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救曹操(李典夏侯兄弟为什么来投曹操)
李典救曹操(李典夏侯兄弟为什么来投曹操)袁绍如果不孚众望,大家就会另行推举他人。甚至于怀疑曹操虚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出面把他推举出来?当然,曹操心里有数,在场以袁绍最为适当,但是袁绍并不是理想的领导人。所以在袁绍宣誓就职之后,马上借着酒装疯的机会,向袁绍进言“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世家。世家的意思,便是有势力的家庭。兄弟加起来,更有力。曹操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够份量,不敢妄想。却也明白顺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绍一定当选,为什么不争取做一个提名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发言,立即推举袁绍。曹操的气球,打的是忠义的名牌。大家深恐远离这一块招牌,便会被活化成反忠义,所以前来响应的各路人马,无不争先恐后,热烈参与。既然组成联合阵线,当然需要盟主,以别于乌合之众。大家聚集在一起,总该有人担任这一个职务,来统一步调,指挥全体的行动,并做出必要的决策。曹操那时刺杀董卓未成,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那里敢自告奋勇,要担
曹操吹起一个气球,上面写着“忠义”两个大字。又有孝廉卫弘的巨资相助,当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平阳乐进、山阳李典,沛国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以及曹仁、曹洪,个个武艺精通,忠勇好义,都陆续来投。四方八面,送来粮食衣物,不计其数。可见当时社会,大家对忠义的热爱。曹操打出这样的旗号,自然热销。
当时资讯不容易流通,曹操杀害吕伯奢家人的事情,大家还不知道。只看到他杀董卓不成,冒险逃回家乡,募集义勇军的光辉面。对他的忠义旗帜,并无怀疑。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但看表面,难以深入。广告做得好,不一定真实。然而盲目相信的人很多,所以仍然有效。广告是显秩序,大家各有不同的隐秩序,因此反应不大一样。
武艺高强的人,大多宁愿相信曹操的忠义是真的,才有机会完成自己的美梦。譬如李典,这一辈子只能活到36岁,现在已经十多岁了,能不抓住机会,赶紧响应吗?夏侯惇自小习武,14岁时拜师。有人辱骂他的老师,他愤而杀之,因此逃亡在外,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良机。何况曹操原本也姓夏侯,彼此本是一家人,所以夏侯渊也跟着来了。曹仁、曹洪更不用说,彼此都姓曹,各引兵千余而来。
一个气球,打入很多气体之后,格外光彩美观,飞起来也更引人注目。曹操乘机行文各界,晓以大义。袁绍、袁术、公孙瓒原本就认识,当然很捧场。隐秩序让曹操逃得掉,犯死罪而不加以处死,有它的道理。
曹操的气球,打的是忠义的名牌。大家深恐远离这一块招牌,便会被活化成反忠义,所以前来响应的各路人马,无不争先恐后,热烈参与。既然组成联合阵线,当然需要盟主,以别于乌合之众。大家聚集在一起,总该有人担任这一个职务,来统一步调,指挥全体的行动,并做出必要的决策。
曹操那时刺杀董卓未成,只剩下这一条路可走,那里敢自告奋勇,要担任盟主?就算真的有意,大家也不会赞成。因为在场的人物,论年资、论势力、论身份,都轮不到曹操。他提名袁绍,说他是汉朝名将的后裔,应该担任盟主。袁绍当然很高兴,打从心里喜欢当这个盟主。但是,按照道理,依据惯例,他都必须再三推辞,表示礼让。大家都认为非他莫属,这才勉强答应。当众宣示“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接着指派袁术总督粮草,长沙太守孙坚自愿担任先锋,杀向汜水关而去。
现代的选举方式,产生很多弊端和笑话。若是和中国古代的推举方式相比较,其实更为方便而有效。不致由于选举而造成派系,又能在和谐中产生领袖。大家都有面子,岂不是更好?如果加上良好的配套,应该可以成为现代选举的另一种方式,值得大家考虑和运用。
袁绍四世三公,出身世家。世家的意思,便是有势力的家庭。兄弟加起来,更有力。曹操是聪明人,知道自己不够份量,不敢妄想。却也明白顺水人情的重要性。反正袁绍一定当选,为什么不争取做一个提名的人?所以曹操不等其他的人发言,立即推举袁绍。
袁绍如果不孚众望,大家就会另行推举他人。甚至于怀疑曹操虚情假意,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出面把他推举出来?当然,曹操心里有数,在场以袁绍最为适当,但是袁绍并不是理想的领导人。所以在袁绍宣誓就职之后,马上借着酒装疯的机会,向袁绍进言“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因为曹操和袁绍是老同事,深知袁绍为人矜骄自负,并无真才实学,不脱富家子弟的习气。他在何进要清除宦官,不被何太后同意的时候,建议何进召董卓入朝那一件事情,就做得十分不妥当。没有合适的人才,选举、推举都一样没有效果。百般无奈,也只好推举袁绍,至少在袁绍心中,可以占有更大的份量。将来有所建议,应该更加有利。果然大家热烈响应,可能也是别无选择。
乌合之众,如果首领再有私人,加上缺乏实力,结果如何?实在可想而知。这一次大同盟,由袁绍担任盟主,已经看出没有什么作用。不过是各路人马,聚集在一起,使董卓更加猖狂,如此而已!也正因为这样,才会造成董卓的凄惨结局。所以说不论成败,都对破除董卓有很大的贡献。往往几次失败,把对手推到最高峰。让他居高而危,掉落下来,也是一种策略。
曹操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们一举一动,都有深切的用意。他们长处,是不放过任何机会,都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地置,然后做出最有利的行动。
【三川文汇 发现美 遇见真】欢迎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