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自金巴撞上一只羊,再到他遇到同行客杀手金巴,整场故事的讲述并非依照戏剧冲突律进行环环相扣、因果循环的轨迹,而是以人物为中轴心,不断在剧情的推展中使观众对金巴这个人物由陌生到熟悉。金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缺失台词语言这一有力的自证工具,而在形象上,行车墨镜亦占据了其大部分表情话语。这样近乎克制的塑造方式使得人物充满了神秘感,整个叙事亦是这位神秘人物的行事轨迹,观众不了解人物,亦无法预知未来的叙事走向,这在叙事层面上便赋予了讲述者极大的主动性。2、叙事的极简化:无焦距的描写在《撞死了一只羊》中,导演于视听语言等外显感官方面做出了极大处理,以树立观众的旁观视点及聚焦视点。全片保持着方形画幅,视觉上形成了极大的切割感,并往往辅以较极端或罕见的构图方式,例如风景构图中天与地4:1的比例,或是两个金巴在车内,各被画框圈出来半张脸来,形成了视觉上极大的不满足感,削弱了影像故事观赏的舒适性,从而强迫观众

引子:“他人于梦中杀之。”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1)

电影《撞死了一只羊》改编自次仁罗布的短篇小说《杀手》和导演自己的同名小说,影片讲述了在无人区里的一桩复仇事件所引发的关于救赎与放下的故事。该片获得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的提名。导演万玛才旦也凭借这部影片打响了国内、国际名声,因其对故乡深入而细致的描述,也增加了观众对于藏族文化和他们生存状况的认识。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2)

在影片《撞死了一只羊》中,导演万玛才旦承袭了形似于监制王家卫的生活流视角,将叙事中心偏移至琐事及无意义之间,强化了“时间”的存在性,并运用风格鲜明的视听语言,多层含义的意象隐喻,在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西藏无人区公路上,讲述了一场相遇,且由此追问出一场梦境,而撞死的这一只羊,正是推开梦境的一次偶然。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3)

1、视听语言存在感:置换情绪的主要手段

在《撞死了一只羊》中,导演于视听语言等外显感官方面做出了极大处理,以树立观众的旁观视点及聚焦视点。全片保持着方形画幅,视觉上形成了极大的切割感,并往往辅以较极端或罕见的构图方式,例如风景构图中天与地4:1的比例,或是两个金巴在车内,各被画框圈出来半张脸来,形成了视觉上极大的不满足感,削弱了影像故事观赏的舒适性,从而强迫观众对影像本身保持一定的理性距离。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4)

且全片多用长焦镜头,以展现空间纵深度,将影像世界向银幕深处,而非广处拓宽,保有了一定的强迫阅读意味,再加上通篇的特写及局部取景,例如司机金巴与情人的会面,以及金巴将羊拖进车内的场景,都赋予了一种偷窥视角,这种视角不仅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并勾起了受众对未知空间更深的遐想,强化了暧昧性,换而言之,则是将思考的权利给予观众,刺激观众跳出叙事,强调了“间离效果”。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5)

而在万玛才旦努力促使观众保持理性的同时,他也并没有忽视影像对于情绪感染的强大力量,而在多处主观性的迫使观众进入角色立场,成为行动者的感官。当司机金巴与情人重逢之后,生理上的挫败交织着白日所遇到的事情,他的心如乱麻,此时的影像空间内只有右上方未拢紧的窗帘内渗出暧昧的橘黄日光,近乎黑暗的环境下金巴的侧影只有轮廓,视觉的缺乏极大助长了听力的敏锐:火炉的燃烧声,打火机艰难打着的声音,以及钟表指针近乎烦躁的滴嗒声,多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尽管观众被搁置于最平实的侧方观察视角,但仍在听觉感官的共情下体会到了角色外化的情感体验。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6)

2、叙事的极简化:无焦距的描写

自金巴撞上一只羊,再到他遇到同行客杀手金巴,整场故事的讲述并非依照戏剧冲突律进行环环相扣、因果循环的轨迹,而是以人物为中轴心,不断在剧情的推展中使观众对金巴这个人物由陌生到熟悉。金巴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缺失台词语言这一有力的自证工具,而在形象上,行车墨镜亦占据了其大部分表情话语。这样近乎克制的塑造方式使得人物充满了神秘感,整个叙事亦是这位神秘人物的行事轨迹,观众不了解人物,亦无法预知未来的叙事走向,这在叙事层面上便赋予了讲述者极大的主动性。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7)

观众也自己被动地被锁死在观察范围内进行着局部思考,导演对于行为琐碎性的强调,强化了人物的立体效果。以开篇开车一场戏中,司机金巴蓬头垢面,却在车内放起了《我的太阳》歌剧磁带,这种象征高雅的音像意象与金巴粗野的外部造型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对比,其后的远方秃鹫高飞,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致使他撞死了那只羊。这些琐碎的细节立即将一位追求未知,不满于现状的司机性格特征展现了出来,并通过其后的为羊超度,布施乞丐等展现,又体现了其善良、虔诚的特质。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8)

而在剧情处理上,这样一个杀手放弃杀戮,“他人于梦中杀之”的故事亦充满了神秘色彩,使观众在杀手金巴与司机金巴两人的主观视向中不断穿梭,见证了二人因一场相遇而勾连的故事。导演万玛才旦很聪明的讲述了一个形似双生子的故事,以司机为叙述者,牵引观众去寻找故事中的关键冲突,并聚焦于行动者杀手的故事之上,片末司机金巴的黄粱一梦,何尝不是代替观众这一见证者所做出的事件回应,亦就在此刻,观众于电影内外的观察者距离被压缩了,伴随着司机摘下墨镜,我们也终于打破了旁观壁垒,司机金巴成为了观众的镜像反射。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9)

3、暗喻的意味:符号与空间

影片中采取了大量的藏区风景描写,而在不断的风景塑造之下,其显然被赋予了主观意味,成为了野性、荒凉的代名词,也是杀手金巴为父寻仇的江湖场所,铺垫了故事的基调,非常具有野性美。可就在无人区所代指的原始社会之下,我们也看到了粗野的司机在撞羊过后却送其去超度,并送到天葬台以求心安,这同时打破了无人区的固化意味,宗教的色彩于此时成为了一种潜在的规则,成为了人们自我约束的标准,另从侧面写出了人性本善的道德语言,塑造了一个远非《无人区》中恶人谷的世外江湖图景。

撞死一只羊的秘密(撞死了一只羊旁观与梦境)(10)

而在具体细节方面,导演也设计了许多具有意味的意象,诸如开头歌剧《我的太阳》,金巴在车内高歌《我的太阳》,向杀手分享这种歌,自己却始终带着墨镜,从未直视太阳,这也暗喻了司机金巴的性格处境,他既有渴求未知的心愿,却也因宗教所象征的旧的沉重包袱所拖累而停滞不前,直到梦中杀死掌柜,乃至看到象征未来的飞机。我们看到金巴终于摘下墨镜,直视阳光,双生子的命运终究解开,杀父之仇被放下,内心壁垒被逼退,关于释然的故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