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  我告诉她,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会时常到帅府去。伴同友人到那里时,总会指着门楣上的“代管房产第23号”房标做一番介绍。解放后,国家和政府一直将大帅府的房产权划归张学良所有,并由沈阳市房管部门代为管理,房租收入后单立账号存入银行。五十多年来,政府多次对帅府进行了修缮。现今,这块标识已成为文物,被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珍藏。  张闾瑛的话题正合我意,我直接问起这座府第缘何被人们称之为“大帅府”?当她沉思时,我自问自答:有人说,这三进四合院建成后,张作霖已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当时官场对督军称呼为“大帅”,“帅府”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说,缘由张作霖1927年曾在北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因而这里才被称之为“大帅府”,不知那个说法准确?张闾瑛听后说,这两个说法她都听过,自己也叫不准。  赴美前,我对掌握的帅府一些不甚准确的史料,曾做了梳理,希图得到验证。张闾瑛和丈夫陶鹏飞在旧金山“四海一家”饭店宴请

赵杰(笔名聊卿)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1)

作者采访张闾瑛。

张闾瑛面对采访,很快就将话题与张氏帅府联接起来

与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一路之隔,在耸立的高楼后面有一组错落有致、中西合璧的建筑群,这就是“张氏帅府”。这里当年是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官邸与私宅,于是,这里也成为他们 父子两代主政时期,东北的政治活动舞台和中心。

  赴美前,我对掌握的帅府一些不甚准确的史料,曾做了梳理,希图得到验证。

张闾瑛和丈夫陶鹏飞在旧金山“四海一家”饭店宴请了我们一行。在看过我们在夏威夷与张学良合影后,也许是思乡之情过于殷切,稍事寒暄,张闾瑛面对半个多世纪后的采访,很快就将话题与张氏帅府联接起来。

张闾瑛还是在初中一年就读的时候,就随同张学良将军出国考察,再也未回故园,所以她记忆中最熟悉的应属张氏帅府的有关情况。果然,张闾瑛打听的情况,均与张氏帅府有关。她问到了帅府四合院,问到了帅府红楼群,问到了帅府假山上父帅的题字匾额,也问到了帅府中她居住过的小青楼。

  张闾瑛的话题正合我意,我直接问起这座府第缘何被人们称之为“大帅府”?当她沉思时,我自问自答:有人说,这三进四合院建成后,张作霖已升任奉天督军兼省长,当时官场对督军称呼为“大帅”,“帅府”因此而得名。也有人说,缘由张作霖1927年曾在北平就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因而这里才被称之为“大帅府”,不知那个说法准确?张闾瑛听后说,这两个说法她都听过,自己也叫不准。

  我告诉她,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会时常到帅府去。伴同友人到那里时,总会指着门楣上的“代管房产第23号”房标做一番介绍。解放后,国家和政府一直将大帅府的房产权划归张学良所有,并由沈阳市房管部门代为管理,房租收入后单立账号存入银行。五十多年来,政府多次对帅府进行了修缮。现今,这块标识已成为文物,被张学良旧居陈列馆珍藏。

  陪同宴请的雷平和于竹,是很讨张闾瑛和陶鹏飞喜爱的晚辈。她俩相视后询问帅府是否很气派?

  我尽所知叙述说大帅府由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群组成,分为居于中间的帅府中院和东院、西院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建于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因而是不同的建筑风格,客观地反映了大帅府的兴衰。

  我本想将介绍就此打住,但看见她们那期待了解的目光,便讲了下去。

1911年,张作霖开进奉天,掌握了军政大权后,为安置家眷,置办产业,于1914年秋,开始动工修建中院和西院北部的两组四合院。

帅府中院,即三进四合套院坐北朝南,呈“目”字形。整个建筑为中国古典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奉天城内清朝各王府建筑的特点:飞檐挑脊,青砖珑瓦,雕梁画栋,朱漆廊柱,石条台阶,方砖铺地。由于主人的出身和经历所致,帅府建筑在细部上也呈现了民间习俗,特别是辽宁南部地区的风土民情。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窗下的墙裙、厢房、门房和山墙础石的雕刻内容上。其中除了富贵吉祥、功名利禄内容外,东北农村的菜蔬、五谷和畜牲均占有突出位置。一进院主要用于警卫和内务;二进院为张作霖的卧室和办公场所;三进院是帅府的内宅,西厢房为张学良和于凤至居住,当日的新房就设在西厢房的北屋。张闾瑛和三个弟弟闾珣、闾玗、和闾琪均出生在此屋。

  我在介绍情况时,张闾瑛一直静静地倾听着。讲到这里,她插话:“帅府西院怎样了?”

1914年,在修建帅府中院的同时,还修建了帅府西院,现今人们称这里为“帅府红楼群”。

西院南半部为帅府卫队营营部和训练场。与之青砖围墙相隔的北半部,划为东、西两个部分,并行构建了两组四合院套。

  大约因为年代久远,张闾瑛对西院当年的格局有些淡忘。我在白纸上画了个草图。西院套房为张作霖二哥张作孚的夫人及孩子张学成、张学文住用。东院套由张学良的弟弟们居住,张学良同于凤至婚后也曾居住过一段时间。1928年,张学良主政东北之后,见弟弟们长大成人,于是决定拆掉西院的建筑,再建7栋楼房,每人一栋,每栋3层。经在国际招标,选定美国人马立思承建。工程主体完成后,突逢“九一八”事变爆发,此项工程按照合同,尚欠建筑费48万元。马立思先后诉诸中国和国际法庭,张学良所委律师以施建工程已被日本当局强行霸占为由,据理力争。日本迫于国际舆论压力,只好接手履行合同,于1933年建起了西院红楼群。

“是这么回事。”张闾瑛对这些情况的介绍表示了肯定。雷平问:“伯母,您离开家那么多年了,怎么知道他说得对呢?”

  张闾瑛回答说:“我听父亲讲的。”接着她问到了在帅府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帅府东院。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2)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3)

帅府建筑在细部上也呈现了民间习俗,特别是辽宁南部地区的风土民情。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窗下的墙裙、厢房、门房和山墙础石的雕刻内容上。下图为:石雕——马上封侯。


大青楼融办公和住宅用途于一体

  这里原是帅府的后花园,所以也称帅府苑。1915年,在中院,即四合院建成后,张作霖随即着手修建帅府花园及小青楼。

花园内有假山3座,在东南面的山上修有八角亭。花园正南面的荷花池与小青楼之间,以怪石垒砌花圃亭台。园中另一座假山的山洞,将二进院东角门巧妙地遮掩起来,两丈许的深洞可直达小青楼的廊门。东西向横卧的假山门洞,正对后来建成的大青楼台阶。两面的门洞上分别嵌有张作霖亲手题写的石额:“天理人心”,“慎行”。

  张闾瑛发问:“这两块石额还有吗?听去过的人说没有了。”

  我肯定地回答:“还有!不过,这是文化大革命后修复的。”我略作思忖进一步作答:“对着大青楼的是‘慎行’,对着小青楼的是‘天理人心’”听到这里,张闾瑛表示疑惑,不知是修复时按装反了,还是她的记忆有误。后经查证,她的记忆是正确的。对着大青楼的是指楼内的人应讲“天理人心”;对着小青楼的是指大楼外的人要谨慎自己的言行。

小青楼位于帅府东院花园的中心,也称之为“园中花厅”。这座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小楼,楼下西屋为会客厅,东屋为五夫人的卧室。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中,张作霖被炸成重伤,就被安顿在会客厅。他谢世后一直停厝在东门的东厢房里,直到“九一八”事变才暂厝竹林寺。小青楼楼上为张作霖的几个女儿居住,所以此楼人们也称之为“小姐楼”。

  对此,张闾瑛摇头否定说:“没听有这么叫的。”

1918年开始筹划的大青楼,位于花园的北侧。至1922年建成时,张作霖已升任东三省巡阅使,而后入京改组内阁,问鼎中原。缘由公务繁增,眷属添多,遂仿照北洋军阀政府总理曹锟在天津的曹家花园公馆样式,设计建造了大青楼。因为此楼用青砖建筑,故而得名“大青楼”。

  大青楼共为三层。当时它与北面的故宫,是奉天城内的两个最高点。登上楼顶宽敞的阳台凭栏眺望,奉天全景尽收眼底。每当仲秋之夜,张氏族人总要合家团聚,登楼赏月。

  说到这里,张闾瑛插话说:“楼顶和故宫凤凰楼是奉天最高点。家里常在楼顶摆饭局。”

一楼的房间主要用于张作霖的办公室、卧室、客厅。张学良主政东北时,将父帅的办公室和卧室改做秘书长室和秘书厅。其中的第一客厅为东北政务委员会办公室。第三客厅因置有当时东边道镇守使汤玉麟奉送的老虎标本,所以人称“老虎厅”。1929年,张学良处决杨宇霆、常荫槐,史称的“杨常事件”就在此厅。

  张闾瑛打断我的叙述问:“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的?”

  我如实回答说:“我们政协曾征编过一本当事人撰写的回忆录《张学良与杨常事件》,主要的观点是‘有应杀之由,无应杀之罪’”。

  对此,张闾瑛未置可否。

大青楼融办公和住宅用途于一体,自建成到“九一八”事变,一直作为张氏父子两代的官邸和私宅。期间经历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军政活动,其中包括两次直奉战争、张学良承接父任主政东北、东北易帜、杨常事件、南京政府授任东北边防军总司令、交接全国陆海空军副总司令印信、武装调停中原大战等。所以至今人们将其视为张氏父子权力的象征,地位的象征。

  我也谈到,张氏帅府的建筑群,还应包括院外的帅府办事处、边业银行和赵四小姐楼。

帅府办事处位于帅府大院的东南侧,建于1925年,主要用于接待全国各地来往的客人。因其主楼内有一豪华的舞厅,人们也称之为“帅府舞厅”。

张氏帅府存在了多长时间(关于张氏帅府的对话)(4)

1922年建成的大青楼。因用青砖建筑,故而得名。

附录:作者简介

赵 杰(笔名聊卿)1948年10月生。曾任抚顺市文化局副局长兼《故事报》总编。任辽宁省政府参事、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宣传委员会顾问。长期从事政协文史资料的征集、整理、研究、编辑和出版工作,历史界称其为学者型官员。曾主持征集、编辑、出版了数十部有关张学良和“九一八”方面的政协文史资料,字数达近1000万。

对张学良的研究,收集、掌握和整理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而且与张学良国内外家属时有往来,并两次采访过张学良。曾率团赴夏威夷为张学良百岁祝寿。著有长篇历史纪实《张学良去台之后》、《张学良多彩人生》、《留住张学良——赴美采访纪录》、《张学良——毁誉由人》、《张学良》、《张学良在美国的最后岁月》、十八集电视纪实文献片《张学良》等。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