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站在杂草丛生的武昌花园山,站在低矮、土木结构的平房前,韦棣华看到了什么?她发现,学生除了上课读书以外,没有图书馆供他们看书,武汉也没有图书馆让公众借阅。就在这多灾多难的一年,韦棣华(1861-1931)从美国坐船,越过海浪汹涌的太平洋,来到武昌花园山,看望在文华书院任教的弟弟韦德生。当时书院师资极为短缺,学校聘请她为英语教师。走进落叶飘飞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一座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学堂出现在眼前,把我们的记忆带回到清同治五年(1866),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踏进打开了开放大门的武汉。到同治十年十月(1871),他们迎着秋风送来的桂花香,在荒凉的武昌昙华林花园山创办文华书院。宣统元年(1909)改为文华大学,除讲英语以外,还开设了医学等实用学科。学校面对许多家庭在贫困线挣扎,无钱供孩子接受教育的现状,为了让他们以知识改变命运,不收一分钱学费,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

一个城市只有保留历史文化并不断创新,才能给居民带来精神支柱、理想召唤,激发对城市的认同与荣耀!

站在荒草丛生的花园山

点燃传播知识的火焰

“你是中国现代图书馆运动的皇后!”民国总统黎元洪对韦棣华发出了这样的赞美。

走进落叶飘飞的湖北中医药大学,一座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学堂出现在眼前,把我们的记忆带回到清同治五年(1866),基督教美国圣公会传教士,踏进打开了开放大门的武汉。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1)

到同治十年十月(1871),他们迎着秋风送来的桂花香,在荒凉的武昌昙华林花园山创办文华书院。宣统元年(1909)改为文华大学,除讲英语以外,还开设了医学等实用学科。学校面对许多家庭在贫困线挣扎,无钱供孩子接受教育的现状,为了让他们以知识改变命运,不收一分钱学费,还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对于中国人来说,迎接的是饥荒、战乱,在法国炮火的进攻下,清朝与对方签订了《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将湛江湾交给法国人管理,租期为九十九年;凭借武力威胁,俄国强行租借辽宁旅顺港。

就在这多灾多难的一年,韦棣华(1861-1931)从美国坐船,越过海浪汹涌的太平洋,来到武昌花园山,看望在文华书院任教的弟弟韦德生。当时书院师资极为短缺,学校聘请她为英语教师。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2)

站在杂草丛生的武昌花园山,站在低矮、土木结构的平房前,韦棣华看到了什么?她发现,学生除了上课读书以外,没有图书馆供他们看书,武汉也没有图书馆让公众借阅。

也许韦棣华有些惊讶:拥有2000多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只留下了一些文人抒发自己不得志的诗词,王侯将相宁可将金银珠宝带进坟墓,也不愿意修建储存知识的图书馆。而私人藏书楼,只向亲朋好友开放,不可能承担向亿万人传播知识的重任。

看到这个现状,韦棣华没有犹豫、抱怨、观望,既然从遥远的美国来到武汉,那么就要毫无保留地将知识的种子撒向这个城市。她采取了颠覆性的行动:经过多方奔走筹集经费,于1905年,在文华书院动工兴建图书馆,填补了一项空白。

1910年5月16日,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伟大时刻向我们走来:韦棣华在文华大学举行了图书室开放仪式,图书从沿袭了几千年的科举、从达官贵人的书架、从豪门宅院走向老百姓,走向没有身份、地位之分,走向跨国家、跨地区传播知识。

在韦棣华看来:只有打破对知识的垄断、封闭,给知识提供自由传播的空间,才能让更多人摆脱愚昧无知、改变命运。她高举让“人人平等获取知识”的火焰,于1914年至1916年,在上海、南京、杭州、开封、太原等地,发起了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图书馆运动。

不幸的是,韦棣华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终生未婚,于1931年5月1日,在文华图书馆成立20周年,庆祝她到武昌任教30周年时,她因心脏病离开了她热爱的武汉,享年69岁。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3)

但韦棣华点燃的火焰并没有熄灭,光芒穿过校园、穿过花园山,照射到大武汉,吸引一批知识分子、商人,继续沿着“教育振兴中华、知识改变命运”的道路前进!

从武昌粮道街走进文华中学,我们仿佛听到一个经久不息的声音回荡在我们耳边:“汉江汤汤,大别苍苍,武昌首义放出五千年历史光芒!”

这是1913年4月,湖北黄陂人陈时在粮道街、文华大学附近,筹建私立武昌中华大学,定下的校歌,并以“成德、达材、独立、进取”为校训,激励学生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中国读书、成才。

作为一名富家子弟,1911年春天,陈时从日本完成学业后,乘船越过太平洋归来,回望日本以变法走上强盛之路,在1894年中日战争时,打败了拥有2000多年文化积淀的中国,再看腐败无能的清朝官员,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深感痛恨、悲愤,决定效仿日本庆应大学创始人福泽谕吉,在武汉创办一所综合大学。

从1912年创办,中华大学一直靠自筹资金维持,到1952年停办,有些专业合并到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在40多年的风雨旅程,培养了日后成为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的王亚南;五四运动主要推动之一、《中国青年》杂志创办者、影响了一代青年人的恽代英;武汉“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中国工人运动的领袖之一林育南等精英人士。

可惜,陈时坚守了40多年的中华大学,在岁月的转换中,老校舍被文华中学等高楼取代。其它老街的房子,在人口膨胀、城区扩张,被同质化、粗糙的商品房代替。

走进文华大学旧址、现湖北中医药大学,一座建于1871年的礼堂格外醒目,它以长方形的身躯、挺拔的圆形柱子、连成一体的走廊,向人们展现了秀美多姿。

大家进入礼堂听完讲座后,不受拘束地从不同的门出来,既可以在走廊随意与人交谈,又能坐下来休息、眺望校园如画的风景,遇到紧急情况,能迅速分流人群,体现了设计师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4)

向礼堂的东边行走,就是建于1915年的西式文学院,窗户为半圆形,像波浪一层又一层向外扩展。这是召唤学生追寻真理时,不断上升、突破,达到高峰,释放更大影响力的表现。

走进大堂,里面为四合院式结构,门板、窗户、楼梯为木料、做工精巧,让人觉得很亲切。一楼北面出口有两根石柱子,线条流畅、显得很坚固;二楼过道为通转,没有障碍,可以自由走到其它房间。

地面铺有青石板,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光临,变得光滑,吸收到养分的小草,迎着初春的阳光,从石头缝冒了出来,向人们展现它顽强的生命力。站在天井,望着天空飘浮的白云、深呼一口空气,怎能不让人放松?

时光回到1920年2月4日,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陈独秀应文华大学校长孟佐良的邀请,从南京坐船到武昌,入住文学院。第二天他站在讲台上,面对一群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学生,发表了《社会改造的方法与信仰》演讲。

他挥着手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打破等级森严的阶级制度,开创一个没有等级、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平民社会;打破继承制度,不能让有产者继续占有财产,而无产者却承受苦难。

怀着“造就平民社会”的愿望,陈独秀回到上海,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并与有关人士商议后,1920年8月,相约李汉俊、李达、陈望道等人,在上海法租界渔阳里2号,即《新青年》编辑部酝酿如何改变中国现状。

岁月悠悠、近100年以来,有多少人怀着求知的梦想走进文华大学,又有多少人怀着唤起中华民族觉醒的愿望走出校门。如今这栋建筑像一个经历了暴风雨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校园。

为拯救中华民族走到一起

拐过几条巷子,来到武昌胭脂路崇福山街51号,一座西式建筑出现在眼前。这是美国圣公会开办的圣约瑟学堂,里面设有书报阅览室。光绪三十二年(1906),刘静庵、张难先等,怀着求知的渴望,踏进了这间阅览室。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5)

虽然刘静庵拿着固定的薪水,可以过上温饱生活,甚至可以获得更高的职位,但他不为清王朝效力,利用阅览室成立“日知会”,并任总干事,以演讲、交流吸引100多名会员,包括来自军营的将士。

此外,身为军官的熊十力组建了“黄冈军学会”,1905年从日本留学回到武昌的梁耀汉,发起“群学社”。一时间,昙华林掀起了反封建、反压迫的风暴,为以后武昌起义汇集了一批精英分子。

一旦他们炽热的思想熔岩喷薄而出,就会形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冲破王权专政的围墙,给民主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直至于1911年10月,打响了惊天动地、终结清王朝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武昌起义,一举确定了武汉推动中国历史进程、享有独一无二的荣耀!

刘静庵等人的鲜血没有白流,召唤后来者加入到自强救国的队伍。

从武昌棋盘街走进去,再拐进一条巷子,一段用青砖砌成的墙壁,告诉我们:这是当年董必武带领一群志趣相投的青年人,创办的武汉中学。

据悉,当年住在武昌司衙巷的董必武,经常到日知会翻阅国内报刊、新书,有幸结识了刘静庵等一批立志推翻清朝、唤起中华民族独立的人士。

据董必武于1963年3月22日写的回忆,五四运动爆发后,为唤起民众觉醒、打倒军阀、抗击外国列强入侵、建立民主制度,他与同乡刘觉民、同学雷大同,以及江文波、刘质如等人商议后,决定捐资创办私立武汉中学。

大家推选在文华大学当教授的刘觉民任校长,其中,雷大同捐资120元,其他教师捐资后,董必武因当时没有钱,脱下身上穿的皮袍,交给当铺支付了捐款。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6)

1920年,迎着初春的一缕阳光,武汉中学在武昌粮道街一条巷子诞生。它的北面是花园山,耸立着光芒四射的文华大学,东边靠近郊区,分布着水塘、溪流,而且杂草丛生、长满了灌木,每到夜晚,居民能听到青蛙、蝉传来的叫声。

在海外接受了新式教育的董必武,踏进武汉中学后作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开湖北教育先河、推行白话文讲课,将沿袭了几千年的文言文送进历史博物馆,让女孩与男子平等接受教育,打破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当时,董必武教国文,陈潭秋传播英语,两位来自黄冈的老乡,不仅支撑了武汉中学,而且以中学为平台,结识了具有共同理想、来自黄冈的老乡包惠僧、以及来自潜江的李汉俊等人。这四人后来一起成为中共一大党代表。

岁月如梦,虽然经历拆迁、改建后,在原址建起了新武汉中学,但还留下了当年用青砖砌成的拱形校门,为我们保留了董必武、陈潭秋等先辈,为了让人们走出漫长的黑夜、开启通向光明的大门,所作的艰辛探索,也保留了一个城市创造的文化成果。

除了知识精英释放的爆发力,1927年4月26日,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历史再一次将武汉置放在中国命运的转折点,变成了不同思想交锋的大熔炉。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7)

透过以上百年风云变幻,我们看到了三次浪潮回荡在武汉:

第一次浪潮:传教士创办文华大学,成为武汉第一所大学,引进西方现代教育理念;韦棣华筹建图书馆,免费向公众开放,点燃了传播知识的火焰,吸引一批人士云集到武汉,形成了文化的聚集与扩散效应!

第二次浪潮:为应对外国武力入侵以及挽救国家,吴禄贞、刘静庵等人,以花园山、日知会、科学补习所、共进社等聚会,直到推翻清王朝,引领中国告别漫长的王权专政、走向现代国家!

第三次浪潮:为改变中华民族的深重危机,董必武创办武汉中学、成立武汉共产党组织等。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形式,前赴后继为推动中国跨进强盛,发挥不同的作用。

今天我们漫步在武昌昙华林周围,看到丰富多彩、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唤起我们认识武汉开创的荣耀,增强我们的自信与自豪!

保留文化根基,唤起居民的荣耀

历史在1949年翻开了新的一页,当年历经几代人的智慧、精力,在武昌修建的文华大学、华中大学等,被后来成立的学院、大学、中医院、中学、街道及其他单位占用,并分隔成不同的区域。

与精致、典雅、散发出艺术气息、极富人性化设计的文华大学相比,后来大学修建的教学楼、图书馆,没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像一个为温饱忙碌的人,显得比较平庸。

一方面,他们在教书育人、传播知识;另一方面,他们占用前辈创造的成果时,未能有效保护文华大学留下的古建筑,相反各种广告贴在上面,搞得脏乱不堪,掩盖了它的优雅、美丽。

与中医大学一墙之隔的湖北美院,当年武昌城墙穿过这里的丘陵,周边有小溪流、水塘、农田,还能看见荷花盛开的沙湖。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为适应交通拆除了城墙,以废渣填平了护城河、河道,文华大学利用空地,建了几栋教师宿舍。

现在美院还保留两栋文华大学修建的西式别墅,像一个有学识、修养、从容不迫的绅士,远离尘世的浮华、喧闹,保持自己独立、卓尔不凡的个性。

门前有一棵历经苍桑的松树,不断吸收养分,壮大自己的身躯、增加自己的高度,尽情地向蓝天延伸。也许是积蓄的力量过大,无处释放,它竟然冲破了自己的肚皮,裂变成几块。

尽管古树的皮子脱落,露出了自己的躯体,但它仰头接纳了春天的雨露后,又显出一片绿色,在100多年的风雨,见证了屋内主人不断更换,却依然以强劲的生命护卫老屋,守住那不曾消失的美好时光,为我们保留了一段珍贵的历史。

从美院西门走出去是云架桥,除了看到当年文华大学修建的宿舍以外,还有一批商人、官员、绅士留下的花园、简园、半园、民居,及资本家周苍柏的公馆等。

曾任民国政府主席谭延凯,为胡炽的宅院题写了“半园”,经过岁月之手的不断摩擦,字迹显得有些模糊。

清朝末年,胡炽以科举实现了在汉口当官的愿望,享受皇家恩赐的白银、绸缎及政治地位。武昌起义终结了清王朝统治后,他丧失了那个体制赋予的权力,变成一个没落的贵族。

出于对昔日王朝的留恋,胡炽不愿意与新的政权握手,也无力阻挡社会前进的车轮,为维护自己的尊严、等级,于1928年,在这条巷子盖了一栋砖木结构的宅院。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8)

门楼以“半园”二字出现,表明主人曾想做一个为民办实事的清官。但集权体制染黑了官场,不能给胡炽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只能让他抱残守缺,不求超越、维持现状,只能在庭院关起大门,排解不得志的失意。

沿着云架桥走进一个院子,里面有一栋用红砖砌成的两层楼房,门楼为三角形,由两根柱子支撑。1909年,美国圣公会办文华大学时,变成了教师宿舍。

门前一块空地种有花草,几棵参天大树像卫士忠实地守着房子,当主人结束一天拥挤、嘈杂的奔波,回到充满绿色、芳香的小院时,迎接他的是宁静、放松,这就是建筑艺术带来的生活品质。

从武昌昙华林周边来看,文华大学吸收了追求永恒、崇高、完美的价值观,以偷工减料、制造劣质品为耻辱。因而他们规划校园、建教学楼、宿舍时,讲究设计、注重建筑质量、满足人的居住与审美需求,经历了100多年,依然坚固、结实,没有倒塌。

对比20世纪50年代,以红色基调出现的房屋,建筑档次低劣、简陋,没有独特的风格,只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表明当年居民收入不高、物质短缺,终日为生存奔波。

一个城市的建筑如大学、教堂、剧院、博物馆,可以唤起人们的记忆、凝聚力、向心力,可以支撑一个居民的自信、尊严,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还有精神需求。

“如果上帝再给我五十年,我仍将都给中国!”这是华中传教之父杨格非发出的呼唤。

沿着武昌昙华林的石板路,向西走到街道中间,能看到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仿佛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欧洲从黑暗走向光明、从神权走向人权、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场景。

虽然这座教堂没有德国科降大教堂的雄伟、壮观,也没有巴黎圣母院的精美,但显得比较精致,可容纳500人,外面有一块空地,给人们提供了散步、思考的空间。

回想1861 年,杨格非从上海坐船沿长江到汉口传教,四处奔波筹集资金,于1864年,在武昌昙华林修建崇真教堂,意为指引人们探求真理、摆脱愚昧无知。

除了传教以外,杨格非怀着一颗博爱的心,募集资金为武汉创办学校、医院,报纸,救济处于饥饿、无家可归的平民。他为了这个神圣的事业,义无反顾奉献了50年。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9)

100多年以来,崇真堂见证了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武汉军民奋力抵抗日军入侵、洪水对武汉的袭击,一个新中国站起来等,至今仍然以坚固、伟岸的形象挺立。

不可否认,工业化释放出来的名利,刺激人们的欲望无限膨胀,都想以最小的代价,占有更多财富,又因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急剧扩大,加剧了阶层之间的对立。

2012年12月,为迎接圣诞节,崇真堂举办了新年音乐会,大家像亲兄弟姐妹一样,坐在桌子前品尝花生、桔子、瓜子、糕点,伴随音乐,教友唱歌、跳舞,气氛显得很热烈。

通过新年音乐会,大家的荣誉感、道德观得到提升,加深了对自己、家人、他人、国家的认识与理解,意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以努力勤奋工作,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目前,许多没有文化遗产的城市,高举文化牌,花费巨资购买文化、历史,即修建仿古建筑,以证明自己拥有悠久、古老的历史,这是不自信、爱虚荣的表现。

人类文明是由不同个性、特色的城市构成;城市以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建筑,显示无限的感召力。如果摧毁代表城市兴起的建筑,那么城市就会丧失时间性、连续性、丰富性,以及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我们只能听到城市的车轮,传来重复空洞的单调节奏。

一个没有文化根基、没有精神支柱、没有理想召唤,只有开发商用钢筋水泥堆砌高楼,显示等级身份,隔绝了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城市,只会造成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里。

因此,我们希望,以武汉不同时代的建筑,呈现多彩的历史文化,唤起一个城市居民的自信、荣耀,并造就一批有理想、有创新力的阶层。

回望历史,构建充满创新友爱的城市

如果说武昌昙华林老街是一个没落的贵族,那么一旦人们认识到,在城市迅猛扩张、高楼取代了许多老房子时,昙华林老街保留的清朝、民国时期的四合院、别墅、大学、教堂等古建筑,传递了不同时代的文化气息,成为武汉极为稀缺的历史文化遗产。

2007年,作为对古城的保护,武汉政府出台了保护昙华老街的措施,拆除违规建筑、修复古居民、配置清洁工、卫生设施,以青石板代替破损、脏乱的路面,展现出清洁、明亮的形象。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10)

作为一名接受过美术教育,经营文化产业的艺术家,马宏怀着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追寻、留恋、尊重,骨子里向往贵族式的生活,在武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选择昙华林创办半亩美术馆。

“体验式美术馆”,是以艺术展览、学术交流、艺术品拍卖为依托,以“慢节奏、年轻、时尚”为理念,创建开放、平等的空间,让更多人走进美术馆,体验一种舒适、优越、浪漫的情调,而不是像浮云匆匆飘过。

为了营造温馨、亲切、友好的氛围,半亩美术馆在一楼设有读书区,配有7000册书,既有古典的背靠椅子,又有现代设施,并提供茶水、咖啡,让观众的感观与精神得到满足。

二楼设有展厅,不定期展出各地画家,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观众欣赏艺术作品时,既能回忆如梦一样的年华,又能展望美好的未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开阔视野,体会艺术带来的慢生活。

作为武汉唯一的民营馆,半亩美术馆依托昙华林街不同时期的古典建筑、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自己年轻、强劲、朝气、富有创新力的风格,带动武汉出现一个文化中心。

因为,昙华林地理位置优越,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具有不可代替的独特优势,应该规划为文化旅游区,成为思想的原创地,形成的文化产品走出武汉、走向中国。

一批精神贵族怀着同样的目标,不约而同走进了昙华林。一个大学毕业的女孩,在一家公司从事平面设计,订单下来后,要按客户的要求迅速拿出方案,而且要有新的创意,任务重、压力大,每天加班到深夜,打乱了她的正常休息。

为减轻压力,她希望换一种生活方式,与同学到昙华林街租一间门面房,合伙开了一家“慢乐”店。意为“快乐地慢步”,在“慢生活”中感受快乐。客人一边喝茶,一边欣赏里面的工艺品,让快节奏慢下来。

窗外的时光在无声地流逝,客人坐在窗前观赏古老的建筑,回味远去的历史,放松紧张的心情,在瞬息万变的都市,以缓慢的生活节奏、以悠闲的心态,体验长久的快乐。

人们愿意来老街的理由是:粗糙、同质化、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高楼,不仅压抑了人性,而且造成居民区人口密集,过着机械般的生活,形成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加剧了彼此之间的冲突。

但昙华林在摩天大楼之外,有一条悠长、青石铺成的巷子,有100多年前的老房子,既有独立的青砖四合院,也有依山而建、尊重人性的欧洲建筑,集中体现了当时教育、文化、商业、政治、宗教等变化,让游人幻想回到一个纯真、没有尔虞我诈的年代。

一家“人约黄昏”的商店,吸引了客人注意:店主将电影海报,制成精美的图片装进框子,画面富有艺术感染力,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唤起人们的怀旧意识。

他们漫步在古老的街道,超越漫长的时空,体验一个全新的自我。或者到一家茶馆坐下来,边喝茶,边欣赏那些古老的画面,回忆让他们不曾经历,却又远去不再重现的时代。

湖北美术院雕塑室主任李三汉认为,武昌昙华林诞生了武汉最早的大学、图书馆、教堂、医院等,成为武汉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要让老街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人们直观、简捷、方便认识文化遗产,提升这个城市的品质。

找到了这个兴奋点后,李三汉利用昙华林一个废旧车间,成立了雕塑室,带领李鹏程、姜海焱、杨波等人,以“三百六十行”为题材,创造了辛勤耕种的农民、在河塘捕鱼的渔民、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的商贩、站在柜台迎接客人的伙计、在街头帮人算命的先生、走进寺庙求神保佑的妇女等。

这些形象生动、表情丰富的雕塑,来源于小农耕种,在视觉传达上又高于现实生活,浓缩了中华民族2000多年农耕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对雕塑家李三汉来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成为中国追赶现代化的目标,农耕文明渐渐地从人们的视野消失,人们遗忘了古老的行业。通过三百六十行与昙华林老街的结合,让观众了解武汉的历史文化,唤起公众认识中华文明。”说。

以这条古街提供的空间,以现代建筑与历史场景,李三汉让人们看到了远古时期,祖先沿河居住、捕鱼、开垦、耕种的画面;看到了他们改变生存环境、提升生活水平的历程。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11)

如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依靠电梯进出,意味着人们享受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成果时,也在过度掠夺自然资源,包括消耗煤炭、电力、水、污染环境。而体现农耕生活的三百六十行,是对人欲望膨胀的反思。

现在人们搞文化产业,停留在形式、面子上,没有把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精神需求、提高学识与道德水平,以及自然景观结合。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于根,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可怕的是根的断裂,没有根的文化无异于空中楼阁。

工业文明扩展到一定阶段,刺激人的欲望急剧膨胀,带来了阶层之间分配不公、占有资源不平等的冲突,人们需要回望原始的农耕社会,满足一部分人的怀旧情绪,进行心灵净化。

武昌昙华林作为武汉文化的根,过去以满足居民生活、单位建成的房屋,将古建筑掩没在钢筋混凝土,既破坏了原有的建筑格局,也是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最大浪费。

为此,李三汉想通过雕塑重现推动历史进程、影响社会进步的杰出人物,既满足人们在现实生活的精神需求,又唤起人们超越时空,对历史的认识与尊重。

站在历史文化遗产面前,我们既能超越时空、遥望远古时代人的生活状况,也是面对历史,审视自己的过失,修正失误,回归理性,这就是老街道发挥的作用。

考虑到老城区的平民,不具有官员、商人、学者获取高收入的优势,武汉应该走“城市均衡规划”道路,即在规划老城区时,保留老街道、修复古建筑,维系居民与历史文化的联系,满足他们的基本生存与精神需求,防止利益集团以垄断开发,抬高居民的生存成本。

从满足不同群体利益的“城市均衡规划”,让居民、店主、农村青年、大学毕业生等,与城市建立熟悉、认同、热爱、稳定的居住关系,有机会分享城市带来的边际收益,向富裕阶层转变。

一个城市的品质取决于青年人的素养与理想,构成了一个城市走向繁荣的主导力量,只有赋予青年人光荣与梦想的城市,才可能构建一个有品质、朝气、活力、创新、友爱的城市!

2013年2月19日,草稿于武昌水果湖

2023年7月12日深夜,于黄山屯溪昱西新村修改


作者简介

武汉荣耀号游船(唤起武汉的荣耀)(12)

张华侨

张华侨,湖北孝感人,独立历史学家,创立了有效制度供给学派。先后在有关媒体任记者,采访涉及证券、银行、汽车、电子、科技、法律、政府、教育等领域,熟悉省市之间的历史文化、经济差异等。

2003年6月,出版《资本时代的征服》,率先提出市场经济引领中国企业进入资本扩张时代,这将是中华民族在和平时代,最伟大、最激动人心的征服,有利于改变贫穷落后。

怀着探寻大河文明与国家兴衰的狂热激情,2003年以来,沿黄河流域的青海至山东行程15000公里,于2006年,出版《中国黄河调查》合著,提出“文明能量供给”理论:在2000多年王权专政时期,黄土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周期性的战乱,不利于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供给,导致先天性的文明能量供给不足,阻碍了这一地区人们积累财富、现代化进程,未能像欧洲率先跨进工业文明。

为揭示宗族与国家的建构,陆续走访一些乡村的大家族,于2008年,出版《拯救乡土文明》。提出了“家族经济共同体”理论,认为明清两代,宗族的精英分子,以提供公共产品与道德资源,支撑国家与乡村运行、带动自然商品经济兴起。

以内陆地区与工业化进程为主题,从汉江源头陕西汉中,至武汉行程1500公里调查,于2010年,出版《让汉江告诉中国》,提出了 “文明单向运行”理论,认为汉江流域的农民,以开荒寻求食物引发人口膨胀的生存方式,不利于吸收知识、积累财富。

为探索改革以来,中国如何由农耕大国成为工业强国,对有关省工业化进程调查后;提出了“有效制度供给”理论,即国家输送有效制度,激励地方政府与企业家培育了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提高了中国在国际分工的竞争力。

凭借以上积累的理论、宽广的知识结构、当记者培养的敏锐观察力、写作能力等优势,现在主要研究秦至清朝开国君王、重大历史人物,如何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