梁欢秀》第二季开播。
嘉宾自潘粤明到李银河,话题由犬儒主义到红黄蓝幼儿园,评分也从6.6直飙到8.7;
然后就什么都没了。
而自诞生已有六十余年的时间里,也形成了固定的表演模式:单口小段 喜剧环节 名人访谈。
作为一档大受欢迎的节目,美国各大广播电视台也在打造属于各自的王牌。
2015年5月,大卫·莱特曼结束了他漫长的《深夜秀》经历,而在这20年里,他的节目获得了67次艾美奖提名,并最终获奖12次。
《大卫·莱特曼深夜秀》
这档节目由史蒂芬·科拜尔(Stephen Colbert)接手;在此之前,他也做了9年的《扣扣熊报告》,被《纽约时报》标榜为“年度最好的电视节目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科尔伯特报告》
而如果你有关注好莱坞的颁奖典礼,那么你对这些面孔也会慢熟悉。
比如去年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的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就制作并主持了以他名字命名的ABC晚间秀节目《Jimmy Kimmel Live!》(吉米鸡毛秀)。
这类脱口秀节目大多用戏谑的方式去解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在西方社会的影响也愈发巨大,逐渐形成一道特殊的文化景观。
《吉米鸡毛秀》
对于华语世界来说,脱口秀是舶来品。虽然我们有老祖宗传下来的艺术表演形式:相声,但与脱口秀还是有所区别。
前者像是通过讲故事去吸引观众,而后者而是对故事或者事件进行解构。
最早引起大众追看的脱口秀类型节目,应该是《实话实说》。
这栏节目,在彼时还未偏执于跟转基因工程硬刚的崔永元手下,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既深刻又活泼,迅速收获一大波关注。
《实话实说》崔永元
在这之后,广义上的脱口秀节目逐渐多了起来,央视里朱军的《艺术人生》、李咏的《咏乐汇》都是。
而后电视媒体管制放开后,各地电视台壹脱口秀为切入点所创新的节目百花齐放、比比皆是。
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一虎一席谈》,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以及各种类型的明星访谈节目都是。
但真正意义在形式上贴近美式脱口秀的,在梁欢之前是东方卫视的《金星秀》。
首先是布景上,有刻意向美式脱口秀模仿的痕迹。
节目环节上同样有金星的脱口秀时间,以及对明星名人的访谈。
再加上金星身上无数惹人注意的标签:「跨性别者」「舞蹈艺术家」「毒舌」等等,让《金星秀》这个节目真正火了起来。
即便有时候意见不够独到、观点不够深刻,还「直男癌」,但金星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态度;
脱口秀的灵魂,其实就是态度。
02
但我们一般说到的脱口秀,包括的范围其实不仅仅是上面说到的这种节目类型。
还有一种:单口喜剧。
在美国,许多知名的喜剧演员一开始都是讲单口喜剧出身。比如罗宾威廉姆斯、金凯瑞。
他们在银幕上极其出彩的喜剧形象,或多或少也来自于早年间在舞台上的脱口秀表演。
《Live On Broadway》罗宾·威廉姆斯
金凯瑞
被爆出「性侵丑闻」之前的路易CK,同样是优秀的脱口秀演员。
他的作品中充斥着对生活嬉皮笑骂的丧,对虚伪人性毫无怜悯的嘲讽与揭露。
而在香港,脱口秀上的「喜剧之王」这个称号无疑是黄子华的。
90年代,刚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拿到哲学学士学位的黄子华回到香港,他把英文的“stand-up comedy”翻译成「栋笃笑」,第一部《娱乐圈血肉史》横空出世,黄子华在失败的影视生涯触底反弹,开始自己的脱口秀生涯。
黄子华的脱口秀很「高级」,哲学专业的出身让他的脱口秀在嬉皮笑骂、荒诞不经背后,隐藏的是政治、文化、情感与宗教。
是对社会问题的调侃,也是云淡风轻地去讲述过往的伤痛。
《娱乐圈血肉史2》2011
但在「栋笃笑」盛行的同时,国内的脱口秀环境近乎荒芜。
2010年,在白宫的美国记者年会上,一个叫黄西的华裔中年人操着一口不太地道的英语,却把一众美国人逗得前仰后翻。
他熟练地拿捏着美式脱口秀的尺度,在黄西这副有些冷淡的面孔下,全是一个接一个的梗,美国人民最爱的这套。
黄西
崔永元看到这段表演之后,他联系上黄西,信誓旦旦地跟他说:
“你回国发展,空间特别大,你想想一个人一张票50块钱,14亿人都看你的演出,那得多少钱。”
黄西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于是收拾家当回国发展,可这一回来就凉了。
两国人民价值观上的巨大差距像一道鸿沟隔在黄西发展的路途上,他在美国赖以成名的“异域风情”和“移民身份”,回国后却都失去了作用;只留下些许尴尬的段子。
《天天向上》
所以真正让人们开始有脱口秀这个意识的,同样是东方卫视的《今晚80后脱口秀》。
2009年时,王自健就已经是个专职的相声演员,2012年周立波出走东方卫视时候,王自健靠着《今晚80后脱口秀》扛起了大梁。
他没有走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也没有单单想着做好相声的本质工作,王自健做起了美式单口喜剧。
差异化的表演让许多观众立马喜爱上这个节目,但其实《80后脱口秀》的播出一直不顺利。
长时间没有冠名商,播出时间也不稳定;王自健为了更好的节目效果,招揽了一堆幕后编辑和脱口秀演员。
这一举措并没有让《80后脱口秀》走向巅峰,但却早就了一个新的节目《吐槽大会》。
《吐槽大会》源自于美国原版的《喜剧中心吐槽大会》(Comedy Central Roast);
原本第一季的第一集不仅借鉴了节目本身的模式,也借鉴了原本的尺度,然后不出意外的下架了。
重新上线后的节目少了些黄暴的口条,却也依旧精彩,这少不了节目的策划及总撰稿人:李诞。
让一堆明星在舞台上各自揭短,节目本身的冒犯性和冲突尤为明显,而如何把握尺度,自然落在策划人的身上。
而李诞似乎也做得挺好,给每个需要稿件的嘉宾写稿时,自己本身的表演又足够精彩,活生生从一个素人变成偶像。
而《吐槽大会》大概也是最火的一个脱口秀节目。
03
只是,这并不能说明脱口秀的真正崛起。
过去的2017被称作嘻哈元年,但这元年堪堪过完,形式却已经不容乐观。
某种意义上脱口秀跟嘻哈有些相似,它们都有着强烈的表达,所以态度至关重要,而误会永远是表达者的宿命。
《金星秀》的停播,《今晚80后脱口秀》的无以为继一方面是节目本身不够好、另一方面其实也是文化差异、观众审美口味的不协调。
就连最火的《吐槽大会》第二季同样遭遇滑铁卢、评分下降,上个头条还是因为“马景涛失控”。
每个文化走向主流,这一切的一切,总该还是需要从业者的努力,总需要有开拓者去尝试跟拓展。
在刚刚播出的《十三邀》中,许知远问过李诞一个问题:“你们算第一代吗(国内脱口秀演员)?”
李诞缓了一缓说道:“算是吧,但几十年后回过头看,我们应该是被牺牲掉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