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4支线(如何与神对话4时间时间)
时间4支线(如何与神对话4时间时间)我:“打住,下面那半句不要讲了。跟那没关系。”小四:“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没有,我比它醒得早。”“你什么时候醒的?”“四点过吧。”
四、如何与神对话4—时间时间.【此时之外,别无时间】
“起床了!”小四在微信里嚷嚷道。
“你比我的闹钟还叫得早。”我笑。
“你的闹钟起过作用吗?”小四问。
“没有,我比它醒得早。”
“你什么时候醒的?”
“四点过吧。”
小四:“凌晨四点钟,我看见海棠花未眠……”
我:“打住,下面那半句不要讲了。跟那没关系。”
小四:“那么,为什么?”
我:“老实说,我在思考时间的问题。”
小四:“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就是生命,不能虚度……是在思考这些吗?”
我:“不是,是在思考时间到底是什么。
————————————
小四:“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
我:“是啊。”
小四:“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即为一年,地球自转一圈,即为一天。”
我:“月亮盈亏一次为1月,一年12个月。有大月小月,闰年平年。这只是人类的规定,不是时间本身。
《神的对话》中讲:
“时间”并非连续体。它是一种相对性的元素,它的存在是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
别把它想象成一种“从左到右”的东西——别以为它是某种所谓的时间线,从个人的生延续到死,从宇宙的某个有限点伸展到某个有限点。
“时间”是一种“上和下”的东西!请把它想象成一根轴,代表着永恒的此时。
现在想象这轴上有许多上下相叠的纸张。这些就是时间的要素。每个要素都是分离而独特的,然而每个要素和其他要素同时存在。全部纸张同时处在这轴上。现在有多少纸张,将来就有多少——从前有多少纸张,现在就有多少……
宇宙间唯有一个时刻,那即是此刻,永恒的此时。”
小四:“你懂吗?”
我:“想了很久,不懂。”
小四:“我们来试着理解一下吧,从物理学的角度。”
我:“相对论吗?我的头开始痛了。”
小四:“但是,不想清楚,你会寝食难安。”
我:“你懂我。”
小四:“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在此之前,亚里士多德和年顿都相信绝对时间。他们认为,只要钟好,人们可以准确地测量两件事件间的时间间隔。”
我:“但当物体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运动时就无效了。
小四:“对。爱因斯坦提出,时间不能完全脱离和独立于空间,必须和空间结合在一起形成时空。狭义相对论解释了以下事实:对所有观察者而言,光速都是一样的,并成功描述了当物体以接近于光速运动是会发生什么。”
我:“会发生什么?”
小四:“简单说,速度越接近于光速,时间越慢。速度等于光速,时间停止。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倒流。”
我:“超光速时空旅行令人神往哦。”
小四:“理论上可以。实际上办不到,因为速度越快,物体质量会变大。
比如,以10%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只比原先增加了0.5%;
而以90%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已是正常的2倍多;
当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成无限大。根据质量能量等价的原理,这就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才能做到。
我:“所以,除了光或其他没有内禀质量的波能以光速运动,任何正常的物体永远以低于光速的速度运动。”
小四:“是的。不过,狭义相对论与牛顿引力理论产生了不协调。引力理论说,物体之间相互吸引 ,其吸引力依赖于它们间的距离。距离改变,受力就会立即改变。换言之,引力效应必须以无限速度先进,而不是像狭义相对论要求的,只能以等于或低于光速的速度行进。”
我:“接下来该是广义相对论了。”
小四:“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他提出,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在时空中的质量和能量的分布,使得时空弯曲。
像地球这样的物体并非由于称为引力的力使之沿着弯曲轨道运动,相反,它沿着弯曲空间中最接近于直线路径的东西运动。”
我:“直线?可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作圆周轨道动。”
小四:“那是因为太阳的质量弯曲了时空,使得在四维的时空中地球虽然沿着直线的路径,却让我们看起来是沿着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圆周轨道运动。正如,在三维空间中直线飞行的飞机,投影到不平坦的二维地面的影子是弯曲的。”
我:“等等,我想起了一本书,叫《平面国》。这本书出版于1884年,当时现代物理学连影子也没有,作者艾略特已经在书中畅想高维空间了。”
小四来了兴趣:“书上说什么?”
我:“书上描绘了一个平面国。你可以把这个国家想像成一张巨大的纸,在这张纸上,各种平面图形都能自由移动,但只能在平面中移动。
平国国只有二维空间,没有高度。
平面国的人民只能看见线段,正如你在桌上放一枚硬币,从高处看,硬币是圆形。当你蹲下,直至视线与桌面平齐,硬币就变成了一根线段。
小四:“也就是说,平面国虽有各种不同图形,但他们不可能凭视觉区分不同形状。然后呢?”
我:“有一天,一个来自“空间国”的球降临,这个空间国,也就是我们的三维空间。
平面国的一个人被球带到了三维空间,亲眼目睹了三维空间的神奇,心智受到启发,畅想应该还存在更高维度的空间。
小四:“其实我们并没有真正看到过真正的三维。我们不可能同时看到立体图形的正面、侧面、背面,我们只是通过想象,将看到的平面图像想象为立体的。
我:“所以,三维空间再加上时间这个坐标,定义成的四维空间,更让人难以想像。”
小四:“让我们回到主题,小结一下:
1.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相对论突破了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理念。
2.时间和空间并非两者独立的存在
3.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时空是不平坦的,越靠近质量大的物体,时间就会变慢,物体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因为接近光速的物体质量会变得非常大。”
1915年之前,空间和时间被认为是事件在其中发生的固定舞台,而它们不受在其中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即便在狭义相对论中,这也是对的。物体运动,力相互吸引并排斥,但时间和空间则完全不受影响地延伸着。空间和时间很自然地被认为无限地向前延伸。
然而在广义相对论中,情况则相当不同。这时,空间和时间变成为动力量:当一个物体运动时,或一个力起作用时,它影响了空间和时间的曲率;反过来,时空的结构影响了物体运动和力作用的方式。空间和时间不仅去影响、而且被发生在宇宙中的每一件事所影响。正如一个人不用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不能谈宇宙的事件一样,同样在广义相对论中,在宇宙界限之外讲空间和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我:“宇宙是运动的,膨胀的,它必须有个开端,并可能有个终结。可是,今天讨论到这里,并没有解答我的困惑。”
小四:“好饿,吃饭去吧。下次继续聊吧。”
-----------------202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