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兄弟和他的代表作(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
格林兄弟和他的代表作(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神父逃亡沿途所遇到的人们,也是两极分化的。有知道会有人被处死而没有暴露神父的。有救助神父的庄园里的小女孩、女人和雷尔兄妹,也有在监狱里三缄其口的,他们知道告发神父会有大笔赏金也没有丝毫忧郁。他们是内心向善的代表,也是体现信仰在人心内心分量的一些重要角色。最后,中尉还在同情那些无辜枉死的人们,可见这个人内心也是矛盾的。尤其是在神父被执行之后,他作为权力的象征,也开始动摇。因为是逃亡,势必会带着些凶险。比如,搜捕的警察,尤其是其中占有很多戏份的中尉。他对自己所站队的信仰,促使他,坚定执着地追捕。甚至用杀害无辜的人来逼神父出现,也想用这种手段使人们恐惧而举报神父。而事情发展方向并没有如他的愿。
《权力与荣耀》是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的经典之作,
格雷厄姆·格林是马尔克斯的文学偶像,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他很注重探讨信仰危机和犯罪问题。
从《权力与荣耀》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权力与人民信仰之间的角力,善与恶的极致拉扯,躲藏与抓捕的惊险,生存与死亡的抉择等等,都在一个神父的逃亡过程中得以体现。
故事的背景是在墨西哥政府明令教父必须成家之后,一个不听话的神父的出逃,路上的遇到的一些人一些事而导致的一系列事件。
因为是逃亡,势必会带着些凶险。
比如,搜捕的警察,尤其是其中占有很多戏份的中尉。他对自己所站队的信仰,促使他,坚定执着地追捕。甚至用杀害无辜的人来逼神父出现,也想用这种手段使人们恐惧而举报神父。
而事情发展方向并没有如他的愿。
最后,中尉还在同情那些无辜枉死的人们,可见这个人内心也是矛盾的。尤其是在神父被执行之后,他作为权力的象征,也开始动摇。
神父逃亡沿途所遇到的人们,也是两极分化的。有知道会有人被处死而没有暴露神父的。有救助神父的庄园里的小女孩、女人和雷尔兄妹,也有在监狱里三缄其口的,他们知道告发神父会有大笔赏金也没有丝毫忧郁。他们是内心向善的代表,也是体现信仰在人心内心分量的一些重要角色。
相对于善就有内心阴暗的人,那个与神父偶遇、同行,又两次想要抓住神父的混血儿就是个例子。
他也不止一次地提到,一笔可观的赏金,对于他来说有多重要。这也说明信仰或者说别人的生命,与他想要的物质相对比,他选择更自私的一面。在整部作品里,这个小人物出现几次都很有力地改变了故事的结局。
那么神父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并非人们想象中的对信仰虔诚到可以殉教的神父,而是一个犯了很多“罪”,有着众多人性之弱点的人。
在开始的部分,就有讲到两个神父,
除了这个不知名的神父,还有个老神父何塞神父已经遵照当时政府的规定娶妻,虽然不怎么幸福,但是他屈从了。
相比之下,这个没有什么名气、地位不高的神父,反而因为“勇敢”地出逃,躲避追捕,形象变得高大、重要起来。
他享受着这种虚假的虚荣,心安理得地接受沿途人们的帮助。
他也贪生怕死,在人群里的他,明知道有无辜的人会因为他而被处决,但是他没走出来。
他还接近女色,并有个已经长大了的女儿,他也未尽作为父亲的责任。
他酗酒,还因此被抓进监狱。
他还与一只老狗抢骨头,对着狗的头砸
……
格雷厄姆·格林将一开始人们心里想象的神圣的神父形象,一点点打碎,他塑造的神父,在权力面前的软弱、痛苦和压抑,在善良面前的迷茫,在面对困难时的孤独。这些过程又循环。
时不时地挨饿,时不时遇到好人,又再次遇到盯着自己赏金的人,和紧追不舍的警察。
他在这些过程中摇摆着,内心也在不断变化。
“是弃绝神职的权力,堕落地偷生,还是坚持信仰的荣耀,在死亡边缘挣扎?”
他从一开始的自私,渐渐朝着人们所以为的“殉教者“发展,他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认识到那是罪过,他逐渐开始坚定自己的信仰。
最后他得到了释然。
应了那句,“我总是既不坚定也不彻底,但我会为了信念坚持到底。”
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是带有自己的思量,有着种种的矛盾,善恶总是在冲突,内心的纠结。着重关注紧张复杂的人物心理,也弱化了暴力带来的死亡气息。其中,有个三岁小男孩的死亡,让人震惊。
那个悲哀的母亲,简直像一个噩梦,而神父也喜欢这个梦可以有反转。
故事跌宕起伏,作者格林的叙事结构,前后呼应的创作手法,众多的精彩句子等, 都很值得看。
这部小说荣获霍桑登文学奖,而且入选20世纪百部最佳英语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