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上将的住房面积多少(还拆了上将居所)

上将的住房面积多少(还拆了上将居所)一句重建,何等轻飘。谁来买单?是具体拆迁的公司吗?这些被问责的官员,他们个人摊多少?这些账目,当地应该摊开来说说清楚。当地迫切需要重建的,是真正到位的法治秩序,是权力从野蛮中进入制度笼子的秩序。这些再也无法真正复原的革命历史旧址,是11名干部加起来的所有职务,都抵不过的情感价值。即便把他们全撤了,也是最小的代价,也不能抚平这些行将消逝的情感记忆。哪怕这些被强拆的旧址,得以重建。但重建又怎样?旧址上那些先辈们留下的手印、脚印,那种呼吸的气息,还能再回来吗?这种权力人为给社会制造的伤痕,还能彻底抚平吗?不错,或许当地,就是把这些见证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的旧址,当成土地开发的价值来衡量的。在这样的经济账上,情感、怀念、见证、英雄、爱国……等等这些无价的财富,已经分文不值。如果刘亚楼还在,这位一生战功卓著、被毛泽东赞为“将才难得”的空军司令,或许不会为自己的故居被强拆而拍案,但是,他一定为东北民

原标题:谁为强拆后的刘亚楼故居重建买单?

包括刘亚楼故居在内的7处不可移动文物,在哈尔滨双城区被强拆。附近居民如此描述:这片房屋“上了机械,拆的很快,一会就推平了”。

在愤怒的谴责声中,当地在短短几天时间里,忽然似乎做出了一连串的“漂亮”动作。先是以刑事案件立案,将“涉事者”抓捕归案。接着是宣布重建。再接着是“一案双查”,问责了11名官员。然而这组貌似漂亮的组合拳,既不能让这片废墟重回文物原貌,也无法撑起政府部门的颜面。甚至于,也无法通过这起案例,真正唤起整个权力体系对于革命历史文物的内心敬畏。原因就是,为之真正需要付出的决策代价、权力代价,成本太低,低得可怜。

11名被问责的干部,最高级别的是双城区区长毛臣,副区长高丽馨、刘志成。他们受到的处理,分别是责令公开道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最“严厉”的处理,则是双城区征收办公室主任陈子彪,撤职处分。其他7名干部,均为记过或警告处分。如果也这算代价的话,那么,“一会就被推平”的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警务连旧址、刘亚楼旧居、卫生所旧址、独立团团部旧址、炊事班、警卫连旧址和陈家银铺,也不太值钱了。

不错,或许当地,就是把这些见证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斗争的旧址,当成土地开发的价值来衡量的。在这样的经济账上,情感、怀念、见证、英雄、爱国……等等这些无价的财富,已经分文不值。如果刘亚楼还在,这位一生战功卓著、被毛泽东赞为“将才难得”的空军司令,或许不会为自己的故居被强拆而拍案,但是,他一定为东北民主联军前线指挥部的这些旧址被毁而咆哮。

当年的空军指战员中,曾经流行过一个口头禅——苦不怕,死不怕,就怕刘司令来训话。这句话,不只是对权力的敬畏,而是空军指战员们对于自身在执行军纪方面时,觉得任何一点瑕疵都不可能逃得过刘司令的眼光。但是在哈尔滨双城区,我们通过这些文物的一夜被毁,还能看到权力、职能机构,对于法治的敬畏吗?还能看到对于革命先辈的敬重吗?还能看到对于法治的铁面监管与责任吗?

被刑事立案抓捕的“当事人”表示,这次强拆,是“受人指使”。这是这个案件的背后,稍微对权力生态有点了解的人们,都心知肚明的常识。一个拆迁公司的负责人,他就是吃了豹子胆,也不敢拆这片房。这是棚改项目,是当地文广局向规划部门、城建部门发过文,讲明了这是“不可移动文物”的情况下,出现的一场摧枯拉朽般的强拆。“豹子胆”背后裹挟的,摆明了就是“狮子口”的权力野蛮。担刑责的,是负责具体拆迁的人。谁拍的板,谁点的头,既没在这个通报中梳理干净,也没身处刑事案件范围。所以我们看到的,不是真正法治的鞭子落下来,而是安抚舆情的一套花拳绣腿。

上将的住房面积多少(还拆了上将居所)(1)

这些再也无法真正复原的革命历史旧址,是11名干部加起来的所有职务,都抵不过的情感价值。即便把他们全撤了,也是最小的代价,也不能抚平这些行将消逝的情感记忆。哪怕这些被强拆的旧址,得以重建。但重建又怎样?旧址上那些先辈们留下的手印、脚印,那种呼吸的气息,还能再回来吗?这种权力人为给社会制造的伤痕,还能彻底抚平吗?

一句重建,何等轻飘。谁来买单?是具体拆迁的公司吗?这些被问责的官员,他们个人摊多少?这些账目,当地应该摊开来说说清楚。当地迫切需要重建的,是真正到位的法治秩序,是权力从野蛮中进入制度笼子的秩序。

作者:刘雪松 资深媒体人、评论员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