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英雄故事100字以内(巴金写抗美援朝事迹)
抗美援朝英雄故事100字以内(巴金写抗美援朝事迹)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彭老总接到了新华社转交他审阅巴金的原稿后,仔细看了一下后,觉得文章把他“写得太大”了,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希望能征得巴金先生的同意,将文章内容稍加修改一下。写好后第二天,巴金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发给了战地访问团的其他成员阅览,进行少量修改后,团内所有人员均认可所写内容,将文章交给新华社发表。巴金等人所写的文章经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的人更能理解抗美援朝前线彭老总的不易。3月22日,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自接见了以巴金为首的“朝鲜战地访问团”,代表全体志愿军战士欢迎他们的到来。巴金见到以彭老总为首的志愿军指挥员后,感触颇深,通过几天的实地观察和采访,彭老总身上的那种气质,以及他坚定的国际主义立场和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深深感染了以巴金为首的17名文艺工作者。巴金虽然知道战争的残酷和不容易,但亲临战场前线,他感触良多,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
众所周知,巴金是当代的著名作家,有许多代表作,如《家》《寒夜》《随想录》等,这些作品出版后受到了全国读者的追捧。著名作家金庸曾经评价巴金:巴金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敢于用作品解剖自己的灵魂。鲁迅也曾说:巴金是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能得到两位大师的好评,说明巴金的确才华横溢,是作家中的翘楚。
与一些公知不同,巴金是一名爱国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笔杆子,证明了自己。新华社评价他:巴金同志的爱国情操和高尚品德以及他为我国现当代文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
巴金前往抗美援朝战场新中国成立时,巴金参加了开国大典,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后,巴金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平明出版社总编辑等职务,写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1950年,巴金得知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志愿军取得胜利后非常高兴,出席了庆祝中朝人民抗美援朝胜利的大会。
1952年,巴金出任“朝鲜战地访问团”的团长一职,前往朝鲜做实地采访,当时朝鲜战争还没结束,巴金带着17名文艺工作者来到朝鲜后,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无畏。
3月22日,抗美援朝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亲自接见了以巴金为首的“朝鲜战地访问团”,代表全体志愿军战士欢迎他们的到来。巴金见到以彭老总为首的志愿军指挥员后,感触颇深,通过几天的实地观察和采访,彭老总身上的那种气质,以及他坚定的国际主义立场和对祖国,对民族的热爱,深深感染了以巴金为首的17名文艺工作者。
巴金虽然知道战争的残酷和不容易,但亲临战场前线,他感触良多,对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那种军人统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以巴金为首的代表团。经整个“朝鲜战地访问团”商议,巴金写下了一篇名为《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文章,文章中的内容和感想,不仅代表巴金个人,更代表整个访问团。
第二天,巴金等人不辞辛劳,参加志愿军一个“细菌战调查团”大会。大会彭老总也参加了,并且发言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讲得非常精彩,让巴金等人感触颇深。很快,当天夜里,巴金通过一天时间的接触,对彭老总、志愿军又有更多的感触,将前天所写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篇文字进行补充。
写好后第二天,巴金将《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发给了战地访问团的其他成员阅览,进行少量修改后,团内所有人员均认可所写内容,将文章交给新华社发表。巴金等人所写的文章经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国内的人更能理解抗美援朝前线彭老总的不易。
文章发表后的第二天,彭老总接到了新华社转交他审阅巴金的原稿后,仔细看了一下后,觉得文章把他“写得太大”了,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希望能征得巴金先生的同意,将文章内容稍加修改一下。
彭老总:我很渺小,写得太大,有些害怕彭老总看了巴金写的《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一文后,对其中的一句稍加修改,给巴金先生写了一封信,大致内容为:
“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
看到彭老总的信后,巴金先生尊重他的意见,觉得这样改的确更好一些。在信中,彭老总对巴金说:其实,我是一个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使我有些害怕。这其实是彭老总自谦的一种说法,他不想以长者自居,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身处何位办什么事情而已。
彭老总是一个十分谦逊的人,1951年10月23日,朝鲜方面为了纪念志愿军入朝作战一周年,授彭老总一级国旗勋章。按理来说,彭老总是志愿军的最高指挥官,授予他徽章也理所当然,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当志愿军总部的工作人员向彭老总报告了朝鲜方面要授自己勋章的时候,彭老总严词拒绝道:我有什么功劳,这个勋章应该给那些战斗英雄们,他们功劳比我更大。说罢,彭老总坚辞不受。
中央军委得知彭老总的态度后,主席亲自写信给他,让彭老总尊重朝鲜方面的决定,代表志愿军接受这枚沉甸甸的一级国旗勋章。事后,彭老总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代表志愿军全体指战员接受的。
1952年,彭老总回国,在万人赞颂的欢呼声中,他多次强调:打仗靠两个麻子,前方靠洪麻子,后方靠高麻子。彭老总对自己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功勋只字不提,也不喜欢媒体记者报道,表现得非常谦逊。
结语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论功劳彭老总无疑是首功,在危难之际,他勇敢地接下了这个重任。正如毛主席所说:“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打恶仗、险仗是彭老总所擅长的,也只有他有这种魄力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