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就像那只刺莺(云中漫步根若在)
爱情就像那只刺莺(云中漫步根若在)电影反映生活,生活却往往没有电影那般美好。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坐在咖啡馆,坐在大学的阶梯教室里,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地方看电影,因为生活中的坎坷太多,挫折太多,使得我们不得不常常在光影中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看完此片,我常常在想,什么最能感动人?是一个童话故事,一首动听的歌,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一张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还是一句暖心的话?是你爱着的人的回眸一笑,还是爱你的人眼角流下的那滴泪水?让我们感动的,究竟是不是生活本身呢?如果是,为什么它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不是,那些存留于心中的温暖又是由什么来承载?…… 一
★唐雪元
一直忘不了,那部电影中日暮映照下,雾霭笼罩中的那如幻像一般使人迷醉的葡萄园,那在苍山暮霭的背景中宏大的,充盈着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中起转承合的磅礴音乐,以及飘荡在浮世中的男女主人公之间曲折而深切的情感。那是一个那个美丽得如同世外仙境的葡萄园,让人若置仙境,而这部让我久久回味的电影,同样拥有一个美丽的片名:《云中漫步》。
搜索百度,得知《云中漫步》拍摄于1994年,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亚罗的成名代表作之一,此片获1997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球奖,其后又斩获奥斯卡金像奖。
看完此片,我常常在想,什么最能感动人?是一个童话故事,一首动听的歌,一封意味深长的信,一张从远方寄来的明信片,还是一句暖心的话?是你爱着的人的回眸一笑,还是爱你的人眼角流下的那滴泪水?让我们感动的,究竟是不是生活本身呢?如果是,为什么它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如果不是,那些存留于心中的温暖又是由什么来承载?……
一
电影反映生活,生活却往往没有电影那般美好。我们坐在电影院里,坐在咖啡馆,坐在大学的阶梯教室里,我们总是在不同的地方看电影,因为生活中的坎坷太多,挫折太多,使得我们不得不常常在光影中寻找心灵上的慰藉。
对于一个演员或者歌手,我永远更推崇他成名之前的作品,那些作品未必就是最优秀的,却一定是最能代表他自己的。这部《云中漫步》也是阿方索•亚罗的成名代表作之一,它没有复杂的情节,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爱情文艺片,但是这种类型的影片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我们觉得它好看,常常因为它有着那么一个美丽的结局。
好电影是什么?在普通人看来,有亮丽的风景,有动人的爱情,有温馨的镜头,有圆满的结尾,这些就已经足够了。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所以不必向电影索求太多,就像我们平常对待生活一样,平平静静没有大的波折就可以称之为安宁。中国人讲求宁静致远,所以多数人竟是为了一个温馨安宁的家庭梦而甘愿埋头市井之中。
那似乎是很遥远的爱情故事,大片大片的葡萄园、雾霭、霞光,一个在镇子上奔跑着的男子和在深夜窗下传来的悠扬琴声、那里的风土人情,一切一切都是如此的唯美、如此的不真实。
他是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复员的军人保罗,在离家赴战的日子里始终挂念着妻子和属于他的原本温暖的家庭,多少个日日夜夜里,他不断地写信给妻子,诉说他的思念,他憧景战后若能平安归来,“我想与你一道经营我们自己的家园,有小孩、狗,以及体面的工作” 。当他终于九死一生、满心欢喜地奔回家,现实却与他的想象大相径庭,妻子兀自坐在沙发上听音乐,甚至连他寄回的记录着他在战场上日日夜夜所思所想的信件也被她悉数忽略,抛掷一旁,妻子解释说只要知道他活着便好了,他不置一辞,但内心里有淡淡的失落,在离开战场的日子里他无数次回想起那硝烟弥漫的场景,倏忽而逝的生命让他更加懂得珍惜身边人的珍贵,但当他想要付出这种珍爱和关怀时,面对的却是妻子的漠然,无人分享内心的触动,这无疑是寂寞而伤感的。而他的妻子却只是不断地支使他以退伍军人的身份,穿着挂满勋章的军服出门去销售巧克力。
她是在大学毕业期间未婚先孕遭受男友抛弃的女子维多利亚,原本在每年家乡葡萄收成的日子皆要归家团聚的时刻,她陷入无边的困顿和尴尬的景况里,美丽的家园,封建保守的父亲让她望而却步,心生烦恼。
他和她的相遇,就像冥冥中的注定。他们在这样的时刻相遇,火车上,巴士上,每一次的交集,上帝的手指好像都在拨动他俩缘分的弦。
他在火车上初次遇到她,承接了一身的呕污秽吐残汁,火车票无意间与她弄混,不得不提前下车,改坐汽车。汽车上又遇到她,然后逢无赖的调戏,他英勇出手,被勒令下车。前行一段路程,发现她在暗自啜泣——她快到家了,可不知如何面对父母。遭遗弃的怀有他人骨肉的女子如何面对四百年历史的墨西哥最显赫的家族,特别是严厉冷酷父亲呢?
“我来充当下你丈夫角色。”善良的保罗同意暂时冒充维多利亚的丈夫,前往她的家乡,那片一眼无边青翠的葡萄园,好一个“云霄仙境”的地方。恰好是推销巧克力的,他打开盒子,拿出一个精致的巧克力,上面套着金色的环儿,就算结婚戒指吧!一对夫妻就这样组合完毕了。“你是这样的一个好人。”她为他的淳朴无暇的举动倍生敬意。
“假作真时真亦假”,上帝弹奏着欢快的曲子,正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入潜伏着爱和美好的旅途。
二
在“云乡”,导演用大量的空镜头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田园风光,夕阳中的小路,雾霭下的葡萄园,宁静的村庄。那种乡间的浪漫气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或台湾歌手卓依婷演唱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在这令人心旷神怡的外景下,他们小心伪饰的夫妻关系却在家庭里众人的眼下显的战战兢兢,容不得半点疏忽和大意。所幸,维多利亚的家人都相当友好而风趣,对保罗这个新的家庭成员欣然接受,慈祥的母亲和奶奶,爱吃巧克力的爷爷,顽皮的弟弟,友善的庄园仆人……影片所极力渲染的 “家”的和谐氛围不仅打动了保罗,也打动了我们。
什么是“家”?它带给你温暖,带给你勇气,它为你提供庇护,使你能够成长。它包容你的一切,使你在每一个夜晚都感受到时光的静谧和岁月的静好。
在保罗的梦境中,总有孤儿院和断壁残垣的景象,“我想有个家”,这是保罗真正的心灵所需。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安稳的家庭生活,于是才会令他对云之乡产生魂牵梦萦的情愫。
在这里,惟有维多利亚的父亲,顽固而保守,他封建传统的思想里完全无法接受女儿如此自作主张的做法,心有郁结。他把保罗视作忽然闯入的陌生人,带着怀疑和审视的态度。
夜幕降临后,新家庭里,第一夜二人要睡一张祖传大床。保罗本想睡地板,可维多利亚的父亲突击“晚安”,二人不得不同床而眠。想来,柳下惠的坐怀不乱,阮籍醉卧邻家少妇旁,如今二人不是草木,也不是古来圣贤之人,是情真意切的双双燕儿,可是一个是有妇之夫、一个是假结婚者,即是有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情意还是要搁置着,两人背对背妄想一夜至天明。可天不明,恰恰霜冻来了,葡萄出现霜冻现象,如此这般一年的收成可能会毁于一旦,于是全家族的成员在葡萄园中点燃篝火,手臂上绑着如蝴蝶羽翼一般的纸扇,用浓热的烟雾来驱散寒气。维多利亚带着保罗一同参与了这场家族的劳动,这是保罗第一次渐渐地融入这个家族,也是在离开战场后第一次细微地重新感受到生命的激情。
月光下,两人在火焰腾腾、浓烟飘飘的葡萄行列里舞动着,将热气扩散,一步一舞,像极梁祝的彩蝶双飞,你前我后,不分不离,不分彼此,他们站在一起,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心跳。
拖延一天,葡萄丰收,片中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葡萄收成时摘取的过程,保罗从刚刚入手时的稚拙到逐渐谙熟,甚而激起维多利亚父亲暗暗地要与他一较高下的冲动。两个人一边匆忙地采摘,一边偷偷窥探对方的进程,不断较劲着加快彼此的速度,大大地提高了收成采摘的效率,家族的其他成员都停下手边的活忍俊不禁地观望他们的比赛。当地的传统是将收割下的葡萄丢入巨大的木盆内,人们用脚踩踏以酿出香醇的葡萄酒,在欢快而跳跃的音乐声中,阳光下飞溅而起的葡萄汁液,带着生命的光明与美好。父亲与保罗几次相视微笑的一瞬间,我相信父亲内心的嫌隙正在这云乡温暖的阳光下慢慢消融。
下午轻柔的阳光照射着“新婚”的燕尔,在硕大的葡萄桶里踩着,欢乐充满脸庞,宛然一幅画一首歌,他们在起哄中也把“新姑爷”保罗丢进了巨大的木盆,在欢快的节奏中,四下飞溅的葡萄汁液一定也沾染了恋人之间的甜蜜;仍然是在夜晚,保罗站在维多利亚的窗下唱起了情歌,情绪被不温不火地渲染,时间也在那一刻定格,一副夏夜的油画被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上。
什么是浪漫?它既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形容词。浓郁的生活气息最浪漫,就像月光下的蝴蝶恋人,就像木盆中人们的舞蹈,就像在你爱的人的窗下唱情歌。喝两杯葡萄酒也是浪漫,可以让你忘记些许烦恼;找一片茫茫的天地也是浪漫,可以种下自己的人生理想;叠一叠纸戒指也是浪漫,给你爱的人戴上,然后告诉她现在我不能给你的以后一定会给你。
什么是生活?朋友说:是“生”和“活”。生是容易的,活也是容易的,可这两个字偏偏就喜欢站在一起,怎么也拆不开。生活就是接受,不管是美好的丑陋的欢欣的伤感的,不管你愿意或是不愿意,你都得循着它的规律去走。
在保罗不经意间慢慢进驻这个家族成员的内心的时候,他与维多利亚的爱情也在暗地里滋长,但是他因着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妻子,这份责任让他内心有所顾忌,他不敢轻易地去爱她,因为不能给她未来所以害怕再给她带来伤害。在这矛盾的感情的拉锯下,他决定离开以驱逐这份悄然滋长的情愫。
夜晚的云乡,静谧而和美,让人感觉到岁月的静好。遗憾的是,离别的歌声已然奏响,保罗在维多利亚的窗下带着惆怅唱着伤感的离别之歌,等待着她拉亮房间里的灯点燃这黑的夜以及他黯然离别的心。维多利亚没有打开窗子,保罗也没有选择去越过道德的边境,因为越过意味着背叛,背叛自己曾经的诺言。
情歌总是这般动人,让人百听不厌。可终究要走,生活不能总在云端,尽管灯光最终亮了,他还是走出了云霄仙境。
三
割舍掉在云乡悄然滋长的情感,保罗返回了旧金山。在途中,司机与保罗有一段对话——
司机:你在附近干吗?
保罗:漫步。
司机:漫步?
保罗:漫步云端。
司机:哈哈哈。很好,欢迎回到地球。
是的,云中漫步。仙境一样的葡萄园,短暂却动人的乡村爱情,没有哭也没有笑,像是一场梦。或许美好的事物就像是一个个梦境般难以把握,你一触碰,它们就破碎了。你要挽留那梦境,首先要相信那梦境,进入那梦境,然后守护那梦境。
可电影毕竟是电影,喜欢喜剧的人永远比喜欢悲剧的人多。所以《云中漫步》是一部轻松的爱情文艺片,它就像《简爱》,像《傲慢与偏见》,尽管中途稍有挫折,却终会有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
接下来的故事,不能不说是天意安排了,保罗回到家发现妻子已经移情别恋与他人有染,并且他得以轻而易举地顺利离了婚,回复自由之身的他欢快地奔向远方,妻子无法明了他的反应,只有他自己明白,这一刻的欢乐,这一纸离婚契意味着什么,那是他期盼已久的幸福的面貌,他不用去选择,不用去内疚,不用去负责。他终于可以真实地表达他的内心,追寻他的幸福了。他立刻找了个车子,再次奔向了他魂牵梦萦的云乡。
然而,等待着他的却是谎言拆穿后维多利亚父亲的愤怒,他将手中的煤油灯掷向保罗,却不慎砸在了葡萄的干枝上,顷刻间,一条火龙迅速蔓延,全家族的力量亦无以抗拒这火海,整片葡萄园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毁于一旦,望着大火后的残垣,全家族的希望从云端坠入深海,维多利亚的父亲望着多年经营的心血倏忽泯灭,终于忍不住老泪纵横,心中隐埋的郁结也终于倾吐而出。
在我们的印象里,维多利亚的父亲保守、刻板、不近人情,然而父爱的含蓄与彷徨又怎是所有人都能够体会到的?——我的女儿就这样被拐走了?夜里抢了我的祖传大床,女儿回家行李基本没变,没有结婚证书,这是婚姻吗?严父就是严父,他要保证女儿选择依傍是要可靠稳当的。他要在岁月里固守着葡萄园,有霜冻时候,点起一堆堆火,到了丰收时节,又要亲自收获葡萄,一年的辛劳换来收获的一笑。只是他的爱少了些温柔,笑一笑其实蛮可爱的。在丰收节上大声宣布今晚是我女儿的大喜之日,大家都来,不来就看不起我阿拉干家族,这是他可爱单纯的爱女之心。““我怕失去你,我怕失去你们……”阿尔贝托脆弱的声音正显示出一个父亲对女儿、一个男人对家族最为深沉的爱恋。因为害怕失去而带着强烈的独占心情,因为太在乎,太珍惜所爱的人和物而不愿分割一丝一毫于他人,这是父亲在爱里的彷徨和脆弱。
什么是爱?是容忍而不是放纵,是坚持而不是承诺。是包容与珍惜,是理解与信任。是牵挂与祝福,是希望与荣耀……它包含的太多,充斥了这整个世界。人生理想里要有爱,有爱的人不会失望,更不会绝望;平凡生活里要有爱,有爱的人不会死,更不会孤独;人心里要有爱,有爱的人在面向这苍茫世界时永远都不会失去勇气。
就在维多利亚家族被一场大火烧得绝望之际,保罗在一片废墟中找到一根活着的葡萄老根,它又重新燃起了全家的希望。
我常常想,希望是什么,真诚是什么,努力又是什么,这一个又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最终究其到一个字:根!
维多利亚四百年家族的传承,始于一个从西班牙故乡带来的葡萄老根;而在这老根的蔓延下,继而有了他们家族,这是大家的生命之源、生命之根。维多利亚的爷爷告诉保罗:“它不仅仅是我们云乡的根,也是我们生命的根,维多利亚生活的根,现在你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因此它也是你的生命之根,你已经不再是孤儿了。”只要我们寻找到了自己的生命之根,我们就不会孤独。维多利亚的父亲本来是个很暴躁粗鲁的人,但是最后他感受到了爱才是生命的根,所以他一生经营的葡萄园毁了,但他依然能满怀幸福的微笑,也体会到浓浓的爱意。父亲将云乡的生命之源——那葡萄老根交给保罗,意味深长地说:“藉着承诺,荣誉与爱,将它种下。生命之源,你的生命之根已与家族相连。”他真正坦然地接受了保罗,同时保罗也收获了关爱的真谛,收获了希望,爱与信任,也意味着一个家族新的生命的开始。
根若在,爱就在。开放在废墟上的微笑,已经可以望见来年春天里满树的希望,阳光穿透薄雾,终于又是一洗如天的贞静清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