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谈一个人的人品(文学天才张爱玲)
张爱玲谈一个人的人品(文学天才张爱玲)好在这个世界还颇为宽容,让我们普通人的平庸人生里,需要拼天赋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也并不太多。现今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他有多努力,你知道吗?”仿佛谁笨谁有理似的,七岁开始写小说的张爱玲毫无疑问是祖师爷赏饭吃,不需要很努力得到一个悲怆的结果然后让别人用这种话安慰自己。班上亦有一个姓张的女生,颇有才华,却酷爱张资平。于是,这两个姓张的女生,几乎天天晚上要为张资平与张恨水争吵一番,谁也说不过谁,谁也不服谁。张恨水一派的小说注重故事情节,写平常百姓的恩恩怨怨,使张爱玲爱不释手,尤其是《啼笑姻缘》、《秋海棠》等情节性很强的小说。这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张爱玲《童言无忌》中提到,周岁的时候循例在一只漆盘里拣选一件东西,以卜将来志向所趋,她姑姑依稀记得她拿的是个小金磅,而一个女佣却坚称她拿的是一支笔,如果抓周这东西真灵的话,爱玲小姐拿的决计是一支笔吧。
中国人的价值观中,勤奋可能是最被高估的品质之一,老语说“勤能补拙”,年幼的我们被师长教育几句也就信以为真了,然而长大见识到更多人更多事受了更多挫折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被骗了,很多时候勤并不能补拙。
我常想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些勤奋的中国作家们,在遇到张爱玲这个天才少女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发现自己被骗了,然后产生慕容复遇到乔峰的悲凉感?
张爱玲写第一篇小说时才七岁。那时她跟父亲住在天津的老宅,亲属和仆人的生活故事是她缺少母爱的寂寞童年中的兴奋点。
她曾以一个小康之家发生的姑嫂相斗又相杀的故事为底本,写了一个家庭伦理悲剧。这个剧不仅因她在阅历上几乎空白而不能编完,就连字还不能写全,遇到笔画复杂的字,她就跑去问厨子怎样写。
班上亦有一个姓张的女生,颇有才华,却酷爱张资平。于是,这两个姓张的女生,几乎天天晚上要为张资平与张恨水争吵一番,谁也说不过谁,谁也不服谁。
张恨水一派的小说注重故事情节,写平常百姓的恩恩怨怨,使张爱玲爱不释手,尤其是《啼笑姻缘》、《秋海棠》等情节性很强的小说。这对她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张爱玲《童言无忌》中提到,周岁的时候循例在一只漆盘里拣选一件东西,以卜将来志向所趋,她姑姑依稀记得她拿的是个小金磅,而一个女佣却坚称她拿的是一支笔,如果抓周这东西真灵的话,爱玲小姐拿的决计是一支笔吧。
现今网络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他有多努力,你知道吗?”仿佛谁笨谁有理似的,七岁开始写小说的张爱玲毫无疑问是祖师爷赏饭吃,不需要很努力得到一个悲怆的结果然后让别人用这种话安慰自己。
好在这个世界还颇为宽容,让我们普通人的平庸人生里,需要拼天赋才能生存下去的时候也并不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