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20号上午,前往怀化辰溪的张家溜村。一路坑坑洼洼,崎岖颠簸,过了辰溪电厂后更是破烂不堪。快到张家溜村时,路况才好转。右手边有一个尽是现代房屋的村子,一条进村的公路将水田破开。路边有一个农妇正在给田边草喷药,我们停车询问。得知这里正是张家溜村,老房子还在前面,进村或继续往前走都能到。张家溜古村(湖南辰溪县辰阳镇张家溜村),位于沅水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始建于清初,为张氏宗族的聚居地。当我们穿过田埂进村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四联排古民居。张家溜村的古民居是进门就进屋,再到天井。其中有一栋房屋有两个天井。据屋主介绍,这曾经是张忠宁(黄埔毕业,蒋介石亲信,国大代表)的房子。另一栋房屋更有意思,有一堵墙是内弧形的。与之共一条巷子的房屋居然也随之将院墙建成外弧形。下午,山路蜿蜒,引导我们来到岩门头村,这里是烟草种植地区。烈日炎炎,但因为被这里的民俗风情所吸引,队员们完全不知炎热。下午,队员就在古街上进行

关注星辰影像,独家劲爆的影像资讯 !

星辰影像拍客一行二十人,于8月17号下午一点,自驾来到湘西州著名的“四大古镇”之首----浦市古镇。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

从泸溪下高速,行一段崎岖路。到达浦市镇时,已是傍晚7点多了。在镇上较好的一家酒店办理入住后,我们来到浦市非常有特色的‘青莲世第’:这是一栋建筑面积560平米三进两厅的徽派古建筑。始建于清中期,为浦市湾里李氏家族所修建。“青莲”—因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纪念李白大诗人之含义。又因在佛教中,“青莲”有清白分明之意,又有清正廉明之喻。在这里就餐之后,翟健主席主持浦市采风前的交流会。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2)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3)

18号早上六点,在当地摄影家协会邓主席的带领下,拍客们来到码头,拍摄从怀化过来赶集的村民。天气是很难遇到的雾天,再加上日出的光线,给画面上增强了气氛,我们都十分惊喜。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4)

下午,队员就在古街上进行创作。两条弧形老街,人字形相交,三四里路长。街上多半是老式店铺,十数块条板开关的那一种。不见吆喝揽客,不见电喇叭嚎叫,不见大红大绿的广告,更不见洗脚按摩店之类。没有灯红酒绿和光怪陆离,买卖随缘,轻松自在,行人散淡,少有局促感。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5)

沿着主街,信步走进两侧的深巷,甚至能听进自己的脚步声。被时光打磨得圆润光溜的青石街巷,两侧多见斑驳的古宅古院,碉楼画栋,青砖黑瓦,青苔藤蔓,古朴厚重。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6)

19号上午,来到达岚镇和岩门古堡。古堡离浦市镇西约9公里,达岚镇北2公里。山坳里,岩门古堡寨静静伫立。从远处望,这里并不起眼,淹没在四周起伏的群山中;及至近处,这个青山环抱,沉寂了半个多世纪、几乎被人遗忘的古寨,才显出它卓尔不凡的气质来———一条三五丈宽的清流自东北而西南环绕古寨,几伸几拐后朝远处的沅江奔去;溪河两旁,良田沃野,阡陌纵横,禾苗旺盛生长;小溪的北边,一大片明清古建筑,顺着缓缓的坡势,绵绵不断,从容铺开。“岩门留胜迹厚重人文书一部,古堡沐春晖神奇山水画十帧”。村头碑牌上一副醒目的对联,招呼我们走进古堡寨数百年的沧桑岁月。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7)

下午,山路蜿蜒,引导我们来到岩门头村,这里是烟草种植地区。烈日炎炎,但因为被这里的民俗风情所吸引,队员们完全不知炎热。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8)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9)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0)

20号上午,前往怀化辰溪的张家溜村。一路坑坑洼洼,崎岖颠簸,过了辰溪电厂后更是破烂不堪。快到张家溜村时,路况才好转。右手边有一个尽是现代房屋的村子,一条进村的公路将水田破开。路边有一个农妇正在给田边草喷药,我们停车询问。得知这里正是张家溜村,老房子还在前面,进村或继续往前走都能到。张家溜古村(湖南辰溪县辰阳镇张家溜村),位于沅水西岸的二级台地上,始建于清初,为张氏宗族的聚居地。当我们穿过田埂进村后,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一个四联排古民居。张家溜村的古民居是进门就进屋,再到天井。其中有一栋房屋有两个天井。据屋主介绍,这曾经是张忠宁(黄埔毕业,蒋介石亲信,国大代表)的房子。另一栋房屋更有意思,有一堵墙是内弧形的。与之共一条巷子的房屋居然也随之将院墙建成外弧形。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1)

四天采风行程,一路了解民风民俗,一路畅快拍摄,共同的爱好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这段旅程,我们收获友谊,也收获了作品。回来后,脑海里仍留存着浦市印象。正如浦市有一句老话:“浦市就是一杯米酒,初来乍到,很难为之所动。但若长居,必会醉倒,醉透,醉得你就像踏着了前世的烟尘。”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2)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3)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4)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5)

浦市之秋(我们从浦市走过)(16)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