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第一天,津巴多以监狱长的身份告知狱卒每天要做的事,以此来树立狱卒在囚犯心目中的地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此时的囚犯们并没有完全进入身份,他们对此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津巴多在监视器后面将所有的事情看的一清二楚。前奏经过一系列测试他们挑选了一群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并随机分成狱卒和囚犯两组,接着让这些人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这些年轻人已经被真正当作一个囚犯来对待,被迫录入指纹、换上囚服、分配数字代号、关入牢房,甚至戴上脚镣;所有狱卒都让戴上眼镜,使囚犯无法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以此掩盖狱卒们的真实情绪。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

也许你不会相信,一个人变成恶魔只需要6天。

然而在1971年,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却为人类揭示出人类所处的环境也许真的可以使一个生性善良的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变成一个阴暗残暴的恶魔,而直到如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胆敢复制这个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简称SPE)。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1)

欲望

1971年8月14日至19日,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在斯坦福大学一个精心改造的地下室里进行了一项声名狼藉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经过一系列测试他们挑选了一群身心健康、情绪稳定的大学生,并随机分成狱卒和囚犯两组,接着让这些人置身于模拟的监狱环境中。

这些年轻人已经被真正当作一个囚犯来对待,被迫录入指纹、换上囚服、分配数字代号、关入牢房,甚至戴上脚镣;所有狱卒都让戴上眼镜,使囚犯无法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以此掩盖狱卒们的真实情绪。

实验一开始,受试者便强烈感受到角色规范的影响,努力去扮演既定的角色。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2)

前奏

第一天,津巴多以监狱长的身份告知狱卒每天要做的事,以此来树立狱卒在囚犯心目中的地位,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此时的囚犯们并没有完全进入身份,他们对此表现出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津巴多在监视器后面将所有的事情看的一清二楚。

于是他以 为了让“囚犯”们更好的融入角色这个理由,让狱卒对不听话的囚犯采取一些严厉或带有侮辱性质的惩罚措施。并表示从这以后自己将不再干涉整个实验的过程。

狱卒们此时在心中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是为了拿到报酬还是按照津巴多的吩咐严格执行下去。而这样的做法果然引起了囚犯们心中的不满,也直接激发了实验中两种角色之间的矛盾。

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内心已经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时起,他们开始慢慢的进入到自己的角色之中。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3)

恐惧

第二天一早,由于囚犯们对狱卒第一天表现的不满, 囚犯便发起了一场暴动,撕掉囚服上的编号、拒绝服从命令、取笑和谩骂看守的狱卒们。

狱卒们顿时觉得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冒犯,为了挽回尊严和镇压暴动,他们强行撤走了他们的床褥,拿走他们的饭菜,尽管囚犯大声呼喊,这只是一场模拟实验,但是这样的哭喊,好像并没有起到任何的效果。终于暴动被制止,监狱看似又恢复了秩序。但是与第一日不同的是囚犯变得越来越像囚犯,狱卒则开始变得越来越爱把自己所拥有的权力滥用在无辜的人身上。

期间半夜叫醒点名、关禁闭、强迫做俯卧撑、脱光他们的衣服、空手洗厕所……

随着时间的流逝,监狱中的情况也变得愈加失控,此时的囚犯们已经完完全全融入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之中,无论狱卒叫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毫无抵抗的接受;而狱卒们对囚犯的惩罚已经从迫不得已变成单纯以取乐为目的,仿佛已经完全忘记在他们对面的人只是一群跟他们一样为了得到报酬才来到这里参与实验的大学生志愿者而已。

而一直在监视器后关注的津巴多并没有出面阻止这些行为。因为这里发生的一切都在验证着他的猜想。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4)

俯视

值得庆幸的是,在监视器后面的津巴多为了向他的同事炫耀他的实验成果,第五日受邀来到实验场所观察的克莉丝汀在看到并考察了这一切后,疯狂指责了他的实验,并质疑这项实验的道德性。

这项实验正在使他们的学生变成恶魔。而此时的津巴多也才反应过来,原来他自己也早已深深的进入了监狱长的角色之中,并乐此不疲的站在屏幕前观察着监狱里的一切。

第六日原本单纯的大学生已经变成残暴不仁的狱卒和心理崩溃的犯人他们只用了和一套制服一个身份,就轻易让一个人性情大变。

原定两周的实验不得不宣告终止。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5)

世界

后来的采访中,许多担任狱卒角色的学生表示,他们很讶异自己是那么容易地就以控制他人为乐,当他们穿上警卫制服时,就自然地使他们从被动的大学生转变为富有攻击性的监狱警卫。而担任囚犯的学生,则讶异自己只会在情绪上起波动,被动地顺从或反抗狱卒的管束及处罚,却忘了这只是演戏。

2007年津巴多出版了心理学科普书籍《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首次详细的叙说了“斯坦福监狱实验”的经过。并将他在实验中的成果称之为“路西法效应”。并结合从该实验到伊拉克监狱虐囚案三十多年来发现的社会现象,深度剖析复杂的人性为什么握有权力的人,很轻易地为以控制他人为乐所诱惑?而置身弱势角色的人,为什么却常以沉默来面对问题?该书透彻解释了“情境力量”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6)

反思

在生活中,“情景力量”无处不在。由于受到社会角色的规范与束缚,人们会努力地去扮演自己所认定的角色。例如父母—子女、老师—学生、医生—病人、上司—下属及传统上的男性—女性关系,角色其实决定了我们生活中大部分的态度及行为和带来的权力,这种权力上的差异更容易影响个人思考、情感及行动的形成及改变,这就是对“情景力量”最好的诠释。

斯坦福监狱实验亦说明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也许世界上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人与坏人,只有好的社会环境和坏的社会环境。在大环境的影响下,即便是天使(路西法本是一位善良的天使长,只不过在种种环境因素之下才成为后来所谓的魔王-撒旦。由善变恶,这就是该书命名为路西法效应的原因)也可能迅速堕落成恶魔。

以往人们常说:“人之初,性本善”、“每个人出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染上啥颜色就会变成啥颜色”…… 可能他们忽略了,白纸也是白色,是对纸张颜色的定义,不如透明来的具体。性本善不如混沌来的恰当。

可能只有当我们认清黑暗的本质之时,才能更明白在光明应在何处点亮。

普通人可以变魔鬼吗(普通人真的可以变成恶魔)(7)

小七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