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市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和李丹一样的游客们念念不忘的咖啡与阅读的结合,正式的名称叫作“啡阅青岛”,是市南区推出的一个特色文化项目。该项目启动于2015年,从那时起,市南区积极探索公共阅读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把馆藏图书免费配送至辖区咖啡馆、文博场馆、主题民宿等到休闲场所,打造馆外图书服务点,促进馆藏资源的流动,实现阅读体验由单点聚集到全域开花的转变。在获得市民和游客认可的同时,该项目还先后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称号。“我特别喜欢青岛老城区的建筑,去年夏天到青岛旅游时,我们在老城区的民宿住了五六天,每天出门慢慢地走、细细地看,走累了随便找家咖啡馆坐下,从书架上抽一本讲青岛老城故事的书,在书上读到刚刚走过的地方住过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奇。”市南区随处可见的读书点,给到青岛“深度游”过多次的李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她看来,

于情蔻初开的年轻人而言,人世间最浪漫的事,莫过于在一个凉风习习的午后,在阳光斑驳的日影间,在红墙的尽头,“转角遇见爱”,遇见对的那个人。

在青岛,在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青岛市市南区,转角之间,不仅可以“遇见爱”,还可以遇见小而雅致的咖啡馆,以及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

“转角遇见书”并非夸张的说法,因为,在这个面积仅有30.0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到50万的城区,拥有1处市级中心馆、1处区级总馆、1处24小时自助图书馆、50处社区图书馆、77处“啡阅青岛”服务点、56处智慧书亭、20处实体书店、11处朗读亭,以及8处社区书屋——这里已经在山东省内率先实现了“10分钟阅读服务圈”的打造。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1)

在转角处与书相遇

“我特别喜欢青岛老城区的建筑,去年夏天到青岛旅游时,我们在老城区的民宿住了五六天,每天出门慢慢地走、细细地看,走累了随便找家咖啡馆坐下,从书架上抽一本讲青岛老城故事的书,在书上读到刚刚走过的地方住过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那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市南区随处可见的读书点,给到青岛“深度游”过多次的李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在她看来,那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应有的样子”。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2)

啡阅青岛

让和李丹一样的游客们念念不忘的咖啡与阅读的结合,正式的名称叫作“啡阅青岛”,是市南区推出的一个特色文化项目。该项目启动于2015年,从那时起,市南区积极探索公共阅读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把馆藏图书免费配送至辖区咖啡馆、文博场馆、主题民宿等到休闲场所,打造馆外图书服务点,促进馆藏资源的流动,实现阅读体验由单点聚集到全域开花的转变。在获得市民和游客认可的同时,该项目还先后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和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称号。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3)

市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如果想在书香的陪伴下看到“凌晨四点的青岛”,位于大沽路上的筑美印象文创是个不创的选择,那里有青岛首家“图书馆 酒店”模式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这处入选2021全省创新阅读空间的图书馆,由企业免费提供场地、政府配备设备和图书、市南区图书馆统一管理,拥有500平米空间、50余个阅览坐席和3000册各类藏书,读者可以借助智能设备进行自助借还,享受伴着月光而来、踏着晨光而去的惬意。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4)

栈桥书店

如果想将喜欢的书“据为己有”,书店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存在。在市南区,有西西弗和方所等知名品牌书店,有山东首家24小时书店“明阅岛”,有德衡律师集团山东首家“云端共享阅览室”,还有栈桥书店、良友书坊等本土特色书店,以及市南区与金茂湾不是书店、海韵•缘智慧音乐书坊联合打造的“图书馆 书店”模式的新型阅读空间,它们一起为读者提供着生活化、品质化、多样化阅读服务。

很多美好的故事,便在与书的一次次相遇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着。

让阅读触手可及

市民姜辉在岛城一家职业院校任教,儿子去年小升初,派位到了市南区紧邻栈桥的实验初中。原本居住在李沧区的一家人,为了节省孩子路上奔波的时间,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很小的两居室。时间是节省了,但也让相信“读书氛围胜过言传身教”的姜辉犯了难——如何给孩子营造像原来的家里一样“触目皆书”的氛围呢?

在对居住地周边环境进行一番探索后,姜辉惊喜地发现,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在居住地的周边,十分钟乃至五六分钟的距离内,就分布着多家社区图书馆和实体书店。

通过链接在市南区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上的市南区电子阅读地图,她还可以查询到全区所有的阅读点,并能随时查看各个阅读点的营业状态。而且,电子阅读地图还能提供导航和搜索服务,这更是让有些“路盲”的她直呼方便。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5)

社区图书馆

姜辉在电子地图上看到的社区图书馆,在市南区共有50处,全部可以实现通借通还,它们与区图书馆一起,构建起了以区级图书馆为核心、各社区为辐射点的“图书馆群”,让居民得以用最低的时空成本、最近的距离间隔享受到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姜辉读初中的儿子更喜欢的是朗读亭,这是一种以朗读体验方式为主,集朗读练习、录制、演讲训练、阅读为一体的亭子样的阅读点,录制完成后还可以通过微信进行分享,满足读者有声阅读和社交分享的需求。每次和妈妈一起逛中山公园,走到朗读亭处,儿子总会进去录上一段,时间久了,朗诵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6)

社区图书馆

自己工作忙、儿子学习时间紧的时候,姜辉还了解并喜欢上了市南区图书馆推出的“青云图”服务。这是市南区创新推出的全国首个实行线上免费借阅新书、线下免费快递到家的互联互通阅读服务平台,通过它,既可以实现在线办证、新书借阅、线上听书、滞纳金缴纳等线上实用功能,也可以享受借阅书籍的线下免费配送。

这个目前已经累计免费配送借阅图书9万册、累计总浏览量147万次、访客总数48万次的平台,创新了线上借阅、免费配送模式,重构了全民阅读生态链,让读者成为阅读服务的第一环,改变了以往采购、编码、上架、借阅的传统流程,构建起了以读者为核心的全民阅读服务新模式。不仅如此,此举还创新了公共文化资源配置方式,打破了时空局限,更大程度地拉近了书与人的距离,填补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空白。

广受欢迎的“青云图”项目,引领了全国公共图书馆改革创新发展的新方向,也收获了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优秀项目”、山东省冬春文化惠民季活动品牌项目、青岛市智慧青岛公共服务类十佳典型案例等一系列荣誉。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7)

栈桥书店

场景营造让阅读直达心灵

24岁的卢新宇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青岛,如今,两年过去,他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座拥有浓郁欧陆风情的城市。虽然租金相比其他城区来说高了一些,但他仍然选择了租住在市南,他说:“对于我这样一个嗜书如命的人来说,出门就能找到书店比什么都重要。而且,读书也是冲淡我异乡独自打拼孤单感的一大法宝。”

卢新宇还报名参加了市南区举办的读书沙龙活动,并在活动中结交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他感觉,以阅读为媒,他与这座城市的联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8)

良友书坊

卢新宇参加的读书沙龙,是市南区为营造阅读场景、丰富读者阅读体验而做的系列努力的一部分。

比如,市南区在全市首创了“选书官”模式,让读者亲自参与选书入库,解决供需不对应以及新书入库耗时长的行业性难题;创新推出了“品书香 游市南”阅读打卡活动,把地标性景点与主题图书相结合,让大家在景点中体验阅读,将游客转化为读者,将读者转化为游客,促进文旅融合。

市南区持续开展了“阅享”“书式”系列主题活动,迎合居民不同季节的阅读习惯,推出“阅享当夏”亲子夏令营、文创市集和“书式阅冬”“书式迎春”读书沙龙、手工体验等,将文旅场馆的功能属性与阅读分享的具体内容结合,在分享优秀书目的同时,也为企业搭建了展示推介的新平台。

领读市南:作家阿占献给故乡的“蓝色情书”

作为我国近现代文化名人故居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且是全国唯一一个拥有两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城区,市南区深挖辖区名人故居资源,着力打造“读经典•品市南”主题阅读活动,邀请本土文史专家、高校老师和行业大咖作为领读者,通过讲座和分享的方式,讲述名人名篇。

市南区还与青岛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携手,通过“图书馆 协会”模式,聘请中央、省、市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老师作为艺术指导,培训壮大朗诵艺术领读队伍;开展“图书馆 社团”共建,吸纳樊登读书会、阅读时光读书会、康城女院等运营成熟的社会阅读组织开展领读活动,搭建起政府机关、行业专家和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的专业领读者队伍,现已成立“领读市南”“青云朗读”“领读21天”等4支主题专业团队96人,开展活动26场。

市南区还以“N 书坊”城市夜读为载体,通过“1位推广人 1本图书 1个场馆”的创新形式,开展图书领读、场馆参观、互动体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弥补公共图书馆夜间不开放、辐射范围受限等短板,有效延展公共阅读服务触角,形成与公共图书馆服务错时互补的格局,满足多样阅读需求。截至目前,已培育阅读推广人70余位,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00余场,累计观看和参与人次突破20万。

公共阅读服务创新模式(让阅读触手可及)(9)

市南区图书馆

位于大尧三路19号的市南区图书馆是一座不怎么起眼的三层小楼,但如今,在“十分钟阅读圈”的打造中,它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这座城区的角角角落,成长为一个独具特色的生命体。

刘岩是这座图书馆的馆长,她理想中的读书场景是“低头看书,抬头看海”,如今,这一理想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