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萌娃乐翻天(萌娃庆六一)
六一儿童节萌娃乐翻天(萌娃庆六一)线上线下山海联动,展湾区活力石牌小学一直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如今,粤剧、龙狮、武术的元素已经融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大课间形式与体育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让非遗从一门学科走向校园生活,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接触到非遗文化,孩子们越来越阳光,也越来越自信。”石牌小学校长陈玉娟说。在石牌小学,非遗文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日常。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后,是学校的课间操时间。作为省艺术特色学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石牌小学的课间操独创了颇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旗操,把岭南非遗项目:粤剧、龙狮、洪拳等元素融入体育运动中,创编了“粤越少年”无墙非遗大课间,探索把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科活动、校园生活有机整合、融合。“现在我们还有了非遗大课间,每次参加我都很开心。我也常常和父母去一些地方,了解更多非遗的文化知识。”陈乔恩说。
“少年强,则国强!”鼓声催动,意气风发。5月31日下午,在广州市天河区石牌小学的操场上,广州华阳教育集团非遗传承研究站“庆六一”非遗项目展示活动热烈开展,“粤越少年”秀出非遗绝活,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和对非遗的热爱。
“粤越少年”亮相,为校园传承鼓劲
排着整齐的队伍,“粤越少年”踏着步点进场;音乐响起,颇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旗操比赛精彩上演……活动中,同学们齐跳学校自编自排的《岭南旗语·粤韵操》,开展大课间比赛。这一特别的非遗旗操融合了粤剧、醒狮、彩龙、武术等元素,学生在身体锻炼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五四班同学陈乔恩也是非遗文化表演的一员。“我很喜欢龙狮,我住在石牌村,过年时常常看到舞龙舞狮,觉得很好玩,所以当学校有非遗的课程时,我马上报了名。”陈乔恩告诉记者。两年来,在老师的带领下,她参与了不少大型龙狮表演,也喜欢上了非遗文化。
在石牌小学,非遗文化不仅体现在课堂中,更深入到学校生活的日常。
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后,是学校的课间操时间。作为省艺术特色学校、非遗文化传承基地,石牌小学的课间操独创了颇具岭南特色的非遗旗操,把岭南非遗项目:粤剧、龙狮、洪拳等元素融入体育运动中,创编了“粤越少年”无墙非遗大课间,探索把学校特色建设与学科活动、校园生活有机整合、融合。
“现在我们还有了非遗大课间,每次参加我都很开心。我也常常和父母去一些地方,了解更多非遗的文化知识。”陈乔恩说。
石牌小学一直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如今,粤剧、龙狮、武术的元素已经融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通过大课间形式与体育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让非遗从一门学科走向校园生活,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一部分。接触到非遗文化,孩子们越来越阳光,也越来越自信。”石牌小学校长陈玉娟说。
线上线下山海联动,展湾区活力
活动中,实现线上线下山海联动,在线上,贵州省毕节市、梅州兴宁市、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和区内的各兄弟学校联动观看。
“今天,石牌的孩子用小小非遗传承人身份过了一个特殊的‘六一’节,各大家为非遗文化而来,为校园传承鼓劲,身体力行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守护者与行路人。”陈玉娟说。
最是文化润人心。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河区教育部门将贯彻落实省党代会部署,持续加强粤剧、醒狮等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加大力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让孩子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岭南文化的魅力。
非遗“武”童心,传称扬国粹……活动中,华阳教育集团各成员校也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非遗项,共同展示新时代大湾区的文化魅力,体现当代湾区少年的活力与责任。
“我们将在教育部门和华阳集团的带领下,以岭南文化传承为使命,让孩子们会传承、乐传承,体现出新一代中华少年强大的文化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期待岭南非遗文化在校园争奇斗艳、锦绣满园。”陈玉娟说。
【南方日报、南方 记者】郭苏莹
【作者】 郭苏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