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名书(丝绸书论语箴言)
丝绸名书(丝绸书论语箴言)孔子,这个争议了几个世纪的人,两千年前的一位封建帝王惊惶着将孔子送上神坛,奉为“万世师表”;两千年后的一场浩劫又将孔子从神坛拉下来,送上刑场。如今的孔子虽然已经被正名,却也早已不是凡人,成为学术偶像,世界名人。最近几日,翻读《论语》,我惊喜的发现,许多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的名言警句竟都是出自这里,想来,虽未曾通读《论语》,已经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熏陶渗透下,不知不觉“被学习”了许多孔子的思想。我们都清楚《论语》是一本圣人的书,对几千年的中国影响甚巨,以前被奉为经典,放在极高的位置上,尤其是元代以后,因为科举制,《论语》的地位日益提高。那么我不禁心中生疑,《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在现代乃至中国、世界的未来发展中还将可能发挥什么作用,占据怎样的地位?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文科生,读书十几载,竟还没有认真的翻过《论语》这本书,虽然常常把孔子这位儒家老大挂在嘴边,但是对孔子其人确实了解不深。这个几乎成为中
丝绸是中国古老文化的象征,中国古老的丝绸业为中华民族文化织绣了光辉的篇章,对促进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孔孟儒家学说对于中国礼仪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完善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丝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礼制的一个缩影。
而今,我们一七九文化创意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古文化底蕴,我们把古书和丝绸相结合。也满足了高层次读者对古书的收藏和鉴赏的需要。该书画面精美绝伦,富于光泽,更兼有丝绸特有的柔软质地,彰显出本册典雅华贵的非凡品质。
《论语》一书,薄薄一册,却积淀了几千年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人生智慧。
我们都清楚《论语》是一本圣人的书,对几千年的中国影响甚巨,以前被奉为经典,放在极高的位置上,尤其是元代以后,因为科举制,《论语》的地位日益提高。
那么我不禁心中生疑,《论语》究竟是一本什么书,在现代乃至中国、世界的未来发展中还将可能发挥什么作用,占据怎样的地位?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文科生,读书十几载,竟还没有认真的翻过《论语》这本书,虽然常常把孔子这位儒家老大挂在嘴边,但是对孔子其人确实了解不深。这个几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言人”的老头儿,究竟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我想不仅是我,想必大多数中国人都是一知半解。
最近几日,翻读《论语》,我惊喜的发现,许多从小时候就开始背诵的名言警句竟都是出自这里,想来,虽未曾通读《论语》,已经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熏陶渗透下,不知不觉“被学习”了许多孔子的思想。
孔子,这个争议了几个世纪的人,两千年前的一位封建帝王惊惶着将孔子送上神坛,奉为“万世师表”;两千年后的一场浩劫又将孔子从神坛拉下来,送上刑场。如今的孔子虽然已经被正名,却也早已不是凡人,成为学术偶像,世界名人。
有人说孔子妄想还原“周礼”,有时候太过固执。的确,在读《论语》的时候有几次被孔子固执的坚持深深打动,心中闪过一丝酸楚——”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够慎独到如此境界,人都有欲望,都有散漫的时候。
关于欲望的问题,又回到当初第一个话题里所说,“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我突然想起老师所说的“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话。老师的理解我甚赞同,大致是说,君子一般心胸宽广,不计较微小的利益,对于那些易得易失的东西,也不会可以去追逐,所以他不会患得患失。
有时候我几乎是在热泪盈眶中读《论语》的,因为常常有一些美好真切的话戳到人的泪点,比如谈到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孔子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就是这么简单,不是政治上实现宏图霸业,不是思想上成为万世宗师,孔子想要的不过是社会在周“礼”的规范下,实现黄发垂髫,其乐融融。如此淳朴真切的愿望,却在兵荒马乱的春秋时代成为一个“桃花源”。这不得不让人扼腕叹息。
可能觉得《论语》中的只言片语有说教的成分,像极了心灵鸡汤;但你无法明白这一句句说教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问号,需要你我自我审视。你无法明白为何带着问题读这本书会越来越迷茫,当然你更无法明白,偶然与书中的某句话相遇时触动心弦的感觉。
所以我说,不必读《论语》,窥镜自视,等你真正能够平心静气的与孔子对话的时候,再来重读《论语》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