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复兴大燕国存在多少年(慕容复要光复的)
慕容复复兴大燕国存在多少年(慕容复要光复的)在此期间,被冒顿单于击败后的东胡彻底分裂,留下了乌桓与鲜卑两支,他们主要活动在东北地区。东汉时期,地处北方的幽州,便经常遭遇乌桓、鲜卑人的侵扰。汉末名将公孙瓒与他的师弟刘备,都曾征讨过鲜卑。刘邦 (西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鲜卑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西汉初年的冒顿单于崛起后,击败了强大的东胡人,就此一统草原;就连汉高帝刘邦亲征,也被围困在了白登,不得不与匈奴展开和亲。
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虽然是个反派,却给不少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姑苏慕容氏,乃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家族,而慕容复作为慕容氏精心培养出的接班人,才学、武功皆为上乘。但这么一个公子哥,却始终在想着复国。
为此,他不惜舍弃了自己的表妹王语嫣,也狠心杀死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家将,甚至认贼作父,张口便要拜“四大恶人”之首段延庆为义父。这么一个人,无疑是可悲的;但他的表现,也确实让不少人对“大燕国”生出了几分兴趣。
历史上,以“燕”为国号的政权共有五个,分别是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北燕。那么,慕容复想要光复的“大燕”,到底是哪个燕国呢?
一、慕容氏的崛起这五个燕国的王室都以“慕容”为国姓,但这并非是一种巧合。因为慕容这个姓,源自于鲜卑人中的一支。
鲜卑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
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
西汉初年的冒顿单于崛起后,击败了强大的东胡人,就此一统草原;就连汉高帝刘邦亲征,也被围困在了白登,不得不与匈奴展开和亲。
刘邦 (西汉开国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
在此期间,被冒顿单于击败后的东胡彻底分裂,留下了乌桓与鲜卑两支,他们主要活动在东北地区。东汉时期,地处北方的幽州,便经常遭遇乌桓、鲜卑人的侵扰。汉末名将公孙瓒与他的师弟刘备,都曾征讨过鲜卑。
只是在时,鲜卑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好了很多。理由很简单,中原地区的骑兵建设已逐渐成熟,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带来了极大威胁。东汉中期以来,地处北方的幽州、辽东地区频繁出兵,对鲜卑各部进行打击。于是乎,一些鲜卑部落逐渐投入到了中原政权麾下。
冒顿单于
曹操、曹丕父子在位期间,鲜卑人便成了曹魏政权的附庸势力。到魏明帝在位期间,司马懿进攻辽东地区的公孙渊家族时,慕容家的祖先莫护跋(慕容焉)便曾率军跟随讨贼,后因功获封“率义王”。后来,莫护跋的儿子、孙子,都曾为曹魏、西晋效命。
西晋末年,先有八王之乱,后有五胡乱华。值此之际,莫护跋的曾孙慕容廆趁机招募了很多北方百姓,收为己用。因为慕容氏对汉人奉行怀柔政策,导致一些流民乃至士族,都愿意前往东北地区,寻求慕容廆的庇佑。
有了这个基础,慕容家族自立的条件便成熟了。
在慕容廆、慕容皝两代人的苦心经营下,慕容氏成功建立了燕王国,并击败了高句丽与其他鲜卑部落,进而统一了东北地区。到了慕容儁手中,燕国又击败了冉闵的步兵,将其剿灭,成功将势力范围辐射到了中原。
公元352年,在战神慕容恪的帮助下,燕国的版图空前辽阔,慕容儁见时机成熟,便正式称帝,定都于北方的政治、经济重心——邺城,并与前秦并列为北方的两大霸主。而这,便是后人所说的“前燕”。
前燕经历两代人,却在慕容恪死后遭遇了内斗,名将慕容垂被迫出走,投奔到前秦苻坚麾下。结果第二年,前燕便被前秦所灭。
因为前秦气势正盛,慕容垂便暂时蛰伏了起来。直到淝水之战,前秦被东晋的谢安击败,慕容垂才趁势独立出来,重新光复了燕国,这就是“后燕”。
趁着北方大乱,当年被解决掉的前燕后裔,也趁机建立国家,为了与“后燕”区别,后人称其为“西燕”。
原本,西燕与后燕同出一源,井水不犯河水;但西燕王室又发生了残酷内斗,导致大批慕容氏子弟惨遭杀害。慕容垂见状,遂带兵进攻西燕,将其灭亡。
只可惜,强大一时的后燕,也随着慕容垂的病逝,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中。彼时,拓跋部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并击败后燕,夺取了中山,将其一分为二。此后,后燕便分裂为了南燕与北燕。
言至于此,已不难看出:历史上以“燕”为国号的五个家族,都是鲜卑慕容氏建立的,而且还同根同源,没有太大差距。
当然,也正是受此影响,慕容复才从小以这些家族先辈为荣,并立下了光复大燕的目标。
《后汉书》《三国志》《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