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规则编写(民法典学习笔记)
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规则编写(民法典学习笔记)↓↓↓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 比如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精准理解
↑↑↑ 为您讲述精彩普法内容的“上海高院”头条号
编者按: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典走进千家万户,像一条崭新的高速道路网络,为每个人的社会生活画下规则与尺寸。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如何在这个复杂的“高速网络”中出入平安,高速畅行?“上海松江法院”微信公众号为此推出的多维普法系列“民法典都知道”今日上新。这里有生动有趣的普法故事,有真实案例的分析解读,还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答疑解惑,让民法典走到您身边,走进您心里。
一切悲剧故事总有个过于美好的开端
比如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要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必须精准理解
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
↓↓↓
在民法典施行前,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第二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债权人以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为由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民法典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民法典吸收和借鉴了夫妻债务司法解释中
关于认定夫妻共同债务的相关规定
确立了夫妻共同债务的“共债共签”原则
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确定标准
↓↓↓
三个认定标准
◎一、基于夫妻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其表现形式可以是事前的共同签字,也可以是事后一方的追认,此即所谓“共债共签”制度。如债权人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则应要求夫妻双方共同在借条或者借款协议中签字。因在债务形成时,债权人往往处于优势地位,课以其一定的风险控制义务,并不明显加重其负担;同时,尊重和保护配偶一方的知情权和同意权,亦能够最大限度减少事后纠纷的发生概率。事后追认的方式,除了以签字或微信、短信、电话等形式进行明示追认之外,还包括以默示同意的形式进行追认。比如,未举债一方以个人名义偿还借款或支付利息、提供银行账户接受借款、以自己个人财产为借款设立抵押等行为,均有可能被认定存在共同举债的意思表示。
◎二、为日常家庭生活需要所负债务应为夫妻共同债务
日常家事代理是认定夫妻因日常家庭生活所生债务性质的依据。此类债务主要产生于夫妻共同生活过程中,一般包括正常的吃穿用度、子女抚养教育经费、老人赡养费、家庭成员医疗费等,或者夫妻共同生产经营产生的债务,这些费用是维系一个家庭正常生活所必须的开支,而不是指为奢侈享受所支付的款项。法官一般会综合考量债务金额、夫妻感情状况、家庭经济能力及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对是否系家庭正常生活开支进行判断。
◎三、夫妻一方举债明显超出日常家庭生活所需,债权人主张夫妻共同债务应承担相应举证责任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活中除日常家事债务外,夫妻一方还可能与第三人形成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如大额借贷、赠与、不动产买卖等。
为保护未举债方合法权益,法律明确规定此种情况下所负债务原则上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将举证责任课以债权人,以倒逼债权人在建立债权债务关系时尽到审慎注意义务,也能够最大限度避免夫妻一方与债权人恶意申通损害另一方合法权益的情况。
说了这么多
当我们再次回到开头处的这个故事
一切便有了答案
↓↓↓
法院认为本案债务确属发生在李小姐与王先生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然而李小姐并未在借条上签字确认,债权人亦无证据证明李小姐对该笔借款知情,且法院查实李小姐与王先生婚后不久即产生矛盾,夫妻感情不合,在临近离婚前夫妻共同大额举债与常理不符。另从借款走向看系争款项在进入王先生账户后不久即分别转入案外人账户,不能认定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故法院最终驳回了债权人要求李小姐与王先生共同偿还债务的诉讼请求,认定该笔债务属于王先生的个人债务。
如果草率的婚姻是一个错误,还好,这次没有用另一个错误来终结它。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也祝天下所有债都有头有主。
来源|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
作者:陈 珺
责任编辑 | 张巧雨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