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能超过光速的飞机吗(竟然真的可以使用意念操控飞机)
有能超过光速的飞机吗(竟然真的可以使用意念操控飞机)可在“航迷酒吧”阅读全文
人类历史上的飞行器从最开始的风筝、热气球、滑翔机到后来得以自主操控的有人驾驶以及通过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的无人机,其实某种意义上都需要被控制,哪怕只是一根牵制风筝的线。而我们今天要聊的控制系统却前所未有,很有意思。
今天我们要谈的内容始于“意念”一词。顾名思义,意念就是意识到自己信念,受信念驱动,那么着着这样的驱动力是否有可能操纵飞行器?所谓意念操控在我国古装的神话仙侠剧中倒是屡见不鲜,在国外的未来科幻片中也是展现了多种可能性,比如说在《阿凡达》中,将人类与纳美人基因结合,通过人类意识来操控具有纳美人外形的“阿凡达”。这些影视剧中的幻想和科技实际上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科技领域已经出现这样的设备,比如米国加州的神经科技公司推出的意念控制器。这款控制器就是一个可以传输你神经意识的头盔,只要戴上头盔之后,在我们的起心动念之间便可以控制手机、平板、电脑、 X-BOX、无人机、音响设备,从此无论是玩游戏还是刷手机甚至开车都可以完全释放双手。
那么这样的技术在飞行器上的应用又如何?这种基于大脑思维的技术主要经过就是通过脑电波头盔放大再经过计算机的信号处理识别,虽然这些技术在影片中展现的很成熟,但在现实中生物与电子技术的结合手段还是处于雏形期,因此虽然米国出现这样的意念控制头盔,但也没有走进大家身边。2016年4月,佛罗里达大学曾经举办了一场人脑操控无人机的比赛,比赛方式就是参赛选手戴着特殊的头盔,双目紧盯电脑屏幕,此时在人脑中想象的前后左右都会被翻译为电脑程序传送给无人机下达指令。从这场比赛中我们可以看出,人脑控制的灵敏度还是不够,无人机飞行的距离也比较短。不过,这仍然意味着人脑操控技术是可行的,只是有待于深入研究。
意念控制系统控制飞行器一定是未来的一种可行的形式,但是无人机领域的运用尚且在试验阶段,技术从理想的状态到实际运用甚至奔赴战场,将其使用到军事领域,操控各类战机,从现在看来一定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可在“航迷酒吧”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