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生活在阿尔卑斯山最美的一段(曼妙轻灵的音乐之声穿过阿尔卑斯山)
有幸生活在阿尔卑斯山最美的一段(曼妙轻灵的音乐之声穿过阿尔卑斯山)我想唱出 我心灵听到的一切山谷的乐音充盈我心间 一首《The Sound of Music》唱出了她此时的心声:群山生机勃勃,处处音乐之声 这是它们吟唱了千年的歌
在那动荡浩劫的岁月,整个国家的疯狂随着一曲《雪绒花》道尽了命运的哀叹与感伤,扭曲而复杂的环境在儿童的清脆嗓音之下唤醒了沉睡的希望,音乐承载了生命,也记录了美丽的人生。
- 《音乐之声》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著作:《冯特拉普家歌者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Trapp Family Singers by Maria von Trapp》)改编而成,是50年代百老汇公演时间第二长的音乐剧。1965年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将音乐剧改编,电影版《音乐之声》由此登上世界舞台。
遍布着松树的阿尔卑斯山巍峨峥嵘,阵阵山风呼啸而过,高高的山巅上还残存着尚未化尽的斑斑雪迹,一条蜿蜒的河水流淌于山脉之间,云雀声声啼唱。
萨尔茨堡就在这山麓下,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切都生机勃勃。庄严肃穆的农贝格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绿树浓荫中,在不远的山坡草地上,一位身穿修女服的姑娘远眺群山,轻盈地跳跃、旋转,欢快地穿梭嬉戏于树林小溪间,没错,那就是玛利亚。
一首《The Sound of Music》唱出了她此时的心声:
群山生机勃勃,处处音乐之声
这是它们吟唱了千年的歌
山谷的乐音充盈我心间
我想唱出 我心灵听到的一切
我心振动 像湖泊上的鸟儿 振翅飞向树丛
我想嗟叹 像教堂的钟声 在风中飘远
我想欢笑 像奔腾的小溪 溅落沿途的石头
我想彻夜歌唱 像百灵鸟学习祈祷
我跑向山峦 我心情寂寞 我知道我会听到 记忆中的乐音
我会被祝福 被音乐祝福
我要再次歌唱
仔细倾听这个世界的声音,我们可以察觉到许多声音形态,鸟儿飞行于树丛振翅声时近时远、教堂钟声越飘越远、溪水撞击石头发出叮咚声……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就仿佛交响乐的总谱,千万年来,身在其中的人类从对自然界声音不由自主地模仿到精美声音的构想、拓展、合成,最终发展到新颖声音的创造,这是人类智慧的体现。喉咙作为人类自带的乐器使歌唱成为人类的普遍行为,我们在歌曲里倾注自己的感情、忧愁、悲苦和欢乐。
图片来自网络
在院长安排下,去冯•特拉普家给特拉普上校的七个孩子当家庭教师的玛利亚,一手拎着自己的行李一手拎着吉他,踏着修女们的赞美诗声步出了修道院,满脸心事的她唱到:
今天会如何 我想知道
我的未来呢 我想知道
外边的自由逍遥世界 应该令人兴奋
我的心该狂欢愉悦 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一向渴望着冒险 做我不敢做的事
现在我面对着冒险 为何我如此害怕
一位上校和七位孩子有何可怕
我必须停止多疑和忧虑
不然我会回到原点我必须梦想我所追求的事物
我在追求我所欠缺的勇气
有勇气信赖他们 虚心面对我的错误
让他们知道我的好处 同时也让自己看见自己的好处
让他们尽显他们所有的问题 我会做得比最好还有更好
我有信心 让他们来考验我吧
我会让他们明白 我充满信心
……
一首《我知道我充满了信心》,唱出了玛利亚的心理变化,一路上从最开始的既担心又向往的纠结转变为充满信心,像一只欢乐的小鸟,这正体现出音乐调节情绪的功能,振奋压抑和郁闷,安抚恐惧和紧张,使玛利亚理清思绪重拾面对未来的勇气,逐渐对自己充满信心,正如她从修道院出来时自言自语的那句话“天主关上了门,又在别处开了窗。”
图片来自网络
阵阵空灵肃穆的女声伴随着修道院这个场景出现。修女们穿着黑白相间的修女服表情平和地步入经堂,虔诚地做日常功课,唱颂晨祷,此时钟声响起,院长顶礼膜拜,众修女齐声唱《哈利路亚》。
图片来自网络
从我们所知的远古时期以来,音乐一直与宗教有着难分难解的瓜葛,作为宗教祈祷当然的组成部分,或许是因为两者表达的都是内心深处的感情,有着难以言喻的神圣。当语言已经不足以倾诉我们的精神情感,音乐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语言的局限,体验其所不能表达的精神内在。
以圣咏为主的宗教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情欲念。修女们吟唱的应答圣歌空灵高洁,旋律优美,先由独唱者咏唱,后唱诗班重复歌唱,最常用于一些比较精细修饰的礼仪部分,其中,“哈利路亚”来自古老的犹太语,是具有装饰性花唱的应答圣歌,表现对上帝的崇敬、赞美。而玛利亚踏出修道院时,门内隐隐的颂唱声意味着她正踏入世俗之中。
经过一路的心理斗争,玛利亚顺利到达冯•特拉普家。在看似古板的特拉普上校出发去维也纳之后,孩子们脱下了海军制服,穿上了用窗帘布做成的各式各样的运动服,跟着玛丽亚一起去远足。
孩子们兴高采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在桥上远眺修道院,在菜市场玩儿番茄,在河边放肆奔跑,在火车的嘟嘟声中驶向山坡。为了欢迎男爵夫人,玛利亚坐在草坪上背靠宁静和穆的阿尔卑斯山脉抱着吉他向孩子们教起了机智诙谐的《Do Re Mi》:
Do是一头雌性的鹿
Re是一线金色的阳光
Mi是我对自己的称呼
Fa是一段漫漫长路
Sol是用针拉着线
La是Sol之后的音
Ti是配果酱面包的饮品
那样我们又回到Do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们在一遍遍演唱下对音符加深了印象,一边唱一边律动起来。
在临河的楼梯上,玛利亚将歌词带入到旋律中,一字一音使孩子们熟悉了节奏,并为旋律赋予了它独有的含义。坐在马车上的孩子们一人代表一个音,随着玛利亚的指挥唱出了即兴的旋律,加上玛利亚歌唱的主旋律,形成了二声部。
我们在感叹玛利亚的快乐教学的同时,能发现她的教学方法与三大教学法之一的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瑞士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视音乐源自于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使用天赋与人类最自然的乐器——歌喉及身体来做即兴,也就是旋律的即兴及身体动作的即兴。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主要的教学手段有律动、说白、歌唱及即兴创作。
律动:达尔克罗兹发展出一套律动来感应与音乐节奏相关的一系列元素,如拍手、手臂摆动、走动、跑步、爬行等等。其实在生活中、大自然中,身体、四季、宇宙到处都充满着的这些规律都是我们可以模仿的对象。
在玛利亚最初认识音符的阶段,孩子们就已跟随节奏自发的律动起来,身体的抖动、手臂的摆动、双腿的奔跑……
说白:说白提供我们生动又有用的节奏训练素材,就像人类喜欢押韵的诗词,恰恰证明了人们是喜欢存在于语言中的韵律。在语言的节奏中,只要会念,不知不觉就积累了很多音乐节奏经验。
玛利亚一字一音为旋律填词,也是一种固定节奏的训练。
歌唱:歌曲除了节奏外还包涵音高与调式,接触美好的歌曲,体会音乐中的呼吸,能很好了建立起学生音感和调性能力,进而提升视听能力。
玛利亚与孩子们一遍一遍的示范与模仿,在提升歌唱水平的同时也提升了听力水平。
即兴创作:即兴创作帮助学生发展一种能够快速明确地表达出某一音乐的情感并能感性地运用音乐素材创作出音乐的能力,充分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即兴创作的媒介很多,有律动、说白、故事、歌唱及乐器弹奏。
玛利亚即是通过随意指挥孩子们演唱各自所代表的音符这样的游戏谱出了一首即兴的曲目,提升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注意力。
图片来自网络
孩子们充满欢声笑语的回到了家。
带着男爵夫人回到家的特拉普上校,面对孩子们的不守规矩和奇装异服,气得找玛利亚理论要将她辞退。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优美动听的童声合唱,陌生、遥远,然而却具有圣洁的力量,的怒气迅速平息了下来。回到室内,他看到了为欢迎男爵夫人而歌唱的孩子们。听着孩子们纯真悠扬的歌声,特拉普一直故作坚硬的心被溶化了,情不自禁地也加入了合唱,一首《The Sound of Music》使一家人慢慢和谐,拉近了每个人心的距离。为自己激烈言辞感到后悔的特拉普,真诚地将玛利亚挽留了下来。
客厅里,搭好了一座演木偶戏的小舞台,玛丽亚和孩子们在后台忙碌着,随着一声“开幕”,特拉普、男爵夫人和朋友麦克司三人在台下一齐鼓掌。玛丽亚唱起了《孤独的牧羊人》:
山上有个孤独的羊倌
孤独的羊倌放声歌唱
镇上的人们听到
羊倌的嘹亮歌声
城堡上的王子
路上的脚伕
酒店里的顾客
喝啤酒的人
他们都听到
……
舞台上,在木偶乐队的伴奏下,对对木偶翩翩起舞。他们兴高采烈地跳起了奥地利民间舞。后台,孩子们又唱又操作,忙得不可开交。台下,特拉普、男爵夫人和麦克司三个人笑得前俯后仰。一家人其乐融融,萦绕着浓浓的亲情。
图片来自网络
《孤独的牧羊人》一曲的风格源自约德尔,约德尔是源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一种特殊唱法,因为声音婉转高亢,不太费力还能传播很远,常被牧人用于远距离互相进行交流。它基本上是无歌词的,但却采用"依""哦"等一些无意义的字音来演唱。约德尔歌唱家用这种即兴式的装饰手法和发音方式来自由地表达自己各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特拉普上校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歌唱,唱的是奥地利民歌《雪绒花》(《Edelweiss》),玛丽亚出神地听着,上校报以充满感情的一瞥,这微妙的情感变化男爵夫人不悦地看在了眼里。唱到结尾时,上校深情又略带忧虑的目光似乎落到了很遥远的地方,似是在担心祖国的未来。
《雪绒花》第二次演唱时,已今时不同往日,男爵夫人离上校而去,接受了上校心意的玛利亚也终与其结成佳偶。当全家被纳粹严密监视,上校决定借着参加音乐节的机会跟家人一起逃走。音乐节的这个晚上,在纳粹分子的监视下,特拉普上校拨动吉他在奥地利同胞面前唱起了这首人人自幼就会歌唱的奥地利民谣《雪绒花》,“这是一首爱之歌,我知道你们会分享此爱,我祈求你们永远不会让它逝去。”
Edelweiss Edelweiss
Every morning you greet me
Small and white clean and bright
You look happy to meet me
Blossom of snow may you bloom and grow
Bloom and grow forever
Edelweiss Edelweiss
Bless my homeland forever
上校逐渐哽咽,全场奥地利观众在玛利亚的带动下和上校合唱起来,歌声飘荡在会场久久不能散去,同样不会散去的是人们对祖国的爱恋。
演出后,趁着颁奖的空档。特拉普上校一家人逃离演出现场,在修道院修女们的帮助下,躲过纳粹的追踪,翻过阿尔卑斯山,顺利离开了奥地利,去追寻他们美梦般的未来。
童话式的幸福结局背后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影片中那博大而深沉的爱 ——对子女的爱,对恋人的爱,对祖国的爱
和那些经典战争题材电影所渲染的战争暴力、残酷和悲惨,来求观众给予愤怒、恐惧和同情相比,这部电影是如此的温暖明媚,它用美妙的旋律谱写出一曲曲美丽的《音乐之声》。
♫ 作者 ♬:南雪,90后艺术学硕士,资深钢琴教育者。用文字编织一个个梦放进心里,唤醒对音乐的热爱。§ 公众号 §:雪桐钢琴技术研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