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四招搞定孩子哭闹脾气大(犯错还不讲理怎么破)
教你四招搞定孩子哭闹脾气大(犯错还不讲理怎么破)孩子的尖叫、眼泪、抱怨,甚至充满进攻的行为,本质来说,都是大脑用来纾解压力的本能反应。除了肉眼可见的“外伤”,孩子的内心同时也在经历情绪冲击!这个现象可以被称为:此时的父母,陷入了“分析模式”,而非“存在模式”。在分析模式里,父母更像是“局外人”:辨析清楚前因后果、总结好经验教训,就是解决问题。孩子听懂了,就等于成长了。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忽视一项现实:意外、挫折、小失望等等,都是一种压力源。这些压力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但依然会激发出孩子头脑的警觉反应。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痛得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做?
如果是孩子心心念念的冰淇淋掉在了地上,失望得哇哇大哭呢?你又会怎么做?
可能常见说法一是: 叫你要小心一点嘛……现在知道了吧……谁叫你自己不小心?!好了,好了,别哭了……
如果哭的是个男孩子,估计很多家长会自然加上一句:男孩子可不能这么哭,要勇敢一点……
这个现象可以被称为:此时的父母,陷入了“分析模式”,而非“存在模式”。
在分析模式里,父母更像是“局外人”:辨析清楚前因后果、总结好经验教训,就是解决问题。孩子听懂了,就等于成长了。
但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忽视一项现实:意外、挫折、小失望等等,都是一种压力源。这些压力是正常的,是不可避免的,但依然会激发出孩子头脑的警觉反应。
除了肉眼可见的“外伤”,孩子的内心同时也在经历情绪冲击!
孩子的尖叫、眼泪、抱怨,甚至充满进攻的行为,本质来说,都是大脑用来纾解压力的本能反应。
看到“情绪”的存在,会直接影响我们的选择,更会带来天差地别的教育结果。
如果,父母对情绪压力视而不见,认定情绪感受只是一阵噪音。不去管它,情绪自己也会消失。那么,无论是失望、遗憾、恐惧、不甘心,都只能由孩子自己消化。
父母很难主动想到要去干预,帮助孩子调节负面情绪。甚至有些父母会对“孩子感到痛苦”的情况心生抱怨:就那么点小事,有什么好难过的?这也太脆弱了吧!
但事实上,“负面情绪冲击”不仅是真实的痛苦,更会切切实实地引起大脑的生理变化。情绪不是无形的,情绪会直接改变“脑内化学环境”。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神经心理学教授艾伦·舒尔(Allan Schore)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好情绪下所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对大脑有益,而坏情绪下所产生的化学物质通常对大脑有害。
尤其是对特别小的孩子来说,让他自己哭、漠视他的情感需要,是非常残忍的。孩子并不会因为这种锻炼,直接由玻璃心变成钻石心。负面压力带来的激素,会影响大脑神经元的质量。长久积累下来,甚至会直接引起大脑结构变化。
任由孩子在情绪中挣扎,不是锻炼,也没有任何教育意义;是对大脑潜能的损耗。
而及时安抚情绪,让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能让大脑生而健康、步步领先。
安抚情绪,才是提高孩子智力、发展情商的关键!
虚无缥缈的情绪,为何能改变大脑的质量和生理结构?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儿童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Daniel Siegel)教授解释:负面情绪体验会自然触发压力机制。压力之下,大脑会释放一种叫做皮质醇的激素来对抗,以保护大脑不会在混乱中崩溃。
但过量皮质醇的冲刷,会干扰神经组织的正常生长,对正在发育的大脑来说,是有毒的;过量皮质醇会让大脑外部皮层(也就是大脑最外面的一圈)出现问题,导致智力发展和情绪调节能力不足。
孩子会因此慢慢出现“注意力涣散”、“逻辑能力弱”、“记忆力差”、“无法控制情绪”等一系列复杂问题。
皮质醇分泌是自然反应。但正因为孩子太小,还不足以自我调节,所以才需要家长进行安抚,成为孩子的“情绪调节器”,避免皮质醇过度冲刷大脑。
比如,带孩子去打预防针。
注重情绪调节的家长,会在打针前,就宽慰孩子:等下要打针。会有点疼,但不会太可怕的!
孩子打了针,又痛又怕开始哭,是正常的。注重情绪调节的家长会承认孩子的难受,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妈妈知道你很疼,很怕。真有点不舒服呢!妈妈知道的。
其他安慰方法还有:抱抱孩子给他解压;给他一个喜欢的玩偶分散注意力;唱个歌、转移话题调节情绪等等。以上种种安慰就是为了让孩子赶快从压力中解脱,恢复平静、放松。
时间、技巧都是第二位的。首先是家长要有重视的意识!
换成不注重情绪调节的家长,可能就不会花时间来处理孩子的恐惧,反而会更关心“后面要做的事”。这时,情感忽视就会产生:家长不理解,也不想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反正哭一哭也没事,过一会儿就好了。
如果能做实验来对比的话。得不到安慰,总是需要自己处理情绪的孩子,承压的时间会长得多,血液中的皮质醇含量也高得多。
这样的态度会应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日积月累下来,大脑就被默默无声地“改变了”。
美国西北大学精神病学家布鲁斯·佩里(Bruce D. Perry)在1997年,从儿童保护机构挑选了122名曾在幼年时遭受过情感忽视的儿童,并分别扫描了他们的大脑。以下是两位三岁小孩的脑部CT扫描图的对比。
从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的情绪处理方式,对大脑有着肉眼可见的影响。
左边,生长在温暖、正常家庭的孩子,大脑体积要比右边的大得多,外部皮层也会厚很多。而且,左边大脑中“模糊”的黑暗区域更少。就是这种差异,使得孩子智商、情商“先天不足”。
布鲁斯·佩里(Bruce D. Perry)还预测,与左边的孩子相比,右边的孩子在成年时,会缺乏同情心,且情绪暴躁。长大后更容易失业,罹患精神疾病和其他严重的健康问题的概率也会更高。
请不要误会!强调“帮助孩子减压”,做好“情绪调节器”,并不是说,我们得把孩子当成娇弱的小花、易碎的豆腐那样“供”起来,或者过度监控孩子,试图去屏蔽一切压力。
我们所提倡的是:
一方面保证孩子自然经历生活。该干啥,还干啥。不要刻意回避压力。
但与此同时,家长要时刻准备,出手支持、安抚孩子;以保证他们幼小的头脑,可以及时、健康地调节压力。
我用扮演好“三个角色”,来总结这项工作。
在游泳池边执勤的救生员,不干预游客玩水、游泳;但一旦发生危险,就要立刻跳水救人。
不必先问:你怎么了?救生员不需要知道对方为什么落水,带对方“脱险”,才是第一要务。
应用到生活里,不管处于什么原因,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尤其是明显不能自控,无法自我调节时,我们也应该立刻出手把他们“捞出来”。
不知道什么原因,也可以完成安慰。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承认孩子当下的感受。
比如,父母可以试着说:“我知道你现在觉得有点……(上面填表达情绪感受的词语,比如失望、不甘心、烦躁等等)。这是有点不舒服啊。妈妈知道了。”
即使吃不准到底是失望还是烦躁,至少说“我知道你有点不开心”,也是很有用的。因为孩子一旦感受到“被人理解、被人重视”,大脑中的压力系统就会消停很多。
情绪“救生员”还可以做:
那么,如果孩子的确犯了错,而且还“有脸发脾气”呢?这也能安慰吗?
这时,我们需要把事情和情绪拆分一下。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这就要求我们,先做“救生员”,再做“翻译官”。
比如你家孩子想去抢别人的东西,但是失败了;他还失控尖叫,难过地哇哇大哭。这要怎么办?
请大家先克制一下想做法官的冲动。
“想要做什么”与“感受到什么”,原本就由两个不同的脑区负责。因此,做错事的孩子,依然也会遭遇情绪压力的“攻击”。
懂得情绪安抚的家长会这样说:“我知道你非常想要他的玩具。是真的很喜欢,而且马上就想要。这种感觉是很着急,要不到还会很遗憾、很难受。我恐怕也会这样。”
承认孩子在情绪上遭受了冲击,就能消除痛苦本身。而同理心能让孩子开始冷静下来,逐步脱离压力。这时,孩子的头脑开会开启工作。
等孩子的情绪准备好了。我们就化身为“翻译官”:向孩子说明人际交往的规则。
比如:玩具是别人的,他才是主人。要不要给你,得由他决定的。我们不能干涉,需要接受。我们不能动手去抢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种翻译式的陈述,重在表达规范,帮助孩子顺利触碰“现实”边界。而这种“翻译”,会给大脑负责判断的脑区提供了一种可依据的信息。大脑会接受到:这是一条交往准则,以后可以这么用。
而很多家长惯用的批评、羞辱、恐吓等手法,并不能让大脑更理智。反而会引爆额外压力,会破坏大脑的思考能力。
“救生员”加“翻译官”的工作,本质上展现了“先情绪安抚、脱离压力,再注入理性规则,劝服冲动”的教育过程;这种温柔的干预,会慢慢内化成孩子内心的声音。让孩子最终获得脑力,去应对自己的各种冲动!
用艾伦·舒尔(Allan Schore)的话说:“孩子的自控机制、自我安慰和恢复机制,能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着成人养育中的调控。”在孩子还不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时候,父母能充当好“外部调节器”,孩子的大脑才能顺利走向成熟!
压力是正常的,冲动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我”也有能力把握自己!这才是孩子应该从父母身上获得的最宝贵的经验。
最后,父母们还可以充当“补给员”。
能提供解压的日常语言和行为有:
以上这三种角色,都能很好地调节情绪,支持孩子消除压力;
这种行动,是最真切的教育。孩子会因此,拥有更厚实、更健康、更灵活的大脑皮层。他们的头脑才会生而优越,步步领先!
更健康的头脑,能更从容地吸收知识;稳定的情绪状态,能促进孩子更专注于发展各项技能。聪明的孩子不是靠天生的,而是这样,一步步被“养出来的”。
拥有了高智力和稳定内在的孩子,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孩子;而帮助孩子成长的父母,也能同时体会到真正幸福的亲子关系!
愿我们都能收获幸福的孩子,以及幸福的人生!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