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当年的《红旗》杂志第12期发表了他的日记摘抄和评论员文章《革命青年的好榜样》。文章赞颂他在生死关头的考验面前,想到的是“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愧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他三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三次战胜死亡的威胁,一次比一次更高地攀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高峰。  金训华是在到农村后的第77天,即1969年8月15日下午,为了抢救落水的国家物资(两根电线杆),而奋不顾身跳入汹涌的洪水中。在激流中,他三次被打入漩涡,每一次都挣扎出水面,没有丝毫退缩,继续向电线杆子游去,最后壮烈牺牲。同年10月27日,《黑龙江日报》《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发表了关于他的事迹。黑龙江省革委作出了“关于学习金训华同志英雄事迹的决定”。 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各地城市毕业的中学生都打起了背包,来到了原先并不熟悉、甚至是与原先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农村,开始了一种新的、非常艰

黄建强:老王勇救落水马

难忘的知青岁月

  我们下乡的时期、以至于当时的那个年代,无疑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无论是早些年的雷锋、王杰、欧阳海,还是更早些年的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精神和感人的事迹,从小就在我们的脑海中深深扎下了根。

那时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都如当今追星族那样,从心底里追捧着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因而,很多人在具体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都会很自然或自觉地以英雄作为榜样,来左右自己的行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尽管,如今报章或各种媒体也会不遗余力地宣传为国家事业献身的英雄的事迹,但这一切,对很多显得有些麻木或崇尚自身价值的人来说,都是非常匪夷所思的事情。

当时,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成为一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各地城市毕业的中学生都打起了背包,来到了原先并不熟悉、甚至是与原先的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农村,开始了一种新的、非常艰苦的生活。大量天真、无知、甚至有些散漫的学生麇集在农村,亟需有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思想支配他们的行为。于是,与现今规模不同、但远比如今强势得多的媒体,便竭尽全力地宣传着从农村挖掘出来的先进或英雄人物的事迹。

当时宣传的先进人物除了坚持在农村战天斗地,全国著名的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外,还有在黑龙江声名显赫的知青榜样高崇辉、陆红珠等人。当然在知青、甚至全国人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勇于为抢救国家和集体财产而献身的知青好榜样金训华、张勇,以及黄山茶林场十一位烈士。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

《欧阳海之歌》曾受到许多人的追捧

  金训华是在到农村后的第77天,即1969年8月15日下午,为了抢救落水的国家物资(两根电线杆),而奋不顾身跳入汹涌的洪水中。在激流中,他三次被打入漩涡,每一次都挣扎出水面,没有丝毫退缩,继续向电线杆子游去,最后壮烈牺牲。同年10月27日,《黑龙江日报》《文汇报》和《解放日报》发表了关于他的事迹。黑龙江省革委作出了“关于学习金训华同志英雄事迹的决定”。

当年的《红旗》杂志第12期发表了他的日记摘抄和评论员文章《革命青年的好榜样》。文章赞颂他在生死关头的考验面前,想到的是“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愧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他三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三次战胜死亡的威胁,一次比一次更高地攀上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的思想高峰。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2)

陈逸飞和徐纯中合作的金训华画作

  当时,与金训华平分秋色的另一位著名知青典型是天津女知青张勇。1969年4月,张勇到了黑龙江省呼伦贝尔大草原—新巴尔虎右旗(今属内蒙古自治区)插队落户。一年后,于1970年6月3日,为抢救生产队落水羊只牺牲。在牧区插队一年多她没有突出的事迹,死后却意外地被树为下乡知青的典范。当时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宣传她的模范事迹。

不过,网上有一篇张勇生前同学的悼念文章,说到了张勇的死,也说出了一个事实。文章说,其实,当时谁也没看见张勇的死,因为在几十里见不到人烟的草原,谁也没在意谁。只是到了晚上羊群该回包时,离她不远的知青,才发觉她还没回来,后来又在河边发现了张勇的衣物等,这才引起警觉但为时已晚。一个星期后才在克尔伦河中打捞出张勇的遗体。用当时一位知青的话说,张勇的死是一个谜,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3)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4)

反映张勇事迹的连环画

  与金训华同样令人感动的是黄山茶林场十一位烈士事迹。1969年夏天,那段时间天天下雨,足足下了半个月。7月4日晚下了一整夜大雨,7月5日一大早,12名知青早晨起来,看到河水暴涨,于是立即赶着过河去抢救仓库里的粮食和化肥。由于水泥桥上的水已没过膝盖,一个人站都站不稳,于是他们手挽手过桥。但由于桥墩被洪水冲得松动,再加上十多个人的重量,这座桥突然塌了。只有最前面的一个男知青侥幸爬上岸来,其他11名青年全部被洪水卷走。这11名烈士中,9名是女知青,年龄最大的22岁,最小的只有19岁。后来,他们被追认为烈士。

一星期后尸体全部找到,其中一名知青陆华的遗体是三天后在百余里外的一片竹林里找到的。陆华是向明中学的初中66届毕业生,原本分配在上海某工厂,是她自己执意要到农村去的。她的挚友、同时到黄山下乡的著名作家王小鹰回忆说:离开上海那天,与亲人道别时我们都哭了,陆华却说,不要用哭声告别,让我们唱歌吧。她便领头唱了……。

有报道说,如今,重返茶林场的知青回到第二故乡时,第一件事就是去凭吊烈士。他们有的三五成群,有的以当年连队为单位,在烈士墓前敬献花圈,深情地呼唤烈士的名字,表达深切的怀念之情。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5)

颂扬黄山十一烈士事迹的宣传画

  最惨烈的知青死亡事件,或是说最大规模的知青献身事件,也许就是著名作家杨沫的儿子老鬼,在其所著的《血色黄昏》中所披露的发生在内蒙古兵团的那场火灾。那是1972年秋天,发生在锡林郭勒盟西乌旗乌拉斯泰的一场火灾,共烧毁草原340平方公里,参加打火者达1.1万人,这场大火轰动了全内蒙古,甚至还惊动了周总理,并调派了6架直升机、3架运输机前往支援。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6)

内蒙古的一场火灾致使69人殒命

  由于指挥员的错误指挥,将数十名兵团战士送进了滚滚浓烟和熊熊烈火之中,69位年轻的战士成了这场火灾的牺牲品。但是,在他们牺牲之前,战士们是被“誓死保护国家财产”的一种伟大信念所鼓舞,他们的行动也不乏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所支配。尽管按毛主席的话来说,他们是为人民利益而死,死得其所,但事实上,他们不仅死得很壮烈,而且死得也很悲惨,当时的《兵团战士报》上的一篇文章说:“这场救火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但牧民们却气愤地议论说,草原上年年着火,年年救火,从来没死那么多人。兵团的干部瞎胡闹,没一点打火常识。就想立功升官,拿知青生命开玩笑。草原烧了,来年还能长,人死了,再也活不了,他们咋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7)

  老鬼的《血色黄昏》披露了一场火灾的实情

  实际上很多为保护国家财产献身的知青,如同许许多多牺牲的其他先烈们一样,是绝不如同一些人所说的那样,仅仅是年轻、幼稚、冲动的结果。我以为,他们的行动,应该是更多地受到当时那个时代所处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受到一种思想(即当时被公认的毛泽东思想)的长期熏陶,受到一种舍身取义的观念的长期浸润,受到一种为革命不惜慷慨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力量的强力支配。于是,在危急或需要做出牺牲的关键时刻,许多人就会非常自然,或者说是有些出于本能,甚至是不惜牺牲自己生命勇敢地站出来。

这种情形除了发生在诸如扑火等明显有着生命危险的时刻外,更多地往往发生在很普通、很平常的偶发事件中。在我们插队的农村,或是在其他有知青的地方,实际上有不少人以实际行动演绎着“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光荣献身”的悲壮情景剧。很多地方知青献身的义举远比张勇抢救落水羊只来得惊天动地,来得震撼人心,只不过,往往因为缺少文人墨客的鼓捣和有关领导的“慧眼赏识”,因而他们感人的事迹连同他们本人,只能永远默默无闻地湮没于山村和乡间。

当然,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很多义举的实践者,却因种种原因,或者说是运气罩身,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因而最终没有成为“烈士”,因此也就少了那份被大张旗鼓宣传的可能。当年,在新立我们曾亲身经历了一次知青勇救落水马匹的动人事件。他的主人公,是被我们称之为“老王”的王承乾。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8)

王承乾(左)与作者逊毕拉河边留影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9)

王承乾(右二)与室友菜地合影

  王承乾,出生于干部家庭,父亲王璞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尽管出生于高级干部家庭,且长期生活在茂名南路各种设施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的公寓中,但他的身上没有半点干部子弟的那种不良习气。有着健壮身体、憨厚脾气、良好性格的他,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的笑容,无论是老乡和知青都和他相处得很好。

他是最早被队里选为担任拖拉机手的知青,这活当时是让知青极为羡慕的工作。开着红色的履带式拖拉机,驰骋在万顷良田之中;犁开黑油油的沃土,播下丰收的种子;行驶在黄澄澄的麦海中,尽情收获劳动果实,这是足以让许多不了解或没有亲身体会农村生活的人,充满无限遐思和浪漫联想的事情。

尽管拖拉机手的活很累且很脏,甚至经常需要三班连轴转,尽管经常整个人弄得满脸灰头垢面,但老王没有丝毫的怨言和牢骚,始终老老实实拜师学艺,兢兢业业犁田播种。因为,老王深知,能干上这活,不只是一种幸运,更多地是包含着看重和信任。

或许是干部家庭长期革命思想教育熏陶的原因,或许是为革命不惜慷慨牺牲自己生命的精神力量的支配;或许是出于保护集体财产的目的,或许只是出于一种最原始的本能和感恩的报答,老王在一次抢救落水马匹的事件中,做出了令知青们赞叹、使老乡们感到没有看走眼的举动。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0)

  王承乾(后右)与乡亲老马和知青一大会址前留影

  那是1972年春夏季节夏锄过后的一天,队里派了几辆马车和一部分知青及老乡,到几里之外往东发大队的公路边装运黄沙。在我们那儿,黄沙是根本不用花钱的,在有些地方只要挖开约两尺深的土层,就能挖到如上海需要花钱买的那种黄沙。由于那儿的黄沙质量很好,久而久之,那地方就成了队里取之不竭的采沙场。因而,那地方也就成了一个范围约几十平方米、深约三四米、坡度约30度以上的大坑。

连着几天的大雨,将原先的那个大坑变成了蓄水的小水池子,约两米来深的雨水灌满了整个池子。但是,前往取沙的人们对此没有丝毫的留意,更不要说是警觉,照样赶着马匹到坑中离开水面的地方,按着原先的惯例挖取黄沙,谁也没有料想到险象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

拉了几车黄沙之后,没有出现丝毫的意外现象。又一辆马车来到了坑前并开始装沙,不一会装满黄沙的马车开始爬坡,不知是黄沙装得太多,还是黄沙中的水分增加了负重,或者是这坑的坡度太大,甚至是两匹马的力量出现了问题,只见两匹枣红马虽竭尽全力拉着马车艰难地爬坡,但马车仍然丝毫未动。尽管马老板扯足嗓门大声地吆喝着,甚至用手中的马鞭不停地鞭笞平时不太舍得抽打的辕马和套马,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马匹累得有些精疲力竭并显得十分无奈,不料想,突然间,其中的一匹马打了个趔趄,原本应该上坡的马车,却骤然急剧地往下倒退,在人们还未来得及反应的瞬间,载着黄沙的马车及本该拉车的马匹一下跌入了那个大水坑。原本紧紧拽着马笼头的车老板见势不妙只得无奈地松开了双手,落水的马匹惊恐万状地拼命挣扎着,马匹挣扎时溅起的水花纷乱地抛向四周。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1)

王承乾(前)回沪探亲时留影

  在一旁工作的老乡和知青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大多的人都被吓得不知所措,赶车的马老板也是一脸的沮丧且显得非常无奈。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将被活活淹死在这水坑中的两匹爱马,这让视马匹不亚于自己孩子的车老板感到异常心痛。

慌乱中,只听得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乡高喊:“赶紧把马肚带解开!”显然,只要解开紧勒在马肚子上的肚带,落水的马匹就能摆脱羁绊脱离险境。有道是:说是容易做时难。这解马肚带若在平时应该是件不太困难的事情,但此时决非易事。一要进入水中摸索着进行,二要冒着随时被狂烈挣扎的马匹踢伤或被马车挂伤的危险,没有良好的水性和过人的胆略,是万万干不了此事的!

正在众人面面相觑间,突然闪出一个熟悉而健壮的身影,迅速脱去外套跃入水中。呵,原来是我们的老王!老王的水性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至今仍担任着沪上某游泳俱乐部的教练),但在如此状况下能否解救落水的马匹,还是让大家感到心中非常没底。

在大伙的疑惑间,只见已与落水马匹绞做一团的老王,冒着随时可能遭到被马踢伤和受到马车撞击的危险,迅速摸索到了紧扣在马肚子上的肚带,但此时要解开经过池水浸泡的肚带已相当困难。真可谓困难挡不住英雄汉,但见老王深深屏了一口气潜入水中,摸到了套马的肚带,经过一番努力,硬是艰难地解开了紧勒在套马身上那条关乎性命的肚带。须臾,摆脱了羁绊且异常惊恐的套马迅即窜出水面,逃离了险境。

此时,还未感受到套马脱险喜悦,却已精疲力尽的老王,便又急不可待地想着解救一旁的辕马。遗憾的是,身负重压且被马车车把死死困住、几乎连挣扎机会都没有的辕马,却早已被那潭可怕的池水夺去了性命。如此这般,一脸疲态的老王与此后一同下水的张关荣等知青,不得不怀着非常遗憾的神情,放弃了对辕马的解救。

马匹,在机械化程度并不太高的黑龙江农村,绝对是人们钟爱的一种好帮手,他们在农耕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耕地趟地、拉车套爬犁都少不了它们。同样,马匹的拥有量也是以前一个庄稼户、或以后一个生产队家底和实力的体现,因而,人们对马匹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情。诚然,老王勇救落水马匹的举动,毫无疑问地受到了众多乡亲和知青的一致好评。尽管,没有人给老王披红挂彩,但屯里的众乡亲都在众多知青中重新认识了老王,在他们的心目中,都认为体格强壮、微笑时露出一副洁白牙齿的老王是好样的。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2)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3)

王承乾骑车出游时留影

  老王勇救落水马的举动,应该说是一件既非常平凡,又十分不易的事情。老王之所以能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毫无疑问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关,与当时无时不刻的革命思想乃至无产阶级献身精神教育的浸润有关,与他的良好人品有关。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此话不假,但能够使英雄在危难时显本色的,必须有足以成为英雄的底蕴。尽管这种底蕴的形成,没有固定的模式,甚至成分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但肯定离不开危难中能够挺身而出的见义勇为这一基本要素。

老王抢救落水马匹的行为,无论从见义勇为的性质和被保护的集体财产的价值而言,绝不亚于被树为知青好榜样的金训华和张勇,因为成功抢救一匹马和抢救两根木头电杆及几只羔羊毕竟不是一回事。倘若老王为此遭到不测,肯定也会被追认为烈士。当然,我们是决不会希望新立知青队伍中多一位烈士的。遗憾的是,老王如此本该值得大力表彰的英勇事迹,事后却毫无声息,以至于在不太长的时间内,人们便很快将此事淡忘了。

当我们如今相聚时回忆起那段往事,并对此事如此被轻慢对待感到愤懑和不解时,至今仍一脸疑惑的老王说,当时队里曾将他的事迹报到公社准备好好宣传一番,不料公社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毫无半点真实性的所谓反映,竟以老王是流氓阿飞不能表扬为由,将此事不了了之了。闻此言,我们只能对疑惑了三十多年的老王深表同情,对当时公社的做法及一些小人的行径深感恶心。无论怎么说,担任武装民兵的老王(因为没有良好的品行,队里是决不会将钢枪发给他的)八杆子也沾不上流氓阿飞的边呀?!是啊,谁让我们曾经生活在那个谗言足以使人致命的那个可怕的年代呢?

但无论怎样,老王当初冒着生命危险勇救落水马匹的事迹,我们不能、也不会轻易忘却,老王为新立知青形象增光添彩的义举也将永久颂扬!

老王勇救落水马(老王勇救落水马)(14)

王承乾(后)回新立时留影

  有趣的是,因为那次事故,使我们有机会吃了一次马肉。辕马溺亡后,队里很快派人将其从水中打捞上来,并迅速地用牛车将其拉回到场院(拉死马回队的活不能让它的同伴担任,因为同类见此状况会发毛)。队里命人将死马肢解后,把相当大的一大块马肉分给了知青食堂。不过,当时对队里能将这么一大块马肉分给我们实在感到有些纳闷。

分得马肉的知青们异常兴奋,一则因为已好长时间没有尝到荤腥,二则很想知道马肉的滋味,尽管以前从书上知道先辈们、尤其是古时的战将缺少粮食时会以马肉充饥,但倘若能亲身体验一下该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食堂又将马肉分发到了每个宿舍,望着如同牛肉一般的新鲜马肉,大伙决定好好吃一顿马肉饺子尝尝鲜。

经过几年的农村生活,大家对包饺子这活可算是得心应手,垛馅的、和面的、擀皮的、烧水的,不一会全搞定。遗憾的是,那马肉全无猪肉来得那般鲜美、那般软和,纯精肉的马肉馅不仅又干又硬,而且咬在嘴中如同嚼蜡,直让大伙大倒胃口。自此,马肉在我们的脑海中便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其实,马肉饺子味道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马的运动量较大,所以肌肉发达,肉质纤维较粗,因而作馅包饺子自然无法与猪肉相比。但如果红烧再加上五香佐料的话,其味道应该是与牛肉不相上下的。

引自《黑土地插队生涯》之廿七

写于2009年1月

改于2020年7月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