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的棱镜计划是什么时间(斯诺登的故事3)
斯诺登的棱镜计划是什么时间(斯诺登的故事3)假如被监控的对象特别重要,那么对他的监控将突破一切规则限制,程度夸张到他在键盘上按下的每一个键,都逃不过情报人员的视线,甚至还在他打字的时候,分析人员就已经知道他将要输入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还没有被发送出去。棱镜项目对一个人的监控可以做到不留死角,比如要调查某个人的社交账号,分析人员可以查看该账号过去已经存储的所有信息,从中获取该账号产生的音频、视频、聊天内容和传输的文件,当被监控对象登录或者下线时,分析人员都会得到实时通知。这个幻灯片可是下了大功夫,不但详细介绍了棱镜项目到底在做什么,还展示了项目已经取得的傲人成果。每一页幻灯片的顶部都有个统一的标识,列出了所有跟美国情报机构合作的互联网大厂的名字,比如微软、谷歌、苹果等美国人耳熟能详的软件服务商。这个东西让斯诺登眼前一亮,民众对复杂的法律文件和晦涩的图表信息或许不感兴趣,但是一定会对这份幻灯片里的那些大厂感兴趣,很少有某个美国人离得开那些
【主角简介】爱德华·斯诺登,原本是美国国家安全局一名网络维护人员,因为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出众,拥有很高的管理员权限。8年间他意外目睹了美国政府对全球无辜民众的监控,于是在2013年5月向《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曝光了他收集的资料,随后他逃离美国,途中意外滞留俄罗斯至今。
在为美国情报机构效劳的8年间,斯诺登见过很多触目惊心的东西,见得越多他心里就越发不淡定,曝光这一切的想法老早就已经萌芽,至于要曝光什么东西,困扰了他很长时间。
情报机构的有些项目理解起来过于复杂,有些项目跟普通老百姓的关系太远,如果曝光的内容选不好不能引起反响,那自己可能就白牺牲了。斯诺登一直在暗中等待,直到“棱镜”项目送上门来。
负责棱镜项目的高级经理叫里克,他因为这个项目的巨大进展和成绩而平步青云,为了再创佳绩,他需要到不同部门宣传该项目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为该项目广招英才,为此他做了一个41页的幻灯片,用来介绍棱镜项目。终于有一天,里克带着他的幻灯片到了斯诺登所在的部门。
这个幻灯片可是下了大功夫,不但详细介绍了棱镜项目到底在做什么,还展示了项目已经取得的傲人成果。每一页幻灯片的顶部都有个统一的标识,列出了所有跟美国情报机构合作的互联网大厂的名字,比如微软、谷歌、苹果等美国人耳熟能详的软件服务商。
这个东西让斯诺登眼前一亮,民众对复杂的法律文件和晦涩的图表信息或许不感兴趣,但是一定会对这份幻灯片里的那些大厂感兴趣,很少有某个美国人离得开那些大厂的软件产品。
棱镜项目于2007年立项,那个时候是小布什8年任期的倒数第二年,斯诺登曝光这个项目是2013年,那时候是奥巴马第2个任期的第1年,也就是说棱镜项目陪了小布什两年,接着陪了奥巴马四年半。
棱镜项目对一个人的监控可以做到不留死角,比如要调查某个人的社交账号,分析人员可以查看该账号过去已经存储的所有信息,从中获取该账号产生的音频、视频、聊天内容和传输的文件,当被监控对象登录或者下线时,分析人员都会得到实时通知。
假如被监控的对象特别重要,那么对他的监控将突破一切规则限制,程度夸张到他在键盘上按下的每一个键,都逃不过情报人员的视线,甚至还在他打字的时候,分析人员就已经知道他将要输入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还没有被发送出去。
被调查者的信息由一个部门收集存储,由第二个部门整理分析,然后由第三个部门写成分析报告,再由第四个部门讨论要不要使用。用不用意味着情报会不会被送到决策者那里付诸行动,最重要的部分将被密封后快马加鞭放到总统的柚木桌上。
历届美国总统每天都会收到一份名叫《总统每日简报》的文件,这份文件其实是一份高度机密的情报集锦,它汇集了情报界17家组织和机构的最新劳动成果。从2011年以来,奥巴马的《总统每日简报》里出现最多的内容,都来自棱镜项目的贡献。
棱镜项目发起的初衷是为了反恐,这个想法并没有问题。当2001年9·11恐怖袭击爆发后,小布什在中东寻找拉登那伙人找得非常辛苦,于是他签了一道总统令,要求对美国国内的互联网和电话通讯进行大范围监控,以便查找潜在的危险分子。为了逃避法律的约束,这项大规模监控处于高度保密的状态,白宫里的知情者寥寥无几。
但是司法部门知道了,它们对这种不符合法定程序的总统命令发起了抵制,迫使小布什那伙人寻求法律支持。经过几年的艰难斗争,《保护美国法案》在2007年通过了,以前美国政府对任何一个外国目标的监控都要单独申请法院的授权,《保护美国法案》出台后取消了这个限制,只要被监控的是外国目标,那就请随意,法院不会再过问。
有了法律上的支持,那个秘密的监听项目换上了“棱镜”这个名字公开上线,从此美国安全部门可以名正言顺地向互联网企业索取用户数据,以及要求各大电信公司提供所有他们想要的通话记录。事情一旦开始,就变得不可收拾,不但所谓的恐怖分子在监控名单上,连各国领导人也未能幸免。
棱镜项目启动后进展顺利,取得了性价比非常高的成果,这一切得益于美国发达的互联网行业。全球被使用最多的邮箱、聊天工具、视频网站和社交平台几乎都来自美国,这就确保大量的数据存在美国本土或者受美国本土企业的控制,即便有某个软件并非美国企业开发,但是它的信息数据多少都要在美国中转,或者在它的盟国那里中转。
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话来说,这个情况属于天赐良机,他们作为美国的情报机构拥有主场优势,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找到最多的数据。
棱镜项目的初衷是查找威胁美国的恐怖分子,法律授权给棱镜项目的权限也是只能查外国人,并且他本人必须在国外,监控那些身在美国本土的外国人是非法的,对美国居民的监控更加非法。
可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大量美国人不可避免地被列为调查对象,比如不小心和嫌疑人访问了同一个网站,不小心进了同一个聊天室,同时段看过同一个视频等等,都会被列为被调查对象,直到经过大量的分析后排除嫌疑为止,而调查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却不会被删除,随时可以找出来用。
对于这种越界行为,司法机构当然不会没事找事地主动去查,安全部门也不会没事找事地举报自己,向来担负着监督角色的媒体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事儿,于是法律的限制形同虚设,全世界人民都可能被调查,他们的通话记录,他们的信用卡账单,他们的隐私照片,他们的感情纠纷,分析人员尽收眼底。
斯诺登曝光“棱镜”项目的第二天,在外视察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扛不住压力,公开承认了这个项目,他补充说,这玩意不针对美国公民或者身在美国的人,这东西是为了反恐、是为了保障美国人的安全,项目得到了国会和法院的授权。奥巴马说的其实没有错,但他说的是该项目5年前的样子,5年后一切早就变了。
棱镜项目曝光后过了一个礼拜,美国联邦调查局开始以间谍罪调查斯诺登;过了两个礼拜,斯诺登通过中间人向冰岛请求庇护,迫于美国的外交压力冰岛没有同意他的申请;过了三个礼拜,斯诺登决定去委内瑞拉落脚,他的飞行路线是先到俄罗斯然后飞往古巴,再从古巴飞往委内瑞拉,就在他飞往俄罗斯的途中,美国政府吊销了他的护照,他的逃亡之路遂止步于俄罗斯。
斯诺登已经在俄罗斯待了7年多,在此期间他结了婚生了娃,已经申请了成为俄罗斯公民。7年来美国政府一直想把他弄回去,斯诺登也想回去—前提是他要得到完全的豁免,这项豁免在特朗普的4年任期内没有变成现实,斯诺登只能继续等下去了。
【说明】本书内容来自《美国黑镜》,作者是美国记者巴顿·格尔曼,也是斯诺登寻找并曝光“棱镜门”的那位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