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徐州(喜迎二十大徐州)
喜迎二十大徐州(喜迎二十大徐州)如今,客运南站正转型成为南区客运转乘中心,作为留守参与转型的17名职工之一,原客运南站服务班班长刘玉表示:“客运南站见证了徐州交通的变化,也见证了我的职业生涯。”2022年8月6日,徐州汽车客运南站终止经营,完成它的使命,退出城际客运的历史舞台。长途客运站走下历史舞台车站曾经的繁华成为乘客脑海中的回忆
十年间
小汽车走进千家万户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这是时代变迁的十年
长途客运站走下历史舞台
车站曾经的繁华
成为乘客脑海中的回忆
2022年8月6日,徐州汽车客运南站终止经营,完成它的使命,退出城际客运的历史舞台。
如今,客运南站正转型成为南区客运转乘中心,作为留守参与转型的17名职工之一,原客运南站服务班班长刘玉表示:“客运南站见证了徐州交通的变化,也见证了我的职业生涯。”
与车站共同成长
曾经熙熙攘攘的徐州汽车客运南站,如今彻底归于沉寂,只保留了一小部分区域等待改造。
“2001年,我从扬州汽车职业技术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汽车南站。当时南站已经建成了,还没有正式开门营业。我一到南站就参加了岗前培训,为车站正式营业做准备。”
时间回溯到2001年。彼时,为了适应汽车客运飞速发展的需要,徐州决定建设汽车客运南站。
车站按照国家级公路主枢纽、国家一级客运站的标准建设,位于徐州的南大门七里沟街道,毗邻淮海食品城和迎宾大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对社会开放的公用型大型客运站。
“2001年7月,车站正式开门营业,那时候客运南站是全市最大、站内设施设备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长途客运站。投入使用后不久,客流量就上来了,我们经常要加班加点干。”刘玉回忆说,客运南站营运线路很快就增加到260余条,长途客车通往苏、皖、浙、闽、沪、陕等省市的70余个县(市)及广大乡村,平均日发班车次600余辆次,日发送旅客可达万余人,节假日最高峰可达5万人次。
在车站见证徐州变迁
“在我印象当中,客运南站最辉煌的时候是2012年,那时候,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去往睢宁等热门的线路必排长队,我们要加班加点才能把旅客运送完。”刘玉回忆说,同样是在2012年,南站为了扩大规模、服务更多旅客,一边经营一边装修,全站工作人员也增加到了170多人。
客运南站的红火带动了周边的发展。“车站周边相继建起了大型超市、快餐厅、寄存处、旅馆等设施,为广大旅客及驾乘人员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公交公司也把越来越多的公交线路向客运南站集中,不少线路的始发站和终点站都在南站,经过南站的公交线路更是多达20多条,同事们都称徐州没有从南站到不了的地方……”刘玉娓娓道来,热闹的景象犹在昨日。
二十年来,发生在客运南站的故事如连续剧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很多故事刘玉已经想不起细节,但她坚信,要让每一位乘客都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实际上我把客运站当成了第二个家,客流高峰时吃住在车站是常有的事。”刘玉笑着说。
10年来
随着人们出行方式的转变
像长途汽车客运站这样的交通设施
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10年来
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徐州“轨道上的都市”正在从梦想转化为现实
……
如今,
乘坐地铁出行
已经成为便捷的交通方式
2019年9月28日,徐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
1000万徐州人快速通行的梦想照进了现实。
承载着徐州人美好生活的地铁列车呼啸而来,人们在畅享高速中重新定义着生活的幸福。
从无到有、从线到网……徐州地铁建设者王敦显见证了1000万徐州人对于地铁的期待,也见证了地铁给老百姓出行带来的巨大变革。
在期盼声中摸索起步
一个城市发展得是否成熟,地铁是关键指标之一。
2002年,省、市发改委就联合开展“徐州综合住居和交通规划”研究,着手编制徐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0年,徐州市轨道交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徐州市主城区轨道线网规划》开始编修。
“听到徐州要建地铁的消息,怀着对故乡的眷恋,我感觉到自己能为这件大事贡献一点力量,于是我就主动与徐州地铁联系,很快就达成了入职协议。”2013年2月,徐州轨道交通规划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一个月后,王敦显就成为徐州地铁建设者中的一员,从此便一直坚守在繁忙的技术管理岗位上。
一线贯通、纵贯全市,正是徐州地铁1号线的真实写照。衔接人民广场、彭城广场等商业中心,快速连接铁路徐州站和徐州东站两大综合客运枢纽……1号线大大缩短从城市东端到西端的交通时间。
“早日开工才能早日通车。”在市民的期盼声中,2014年10月8日,徐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启动全线建设。作为徐州地铁副总工程师,王敦显的主要工作就是带领勘探队伍为地铁走向“把脉”,他把该工作称作“地铁建设先锋队”。
在王敦显的带领下,建设者们逐步揭开了徐州地层的神秘面纱,基本掌握了各地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在此基础上,建设者们用5年时间攻坚克难,建成了徐州历史上第一条地铁。
全家出动、购票安检、拍照留念……2019年9月28日,徐州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徐州沸腾了!地铁成为市民的网红打卡地。
2号线开通、3号线开通……从那时起,地铁持续带给市民惊喜和激动。作为城市大动脉,地铁将不同区域有机联系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同城效应”。地铁延伸到哪里,徐州版图活力就拓展到哪里,城市的发展也变得更加协调。
攻克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近十年间,在徐州地铁线网图上,“米”字型构架一步步点亮,每一条线路都活跃着王敦显的身影。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地铁1号线彭城广场站的建设过程。
王敦显回忆,地铁1号线彭城广场站因其复杂的周边环境和地质条件,坐稳史上“最难车站”的称号,光风险控制方案就制订了十几个。
穿越河道施工难、城区交通疏解难、管线复杂改迁难、场地狭小开挖难……徐州地铁建设之路就是一部攻坚克难史。
“每次解决一个难题,心里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但是来不及高兴太久,就要投入到下一场战斗当中。”回望来时路,王敦显颇多感慨。
描绘四通八达的未来
“以前坐车都要买车票,现在坐地铁刷手机就能进站,地铁真是太方便了。”随着2号线、3号线相继通车,见证了徐州地铁一路成长的市民纷纷点赞。
由线成网运营的徐州地铁深刻改变着市民生活。“从1号线开通至今,徐州地铁已累计安全运送乘客超1.31亿人次,市民公共交通的通勤时间大幅降低,地铁占城市客运比重超过30%。”熟稔于心的数字脱口而出,王敦显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王敦显办公室,挂着一张徐州地铁线路规划图,纵横交错的地铁网络,让人倍感振奋、十分期待。
指着规划图上的地铁脉络,王敦显介绍说,徐州轨道交通二期建设规划于2020年1月获批,已经启动了3号线二期和6号线一期建设。
“徐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进行了第三轮修编,修编后的方案为‘8 6’,即8条轨道交通普线、6条市域线,总共14条线路,争取在‘十四五’末,徐州地铁通车运营里程突破100公里,2035年建成超过30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网,打造安全、高效、低耗、智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展望未来,王敦显的话语中充满希望。
十年来
一条条地铁连通商业、人居、
公园、公共设施、交通等
各个重要城市结点
为城市的交通动脉注入新鲜血液
串联起徐州市民的出行地图
让老城焕发新生、新区增添活力
拥抱“地铁时代”的徐州
正在加快这座城市繁华的进程
文章来源:徐州发布
版权及免责说明
1.本网站所转载的文/图/音频/视频等,如无特别说明,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
2.本网站所转载内容若原作者及原版权所有者不愿意在此刊登,请及时通知我们予以删除。
3.本文所述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买卖依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