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之城下一个网红街(四喜街王店小镇上的四喜街)
魅力之城下一个网红街(四喜街王店小镇上的四喜街)庆丰楼往东,朝南一排全是二层木结构街面房。桥堍不远,是供销社收购站。有段时间,因为有个学生家长在那里上班,喜欢舞文弄墨写报道,所以我经常忙里偷闲去与之“对话”,顺便也完成了家访。再往东是一排新建的砖混结构二层楼房,据说归合作商店所有,开设有理发店、棉百部、食品部,最东边一间是“红光照相馆”。这是全镇唯一的照相馆,我平生第一次拍照——小学毕业照,就在这里拍摄。塘桥东堍耸立着一幢高楼,其实只有三层,但在那时也算王店镇的标志性建筑了。这幢名叫庆丰楼的大楼特点在于临街两侧呈扇面形状。拿今天的话语系统讲,庆丰楼属于商业综合体,里面有百货店,也有饭店。都说濮院棋盘街、王店丁字街,说的是王店西栅长水塘西岸的庆丰街是丁字的“一”,沿着市河梅溪南北两岸向东延伸的四喜街、解放街、人民街、梅溪街就是丁字的“J”,最后的钩子就是东栅的六角亭。我不清楚沿着市河梅溪一字排开的四条街是怎么命名的,解放街、人民街显然具有
文 | 徐如松
导语
小镇文化盛,转眼已千年。千年王店,底蕴深厚,人文璀璨。悠悠流淌了五百年的王店镇梅溪(王店市河),如今正孕育着两岸的新王店人。
中山路、人民路、劳动路……我曾经走过成百上千条街路,印象最深的还数王店小镇上的四喜街。
都说濮院棋盘街、王店丁字街,说的是王店西栅长水塘西岸的庆丰街是丁字的“一”,沿着市河梅溪南北两岸向东延伸的四喜街、解放街、人民街、梅溪街就是丁字的“J”,最后的钩子就是东栅的六角亭。
我不清楚沿着市河梅溪一字排开的四条街是怎么命名的,解放街、人民街显然具有当代气息,四喜街、梅溪街却颇具古风,其中四喜街还能给人温暖、喜气的感觉。
一九八六年八月下旬,我怀揣师范毕业证到王店小学报到。从长水塘上高高的塘桥往东,就进入了四喜街。那时,四喜街是王店最为繁华的街道所在。紧挨着塘桥东堍有一座桥,横跨梅溪,与塘桥呈折尺形,联通南岸的解放街。这座桥现名解放桥,别名庙桥,民间传说有这样一幅上联——塘桥庙桥塘桥庙,据说至今没人能恰到好处地对出下联。
塘桥东堍耸立着一幢高楼,其实只有三层,但在那时也算王店镇的标志性建筑了。这幢名叫庆丰楼的大楼特点在于临街两侧呈扇面形状。拿今天的话语系统讲,庆丰楼属于商业综合体,里面有百货店,也有饭店。
庆丰楼往东,朝南一排全是二层木结构街面房。桥堍不远,是供销社收购站。有段时间,因为有个学生家长在那里上班,喜欢舞文弄墨写报道,所以我经常忙里偷闲去与之“对话”,顺便也完成了家访。再往东是一排新建的砖混结构二层楼房,据说归合作商店所有,开设有理发店、棉百部、食品部,最东边一间是“红光照相馆”。这是全镇唯一的照相馆,我平生第一次拍照——小学毕业照,就在这里拍摄。
这个照相馆临街一侧除了一扇单门,就是一个大玻璃橱窗,里面陈列着三张照片:一张是南京长江大桥为背景的参军叔叔,一张是烫了波浪形头发的年轻姑娘,另一张是坐在摇车里手捏摇咕咚开怀大笑的小孩。这些照片经过人工调色,更显得惟妙惟肖。整条四喜街也数这段最为洋气,沿河一侧修筑了水泥栏杆,人行道上栽种法国梧桐,每年深秋,树叶簌簌落下,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美。
走过照相馆,就到了船厂浜。顾名思义,四喜街上的这座平桥就叫船厂桥。桥东有几间简易瓦房,开着一爿豆腐店,还有一爿杂货店。杂货店朝着育才路也开了售货窗。育才路其实是条弄堂,北面五十米就是王店镇第一小学,小学生进进出出,杂货店生意兴隆。我从一九八六年至二〇〇三年在此工作十七年,开头五年住在校门旁的传达室里。当年我拿着工作证明来此报到,接待我的老师说党支部书记办公地点在东边的二小,我只得步行近二十分钟,赶到位于人民街上的第二小学。
育才路南端横跨市河的小桥叫东木桥。我最初见到的是一座普通石桥,两边有石栏,后来改建成水泥拱桥,但还是有台阶,只是两侧抹上了水泥,便于自行车推上推下。因为临近中小学,桥名也更新为文昌桥,寓文化昌盛之意。一晃三十余年,眼下古镇修旧如旧,文昌桥又恢复成古色古香的石拱桥了,北桥堍东侧沿河修建了二三十米美人靠遮雨连廊,对岸营建了一个亲水驿亭。每当夜幕降临,连廊朱笼,文昌卧波,灯光倒影,成为梅里打卡地。
从育才路到大井弄一段,留给我最初的印象是石板路,使人想到戴望舒塑造的那位丁香一样的姑娘。早先沿河一侧也有房子,到我工作时已经拆除了,街面也都铺成了水泥。其中一个缺口,长着两棵大树,树龄应该上百年了,隔河对岸是王店中学。
我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我大姐夫是知识青年,老家就在两棵大树中间某个弄堂里,我十岁左右跟着大姐曾经来过。到我工作时,大姐夫的哥哥在两棵大树下开了裤子店,以出售自己裁缝的西裤为主,兼售粤港款式,生意火爆了好几年,掘得第一桶金,后来在经济转型期间与人合伙盘下了王店镇第一高楼——位于四喜街与广平路交叉口的五层王店百货大楼。
大井弄东侧是粮管所下属的粮店。尽管自己吃的米都从下乡拿来,但偶尔也会去粮店买点筒面。再往东是一幢崭新的二层小楼,“新华书店”四个字熠熠生辉,这样的硬件设施在当时的水乡古镇绝对一流。我记得买过托尔斯泰《复活》、张爱玲《十八春》,也买过赵忠祥《岁月随想》,据说后者还是主持人出书的滥觞。
再往东,就来到了四喜街与广平路的交叉口,小地名叫作向阳桥头,是全镇最为繁华之所在。向阳桥已经是常见的公路桥了,桥北堍西侧就是王店百货大楼,一二层都有营业。我刚工作那会,听说二小教导主任的对象在百货大楼手表柜台,我去购物时总要情不自禁多留意几眼。
向阳桥北堍东侧是著名的得意楼饭店,其实也就是一幢普通的二层洋房,菜水出名在白切羊肉。我在王店教书,家访时听老人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乘火车从杭州到上海,曾经在王店站下车,轿子抬到向阳桥头,发表关于建设东方大港的演讲,随后在得意楼用了餐。这则旧闻据说能在《申报》上查考,但具体行踪如何,早已铺陈为小说家言了。
从向阳桥往东到沪杭铁路桥,是四喜街最为繁华的地段,长度大约一百多米。这段四喜街除朝南均为二三层店面外,沿河一侧也建有一层的门面,小百货、棉百部、面店、肉店、牙科、食品店、理发店,应有尽有。路边地摊也不少,修鞋的,卖罐的,三十多年过去,传承下来的乌蜂窟鸡蛋糕,深得食客喜爱,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传承项目,成了知名小吃。
回想那时,我从向阳桥堍掂一脚自行车,直冲到乌蜂窟鸡蛋糕摊前停下。买一个热气腾腾的鸡蛋糕,咬一口,下嘴巴很容易沾上焦黑糖浆。我顾不得那么多,看着铁路桥上隆隆驶过的火车,再看一眼桥下的街道,铁路桥东边就是人民街的西首了。
【来自公众号:梅溪文学 秀梅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