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与规则不能混淆的例子(人情与规则不能混淆)
人情与规则不能混淆的例子(人情与规则不能混淆)规则一旦被确定下来,所有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内的“优势方”也不例外。显然,在医疗服务领域,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微妙的,但总的来说,医生仍然是这场关系中具有主导权与优势的一方。理所当然地认为医院制定的规则只针对病人一方是不对的,医生作为医患这个圈子里的重要一方,更应该遵守规则,而非搅浑人情与规则的界限。文/梁文娇(广西大学)
近日,甘肃兰州刘女士称在医院门诊排队就诊时医生带着人员插队,提出质问反被“轰出”。医院工作人员证实了该情况,事后门诊投诉科迅速介入,院方表示会对涉事专家和医生做出处理和处罚。
在此条新闻的评论中,很多人表示,医生借由自己职业方便为熟人插队是常有的事,已经“见惯不怪”了。然而,常有不等于合理,人情与规则亦不能混淆,作为医生,更应该明知规则、恪守规则,而非利用职务之便,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方便自己。
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习以为常”都不能作为借职务便利带人插队的借口。如今许多人都通过网上预约挂号、现场排队的方式看诊,这也是大多数普通人去医院看病需遵守的规则。而医生却利用职务之便,为熟人开直达通道,不用挂号、不用排队,甚至直接插队就诊。插队本来就是错误的行为,更何况是医生带头打破规则,利用职务特权插队。
在遭到质问后,医生还让保安将病人赶出,这不仅将规则视若无物,甚至可以说是有恃无恐。可究竟是什么给了医生这样的底气?说到底,还是行业中的各种“潜规则”。因有熟人在医院就可以插队就医,有熟人在银行就可以插队办理业务,有熟人在学校就可以特殊照顾,这似乎成为许多人心照不宣的行事通则。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到,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各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有赖于一笔又一笔人情。但现代社会的有序发展,更有赖于一条条确定且清晰的规则。只有每个人都遵守规则,秩序才能得以被维护。虽然各行各业都有默认的“潜规则”,但这不代表合理,更不代表理直气壮,人情的兼顾亦不能以打破规则为前提。
规则一旦被确定下来,所有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内的“优势方”也不例外。显然,在医疗服务领域,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是微妙的,但总的来说,医生仍然是这场关系中具有主导权与优势的一方。理所当然地认为医院制定的规则只针对病人一方是不对的,医生作为医患这个圈子里的重要一方,更应该遵守规则,而非搅浑人情与规则的界限。
文/梁文娇(广西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