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断案真相大白(包公断案)
包公断案真相大白(包公断案)第二天,天色已明,曦光之下,沈清拿着县衙赔偿的十两官银,跪拜在县衙大门前,大声喊道:“青天哪!青天!谢谢包青天为小民申了冤!”此消息传出,定远县民情震动,人们对新任知县包拯都刮目相看!差役将吴良带到公堂,老爷入座,重拍惊堂木,问道:“吴良,你为何杀死和尚?”吴良回道:“小人以做木活为生,是极安分的,如何敢杀人呢?”包拯见此人神色有些慌乱,但嘴却硬,拒不认罪,便吩咐左右道:“带吴良到伽蓝殿。”众人快马加鞭,来到伽蓝殿。包拯叫差役抓起吴良的左手,对比佛像上的六指血印,果然是一样的。包拯问吴良:“你的手印如何留在这里呢?”吴良无言以答,更慌张了,眼睛四处打转,脚手没放处。包拯又从袖中取出墨斗给吴良看,问:“这是你的东西吧,怎么会遗失在此地呢?”见事已至此,吴良立即瘫倒在地,随即磕头如捣蒜,哭丧着脸说:“大人饶命,小的实招就是了。小人原与这王福顺和尚是酒友。那天小人做完木活返回,随身带有斧子及墨斗
北宋天圣年间,包拯考中进士,被朝廷任命为定远县知县。第二天,他便辞别父母,带随从包兴、李保赴任。一路上,他沿路微服私访,常在茶馆、酒家与人聊天,打听定远县官情民意。私访过程中,他听人说,定远县知县是糊涂官办糊涂案,杀人如割草般容易。包拯不禁暗想:“作为知县,理应为民请命,怎能如此草菅人命呢?自己上任后,当务之急就应稽查案卷。”
包拯到县次日,就早早起床,叫包兴到县衙传谕:老爷到任,调集所有案卷,老爷要逐一复审。包拯总是急事急办,先查近案。他打开案卷,逐一细细稽查,发现近期有个叫沈清的在伽蓝殿佛寺杀死僧人王福顺一案,情节支离,证据不足,值得复查。
第二天,包拯到县府公堂入座,立即吩咐提沈清,要重审此案。不多时,差役将沈清从监中带至公堂,打开刑具,朝上跪倒。包拯仔细观看,此人30多岁,身体瘦弱,战战兢兢,匍匐在地,不像个行凶歹人。包拯看罢便问:“沈清,你为何杀人,从实招来。”沈清哭诉道:“真是天大的冤枉啊,小人只因探亲回家,天气太晚,那日又下雨,地下泥泞,实在难行。我素来胆小,不敢夜行,看见前面有个古庙,小人就到庙中过夜,暂避风雨。次日天未明,小的上路回家,公差见小人衣服身后有血迹,便问小的从何而来,小的照实说了,不想那差役竟拦住,务要小人回庙中一看。小的同他回庙中看时,见佛爷之旁竟有一被杀死的僧人。差役说是小人杀的,小人说不是小人杀的,求青天大老爷明察!”包拯问:“你知道是谁杀的?”沈清答:“小人实是不知是谁杀的。”包拯又问:“你身上的血迹是哪里来的呢?”沈清答:“没有注意。公差带我回庙时,看到那佛像上好像有血,可能是小人不小心在佛爷身上擦下的。”包拯又问:“你身上带有什么凶器?”沈清答:“小人探亲,怎么会带凶器呢?”包拯反复观察此人,衣服前胸并无血迹,光是身后有一片。暗想:“他若动手杀人,死者的血,应溅到前胸,怎么只溅到身后呢?”包拯便叫左右,先把沈清带下,仍然收监。
赴现场 细查勘 发现行凶痕迹
包拯下了公堂,暗思:“此案疑点甚多,必须亲自到伽蓝殿中查看。”于是,他便带了差役领班胡成及李保来到伽蓝殿。在殿中,只见佛像残朽败坏,佛头处有一新痕,两旁配像俱已坍塌。包拯反复细看神龛之下,发现有一个墨斗。暗思:“这墨斗不是木匠用的吗?何人遗失在此地呢?”立即拾起,收入袖中。回身再看佛像,又发现佛像身上有一个六指血印。包拯眼睛一亮:“有了,这可能是凶手留下的手印。”心里有了谱,包拯立即吩咐胡成同李保速回县衙,命全体差役出动,马上传全县所有木匠到县衙听用,不得漏掉一人。
次日,胡成禀道:“小人将木匠传齐,现在外面伺候。”包拯吩咐:“预备矮桌数张,笔砚数份,将木匠带至后花厅。”胡成答应,连忙备办去了。包拯来到后花厅,吩咐带木匠进来。只见进来九个人,口称:“老爷在上,小的叩头。”包拯对木匠们说:“如今我要做各样花盆架子,务要新奇样式,你们每人画一个,老爷我要拣好的用,并有重赏。”说罢,吩咐拿矮桌笔砚来。只见九个木匠分在两旁,各自搜索枯肠画图,有的使惯了竹笔,使不上笔砚;有的哆哆嗦嗦,画不成样子;有的从容不迫,一挥而就。包拯在座上,细细观看。不多时,俱各画完,挨次呈递。包拯接一张看一张,同时暗中观察这九人,终于发现一个人左手有六个指头,便问道:“你叫什么名字?”那人道:“小的叫吴良。”包拯对差役道:“拿下此人,将他带至公堂。”然后,对众木匠道:“你们散去”。
审真凶 取罪证 重判伽蓝命案
差役将吴良带到公堂,老爷入座,重拍惊堂木,问道:“吴良,你为何杀死和尚?”吴良回道:“小人以做木活为生,是极安分的,如何敢杀人呢?”包拯见此人神色有些慌乱,但嘴却硬,拒不认罪,便吩咐左右道:“带吴良到伽蓝殿。”众人快马加鞭,来到伽蓝殿。包拯叫差役抓起吴良的左手,对比佛像上的六指血印,果然是一样的。包拯问吴良:“你的手印如何留在这里呢?”吴良无言以答,更慌张了,眼睛四处打转,脚手没放处。包拯又从袖中取出墨斗给吴良看,问:“这是你的东西吧,怎么会遗失在此地呢?”见事已至此,吴良立即瘫倒在地,随即磕头如捣蒜,哭丧着脸说:“大人饶命,小的实招就是了。小人原与这王福顺和尚是酒友。那天小人做完木活返回,随身带有斧子及墨斗。和尚请我吃酒,他贪杯醉了。我劝他收个徒弟,以后老了也有个照应。他说,如今这徒弟不好收,就是将来有什么因缘后果,我也不怕,因为这几年我已积攒了二十多两银子。他原是醉后无心的话,小人一时见财起意,便问他:‘你这银子收藏在何处?若是丢了,岂不白费了这几年的工夫?’他说:‘我这银子丢不了的,放的地方谁也想不到的。’小人就问:‘你到底搁在哪里?’他说:‘咱们俩这样相好,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告诉别人。’他方说出将银子放在伽蓝佛的脑袋内。小人见他醉了,就随手拿起身边斧子将他劈死,然后,爬上伽蓝佛身,用斧子把伽蓝佛脑袋砸了一个洞,窃了银子,逃回家中。六指血印大概是爬伽蓝佛身时留下的,墨斗则是慌乱中遗下的。”包拯叫他画了供,又问:“斧子和银子现在何处?”吴良答:“藏在小人家中。”此时天色已暗,但包拯仍吩咐胡成,立即带人到吴家取回斧子和银子,并嘱咐道:“斧子是凶器,留存备案;银子则按朝廷王法处理。”当晚,胡成连夜到吴家取回了罪证:斧子和银子。吴良则被上了刑具,收入监中。包拯对差役们说:“沈清无故蒙冤,县衙赔偿官银十两,明天释放。”
第二天,天色已明,曦光之下,沈清拿着县衙赔偿的十两官银,跪拜在县衙大门前,大声喊道:“青天哪!青天!谢谢包青天为小民申了冤!”此消息传出,定远县民情震动,人们对新任知县包拯都刮目相看!
本故事取材于石玉昆的《七侠五义》、水廷凯的《中国古代社会调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