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载砥砺奋进(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
四十载砥砺奋进(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同年12月,同时也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吹响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的号角。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不仅标志着“科学的春天”降临祖国大地,
1978年3月18日,
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
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
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著名论断,
吹响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的号角。
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不仅标志着“科学的春天”降临祖国大地,
同时也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
同年12月,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
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华彩乐章。
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让我们一起去回顾
这给中国带来历史性巨变的40年,
去见证那些辉煌的科技成果!!
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下篇)
1999年
1999年7—9月,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圆满完成三大科学目标预定的现场科学考察计划任务。
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在极地考察
超级杂交稻
2000年
2000年,袁隆平院士及他的研究小组研制的超级杂交稻达到农业部制定的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连续两年在同一生态地区的多个百亩片实现亩产700千克。
2001年
2001年8月,被誉为“生命登月”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卷”宣告完成。
“人类基因组计划”中国部分完成图
“龙芯1号”
2002年
2002年9月,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龙芯1号”CPU研制成功。
2003年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载着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太空遨游14圈后,安全着陆于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
“神舟五号”任务航天员杨利伟进入飞船前向人们挥手致意
秦山二期核电站
2004年
2004年5月,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2005年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
青藏列车在藏北草原运行
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主机
2006年
2006年9月,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
2007年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11月26日成功传回第一张月面图片,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天地互连IPv6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网络成功应用于2008年奥运会并获得“科技奥运先进集体”表彰
2008年
2008年12月,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历经五年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下一代互联网。
2009年
2009年7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研究组等在世界上第一次获得完全由iPS细胞制备的活体小鼠,证明了iPS细胞的全能性。
iPS细胞建立过程
“墨子号”乌鲁木齐南山站跟星
2010年
2010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小组成功实现16千米当时世界上最远距离的量子态隐形传输,比此前的世界纪录提高了20多倍。
2011年
2011年,“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集中了国内118个机构、1000多位科学家和技术专家联合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发现。
参与项目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示意图
2012年
2012年12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我国及亚太地区提供区域服务,服务区内系统性能与国外同类系统相当,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
2013年10月,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兰娟院士团队成功研制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种子株。
“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溪洛渡水电站全景
2014年
2014年7月,世界第三大水电站、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电站,中国第三大水电站向家坝电站机组全面投产发电。
2015年
2015年11月,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新建成的总装制造中心浦东基地总装下线。
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现场
FAST俯视图
2016年
2016年9月,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喀斯特洼坑中落成。
2017年
2017年9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千米商业运营,树立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的新标杆。
“复兴号”
点击下方标题,阅读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