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感悟(人与树的融合诠释爱与尊重)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感悟(人与树的融合诠释爱与尊重)封底页截图故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视角,给人真实且自然的感受。故事里的“我”讲述了我和树的故事,我和爸爸、爸爸和爷爷乃至世代和树的紧密联系的故事。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对应的树,且伴随自己一生。而即使去世了,与“一生之树”长眠地下,家人还会再种一棵树,这种对人的深深地尊重,尤为打动人。不管来世上多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且始终存在,甚至去世后还有。那么,逝去的灵魂都会得以慰藉,不是么。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贵州省黔东南岜沙苗寨的一个传统。在那里,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会种下一棵树伴他成长,后辈在先辈去世后则会再种下一棵树献上敬意,树在他们的文化中象征着生命。这本《爷爷树 爸爸树》描绘了父亲和儿子之间充满爱与尊重的关系,并用一棵棵树象征着这种关系在家庭世世代代中的延续,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播,在我看来是有深远意义的。相对而言,我们国人对于亲情的表达是含蓄的,是一种集
作为一名从小在农村长大的85后,提到树,有太多的记忆了。我家院子里种了整整齐齐的几排杨树,门前是一大片的梨树,房子后是大片的苹果树,还有一个高岗上有十几棵枣树……很自豪,这些树都是我家的。
纵使想起儿时的树有很多情结在,但我却很笨拙,难以用言语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幸运的是,敖德老师的原创绘本《爷爷树 爸爸树》给了我一个的契机,让我可以回顾儿时与树的故事,重新审视儿时的家庭,在情绪的推动下,想象着去抱一抱那个记忆中孤独的小女孩……
自拍封面
这本绘本为什么有这么神奇的“唤醒”情绪的功能呢?和故事的内容、故事传达的情感紧密相关。
这个故事的灵感来自于贵州省黔东南岜沙苗寨的一个传统。在那里,父母在孩子出生后会种下一棵树伴他成长,后辈在先辈去世后则会再种下一棵树献上敬意,树在他们的文化中象征着生命。
这本《爷爷树 爸爸树》描绘了父亲和儿子之间充满爱与尊重的关系,并用一棵棵树象征着这种关系在家庭世世代代中的延续,可以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播,在我看来是有深远意义的。相对而言,我们国人对于亲情的表达是含蓄的,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压抑。我们很难做到像西方文化里那样把“我爱你”挂在嘴边,我们更多的是把情感放在心里,用行动去表达内心。
父与子
1.这个故事里,人即是树,树即是人故事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视角,给人真实且自然的感受。故事里的“我”讲述了我和树的故事,我和爸爸、爸爸和爷爷乃至世代和树的紧密联系的故事。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对应的树,且伴随自己一生。而即使去世了,与“一生之树”长眠地下,家人还会再种一棵树,这种对人的深深地尊重,尤为打动人。不管来世上多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位置是自己的,且始终存在,甚至去世后还有。那么,逝去的灵魂都会得以慰藉,不是么。
封底页截图
2.人文关怀属于全世界这本绘本的插图作者是波兰知名插画家伊娃·波克莱夫斯卡·科齐耶洛,她的绘画风格色彩鲜亮,细节丰富。从这本书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在绘者笔下,小鸟在树间穿梭,甚至落在手臂上休息,孩子在田埂嬉戏……这样美丽的陌上田园风,瞬间把我们拉回童年记忆。
中国的故事,国外的插画,彰显作者把爱与世代传承的温暖故事带到全世界的良苦用心,这样的好故事值得走向国际,因为人文关怀属于全世界。
内页
3.值得收藏到个人书单给娃讲完这本绘本后,我又补充了许多自己小时候和树的故事,比如放学后一个人在自家梨树地里走一大段路,选择一棵粗壮的大树,跳上去,靠在树上闭着眼待一会儿。当双手抚摸着温温的老树皮,额头上迎着暖暖的阳光与斑驳的树影,整个身心都是放松的。所以,当我打开这本绘本的环衬页,看到阳光穿过树叶投下来的美丽光晕,这感觉是如此美妙和熟悉。我决心收藏这本绘本,也是因为这一页。待娃长大后,找机会重新翻开这本书,我想我有很多自己的故事要讲给他听。
环衬页
写在最后:
这本《爷爷树 爸爸树》封底有这样一段话:“树在许多文化中象征着生命,我想用这个朴实,简单但很有力量的故事,为我们开启许多重要话题的契机,与孩子一起讨论家庭历史,家庭关系,以及如何从人与人的关系中汲取能量、克服困难等话题。”
每本书的诞生也和树一样,有自己的使命。对我个人而言,这本书的现阶段使命已经完成。而我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故事,从而了解家人的故事,故写此书评,文笔拙劣,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