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宇唱歌4个阶段(华晨宇歌手首秀技惊四座还是差强人意)
华晨宇唱歌4个阶段(华晨宇歌手首秀技惊四座还是差强人意)在同样飙高音的状态下,JJ的喉结和整个脖圈可以看到明显的肌肉紧张,喉位高企,对比张杰、结石姐、Bruno Mars和Adam Lambert,同样飙高音时喉咙前部保持了放松而舒展。喉结和气管周围肌肉的用力可以辅助声带合拢,喉位的抬高可以拉薄声带从而更容易发出高频的声音,但这两者会造成声道挤压堵塞,干扰气息支撑的稳定程度,从而形成音色的紧张感。通过照片中歌手们狰狞的面目可以推测几位歌手都处在比较激烈的演唱状态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飙高音。在评述本周登场的八位歌手(好多,心累)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在两周前的乐评中老湿在最后提了一句林俊杰,对他在《梦想的声音》中为飙高音而飙高音的盲目表现表示不认同。于是连续两周有小伙伴就此在留言区质疑或提问,其中有两条比较典型,一条问:林俊杰有这样的高音能力为什么不能用?另一条问:我觉得林俊杰唱高音听上去很吃力,这是为什么?其实解答了第二条,就相当
hi,艾弗瑞巴蒂!
上一期小干老湿说想去祖国的北方看着雪景码着字,有小伙伴就在留言区里为我请愿,我的老板看了非常感动并拒绝了广大网友的请求。
但是,虽然你们没有感动老板,但感动了苍天!这礼拜的深圳真是冻成狗啊!寒风萧萧,行人寥寥,草木失色,街巷无声,可能用不了多久深圳就要下雪了呢。
真是,由衷地,感谢……
在评述本周登场的八位歌手(好多,心累)之前,我们先来讨论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在两周前的乐评中老湿在最后提了一句林俊杰,对他在《梦想的声音》中为飙高音而飙高音的盲目表现表示不认同。于是连续两周有小伙伴就此在留言区质疑或提问,其中有两条比较典型,一条问:林俊杰有这样的高音能力为什么不能用?另一条问:我觉得林俊杰唱高音听上去很吃力,这是为什么?
其实解答了第二条,就相当于回答了第一条。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来用肉眼可见的对比简单剖析一下。先来看一下几张林俊杰和其他歌手演唱时的照片:
通过照片中歌手们狰狞的面目可以推测几位歌手都处在比较激烈的演唱状态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飙高音。
在同样飙高音的状态下,JJ的喉结和整个脖圈可以看到明显的肌肉紧张,喉位高企,对比张杰、结石姐、Bruno Mars和Adam Lambert,同样飙高音时喉咙前部保持了放松而舒展。喉结和气管周围肌肉的用力可以辅助声带合拢,喉位的抬高可以拉薄声带从而更容易发出高频的声音,但这两者会造成声道挤压堵塞,干扰气息支撑的稳定程度,从而形成音色的紧张感。
JJ在第三代男歌手里意识是领先的,有在高音部分展现出更多力量的动机。但依靠声带制造力量是杀敌一百自损三千的方式,别忘了气息才是唱歌的第一动力,而声带在演唱中应该作为被动的一方,不该施加额外的压力。
这也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他有这样的高音能力为什么不能用?因为本领还没到家,用蛮力行事就算成功了也不过是秦王巨鼎,自暴其短,贻笑大方。
所以老湿希望大家别迷信,更不要再提什么华语男歌手唱功第一这样无底限捧杀的说法,这绝不是在帮助或鼓励一个歌手。作为功成名就以后还在进步的歌手,JJ很棒,但真没你们想的那么棒。捧杀只会让他不再往前。
前言说到这里,但即是作为前言就代表不是和正文没有关系地强说一段,而是用来开篇明义。老湿今天想说的主题就是歌手基于自我认知的定位,有多重要。
我们来一一看看本周八位歌手的表现,边看边说。
汪峰—《儿时》
这一版本总得来说是编曲>歌曲,歌词>旋律,音色>唱功。
首先要夸赞的是编曲,也是整首歌可听性最大的地方。无论是具有年代感的小号还是宛如教堂唱诗班的合唱,搭配大管弦乐的铺排,圣洁而唯美的听感因为贴合了儿时主题而不显得用力过猛。因此说高段位的编曲保证了歌曲的基本质量,是编曲保歌的典型。
话说回来,也幸好有这样的编曲,不然汪夫子唱这首歌又只剩下情怀可以强卖了。歌曲本身集齐了民谣三板斧:姑娘、家乡、理想,想要不走心也难。只是在音乐性上的价值就十分有限了,旋律简单且重复,结构单一而扁平,更像是随意哼唱而成,撞脸无数民谣歌曲。但是这首歌的歌词十分不错,有如一首现代文长诗,朗朗上口又不失文采,对于意象的选取也优美而贴题,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
演唱上汪夫子继上场的进步之后又回到老路,声带合拢不良导致漏气严重,最后一个“她”的失声就是最直观的表现。此外汪夫子还有长期怒唱摇滚养成的拉麦陋习,动不动就在句尾拉远麦克风假装荡气回肠,所以人声的动态和饱和度都有不同程度地欠缺,不是一个合格的现场演绎。汪夫子还有一个不良的用麦习惯,就是喷麦。喷麦会让麦克风拾音瞬间变大,造成轻微的爆破感,带来听感上的不适。这和他咬字牙关过紧、字头过重有关系,遇上爆破音的字头就更明显,如“半”、“不”等等。
但说了那么多问题,不得不夸的是汪峰总有一个好音色,在被第三代男歌手洗礼后集体纤细化的华语男歌手中,这样拥有声带边缘的金属感和宽广有力的喉下音等等雄性化音色特质的嗓音难能可贵。加上汪夫子不仅仅是歌手,还是一个创作能力和创作欲望兼具的全能音乐人,所以在他的同辈中能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如今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存在,并非偶然。
最后想回到今天的主题,就是歌手对于自己的定位。汪峰很聪明,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板,每次选曲都能做到扬长避短。首先他挑选的歌曲都在自己的能力框架内并且很符合汪峰沧桑粗粝又多愁善感的人物设定,演唱时能给观众极强的代入感。其次打着向大家推荐被埋没的好歌曲的名义,不仅能头戴兼济天下的光环,也不会像李圣杰一样落下表演雷同的口舌。相信今天如果有人说汪峰又唱这样的歌,一定会有人说,是你不懂汪峰,别人在比赛,他在向我们推荐好歌,他才是懂音乐的人。
外人不一定懂汪峰,但汪峰一定懂音乐,同时也一定更懂自己。
《爱的箴言》—李泉
李泉在节目里笑称自己演过戏,但自认为演技拙劣。这可能是一句自谦,但如果较真而言,他可能会是一个适合舞台剧的演员,因为舞台剧要照顾到后排没戴望远镜的观众,所以演员的情绪伴随着表情、肢体、台词都要刻意放大,稍显做作,才能把后排观众也带进情节中。但如果这些放大出现在了电影电视剧镜头里,出现在了日常化的场景中,就会显得用力过猛,过犹不及。可能李大师不巧地参演的正是电影或电视剧。
说回歌手舞台,李大师也把这样的戏剧化状态带入了节目的演唱中。他的演唱更像舞台剧的一幕,男主角对着女主角放肆地释放着雄性荷尔蒙,急于用勾魂夺魄地方式攻克芳心。所以我们看到了一场表情变化多,肢体动态大,情绪起伏急的演唱。然而舞台上并没有女主角,舞台下的观众也并没有被预先代入戏剧情节里,所以对于这样在非戏剧场合里进行的戏剧化表演,有人芳心大动,有人接受无能。
而芳心大动的人,多半是被李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而并非他的演唱。这一版本最大的价值也并非歌声的动听,而是歌声的背后会让人联想起一个英俊桀骜、才华横溢的男人。如果这个声音并非李泉,那就泯然众人了。
回到演唱本身,首先爱的箴言应是超然的情感流露,更适合波澜不惊、娓娓道来的表达。语气起伏夸张的处理并不适合这首歌。更何况过于自我陶醉的演绎还让他唱错了歌词,明明提词器就在舞台边。
此外,李泉真声模式的发声音质松散、音域窄、消耗大,音色中缺乏磁感和泛音而显得沉闷干涩。相近的声音条件,给张韶涵本场伴唱的新疆歌手伊克拉木就做出了相对更好的示范。用音色的质感和泛音搭建起好听度,用气感和磁感丰富细节烘托情绪,比用力表演更事半功倍。
而在歌手的定位上,李泉顶着才子人设,两场的选曲都很保守,个人的辨识度也非常清晰。但如果不能有演唱风格上的突破或者像汪峰一样占领道德高地,那么面临审美疲劳几乎是下一场一定会发生的事。
《Flashlight Earth Song》—Jessie J
结石姐的演唱技术自然不必再赘述,前面三期已经剖析过她是如何在几乎各个层面为同场的其他歌手做出优秀的示范。
本场她选择了把自己的《Flashlight》和MJ的经典《Earth Song》拼接表演。两首歌无论旋律、结构还是主题都不尽相同,所以拼接在一起还是有不小的割裂感。往好了想,我们该庆幸能在舞台上听到结石姐多唱一首歌。
从演唱上来说有两点值得特别关注一下。
一是Jessie在下行换声部分保持了流畅,这是同场歌手几乎都没做到的,就连华晨宇也在高音部分向下换声后出现了漏气失声的情况。大多数经过声乐训练的歌手都能攻克向上换声的难题,通过发声点的控制让换声的路径变短,换声更轻松更流畅。但很多人不知道,下行换声其实更难。因为上行是一个收缩的过程,只要收缩的力量足够就能达到,但下行是个松开的过程,如果松开的幅度在瞬间不能控制好,或者因为持续高音的压力让声带肌肉变得麻木,那么就会出现声带在瞬间被气息的压力冲开,从而造成漏气甚至失声的情况。这和下山比上山看似更轻松其实更凶险的道理一样。而Jessie在后半段有大量高音演唱的情况下,下行换声控制得很到位,声带始终保持着合拢,维持了闭合的力量,从而保证了声音质量和动态的稳定,甚至还有余地自由增加华彩的转音处理,这是技术上明显的优势。
另一点是Jessie在后半段中有一处f5的高音,在这个音高上她很好地保持了喉位的稳定和声道的通畅,稳稳地站住了这个高音。同场张韶涵、苏诗丁都唱到过这个高度,相较之下,Angela的这个音高上出现了明显的声道挤压感,共鸣比例也失调到只剩明亮锋利的咽音,而无法维持宽度和深度。苏诗丁更是已经呈奋力之态,无法稳定地演唱。
围绕结石姐老湿也被问到过两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这里不妨公开地说说。
一是问中国就没有歌手能和Jessie抗衡吗?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限定在中国问。结石姐的水准是世界一流的,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顶尖的存在。和她在不同层面互有高低的歌手有不少,但要上升到规格上的完全优胜,就凤毛麟角了。
二是问,是不是因为人种的差异决定了唱歌方式的不同,所以中国歌手没必要学习欧美歌手?这个说法对错参半。首先人种在发声器官上的差异是存在的,比如欧美人普遍喉管更粗、声带更长更厚,中国人(尤其是南方)相对喉管较细、声带较小较薄。欧美人的先天条件加上拉丁语系位置较深的发音习惯,所以欧美盛产嗓音宽厚的歌手,而相对地,中国自古以来的声乐流派例如传统戏曲,都盛产嗓音细亮的高音歌手,但是低音就困难了。
然而对于未经严格声乐训练的歌手而言,这些并不是关键问题。我们在唱到歌曲高音部分或者演唱气息不够的时候都会本能地抬高喉结拉薄声带以求渡过难关,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是一样。这会造成喉管的通道被挤压,对于本身喉管较细的中国人意味着通道更窄,气息的支撑更弱,音色更细直到声道阻塞。而对于声带厚脖子粗的欧美歌手则表现地不会那么明显。所以我们更要学习演唱时保持喉咙地打开以应对这样的情况。
此外欧美歌手声带长的特征也帮助他(她)们能在换声上拥有更多的档位,所以我们会发现欧美歌手常常音域宽广、音色多变。这点上我们的邻居韩国人为东方歌手摸索出了另一条蹊径,值得学习。简单说,韩国的歌手(尤其男歌手)擅长提前换声,用声带更边缘的部分来演唱,这样每次换声改变的发声区域就更小,更易换声。就像同样到达一个目的地,当我们无法改变交通工具的弱势,那我们就找一条捷径让路径更短。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让我们的演唱消耗更小。这是一种智慧。
所以如果问我有没有比Jessie J唱得更好的歌手,我的回答是超越结果很难,但超越路径并不难。
《Besame Despacito》—张韶涵
从串讲时候说话的音色可以听出,张韶涵的嗓音受到了感冒困扰,原来的清亮之中多了沙哑和颗粒感。但这也可以看作一场因祸得福。
我们老师常和学生开玩笑说,感冒了嗓子哑了说明要进步了。这并非纯粹为了宽慰学生而说笑,因为一来嗓子不适的时候我们会本能地唱得更小声、更省力,这和流行唱法中减小发声负担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同时更轻巧的演唱也会让声音变得更平衡。一个以音色高亮见长的歌手会本能地找高位置演唱,发挥自己最大的特点,从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完善。
对于张韶涵而言更平衡的声音意味着更低更稳定的气息支撑,意味着有更多的低位置共鸣,音色因此比以往更宽更稳定。
二来嗓子不适的时候音色中会有更多的诸如沙哑、撕裂、颗粒等等的细节,这会让歌声在听感上更有趣味、在表达上更有层次和韵味。我们常说流行唱法要唱得“脏”一点,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不健康的状态下获得的这些优点终究不能长久也不值得提倡,我们的目标是在健康的状态下一样保留这些优点。
说回节目。沙哑版的张韶涵本场演唱的是西班牙国民歌曲《Besame Mucho》拼接格莱美大热美单《Despacito》。除了前面说的感冒让她唱得更省力更平衡之外,拉丁语系较深的发音位置让张韶涵的喉咙比以往更打开,声道更通畅,声音的宽度也更因此增加不少,加上具有辨识度的高位置音色,声音更通透立体。此外西班牙弗拉明戈舞曲鲜明的律动掩盖了前几期反映出的乐感单一的问题。Angela本场演唱上表现要大大优于以往。
美中不足的是两首歌曲的拼接有些生硬,其实同样是舞曲的类型,后者可以作为前者动态和情绪的升华,让衔接更流畅自然。但最终编曲中的停顿留白让积累的情绪一下消散,最后的高潮反而有些突兀。另外伴唱的新疆歌手伊克拉木声音很有魅力,质感和辨识度具佳。希望有机会再看到更多的表现。
但好话说完要说说坏话。还是回到歌手定位的问题。张韶涵近期除了参加《歌手》,还为一部电影翻唱了《没离开过》作为推广曲。我们来感受一下。
没离开过张韶涵 - 没离开过
一言以蔽之,语感平淡、情绪孱弱先不提,几段副歌部分的人声几乎被拉平到失去基本的动态,这显然是后期不得已的处理结果,原声演唱质量之糟糕可以想象。歌手基于自知的定位真的很重要,要么厉兵秣马广开疆土,如能力全面的张惠妹,要么深耕一隅独树一帜,如风格立异的李荣浩。千万不要去挑战自己没准备好的事。
《我》—张天
虽然老师个人挺喜欢活力旺盛的张天小朋友,但不得不说继上期选曲失败后,这期又是一次对自己认知不清导致的悲剧。
张天小朋友选择的是张国荣的《我》。首先这是一首群众基础非常高并且原唱已经被奉上神坛的作品,翻唱要得到认可极为不易,同场华晨宇曾经在快乐男声上翻唱过,网评贬声居多。
其次这首歌大开大合,张天版本的定调低音部分低过第一换声点,高音部分接近第二换声点,对歌手在声音的控制和音色的表现力上都有不小要求。
同时因为歌曲的群众基础之盛,留给张天改编以扬长避短的空间很小。
最后这首歌的歌词极富出世的哲学意味,是华语歌坛最伟大的词作家之一林夕的代表作。张天的外形和谈吐都十分符合她的年龄该有的青葱感,少年不识愁滋味,与歌曲本身的历经世事的超脱气质并不搭调。加上中文还不是她的母语,语感中要有歌词间的精神境界就更难。
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张天小朋友都是给自己挖了一个扬短避长的大坑。
最终呈现的结果是,歌曲的改编中规中矩甚至增加的爵士元素有点轻佻。张天和上一场《Hello》硬桥硬马地唱完了整首歌,低音音色浑厚有气感,高音音色干涩没泛音,发声一如既往地粗糙嘶哑,情绪轻飘地完全不在歌曲中,语感也平淡匮乏,唱出的歌词难有说服力。
在这里老湿想强调一下,所谓烟酒嗓的沙哑音色和嗓子哑了是两回事。前者是声带边缘摩擦带来的颗粒感,例如任宰范、黄致列,后者是声带受损导致边缘不平整,例如张天。
华晨宇在被问到技术和情感如何分配的问题时,说技术是所有艺术门类的基本功,在技术达标之后再考虑个人的风格和情感的升华。这点老湿很认同。如果我们只是去ktv喊两嗓,那么技术一点都不重要,情绪得到宣泄就足够了。但作为职业的歌手,一个艺术门类的专业从业人员,只有饱满的情感和一腔的热血是不合格的,作为歌手表演,就必须保证基本的听觉愉悦。
而张天小朋友缺的,恰恰是基本功的修炼。
《她》—苏诗丁
关于苏诗丁真的不想再罗列种种地说太多。因为前两期已经说得非常透彻了,再说下去就很像刻意地攻击,引起非必要的误会。还是有很多吃瓜群众不愿相信一个声乐老师的基本功竟然如此堪忧,如果一纸证书比实际听到的更有说服力,那就继续一叶障目吧。
简单说,这一版的《她》和前两场的改编一样,编曲很大,层次分明,以至于人声撑不起编曲。宣泄力量明显不是苏诗丁长处,但她却一直勇于往大里挑战,不知误解从何而来。刚开口音色平衡通透,听感舒适,但随着编曲逐渐放大人声渐渐不支,于是乱喊一气,下方压缩声道上方牺牲高位置以集中声音来减轻高音的压力,真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本来歌曲开始十分入耳的语气感也因此昙花一现。
但愿苏诗丁对自己的缺陷能有清晰的认知,若要做vocal系的实力歌手就韬光养晦专心精进,或者干脆利用自己的音色特质,做一个抒情又不失灵性的风格化小嗓歌手,万不要盲目挑战甚至以此为师,误人短长。
《齐天》—华晨宇
一说到华晨宇,第一反应就是鬼才。芒果台为华语乐坛做出了两个彪炳史册的贡献,一是引进了《歌手》节目,树立了内地音乐类节目的规格标板。二是发现了华晨宇,三顾茅庐邀他登上快乐男声,让衰落十年的华语乐坛有了松一口气的理由。
先进的演唱技术、多重的风格跨度、煽动性的舞台表演,作为华语歌坛90后歌手中的佼佼者,花花已然留给观众高水准的期待和惊艳的心理准备。所以本场的发挥在意料之中,甚至有些许落差。几处换声有明显卡顿的现象,几处假声出现漏气,喉位整体偏高,声道打开程度不够,rap稍嫌用力过猛撞脸喊麦……
不过瑕不掩瑜,在整体高水准的基础上出现些许的失误也是表演艺术的特征之一,尤其是血肉为器的声乐,本身就是一门失误的艺术。花花的这段表演依然是鲜有歌手能完成的高水准。
这首先得益于他先进的演唱技术,气息积极、支撑稳定、发声后端、闭合充分、关闭有力、通道舒展、腔体通透、咬字松弛等等,他的换声前的high c和换声后的吟唱所表现出的机能、平衡和力量都堪称华语乐坛的一流质量。
在演唱基本功的保证下,他个人创作的才华和演唱风格上的跨度能得到更自由、更有把握的呈现,抒情、摇滚、嘻哈甚至歌剧等等不同元素在他作品里的呈现和演绎,都是现在的华语歌坛里非常罕有的现象。
同样在技术的保证下,他在现场能更自如地释放情绪,带来极具感染力的现场表演。
关于花花的技术分析这里不再赘述了,在去年总结《天籁之战》初赛阶段的乐评里已经详细地对比过他和张杰与杨坤和费玉清所代表的技术代际的差异。而花花对于自己的认知和定位也非常清晰,他的延长、创作和改编都有鲜明的个人特征,辨识度非常高,同时又敢于拓宽风格融合各种各样的元素,让观众的新鲜感始终不落空。
《安静》—李圣杰
李圣杰张嘴唱第一句的时候出现的第一条弹幕说:这是降了多少调啊。
我觉得从《离人》到《安静》的保守策略,一来确实说明了李圣杰在演唱上的能力局限,事实上《离人》中依然出现了破音,而《安静》中最后一段两处假声处理也实在尴尬,这是技术的瓶颈,是演唱模式决定的掣肘,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二来也说明李圣杰已经没有歌唱竞技甚至个人展示的心理状态,力求平稳度过,全身而退。因此才在第一场的《You and I》尚算惊艳的亮相之后,连续三场都带来普通商演规格的表演,其实退意已明。
因此他的歌迷们也不必惋惜强留,这个舞台对于已经不属于今天流行歌坛的前辈歌手们太过残酷。既然如此,也不必再多言其他。
这一期各位歌手们的演唱表现我们就聊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想法或疑问都可以在留言区里畅所欲言,老湿也会回答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
那么让我们继续期待深圳下雪,啊不是,期待歌手们下期的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