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木偶人简谱(乐评薛之谦木偶人)
薛之谦木偶人简谱(乐评薛之谦木偶人)歌词的主题,歌词文本覆盖的是哪类人群,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掀起怎样的情感共鸣?歌曲的旋律,是否可以形成短时间的听觉记忆?《木偶人》这首歌私以为较部分前作是存在些许变化的,例如最明显的是歌曲调性的微妙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在职业音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老实讲,我现在对一成不变的流行歌已经非常厌倦了,本身和弦走向就被已经被用烂,节奏变化也很难有特别的新意,如果仍不能在最容易被听众感触到的听觉上做变化,那么就太无趣了。但话说回来,用个离调转调都能被夸,也是对流行音乐现状的一种讽刺,我并非说用了个离调转调有多么厉害,而是我很渴望现役的唱作人能在作品上有最最起码的变化,再说这又不难,无非是多花点心思罢了。可是大家都很懒,所以最近这一两年大家都会说XX抄袭了XX也见怪不怪。既然是都市流行,那么紧扣的部分永远离不开这两个问题:
昨晚听了两遍,就事论事地讲,这首《木偶人》给我的初听感还不错,但记忆性一般。
一个歌手在商业上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我始终认为,歌手能否形成个人风格,并将这种个人风格转化成个人印象、个人符号、个人品牌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这样,才称得上进入真正的流行音乐商业领域。
很显然,薛之谦是具备的,但为什么具备?
最大程度是作品上的体现,不论换多少个编曲,只要薛之谦参与创作,那么出来的作品十有八九都是同一种形态,例如冰冷都市情歌的听感就在《演员》《哑巴》等热门歌曲都有体现,当然也包含了《木偶人》。至于细节上的体现就很多了,比如歌曲中刻意地停顿留白、非常私人化的歌词陈述、立意角度的独特。
《木偶人》这首歌私以为较部分前作是存在些许变化的,例如最明显的是歌曲调性的微妙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在职业音乐人眼里是微不足道的,但老实讲,我现在对一成不变的流行歌已经非常厌倦了,本身和弦走向就被已经被用烂,节奏变化也很难有特别的新意,如果仍不能在最容易被听众感触到的听觉上做变化,那么就太无趣了。
但话说回来,用个离调转调都能被夸,也是对流行音乐现状的一种讽刺,我并非说用了个离调转调有多么厉害,而是我很渴望现役的唱作人能在作品上有最最起码的变化,再说这又不难,无非是多花点心思罢了。可是大家都很懒,所以最近这一两年大家都会说XX抄袭了XX也见怪不怪。
既然是都市流行,那么紧扣的部分永远离不开这两个问题:
-
歌曲的旋律,是否可以形成短时间的听觉记忆?
-
歌词的主题,歌词文本覆盖的是哪类人群,作者想达到什么目的,掀起怎样的情感共鸣?
《木偶人》的旋律谈不上复杂,依旧是贴着歌词照顾着韵脚发展,A到B的升Key过渡处理在他之前的歌曲里算是少见,上一句主歌的4617(麻木不仁)在升Key后完美对应顺接下一句副歌的第一句65(所以),讲大白话就是上一段最后一句的最后一个音7就是下一段第一句的第一个音6,这在转换上很无缝,也是很常见很照顾听感的处理方法。
但是旋律记忆性嘛,说实话和《演员》那些还差些,《木偶人》更贴近李荣浩式的性冷淡,旋律服务歌词,歌词服务人声,人声服务听众感性的情绪共鸣,就是这么简单的逻辑线,你从这一系列优先级就能看明白薛之谦的动机发展,他的动机主题仍然是在服(取)务(悦)听众,他对现阶段华语流行音乐的消费洞察力非常敏锐。
再看歌词和编曲,歌词的文本依旧很薛之谦,老毛病,押韵强迫症晚期,这直接导致了歌词文本逻辑很牵强,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歌词在如今的商业流行市场里很吃香,他字里行间所谓的“生活哲学”可能并不深度,但看上去很深度就够了。这就像做手机讲究的外观,大家都知道外观没什么实用性,但厂商依然强调材质、手感、颜色,其实薛之谦写歌词做的就是「手机外观」,要说实用性真没有,但就是字面上看着很有逼格,拿到市场上能卖钱,潜在消费者喜欢,就够了。
毕竟是同个命题框架下的作品,编曲的逻辑也很极简性冷淡,更多是在拓展听众的听感空间,其次是解决人声旋律的和声走向,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总结:
《木偶人》是一个很贴合都市情感生活的切入点,薛之谦在挖掘动机方面还是很有经验的,这多少还是跟自己的阅历有关。歌曲的词曲部分非常的薛之谦,旋律记忆性相对欠佳,歌词主题选择很聪明,整体创作相对此前有进步,说明薛之谦内心还是很渴望通过音乐证明自己,至于编曲嘛...
作者的知乎:李嫑嫑
作者的微博:李嫑嫑
作者的li_biubiu
作者的头条号/悟空问答:李嫑嫑
李嫑嫑 - 百度百科TA说音乐领域首位特邀科普作者
本文未经作者允许,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与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