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英国经典老电影(第三人英国影史最佳影片第一名)
第三者英国经典老电影(第三人英国影史最佳影片第一名)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绝对属于大师级人物,他执导的《第三人》更是经典黑色影片。影片以二战后维也纳为背景,以一个神秘人物的扑朔迷离的故事展开。美国通俗小说作家霍利·马丁斯应朋友哈里·莱姆之邀来到二战后的维也纳,刚一抵达便惊闻哈里·莱姆车祸逝世的消息,而且警方告诉他哈里·莱姆是无恶不作的黑帮分子。但霍利·马丁斯在追查真相时发现了破绽,有一个神秘的第三者是其中关键。同时,霍利·马丁斯也认识并爱上了哈里·莱姆的女友安娜(阿莉达·瓦利Alida Valli饰演)。可是,哈里·莱姆的突然出现,使霍利·马丁斯了解了丑陋的真相。《第三人》被评为电影史上杰出的100部电影之一,获得了1949年第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金奖,并被评选为英国电影史上最佳影片第一名。导演卡罗尔·里德成功地以光影对比鲜明的映象效果反映美苏冷战的时代特色。饰演霍利·马丁斯H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美国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蓝光版封套
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Carol Reed(1906-1976)于1948年拍摄了《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这部经典的惊险片以战后的维也纳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美国作家被迫在友谊和道德之间做出选择。黑白胶卷和绝妙的光与影,勾勒出一个战后混乱的欧洲,被称为“真正英国电影”的本片,自始至终沉浸在不安和紧张的气氛中,名导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1915-1985)出演反派,让人难忘。
《第三人》根据英国著名作家格林汉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的同名小说改编,是英国1949年出品的经典黑色影片。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一场景
导演卡罗尔·里德成功地以光影对比鲜明的映象效果反映美苏冷战的时代特色。饰演霍利·马丁斯Holly Martins的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1905-1994)表现出色,但在黑暗中现身的奥逊·威尔斯饰演的配角哈里·莱姆Harrry Lime却更抢镜头。虽然奥逊·威尔斯在片中出场很晚,但丝毫没有减轻他在本片的分量。他塑造的哈里·莱姆是一个贩卖假药者,但他并没有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游乐场,他侃侃而谈其道德逻辑,这也是影片最经典的台词。高潮的下水道追逐戏是另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
该片无论在叙事结构、视觉效果还是演员表演方面都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留下了无穷的回味空间。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阿莉达·瓦利Alida Valli饰演安娜
《第三人》被评为电影史上杰出的100部电影之一,获得了1949年第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第23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金像奖,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影片金奖,并被评选为英国电影史上最佳影片第一名。
在黑色电影领域,卡罗尔·里德绝对属于大师级人物,他执导的《第三人》更是经典黑色影片。影片以二战后维也纳为背景,以一个神秘人物的扑朔迷离的故事展开。美国通俗小说作家霍利·马丁斯应朋友哈里·莱姆之邀来到二战后的维也纳,刚一抵达便惊闻哈里·莱姆车祸逝世的消息,而且警方告诉他哈里·莱姆是无恶不作的黑帮分子。但霍利·马丁斯在追查真相时发现了破绽,有一个神秘的第三者是其中关键。同时,霍利·马丁斯也认识并爱上了哈里·莱姆的女友安娜(阿莉达·瓦利Alida Valli饰演)。可是,哈里·莱姆的突然出现,使霍利·马丁斯了解了丑陋的真相。
在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的片场内,这对好哥们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为了博取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一笑,不惜搞怪
无论是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气氛烘托,本片都堪称经典。总的看来,这部电影集中了大量可以引发冲突和制造情节的元素,凶杀、政治、悬念、爱情、友情、道德、忠诚、背叛、人性等等,而这样多的元素一起集中在一部电影中,如果导演没有些功底往往很难控制,使得电影显得松散而莫名其妙。但是,卡罗尔·里德做到了这点,从而为我们留下了一部载入影史的佳作。
总体上看,这是一部多层次的黑色电影,无论是一起意外死亡引发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还是主人公在友情、爱情、人性之间的挣扎抉择;或是在这起罪案调查中各方利益集团的力争我斗,都显得充满了戏剧的张力,让整部电影都显得充满了亮点。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一场景
而且电影中人物刻画的非常鲜明,在紧张的故事中也不乏幽默的对话和如霍利误打误撞到一个文学讲演台上的喜剧情节,使得片子又有了另一层次的看点。当然,本片拍摄于1948年,冷战已经渐渐成形,所以也有了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烙印,比如片中苏军的长官就显得生硬蛮横,而哈里也因为受到苏军庇护才可以长期逃脱追捕,显得苏联势力的面目颇为可憎。
《第三人》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经典电影,卡罗尔·里德以其出色的导演功力为我们描述了在二战结束的晦暗年代里,在各方势力争夺下的维也纳的一段精彩故事。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活生生把一配角演成了主角,而且在今后的所有宣传上他是不折不扣的商业卖点
《第三人》是根据格林汉姆·格林原创电影剧本而拍摄的国际性制作,亚历山大·柯达Alexander Korda(1893-1956)和大卫·O·塞尔兹尼克David O. Selznick(1902-1965)以好莱坞方式对其投资。和《布莱顿硬糖Brighton Rock》(1947)相比,《第三人》对格林宗教主题的处理带有审慎的反讽意味——在电影中某处,哈里·莱姆告诉他的好友霍利·马丁斯:“当然,我仍然虔信,伙计……我所做的一切并不会伤害任何人的灵魂。
”除此之外,卡罗尔·里德奉上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追逐段落,安东·卡拉斯Anton Karas(1906-1985)的配乐也相当精彩,而奥逊·威尔斯则贡献了值得铭记的巨星表演。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美国版海报
因此,《第三人》完成了格林汉姆·格林的夙愿:制作一部有力的惊悚片,同时也堪称艺术电影。在另一个层面上,《第三人》不仅展现了卡罗尔·里德新“卡里·加利风格Cary Galli style”的倾斜摄影,而且是对维也纳的准纪录片之旅,这座城市是现代主义和希特勒法西斯主义的摇篮之一,在战争的摧残下,它成了“格林之原”。
我们还需注意格林汉姆·格林电影剧本中的种种主题和技巧元素。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和叙述者霍利·马丁斯既像一个詹姆斯式的无辜者(Jamesian innocent),又像一个康拉德式的秘密分享者(Conradian secret sharing)。就像《黑暗之心》中的马尔罗一样,他是一个冲动而又多愁善感的浪漫主义者;也和马尔罗一样,他寻找的那个反角在被几个人描述之后才迟迟亮相。重要的是,叙述者中有一个叫“柯兹”的男人,他对马丁斯说,他是哈里·莱姆最好的朋友——“当然,除你之外”。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剧照
正如我们所知的,奥逊·威尔斯本人就想拍《黑暗之心》,但是在拍摄《公民凯恩/大国民Citizen Kane》(1941)前不久把它放在了一边。在《第三人》中,仅仅是凭着他的个人魅力,他就把哈里·莱姆成功地转变成格林汉姆·格林小说中最危险的“天使”或路西弗式的杀手。他的出镜是如此吸引人,以至于似乎要让观众忘记他所犯何罪(与黑市盘尼西林和死婴有关)。
观众所能回想的就是爆发的齐特琴音乐和一系列再次确证了格林汉姆·格林在1928年所说的默片的“诗意”推动力的画面:一个藏匿于(少年莫扎特之家)黑暗门口的高大阴影;一只舔着黑牛皮鞋的猫;突然之间聚光灯打在戴着黑帽、穿着轻便风衣的奥逊·威尔斯身上,镜头向其推进,我们看到他面带笑容,好像被不小心抓到正在做着不规矩行为的过火演员。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一场景
虽然仅仅只是一部犯罪题材的黑色悬疑剧,但《第三人》出神入化的摄影完全超越了类型本身。摄影师罗伯特·克拉斯科Robert Krasker(1913-1981)是一位极富天才的艺术家。他名下的作品除了为其赢得奥斯卡肯定的《第三人》外,还有和大卫·里恩David Lean(1908-1991)合作的《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1945)和两部画面极其华丽的史诗片《万世英雄El Cid》(1961)和《罗马帝国沦亡录The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1964)。
他在《第三人》中和导演卡罗尔·里德一道,创造性地使用了非常规倾斜镜头,为影片营造了一种恰当的不安气氛。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剧照
虽然卡罗尔·里德的老友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1981)看过影片后寄给他了一个水平仪(“下次你拍电影时,记得把它放在摄影机上”),但显然绝大多数观众和影评人对他们破坏好莱坞电影制作法则的尝试持欣赏态度。除了常常出现的倾斜镜头,罗伯特·克拉斯科的天才还体现在对影子和黑白对比的运用上。
在许多人眼里,《第三人》是不可多得的黑白片,“有这样的黑白影像,还要彩色做什么?”能配得上这种评论的黑白影片实在不多,但《第三人》的确神奇地做到了。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英国蓝光版封套
当然所有这些都比不上另一个人为《第三人》带来的话题。这个人就是奥逊·威尔斯。当时34岁的奥逊·威尔斯已经拍出《公民凯恩》8年了,距离他那场引起美国人恐慌的《世界之战》广播则已经11年之久。
所有这些已经让他成为了一个拥有国际知名度的偶像级人物,虽然两年前他已经因为事业瓶颈第一次出走好莱坞(按他自己的说法,离开好莱坞前往欧洲是为了“追求自由”),但他所到之处仍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当他答应为《第三人》“客串”最重要一角——哈里·莱姆时,奥逊·威尔斯俨然是剧组绝对的最大牌。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一场景
这也由此君后来的所作所为而证实,在奥地利的下水道拍了一天戏之后,奥逊·威尔斯就拒绝再移步那个臭气熏天的片场了。
剧组无奈之下采用了两个弥补措施,一是为其寻找替身拍摄无需露脸的下水道追逐戏,二是在英国的谢泼顿片厂搭建了一部分下水道布景,请奥逊·威尔斯大师现身补拍。不过,这个率性而为的麻烦制造者为《第三人》带来的并非只是虚名,他的的确确凭借自己出色的表演和更出色的即兴发挥将影片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饰演霍利·马丁斯
当影片进行到一个多小时、处于各种猜测和漩涡中央的哈里·莱姆终于从阴影中现身时,奥逊·威尔斯完成了世界电影史上最拉风、最跩的出场,短短几分钟、没有台词的表演却抢走了观众所有的目光。这简直是世界上最简单、最划得来的主角演出。
许多人说奥逊·威尔斯的风格影响了《第三人》。某种程度上说也许确实如此,没有《公民凯恩》《上海小姐The Lady from Shanghai》(1947),就很难想象《第三人》会以何种方式呈现,但奥逊·威尔斯并没有直接对卡罗尔·里德进行居高临下的指导——实际上作为与大卫·里恩齐名的英国大导演,卡罗尔·里德也根本不需要。
在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外景地,导演卡罗尔·里德Carol Reed(右)正在和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中)探讨剧中的情景
奥逊·威尔斯唯一对影片原创性的贡献来自那场著名的摩天轮对质戏。在那令人难忘的一幕中,他讲出了自己编写的、也许是有史以来最愤世嫉俗的台词:
“你知道人们怎么说?在博尔吉亚统治意大利的时期,到处都是战争、恐惧、杀戮和流血,可是他们给世界带来了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文艺复兴。在瑞士人们互相友爱,他们拥有五百年的民主与和平——可他们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布谷鸟钟。”
奥逊·威尔斯后来打趣地说,在影片公映后,有瑞士人对我澄清:我们从来没有制造过布谷鸟钟!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剧照
可是谁在乎呢,这句台词已经和哈利·莱姆这个角色一道载入了史册。并以各种形式(电台剧、电视剧、电影)被他本人和后人“复活”。
《第三人》对战后的奥地利维也纳有一个很详细的展现,影片开头段落,犹如纪录片一样,实际上黑色电影是现实主义的,这个地方被四个国家占领着,却都在说德语,电影中出现的德语段落并没有被翻译,一方面让电影看起来更加真实,另一方面也说明霍利这个角色不仅迷失在了陌生的地方,也迷失在了陌生的社会环境中。他对这里一无所知。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中一场景
另外影片一直在讨论的是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美国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与欧洲为代表的现代文学的不同,总之,这是一部丰富的电影,现实主义,黑色风格,在剪辑上快速灵动,在当时的电影中确实独树一帜,不同凡响。
影片结尾别具一格,引人深思,电影的常规结尾要么人物远离镜头,要么镜头拉远,给人一种故事完结的感觉,而《第三人》影片结尾却不同,这部电影剪辑明快,而结尾时却是一个很长的长镜头,安娜从很远的道路面向观众走来,已经深秋了,落叶纷飞,画面构图对称,她小小的影子逐渐变大,霍利·马丁斯站在画面的左侧,等待安娜,安娜经过他的身旁连看都没有看一眼接着走出画面,画面的平衡被打破了,右面现出很大的空白,需要被填满。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阿莉达·瓦利Alida Valli饰演安娜
这让人明白为什么哈里·莱姆的死仅仅是一声枪响,而不让我们看到,或许这里还有一个悬念,哈里·莱姆有可能把那个空白填上吗?真是耐人寻味的结局。
幕后花絮——奥逊·威尔斯在《第三人》中不用表演
*一般认为,《第三人》是不折不扣的英国影片。但其实它也有好莱坞的一面,这要从两位英美制片巨擘的合作说起。亚历山大·柯达,伦敦电影公司的创建者,英国历史上首位被授予骑士称号的电影工作者;大卫·O·塞尔兹尼克,好莱坞的“最后一个大亨”,《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等传世名作的缔造者,出了名的工作狂。当二位决定走到一起合作一部表现战后生活的影片时,他们找到了英国著名小说家格林汉姆·格林。三个人一道,一边讨论一边编,攒出了这样一个将战后的维也纳和黑色犯罪题材揉杂在一起的侦探故事。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日本DVD版封套
格林汉姆·格林为其编写了一个大纲,取名叫做《第三人》,他们找来英国导演卡罗尔·里德,卡罗尔·里德又找来了当时名动天下的奥逊·威尔斯出演。大卫·O·塞尔兹尼克还贡献了手下的两名好莱坞签约演员——约瑟夫·科顿和阿莉达·瓦莉(1921-2006),前者的单纯面孔非常符合其饰演的角色形象,后者则凭借在《凄艳断肠花The Paradine Case》(1947)中的冷艳表演而被选中,以换取北美地区的发行权。
但整个拍摄过程都是在欧洲进行,大卫·O·塞尔兹尼克虽然非常关心影片的进程,但大部分时间都无法在片场盯梢。讽刺的是,也许正是这一“失察”,反而成就了《第三人》这部独特的黑色经典。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宣传照
*由于拥有较为宽松的创作空间。卡罗尔·里德和同时代的新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1906-1976)、维托里奥·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1901-1974)一样,决定在维也纳取实景拍摄影片。
这一决定最终让维也纳二战后百废待兴的景象永远镌刻在了人们的记忆中,《第三人》剧组出色的工作近乎完美地榨干了维也纳这个城市的每一景,从教堂楼宇到残垣废墟,从湿漉漉的街道到阴暗的地下水道,还有那令人难忘的摩天轮。直到今日,维也纳仍将《第三人》看作属于自己城市的影片,每个周末都要在排片密集的影院里挤出两个固定的场次放映。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剧照
*到1942年,人们所认识的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已经变成一个挥金如土之人,一个花花公子,一个在巴西期间品行不端的男人,一个使得又一部半成品电影预算超支的导演。他不在岗位的日子里,制片厂砍掉了他的《伟大的安伯逊家族/安倍逊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1942),并把他留下来的同事都排挤出去。他的事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已经走到了尽头。
战后,在英国电影导演暨制作人卡罗尔·里德的影片《第三人》中。他的身影出现在了维也纳的下水道里,他开始以他的风格诠释那个时代道德责任的缺失。哈里·莱姆是一个表面上迷人的恶魔,他的力量来自他的睿智、狡猾和无情。奥逊·威尔斯不用化装就出演了这个角色,因为他其实是在演自己。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西班牙蓝光版封套
*《第三人》另一个传奇性的创举是影片的配乐。在20世纪40年代,使用单独一门乐器从始至终为一部电影配乐还是破天荒之举。更何况你选择的乐器还恰好是土产的齐特琴。更何况你找来的演奏者只不过是在俱乐部里偶遇的无名小辈。
但导演卡罗尔·里德似乎就是有这种让人称羡的点金之术,他将当时默默无闻的安东·卡拉斯Anton Karas请到宾馆中连夜录音,大胆地使用他演奏的各种乐曲作为推动影片情节发展的重要辅助剂。在影片公映之后,安东·卡拉斯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巨星,这首“《第三个人》主题曲”也得以在英美乐坛发行了单曲并录制到了唱片上。也许他并非为电影奏曲的最大牌乐师,但他绝对是历史上最受益于电影的音乐人。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剧照
*奥逊·威尔斯在1951年到1952年播出的广播剧《哈里·莱姆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正是取材于他拍摄这部电影初期时的经历。
*约瑟夫·科顿Joseph Cotten在卢克斯出品的广播剧《第三人》中再次扮演了男主角,其时戏中扮演女主角的已换人。奥逊·威尔斯没有在这部戏中出演。
*本片导演本来是要去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1908-1997)扮演马丁斯的角色,但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却坚持起用约瑟夫·科顿。
电影《第三人/黑狱亡魂The Third Man》(1949)德国蓝光版封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