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为啥被赶出去(李想背水一战)
李想为啥被赶出去(李想背水一战)「理想智造ONE」发布会,该车发布之时,实际上并未设计完毕李想的理想 李想坐在椅子上支着下巴想了很久,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股东似乎都是一副想把他踢出公司的架势。其他人尚且可以试图去理解,但其中一个要踢他走的小股东,前段时间还向他借了近一百万买房子,他当时二话没说就拿钱给对方,自己全身上下只留了几万块。不感激就也算了,不至于绝到要把人扫地出门吧?1
文 | 杨宇
编辑 | 席骁儒
出品 | 盖饭特写工作室
在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里,中关村都车水马龙,和中国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一样,汽车之家也在这附近办公。一间不到10平方的小办公室里,整体装修简洁干净,阳光从窗外洒进来,整个房间只摆一套桌椅。
李想坐在椅子上支着下巴想了很久,还是想不通,为什么股东似乎都是一副想把他踢出公司的架势。其他人尚且可以试图去理解,但其中一个要踢他走的小股东,前段时间还向他借了近一百万买房子,他当时二话没说就拿钱给对方,自己全身上下只留了几万块。
不感激就也算了,不至于绝到要把人扫地出门吧?
1
李想的理想
「理想智造ONE」发布会,该车发布之时,实际上并未设计完毕
全黑的巨幕上只有一行数字:19:59:59。
短短一秒钟,数字跳转到20:00,李想穿着一身藏青色衬衫和牛仔裤,微笑着挥手走上台。全场掌声雷鸣,李想笑意更深,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鱼尾纹。
不同于李斌把蔚来的发布会开在了颇有宏大叙事感的五棵松体育馆,又豪掷一千万专门请来美利坚五月天梦龙乐队撑场子。李想低调,初秋时节一个无事可叙的夜晚,他在北京演艺中心包了个场子,开始低调讲述这款「耗费心血」的产品。
而对李想来说,在此之前,他已经花了整整四十个月,动用1400人的团队,也打算造一辆车。虽然并未设计完毕,但这丝毫不耽误先开一场发布会混个脸熟。
「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我们的发布会。」
八点整开始,四十五分钟后结束,一分不差。和每次开发布会都要「重新定义七点半」的罗永浩不一样,准时合矩更符合李想的性子——当年做网页的时候,排版哪怕做歪了一点点,他瞟一眼就能看出来。在家的时候有阿姨来打扫,等阿姨走了,他也一定要把自己的东西再重新摆一遍。李想有些强迫症,但不喜欢去改变别人。
新车LOGO是有些倾斜的拉丁字母组合「Li」,像丰田、本田、兰博基尼一样,这一次,李想赌上了他的姓氏。
李想的眼神笃定自信,整场发布会四十五分钟,没有像科技界的同行一样高呼「情怀」,每句都围绕「理想智造ONE」展开。
中间也穿插着抖音神曲和于正老师的《延禧攻略》。李想对着AI说了句:「放昨晚没看完的电视剧」,车载屏幕就自动跳转到裕太妃横眉冷对的画面,她怒急攻心地吼出一句「滚」,全场哈哈大笑,啧啧称奇。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场内观众之前从没见过一个叫做「智能手机」的东西。
但不管怎么说,为了这场发布会,从小吃面的河北人李想每天晚上的面食变成了牛排,每天几瓶的可乐换成了无糖型。不变的是每天四组的Tabata——强度高,好在只要20分钟。体重秤上的数字终于停在160斤整,李想正因减肥终于有了些成效而欣喜,妻子经过时瞥了一眼,打趣:「你这不是胖的问题,主要头大和脸大」。
发布会最终效果不错,李想与他的新车在舞台中心,灯光全打在他身上,整个人都在发光。
如果把造车比喻成一场豪赌,这次,李想压上了全部身家。
2
想做什么做什么
李想8个月的时候,姥姥姥爷把他抱回老家,还带着这个质量极好的不倒翁娃娃
李想1981年出生在河北石家庄,中国恢复高考的第五年。他父母同时考上中国戏曲学院,只好把刚出生的李想送去沧州孟村回族自治县宣庄村的外婆家。
沧州接冀中的粗犷,临渤海的苍茫,李想7岁之前都生活在这里,儿时记忆里最多的画面,是赤脚在田野里狂奔。
后来父母把他接回石家庄,这个在农村长大的小孩说一口纯正的沧州话,「黑得像个外星人」。在新学校受欺负,李想也没忍着,用最原始的暴力方式解决,即使对方高他一个头。「就这么打了两三年,院里和学校里,再没人敢欺负我了。」
中国的农村是个达尔文世界。李想眼中,在老家,稍微有点钱的喜欢欺负穷的,而穷的又能立刻转身去欺负孤寡,最后由最富的人足主持公道。人生没有多余的经历,农村生活塑造了李想的部分价值观。后来回到华北摇滚之都石家庄上学,父母在剧团上班,李想还没来得及接受丝毫艺术熏陶,就看到团长拿着手里的一点小权力公器私用,而下面人则为分房、职称勾心斗角。
那时我就明白,掌握自己的命运,顺便多赚点钱,非常重要。
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都是什么,祖国的花朵们来了兴致,扶着课桌一蹦一跳,把手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程度:有的说解放军,有的说科学家。机灵点的会说,还是想当老师。
轮到李想,他说:「我想当总经理」。
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李想自己也有些尴尬地笑:「我是我们班唯一一个铜臭味十足的」。不过当总经理多好啊,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要自由得多。
或许是从小没把李想养在身边,李想父母也愿意给他充足空间,并不强行把他往艺术的路子上赶。1997年,李想考上当地重点高中,父亲李宪法花8000块给他买了台电脑,CPU是奔腾133。李想的学习成绩急速下降,亲戚们嘴上不方便讲,但眼里写的分明都是「这孩子没出息」。
一头扎进电脑里,李想到电脑城帮人攒机器,赚到的钱买硬件给自己的电脑升级。这令他注意到杂志上有关电脑硬件的测评文章「写得非常不靠谱」。
我一直认为这些编辑还有作者说的都是对的。当我自己真正接触电脑的时候,发现他们写的90%狗屁都不是。
自己回家写了篇5000字的电脑硬件选购指南,投稿给《电脑商情报》杂志,被全文刊发,「占了一个整版,而且基本没什么改动。那是我高一第一笔收入,大概600块钱」。此后,《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计算机报》上常能看见李想的名字,他还成了《家用电脑与游戏》的固定作者。
1998年暑假,拨号上网由每小时8块钱上网费加4块钱电话费降至每小时1块钱,李想开始「网上冲浪」,一个月电话账单七八百,超过大多数职工的月收入,而他每月2000块稿费应付起来绰绰有余。
不满足只是当个投稿作者,李想又有了做硬件网站的想法——他创办个人站「显卡之家」,每天早上5点起来查资料,放学后到电脑城借硬件,晚上做测评、更新个人站内容。就这样,显卡之家的访问量三个月后增至7000人。
发现自己逐渐有了「话语权」,厂商会主动发样品来给他测评。有一次,一款显卡有问题,他的测评文章发出后,厂家立刻召回了这批货。随着个人站影响力逐渐扩大,广告也理所应当地紧跟着找上门。
当时有家网络广告联盟叫「Media999」,找来跟李想谈流量广告——放置广告显示10000次支付10块钱。那是互联网泡沫最严重的时候,赚钱很容易,李想的广告收入第一个月6000块,第二个月一万多,是父母加起来一千多的月收入的10倍。
看到赚钱没那么难,这是李想在人生关键节点上下注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课余爱好造成功课荒废。他决定放弃高考,投身互联网。拿着广告费和稿费攒下的近10万块,创办泡泡网。那是一个天时地利下做出选择,早两三年或晚两三年都不行。太早,没有机会;太晚,泡沫已经破了。后来说起此事,李想常常会暗自庆幸。
而同一年,在上海读高中的韩寒荒废学业写出《三重门》,他本想高考前临时抱一下佛脚,只可惜「高中的佛脚比较粗,实在抱不动」,一下从全村人的骄傲变成村渣,最终辍学。
韩寒跟李想认识以后,「见面从来只聊汽车工业、互联网或者其他,从来没聊过咱俩都没上过大学这件事,这事不值得聊。」可谈到教育,两人却有惊人的默契:「还是得上学,千万别学我」。
3
独狼是行不通的
2007年,泡泡网CEO李想在办公室里接受采访,高中创业的李想让泡泡网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独树一帜
很多传奇都从千禧年开始。
而19岁的少年李想,拿着高中时期赚来的第一桶金,不声不响地创办了泡泡网。
年少狷狂,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想法,李想要把这个网站做成行内第一。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他就奋力踩着单车一路骑到目的地——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附近的一套两居室民房,这是泡泡网最初的办公室。那时,李想每天能在这里耗上十五个小时,饿了拿起方便面直接干啃,泡水都觉得是浪费时间。
公司渐渐做大,网站访问量渐长,但却接不到生意。世纪交替之际,互联泡沫破裂,把公司开到北京去成了必然选项。是啊,北京是个多么灿烂辉煌的地方,在北京做互联网赚钱,似乎比捡钱更容易,时间不等人。
整个产业链几乎都在这里,北京的水土天然适合互联网公司生根,李想的经营顺风顺水。2003年以前,李想压根不会听任何人意见,有员工提意见的,他能跟人唠叨半天,必须说服别人按自己的意见来。员工们憋着一肚子意见,敢怨不敢言。
只是他毫不在乎。只关心事情能做得怎么样,不关心员工或者其他人的想法,他用电脑硬件运行原理打比方:「我把(之前的)自己形容成一个硬盘,我的硬盘很小,只有 100MB,而且硬盘已经装满了,所以,跟我硬盘不一样的,我就会认为这是错的,我不接受」。
其实做一个独裁者型的企业家本来也没什么,科技行业中的独裁者型企业家尤其多,乔布斯是个很好的例子。只是非常不巧,这年,李想碰上了非典。
一百多人的公司,某一天突然有一大半编辑都递了辞职信决定走人。李想不懂,他在办公室里来来回回四处走动。拿起手边的电话,给那些离职员工一个个打过去。
「为什么要走?」李想不记得那天一共重复了多少次这句话,像新闻里的疫情一般,电话里的前员工们支支吾吾各有理由,把话说得云山雾绕,但总之,没有一个人愿意留下。
急得翻来覆去睡不着。第二天起来,照镜子才发现满脸都是小疙瘩。
这是李想遭受的第一次严重打击。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能把事做好就行,自己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由己推人,独裁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但员工集体辞职,这让他开始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的管理出了问题?很长一段时间里,李想床头摆满了《CEO的抉择》、《创业者的百宝箱》之类的书籍——这些东西,要放在以前,他是不会看的。
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开着人生的第一辆车,一辆不起眼的蓝色大众POLO,在北京周边到处转漫无目的地转悠。特殊时期,别人看他车上挂着北京牌照,走到哪里,恐慌就蔓延到哪里。他会一边解释,一边递出自己的身份证,告诉对方这只是在北京挂的牌照。
当时李想还很年轻,家境不错,又在高中就月入过万,几乎从未历过物质上的窘迫,没注意到员工的生活状态。而因为缺少沟通,自己的努力也不为同伴所知。
那时候只想着尽力做更多事,不懂管理,不懂团队协作,不懂沟通,也不懂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基本上,一个公司能犯的所有错误,都在泡泡网淋漓尽致地全部犯了。
几年之后再接受采访,主持人提到员工离职,李想已经想得很明白了:「作为员工是很无辜的,人家凭什么为你公司不足来付出代价呢?」
在互联网摸爬滚打多年后,李想明白了「群狼生,独狼死」的道理,他知道团队的重要性,会以创始人的身份主动让位:创业者的第一任务是带领团队去赢。我能做到第一,我就去做;我做不到第一,就去找能做第一的人。
4
汽车之家
2013年12月11日,汽车之家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李想有时会回想那段泡泡网时期。明明赚的钱不少,甚至一度成了行业第二,可怎么也超不过第一名的网站ZOL。
是时候转型了。如果要做房地产,每个城市的楼市状况不一样,做哪里的市场就要在哪里养团队。但全国任何一个地方买到的汽车,都一模一样。而且,汽车资讯的信息集中度高,是一个非常垂直的行业。
再加之「这帮垃圾天天发些厂商的新闻稿、图片就完事了,不做任何东西,懒到没法再懒的地步」,竞争对手太弱了,比IT网站的对手们弱得多。想清楚这些,李想立刻领着原团队,在继续运营泡泡网的同时,分出一只手创办了汽车之家。
李想很擅长透过表象看本质。他琢磨了很久,发现别的网站凌晨和周末都没有更新,这往往是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时间点。抓住这个空白,汽车之家坚持在每个周末和凌晨维持更新,「竞争对手还骂我是神经病,每天那么早起来更新网站,他们一直骂到自己的网站没了,也没有像我一样早起更新。」
很多人说这事难,那事难,我从高一就天天听这些, 其实这个世界的规则很简单,我能解决就牛逼,我解决不了就滚蛋。
别人劝李想招些有经验的汽车网站老司机,他并不认同,找来30多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从零培养,亲自传授自己网站需要的文章写作套路。用户想看非同质化的内容,那他就给每个编辑配一个相机,素材全靠编辑自己去4s店里扮作意向客户偷拍。
三管齐下,汽车之家的流量不断上涨,把其他汽车网站远远甩在身后。
创办汽车之家时李想24岁,大多数年轻人还都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马云刚从杭州师范学院毕业,步入职场,成了一名优秀且贫穷的青年教师;唱着《一无所有》的王健林在军营里完成自己第一个小目标:由侦察兵当上排长;潘石屹那时也还没迷上拍照,决心南下闯荡,花五十块钱请人带路,从铁丝网的一个洞爬进了深圳特区。
而李想却已经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他看准汽车市场,可惜初期成效不尽人意,不赚反亏。他没有气馁,还跑去跟周鸿祎聊,周鸿祎听完李想的豪情壮志,不太相信:「泡泡网做了这么多年也只到行业第三」,李想能短期内让汽车之家变成行内第一?
周鸿祎不相信,但总有人信。薛蛮子眼光独到,替李想引荐了从麦肯锡辞职后回国的秦致。
秦致的成长经历和李想完全不同,他是名副其实的海归学霸,一路名校直升,清华毕业后还去了哈佛商学院进修,履历中不乏IBM、麦肯锡这种巨头公司。
李想本来觉得两人不是一路人:「我干的是三流的事情」。可秦致回国以后在265上网导航待过,这个网站没什么名气,秦致呆了一年半就把它卖给Google,他后来给自己找下家确立的方向是,最好还找个屌丝公司。所以他对李想说:「一流的事情轮不到我,二流的事情也轮不到我,我只能干三流的事情」。
两人相视一笑,董事会给的股份比例达不到秦致要求时,李想自掏腰包也要把人留下,秦致空降成了汽车之家的总裁。
事实证明李想的眼光没错,没多久汽车之家就在两人带领下,还真的几个大跨步就奔到了行业第一,并在几年后成功上市。
好不容易做到了李想心里的「好」,汽车之家又撞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现金流一度差点断掉,董事会大会小会开下去,最后一致认为,都是李想融资不利的问题,他必须为这事承担责任。公司里有几个股东坚持要把他踢出去。
李想说那时的自己「比窦娥还冤」,但好在,最后离开的是那几个要踢他出去的小股东。记者采访时,李想承认这是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时期,简直生死一线,但多年后和这几位小股东再聚首,还是选择冰释前嫌成了「好朋友」。
李想觉得,这是因为「大家都成长了嘛,也就都相互理解了。」
5
理想回归现实
「京城IT四少」(由左至右):戴志康、李想、茅侃侃、高燃
利益小的时候,什么都好说。利益大到一定程度,就超越了人性。
澳大利亚电信运营商澳洲电信(Telstra)曾是汽车之家的最大股东,2015年就准备出卖汽车之家的多数股权套现,只是当时股价偏高,几个目标买家很难拿出那么多钱。
平安是目标买家之一,可秦致已经搞定几个大牌资本,准备让他们参与购买。这形成一场几方博弈的闹剧:一方面,澳大利亚电信宣布与中国平安集团达成协议,出售汽车之家股权;另一方面,秦致牵头的买家财团要将汽车之家私有化,这个财团包括秦致、博裕资本、高瓴资本和红杉中国。
最终平安成为汽车之家最大股东。当然,这一切似乎已经跟李想没什么关系,他早已「出走」汽车之家。可汽车之家官方宣布创始人李想与前CEO秦致退出董事会那天,李想还是发了条微博表达不满:走了一只树袋熊,来了一只大黑熊。
从一手创办汽车之家到离开,李想这段经历跟他的偶像乔布斯类似:我之所以喜欢乔布斯,不是喜欢那个聪明无比的个人英雄时代的乔布斯,我喜欢的是回归后的那个乔布斯,他成长为一个智慧的领袖,他身边每一个人都变得强大无比。
只是乔布斯在被赶出苹果,创办NeXT和著名的皮克斯动画后,仍能以救世主的姿态回归苹果,而李想早已彻底失去对汽车之家的控制权。他开始新一轮创业,把「车和家」牢牢握在手里。
李想说,他创业的心态和谈恋爱一样:
当发现我的全力以赴没有结果,我就会选择放弃,然后去寻找下一个可以和我组建家庭的爱人。
那个「可以和他组建家庭的人」是在好友茅侃侃的聚会上认识的。那时妻子一头乌黑长发,高挑清丽,手持酒杯在觥筹交错的聚会中游刃有余,身边不断有人借机搭讪。李想当时满脑子想的是,这完全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他一向沉稳内敛,没有任何特别表示。妻子见过太多急不可耐的搭讪犯,反而对不声不响的李想起了兴趣,通过聚会主人主动结识他,「那时候只觉得,太好了!还有这样的好事!」
虽然妻子的长相与性格都是自己理想的类型,但李想天生谨慎多疑,谈恋爱也搞得像风险评估。
他特地向妻子的朋友套话试探,换做一般人,就算做了这种调查也不会告诉对方,但他却不掩饰。妻子觉得「你这是不信任我」,但李想的逻辑是:「我做完这件事,我就信任你一辈子」。
李想交朋友也有种特别的磊落——「救急不救穷」,借钱给朋友会收取比银行稍微低一点的利息。这对双方都有好处,他的朋友们也完全理解。
茅侃侃是李想的朋友,只不过同为曾经的80后创业新贵一员,茅侃侃2018年春节还没过,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结束短暂一生。
李想曾在茅侃侃走投无路时借钱给他,还给茅侃侃打了好几次电话「千万别急着还钱」,可以把他放到最后,后面又特意加了句「不还也没事」。
茅侃侃走了,风光一时的京城IT四少里,李想已经在进行第三次创业,戴志康将产品Discuz!卖给腾讯转型做起天使投资人,高燃也离开了Mysee创立风云资本,如今在投资各领域都能见到他的身影。
仍记得鲁豫有约曾有一期请来这四个年少成名的80后企业家,他们互相打趣玩笑,人人青涩又张扬。一转眼,十二年过去了。
6
情怀什么鸟用也没有
首届NIO Day(蔚来日)上,李斌和李想为现场观众讲解「蔚来ES8」
车和家发布会上,蔚来李斌跑来给理想站台。考虑到两人是同行和旧交,李想又是蔚来的投资人,这也算情理之中。
先搞出了点响动的李斌这一年过得很不顺。先是碰到了蔚来ES8延迟交付的问题,上市之后又立即破发,外界对其巨额亏损问题忧心忡忡。
这些都还是小问题。蔚来ES8上市之后,车主们纷纷抠掉车尾代工厂「江淮汽车」的文字标识,不止车主,甚至蔚来官方举办活动时,也是一样做法。其他场合里,蔚来对「江淮」二字讳莫如深。入冬以后,气温降低带来的电池严重衰减问题又引得用户质疑,官方宣称的335公里续航在很多情况下只有100公里出头。而蔚来官方给出的建议是:你就别开暖风了,踩轻点电门。
又引来一轮众怒。
12月15日的蔚来「NIO Day」上,投资人之一的雷军也前来捧场,他回忆当初第一次见到李斌,对方喋喋不休地跟他说着「互联网造车」,他听得非常不耐烦,觉得对方「几乎就等于是个骗子」。
网友很刻薄:所以说雷总的感觉非常准,几年前你觉得他几乎是个骗子,几年过去,「几乎」两个字可以去掉了。
相比之下,李想的步子走得更谨慎一些。他的理想制造ONE采用增程式电动方案,即在传统电动车的电池组之外再增加一个发动机(增程器),只是增程器不直接介入驱动,专门负责发电,有了化石燃料动力储备,就解决了电动车的续航焦虑问题。最重要的是,这种增程式电动解决方案被政策认定为「电动车」,可以享受相关优待与补贴。
面对意见领袖李天扬对蔚来ES8的批评,这位股东的反应与态度冷淡的李斌也截然不同:虽然很多人看着会不爽,包括我自己,但确实值得每一个新造车企业的从业者一个字一个字的看。里面提的问题都很清楚,有能力解决的活下来,没能力解决的淘汰掉。
消费者不会因为是电动车、新企业而产生丝毫的同情,消费者又不欠新企业的,情怀什么的鸟用也没有。
7
终
李想面向媒体讲解车和家未来战略
早些年,李想也不是没有莽撞过。
2014年的时候,在网上看到前车随意丢垃圾砸坏后车风挡,他还会义愤填膺。说是换做自己,一定开到前面急刹,让对方「免费享受一次交通事故」。4年过去,他沉稳了很多,再看到有人利用交通规则故意制造事故,也会变得像老父亲一般苦口婆心规劝起旁人来:「别抖这样的小聪明,早晚会害死自己,或者惹大祸的。遵守规则很重要,但害人之心一旦有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记住,这是人命,不是游戏」。
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大盗贼》,翻来覆去看了几十遍。这些年渐渐成长,开始喜欢《熊出没》里的光头强。心心念念的还有《指环王》电影里的桥段:灰袍甘道夫走了,变成更加强大的白袍甘道夫归来。到了最近,又喜欢上了网红剧《延禧攻略》。
这些片子风格迥异,但都有相似之处。
我喜欢看那些人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