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孟丽君八十年代(长篇弹词孟丽君二十六回)
评弹孟丽君八十年代(长篇弹词孟丽君二十六回)33′40″孟丽君(琴调):想他是不忠不孝罪名深,漂泊天涯没踪影。虽然画影图形也拿不住,未知何处他去存身?他不该当初逆旨先逃遁(“逆旨欺君”岂非不忠),他不该不想严亲乃为国擒(“不报父仇”岂非不孝)。他不该独自逍遥逃法外,他不该冤沉海底不反申。枉为堂堂男子汉,不忠不孝罪非轻,形同禽兽枉为人。他的无情无义因何故,引得我末怒发冲冠恨难平。想他是当初比箭把婚姻夺,配了那云南才女孟丽君。下官也是云南籍,与孟家咫尺旧相邻。他们自从配了婚姻后,xxxxxxx,地北天南两离分。他不该一去杳杳无信息,犹如断线放风筝。辜负闺中这位孟小姐,岂非无义又无情。忽然圣旨云南到,与刘奎璧双双奉旨结婚姻。皇命难违无可奈,只得含羞忍辱嫁刘门。她在洞房行刺刘奎璧,跳昆明自尽了残生。可怜她死得尸骨全无贞可赞,葬身鱼腹极伤心。可叹那皇甫少华还未晓,今世夫妻未必成,他的xx提灯空挂念。13′32″苏映雪(多种流派混唱):隔窗仔细
【故事梗概】苏映雪到西书院偷看客人,认出这位状元老爷就是姑爷皇甫少华。孟丽君听到暗号,心里暗暗高兴。所以就借题他可认识老将军皇甫敬?又要他到了边关不要像老皇甫那样轻敌。接着话题又转到皇甫少华,丽君聪明地用激将法与苦肉计,旁敲侧击地试探少华,怎奈少华还是不敢轻易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
【细节梳理】孟丽君散朝时,对黄华说,要他离京前再到相府来一次。黄华说这是应该的,我要辞别恩师,到庭前听训。回到家里丽君就对映雪说,等一会黄华还要来我们家,到时候我在书房见他,你可从花园的假山洞里出来,直达西书院,我把书房的窗户微微打开,你在外面仔细辨认新科状元究竟是不是姑爷。苏映雪叫小姐放心,如果他真是姑爷,我就用手指甲在窗上弹两下,如果不是,我就不声不响地离开了。
少华辞别两位哥哥后,又进了梁相府,丽君亲自出迎,两人来到西书院,只得寒暄,苏映雪却迟迟未到,丽君心急如焚。再说映雪本想快点下楼,怎奈丫鬟们在场,一时脱不出身。等得没法,映雪只能谎称要到花园里去透透气,丫鬟们要跟随同行,映雪只得扳起脸来说,我就是要一个人下去,一个人自在一些。到了花园,穿进假山洞,走了一段路很快就来到了西书院。只见书房前有一扇窗微微开启,映雪轻轻走过去。
有听客会问,映雪站在窗外,难道不会被里面的少华发现?秦老师解释说,过去的窗是没有玻璃的,大户人家都用明瓦镶嵌,可以透光,但看不见东西。映雪朝里一看,一主一宾,那宾客正好面对着窗,映雪仔细一看,真是三年前见过的姑爷,因为姑爷长得端庄,所以印象特别深,肯定不会错认。一时之间喜极而泣,想到小姐和自己为了这位姑爷,三年来经历了千辛万苦,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因此不知不觉地流下了泪水,映雪微微低头,想用手去拭泪,因离开窗子太近,额头竟碰到了窗子,于是就发出了“嘭”的一响。虽然声音不大,但已被里面的少华听到。于是少华就问恩师,是什么声音?丽君听到声音,还以为是映雪发出的暗号。因为早有思想准备,就说自己喜欢小动物,家里养了几只波斯猫。这声音一定是猫儿们嬉戏,碰到了窗子。映雪听了赶紧转身回闺楼去了。
谈话中丽君将老皇甫边关被擒为由头,引出他的儿子皇甫少华。接着就用激将法激怒黄华,说皇甫少华是个不忠不孝之人,少华听了只得暗暗叫屈,不敢为自己辩护。丽君见激将法不成,又用苦肉计来感动少华。她把苏映雪代嫁、行刺、自尽的经过移花接木地搬到了自己身上。最后还说皇甫少华是个无情无义的人。少华听到小姐为自己而死,已是伤心至极,本想表明身份,为自己辩护,但话到口边,又马上缩了回去。他想一旦暴露身份,恩师若来个大义灭亲,立刻把自己绑起来,交给刑部,自己三年辛苦毁于一旦。想到自己只要到边关杀退敌兵,回来后一定可以替父亲平反,到那时恩师的所有误会都会消解。所以最后仍旧没有表明身份。接下来孟丽君还有什么办法,我们期待着明天的书。
孟丽君责怪少华,三年来为什么不给自己写一封信?这时秦老师解释说,从前写信不像现在这样方便,只要贴上邮票,往信筒里一扔,就有邮局负责帮你送达。从前写信,都得靠自己派人送信(一般都由家人代理)。像皇甫少华那样的境况,更本没有人帮他送信的。所以孟丽君这样说,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唱词记录】
13′32″苏映雪(多种流派混唱):隔窗仔细看分明,她真是姑爷皇甫君。潇洒风流原是奇,英雄气概更超群。想当初比箭曾相见,xx光阴三个春。看xx何妨能几遍,今日里易名改姓夺功名。可晓得恩师就是你贤妻子,可笑你糊涂弄不清,到将来恩师怎好嫁门生。小姐她为了你,千难万险离故土;为了你,颠倒阴阳立朝廷;为了你,穿马龙留贞节;为了你,百计千方用尽心。想奴是为君家,行刺小奸拼性命;为君家轻身情愿跳昆明;为君家险些儿葬身鱼腹内;为君家官船遇救进都京;为君家好配奇异花烛空欢喜;为君家假夫妻直做到如今。吃尽了千辛万苦都为你,我与千金一对苦命人,未知何年方能了终身。
33′40″孟丽君(琴调):想他是不忠不孝罪名深,漂泊天涯没踪影。虽然画影图形也拿不住,未知何处他去存身?他不该当初逆旨先逃遁(“逆旨欺君”岂非不忠),他不该不想严亲乃为国擒(“不报父仇”岂非不孝)。他不该独自逍遥逃法外,他不该冤沉海底不反申。枉为堂堂男子汉,不忠不孝罪非轻,形同禽兽枉为人。他的无情无义因何故,引得我末怒发冲冠恨难平。想他是当初比箭把婚姻夺,配了那云南才女孟丽君。下官也是云南籍,与孟家咫尺旧相邻。他们自从配了婚姻后,xxxxxxx,地北天南两离分。他不该一去杳杳无信息,犹如断线放风筝。辜负闺中这位孟小姐,岂非无义又无情。忽然圣旨云南到,与刘奎璧双双奉旨结婚姻。皇命难违无可奈,只得含羞忍辱嫁刘门。她在洞房行刺刘奎璧,跳昆明自尽了残生。可怜她死得尸骨全无贞可赞,葬身鱼腹极伤心。可叹那皇甫少华还未晓,今世夫妻未必成,他的xx提灯空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