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100多年前P图技术已风靡上海滩(记忆100多年前P图技术已风靡上海滩)
记忆100多年前P图技术已风靡上海滩(记忆100多年前P图技术已风靡上海滩)各种眉形在工作中,马庆华总结出了很多底片整修的经验,光是要整修的眉毛就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妇女、儿童、年轻人、老年人的眉毛各有不同,马庆华在整修底片时特别留心各个人群的眉毛特征。通过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经马庆华修复后的人像就特别传神。忙碌的技师们回忆起自己学手艺的经历,上海王开照相馆底片整修技师马庆华介绍说:“那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师傅带教一两名徒弟,师傅先是拿报废的照片给徒弟练习修整,大照片和小照片的修复技术是不一样的。小的照片修复起来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像证件照修复起来的要求更高,而大照片修复起来则要相对宽松一些,但是又不能太宽松,特别是修复结婚照,追求的是漂亮。”技师在底片操作 修复人像被遮挡的眼睛
开风气之先的上海,早在150多年前就有了照相馆。曾经慕名去照相馆拍照的市民络绎不绝,而市民的热情也催生出了一代代照片整修技师,他们以底片整修和照片着色的高超技术享誉业界。
技师们能够通过底片整修来美化照片,也将黑白照片通过着色变成一张张逼真细腻的彩照,技术之精妙堪称大师。他们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修复底片可是一件精细活
150多年前的上海就有了照相馆。曾经慕名去照相馆拍照的市民络绎不绝,而市民的热情也催生出了一代代技师,他们以底片整修和照片着色的高超技术享誉业界,马庆华和吴明珠就是上海老一代照相馆技师的代表,用纯手工的方式开启了一个大师的时代。
忙碌的技师们
回忆起自己学手艺的经历,上海王开照相馆底片整修技师马庆华介绍说:“那时候基本上是一个师傅带教一两名徒弟,师傅先是拿报废的照片给徒弟练习修整,大照片和小照片的修复技术是不一样的。小的照片修复起来要更加细致和耐心,像证件照修复起来的要求更高,而大照片修复起来则要相对宽松一些,但是又不能太宽松,特别是修复结婚照,追求的是漂亮。”
技师在底片操作 修复人像被遮挡的眼睛
在工作中,马庆华总结出了很多底片整修的经验,光是要整修的眉毛就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妇女、儿童、年轻人、老年人的眉毛各有不同,马庆华在整修底片时特别留心各个人群的眉毛特征。通过在生活中的细致观察和在工作上的精益求精,经马庆华修复后的人像就特别传神。
各种眉形
一根根画出新娘子的眼睫毛
以前,到照相馆拍照可谓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充满了仪式感,所以人们都希望拍下自己最快乐、最好看的瞬间。王开照相馆作为上海乃至全国照相行业的名牌。
上海“王开”照相馆 图源:文汇报
在王开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是不易褪色的。老员工张哲清说:“这里的秘密就是漂水漂得特别干净。王开照相馆专门有一个人负责漂水,照片洗好后把它放在清水里反复漂,就跟洗衣服一样,肥皂水洗没了,照片就能放很长时间,不会泛黄。”
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正是经过这样严格的训练,王开的技师们才能完成很多艰巨的任务。照相馆的老经理陈铭楷还记得,当年他们不仅能用简陋的器材拍摄有上千人的团体照,还能把两三米长的底片在一夜之间修好。
技师工作照
陈林兴是上海人民照相馆的整修底片的高级技师,经过他的手,修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他至今仍然保留着修整底片的全套工具。如今,陈林兴既是国家级高级整修师,又是首批“上海工匠”之一,在他手上修复了不少珍贵的老照片。
说起底片整修工作,陈林兴的兴致一下子提了上来。他说:“过去我们给新人拍好结婚照后,都会先给他们先看样张,然后根据新人的要求,在底片上进行修改,这就是最早的p图呀。”陈林兴说:“不要小看老式的p图方式,眼袋太深,我们可以淡化,单眼皮我们也能修成双眼皮,很多新娘子的眼睫毛都是我一根一根画出来的。”
照片呈现油画的美感
至今,底片修复的技艺还担负了整理珍贵历史资料的重任,但照片着色这个行当可就没那么幸运了。 在彩色胶片兴起之前,手工着色是摄影行业重要的技术,黑白照片出来后,经过着色师的二度创作,使得原来色彩单调的照片有了一种绘画的美感。
照片着色师的细腻笔触
吴明珠是有名的照片着色技师,从1960年代参加工作直到退休,她一直在从事着照片着色工作,属于我国第二代着色技师。而她师承的第一代着色技师大多为画家出身,他们有着扎实的绘画功底。
据吴明珠介绍说,她的老师徐锦明本身是学油画出身,对色彩有着十分独到的理解力,因此做出来的照片往往像彩色照片一样鲜艳。另一位一代技师陈秉勤毕业于苏州美专,有着十分扎实的油画基础,做出来的照片是油画风格的,特别的漂亮。
陈秉勤作品 “西班牙舞”
陈秉勤喜欢拍风景照,拍完后就让徒弟着色,光是一朵白云,里面就有很多学问,照片上雪白的云在着色时不仅要一点一点地把颜色渐变上去,还要拿棉花球把画出来的云朵擦白,于是照片上有层次感的云朵就显现出来了。陈秉勤经常带着徒弟到公园里观察不同时刻的云,他经常告诫徒弟说“要时时处处做有心人”。
从20世纪30年代起,油彩着色已经形成,即以透明度较高的油性颜料敷于黑白照片之上,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 着色技术始终运用于照片上。吴明珠着色讲究光影的自然衔接、和谐过渡,甚至可以添加彩霞、云彩、柳树等装饰,经过她加工的照片,往往成为照相馆橱窗里的时尚样本。
照片着色前后对比
记忆里的视觉大师
在名牌技师的引领下,上海的各大照相馆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着色风格,顾客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照相馆加工照片。开设在黄浦区的王开照相馆、中国照相馆,追求清透的着色风格,静安区的照相馆着色时有点往油画的方向发展,而徐汇区的美伦照相馆着色则比较浓艳,类似胭脂红,这主要看顾客的喜好了。
技师们所使用的工具
当时,各地手工上色也有很多不同的风格。上海的技师大多使用水粉、水彩等植物性的颜料,画面非常细腻、透明,但是在很多内陆城市,大多使用一种油性的颜料,如果功夫不到家,画面通常显得呆板、匠气,然而位于上海黄浦区的中国照相馆的着色技师周靓新却敢于挑战油画颜料。
使用不同颜料着色的照片呈现出不同的画面风格
周靓新记得,当时她用“马头”牌油画颜料给照片上色,上色后的照片不仅不滋润,反而有点干燥,因此,她在颜料里放了一点调色油,涂上这一层后,照片的质感就出来了。上海这些照相馆的着色技艺迅速得到了其他城市老百姓的青睐,不少上海人都有帮助外地的亲友到照相馆加工照片的经历。
在彩色照片还远远没有成为主流的年代,多少上海人的童年记忆里,都有几张着色或黑白的全家福和艺术照。画师们会用颜料给照片精心上色,让每张照片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彩色效果,只要多加一些钱,当年的潮人一样可以拥有彩色照片。
无论是单人照片还是结婚照、儿童照、全家福,
画师们都能通过人工处理让它们鲜艳起来
那时,一张十二寸着色的照片要9元多,相对于每月才三四十元的工资来说,这价格是蛮昂贵的。改革开放初期,彩色胶卷虽然已经在上海出现,但是距离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还是非常遥远。由于时代风气的巨变,结婚照、艺术照出现了井喷式需求,这些照片往往需要着色。
1980年代中期,婚纱照的流行让这些着色技师们忙得不可开交,往往是好不容易做好了上一批,紧接着就来了下一批,技师们只能没日没夜地加班。因为着色这技术偷不了懒,一笔下去,到不到位会立马显露出来,而完成每一张照片,其中也承载了顾客们的期待和嘱托,着色技师们自然不会懈怠。
这样的一张结婚照 着色需要9块多
然而随着彩色照相技术的普及,对大多数人而言,拍一张彩色照片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高消费,而依附于传统拍摄工艺的照片着色技艺也渐渐没有了用武之地。
就在彩色胶片独领风骚数十年之后,数码照相机以及自带拍照功能的手机迅速普及,如大潮般卷走了胶片原先不可替代的优势,随之而来的电脑修图软件如同一阵旋风把传统的技术请出了历史舞台。
无论怎样,当我们回首那个时代,那些凭借一双巧手,创造视觉奇迹的人们却依然是一代人记忆深处的大师。
图文:上海市档案馆官方微信@档案春秋、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故事”栏目(作者:王戎 徐雁华)
编辑:张添翼、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