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先生的话(品味黄永玉留下的)
黄永玉先生的话(品味黄永玉留下的)进店等了一会,才有翻台的机会落座,然后拿着菜谱,赶紧点了排在前面的招牌菜——血粑鸭、苗家酸汤鱼、湘西叫花鸡、腊肉炒山笋、蒜泥菜心等。大使饭店门内都是等待翻台的人老楚在傍晚时分到达凤凰古城,在沱江下游一处连锁旅馆停了车,放下行李。这里是景区边上,走几分钟就到了最近的景点——云桥。沱江从古城中间穿过,仿佛一个袖珍的武汉。沱江边的连锁旅馆旅馆人员建议老楚过桥到对岸找餐馆吃饭。一路走过桥去,下桥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处门口很亮堂的餐馆,店招牌采用手书字体“大使饭店”,落款“黄永玉”。
6月,黄永玉老先生驾鹤西去。即便是在老先生生前,能与其共享美食的人估计也不多。今年春节,老楚去了趟黄老先生的故乡——凤凰古城,有意思的是,这趟旅行是从黄先生推介的餐厅开始的,然后发现黄先生对故乡的那份感情,巧妙地通过借力发力生发开来,仿佛经历了苦寒的梅花,历久弥香,于是,老楚将其称为留在凤凰古城的“黄永玉味道”。
可以通车的云桥
大使饭店的“镇店之宝”
云桥夜景
老楚在傍晚时分到达凤凰古城,在沱江下游一处连锁旅馆停了车,放下行李。这里是景区边上,走几分钟就到了最近的景点——云桥。沱江从古城中间穿过,仿佛一个袖珍的武汉。
沱江边的连锁旅馆
旅馆人员建议老楚过桥到对岸找餐馆吃饭。一路走过桥去,下桥没走多远,就看到一处门口很亮堂的餐馆,店招牌采用手书字体“大使饭店”,落款“黄永玉”。
大使饭店门内都是等待翻台的人
进店等了一会,才有翻台的机会落座,然后拿着菜谱,赶紧点了排在前面的招牌菜——血粑鸭、苗家酸汤鱼、湘西叫花鸡、腊肉炒山笋、蒜泥菜心等。
苗家酸汤鱼
又等了会,菜才上来,老楚偏爱吃鱼,苗家酸汤鱼上桌,尝了,不算很辣,鱼皮肥厚粘口,汤鲜味浓。
店长介绍,此鱼叫乌江鱼,又名江团。依其描述类似湖北的清江鮰鱼,背黑,与长江鮰鱼的粉色不同,但肉质口感有接近之处,尤其是鱼皮的味道。
点的青菜蒜泥菜心,居然是清炒红菜薹,春节前后打霜的菜薹,也有接近武汉洪山菜薹的脆甜口感。
腊肉炒山笋
美食对于游客是认识一座城的第一入口。填饱了肚子的老楚,四处张望,发现黄老先生留在店内的宝贝不少,除了亲笔手书,还果真有前外国驻华大使在店内就餐后的留影。
店长姓王,据她介绍,这店是她家亲戚开的,在古城中心虹桥那边还有一家老店,也是同一个老板。许多年前,黄永玉刚开始光顾那家老店的时候,店内条件比较差,墙上糊着报纸,店内木地板上大窟小眼。但黄先生认可这里的味道,一来二去就熟了。
修德大使夫妇、黄永玉先生与店家合影
2000年的时候,黄先生在店里请了一对贵客吃饭,客人是德国前驻华大使修德先生和夫人艾丽佳。客人们都夸菜肴好吃。
据报道,修德大使于1980年至1984年出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这对大使伉俪与中国渊源深厚。大使夫人艾丽佳出生于中国,从小在北京生活14年,夫人的北京话曾被著名演员英若诚“鉴定”为北京东城区口音。大使夫妇于1955年在香港结婚。
修德大使在任期间促成了建立“上海大众”和“中德汉莎飞机维修厂”等一系列合资企业,还有中德之间的直航。
1986年上海大众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天安门广场上展示
1984年,中德合资前、位于上海安亭的上海汽车制造厂,工人在地上靠“手工”敲打铁皮。1986年,合资企业上海大众生产的第一辆桑塔纳开到天安门广场展示。
黄老先生与修德大使一家也是多年好友。黄先生旅欧,多次受邀到修德先生家做客,去过修德大使家的中国记者发现,家里留有很多黄永玉的作品。修德先生也了解黄先生长年致力于保护家乡凤凰的古建筑,修德先生也经常到黄先生的家乡凤凰古城访问,公开报道提及的不下10次。修德先生还亲自出资通过慈善机构资助凤凰的寒门学子。
大使饭店虹桥店
王店长说,修德大使夫妇来店吃饭后,大使饭店的名声就传开了,2010年后黄老先生参与了凤凰古城多座桥梁建设,来店吃饭的次数多了,为店里题写了一副对联,将昔日报纸糊墙的老店与今天的太平盛世营商环境进行了对比。
据说,老店换了新店名,一时名声大噪,来店吃饭的客人络绎不绝。也是,欧洲大国的前任驻华大使成了金字招牌,生意能不好?!
一句闲谈引出10年捐建10座桥
沱江夜色
从大使饭店出来,老楚想着如何了解王店长提到的黄老先生修桥一事。第二天沿着沱江溯流上行,在万寿宫找到了答案。
万寿宫里藏着一座展馆——黄永玉艺术馆,馆内收录了当年黄先生以绘画的方式创作仿古桥的图片。
万寿宫里藏着故事
黄老先生修桥的起因是一件好事带来的烦恼。
那是2010年春节,时年86岁的黄先生在北京万荷堂家中摔伤。老家的人来看望在家中养伤的老先生,告诉这位平时很关心家乡教育的老人,凤凰县高级中学终于新建起来了!不过,建在沱江边的这所学校校门外没有对应的桥过河,让河对岸的孩子上学有些麻烦。
藏在万寿宫的黄永玉艺术馆
黄老先生记下了这件事。人们没想到的是,伤好后回到家乡的老先生一下提出了以卖书、卖画等方式筹措资金,全额捐建4座桥。
在此之前,凤凰古城内的桥有4座,即凤凰二桥、南华大桥、虹桥和云桥。这4座桥之间相距较远,居民出行过河并不方便,需要新建一些桥。他考察后选择的桥址分别在凤凰古城堤溪段、红岩井段、豹子湾段、沈从文墓地段等河段。
沱江穿城而过
老先生的提议一旦实现,将使古城内的桥增加一倍。
2010年7月,黄老先生为4座桥起名风、雪、雨、雾,并绘出了构想图,交给了专业人员进行桥梁设计。人们发现,这些画稿上的桥,均是仿古的风雨桥。黄老先生提议将其中风雨廊覆盖全桥的雨桥,建在凤凰县高级中学门前。
黄老先生描绘风雪雨雾四座桥的构想图
黄先生言出必行,随后筹办绘画作品义卖筹措资金。他从北京回到凤凰古城,除了考察就是在玉氏山房家中埋头画画。
黄先生义卖捐建4座桥的消息传出,印尼的一位侨商以及香港启盛公司的董事长吴其熊等参与进来,成为两座桥的合作者。
风桥近景
2011年4月10日,黄老先生捐出4座桥所需资金1100万元,4座桥的建设随即全面启动。
黄永玉捐建的风(左上)、雪(右上)、雨(左下)、雾(右下)四桥
受这次义卖筹资启发,黄永玉的视野投向更大范围的湘西州,他希望用类似方式提升湘西的旅游价值,再次提议在州会吉首新建4座桥,并在捐出巨款的第二天,就赶赴吉首考察选择新桥的桥址,找到理想的桥址后,提笔绘制构想图。
黄先生构想的吉首新四桥以“肥”“爱”“花”“醉”为主题,为此,他还为每座桥配套设计主题雕塑,这些雕塑趣味横生。这4桥总投资2000万元。
爱桥 范诚摄
2012年,凤凰新四桥和吉首新四桥先后落成使用,凤凰多了4处山、水、桥融合的美景,吉首新添4处提升城市品味的亮点。
2013年,89岁的黄先生又捐资500万元在位于吉首市、拥有4200年历史的乾州古城修建了一座“喜桥”。
随后,黄永玉联手中国当代知名建筑设计师张永和,为吉首乾州古城设计了一座“画桥”。画桥于2016年9月开工,2019年5月竣工,总面积3535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其中黄永玉个人捐赠2000万元。功能定位为湘西地区艺术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的公益性平台。该桥先后获得“2019年全球最受瞩目的十座博物馆建筑”“2020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建筑类大奖”等奖项,入选中国30座最美美术馆。现已成为吉首市新的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画桥 陈昊摄
从2010年到2019年,10个年头全资或部分捐建10座桥,从“八零后”跨到“九零后”,黄永玉老先生忙得很。
士兵活下来的归宿:回到故乡
少小离家视为出征
在黄永玉艺术馆陈列中,有这样几句话,让老楚印象深刻。
黄老先生在他的《太阳下的风景》一文中写到:
“我们那个小小山城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常常令孩子们产生奔赴他乡献身的幻想。……艺致表叔(沈从文)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一本大书的。”
黄永玉与表叔(沈从文,左)的合影
黄先生的父母均在师范学校学过美术,可能对他有点启蒙。但在走出山城之后,幼小的黄永玉就只有自己去翻看社会大书,再也没有系统上学。
这个时候,领路人就很重要。彼时,年纪尚小的黄永玉在其踏入社会人生的最初几步,先后遇到集美学校(学版画)、弘一法师(李叔同,美学启蒙)、进步社团和进步人士(接触大量文学作品,并用版画转化表现),虽然他也打工,生活清苦,但培养了扎实的绘画、木刻等美术专业能力,还培养了与人打交道的亲和力。
若干年后,黄老先生这样总结:“为什么我喜欢文学、雕塑、木刻,而绘画摆在最后呢?因为绘画可以养活前面三个行当。”最后,老先生将他的这个绘画能力,以时不我待的节奏,用来募集资金,提升故乡的文化和旅游价值。
黄老先生的亲和力最突出地表现在他的恋爱和婚姻。
青年时代的黄永玉和张梅溪
1944年,黄永玉20岁,结识了张梅溪。那时他是穷小子,长相一般,张梅溪家境优渥。但张梅溪对黄黄永玉的艺术追求高度认可。两年后,张梅溪毅然不顾家庭的反对,与黄永玉登报结婚。
这对伉俪从此携手走过战乱年代、海外漂泊、回国创业、动荡岁月、改革开放。直到2020年张梅溪女士去世于香港,两人相濡以沫走过74年。
1938年,黄永玉曾就读于集美学校。2010年,黄老先生准备卖画募资为家乡建桥时,上文提到的提议与黄永玉合作捐建桥梁的华侨,其实是当年集美学校一位学长的儿子。这种同学情延续了72年。
黄老为表叔沈从文手书墓志铭
1996年夏,72岁的黄老先生与夫人为表叔沈从文修墓立碑,墓志铭上铭刻了黄的手书:“一个士兵 要不战死沙场 便是回到故乡”。(原文出自沈从文的《边城》)
89岁时,黄老先生表示,他身后不要留骨灰。他忆起动荡岁月在农场搬骨灰的场景,骨灰倒进农田,庄稼长得很好。
2023年6月13日,黄老先生走了,在老伴去世3年后,他的遗嘱得到执行。
凤凰满城灯火
他这样回答朋友的思念,“你想我,就看看天看看云……”
新建的桥,融入到古城风景里
一个少小离家奔赴他乡献身的“士兵”,以这种方式“回”到故乡的风景里。
写给故乡的诗
另一种纪念,写在国家名片上
《林业建设》邮票
《林业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58年12月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特27,旨在宣传林业建设的意义和中国林业建设取得的成就。邮票名称分别是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油锯伐木、绿化祖国,原画作者黄永玉,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制。这套邮票的第1枚——森林资源(144)被英国《集邮者年鉴》评为1959年十大名邮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三十年(1949-1979)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这套邮票被评为最佳邮票之一。
《庚申年》邮票
《庚申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1980年2月1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T.46。原画作者黄永玉,画的是他和妻子养了很久的小猴——伊喔。这是新中国发行的首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套邮票,也是新中国正式发行的邮票中增值最多、最快的邮品。
《丙申年》邮票
《丙申年》,中国邮政2016年1月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2016-1。邮票名称分别是灵猴献瑞、福寿双至,原画作者黄永玉。这套邮票设计时,设计师王虎鸣改动了第一张图中猴子手握树枝的方向,得到黄永玉的认可。
《癸卯年》邮票
《癸卯年》,中国邮政2023年1月5日发行的特种邮票,志号2023-1。邮票图案名称分别为“癸卯寄福”“同圆共生”,原画作者黄永玉。这套邮票发行后,其中第一枚图案中蓝兔形象引起较大争议。黄永玉先生的女儿黑妮道出了原委,原来她小时候邻居家养的兔子就是蓝色的。“獭兔,灰蓝色,毛渐进,个头大。”这样的素材,与黄老在《庚申年》中画下伊喔类似,借用熟悉的、生动的动物形象传达新年的祝愿。黄老画下蓝兔谐音“蓝图”,是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
(来源:楚话说在前头微信公众号 编辑:吕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