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仪态(美德三要动容貌)
君子仪态(美德三要动容貌)『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是竹豆,豆是古代祭祀时候用的盛食物的器。笾豆的笾是竹子做的器皿,豆是木头做的,祭祀用的礼器这些器皿,属于枝末上的事情。如何来上祭品,如何行礼,用什么礼器等等,这些枝末上的事,「则有司存」,司存是主管祭祀的官吏,你就可以去依这些官吏的指示而行就行了。换句话说,关键我们抓住根本,重实质不重形式,抓住根本,枝末也就很容易了。曾子将君子九思中的关于道德的部分抽取出来,突出道德对君子的要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曾子极善于归纳,他将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高度归纳。如《学而》中,将孔子的仁学归纳为三点,“忠、信、习”,甚至直接归纳为两点:“忠和恕”;将“为政”归纳为“慎终、追远”;将“君子之道”归纳为三点:“忠、信、义”,甚至简化为两点“文、友”;将“士”的使命归纳为“弘毅”。纵观这些归纳,曾子强调仁学中德的部分,将德化为实践者的每天生活,将德与礼结合起来,与孔子上文讲的“恭
《泰伯篇》是讲美德的践行篇。礼乐崩乐表现上是礼乐的僭越,而实质是美德的沦丧。美德在个体发展的基础,文唯有通过美德才能产生作用于质,唯有美德才能促进内在自主人格的成长,成就大人。没有美德,没有言与行的一致,君子人格的成长断无可能。但是大变动社会中,遵循美德会带来高昂的生存成本。那么,美德如何权变,如何创新,这正是仁学需要解决的。
8: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悖(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参考译文]曾子生病了,孟孙捷(鲁国大夫)来看望他。曾子对孟敬子说:“鸟儿生命快结束时,它最后的叫声都充满着悲哀;人生将要死亡时,他说的话也尽是肺腑之良言。(我告诉您孔子仁学的最为精华处,)君子看重的道有以下三点:一是在日常行为上,不要让自己成为暴躁、自负的人;二是在面部表达中,要沉着冷静,这样会使我们倾向于庄重;第三是说话端正有礼貌,以免自己陷入粗鄙错误中。至于专业技术上的事情,就交给负责该项技术的专业人员比较好。”
孟敬子,姬姓,鲁国孟孙氏第11代宗主,名捷,世称仲孙捷,谥号敬,是孟武伯的儿子。在曾子病危期间,鲁国大夫孟敬子来看望他。曾子对他讲了君子之道最重要的三点,也可以理解为仁学最重要的三点,这三点都是关乎如何实践美德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有:“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与前两章具有自然的逻辑关系,第一章讲美德重要,能够立身化民,第二章讲大变动社会中美德与恶行不分,纯粹的美德无法立世。第三章讲,那么大变动社会中如何遵循美德。这是曾子根据自己对仁学的体会来进行的阐释。曾子提出三点。
第一点,动容貌,此处的“容颜”指容颜相貌。在《季氏篇》中孔子讲:“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中的“貌思恭”即是指此。动容貌,动就是刚要有举动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容貌,就是仪容举止。进而推及到一切的事上,都要懂得有秩序,一动都要讲礼,这是能远离暴慢。暴是四恶之一,“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平时不注重细节,没有自我约束,而要求有所成就,即为暴。慢也是四恶之一,“慢令致期谓之贼”,慢是怠慢、放肆的意思。平时自由散慢,而想在仁学上有所成就,这是痴心妄想。所以我们的容貌举止不能够粗野,不能够、放肆,这样才能够让人生起敬重心,否则别人就不尊敬我们了。这里是自己远离暴慢,也不会使人不敬。
第二点,正颜色。此处的“颜”指相貌,“色”指态度、脸色。上文中的“色思温”即指此。这在《论语》中也有解释。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正其颜色,颜色是自己的神态,神态要庄重,不能够随随便便,这能给人以信实的感觉,老成持重,让人能够相信。这个信是近信,还不能够完全算信,因为什么?有老成持重的神态,不一定是信。但是信的人,有诚信的人,一定是老成持重。
第三点,出辞气。此处的“辞”指言词、说话;“气”指语气、态度。上文中的“言思忠”即指此。辞是言语、言辞,气是我们声气,讲话那种气势,这是讲说话要讲得适当得体,要讲清楚,这样就能够「远鄙倍」,鄙是鄙陋,倍跟背理的背是一个字,通假字。这是说,能够远离鄙陋,讲话也不会背理,别人也就不会违背我们,这是讲到我们的言语。
曾子将君子九思中的关于道德的部分抽取出来,突出道德对君子的要求。从《论语》中可以看出,曾子极善于归纳,他将孔子的仁学思想进行高度归纳。如《学而》中,将孔子的仁学归纳为三点,“忠、信、习”,甚至直接归纳为两点:“忠和恕”;将“为政”归纳为“慎终、追远”;将“君子之道”归纳为三点:“忠、信、义”,甚至简化为两点“文、友”;将“士”的使命归纳为“弘毅”。纵观这些归纳,曾子强调仁学中德的部分,将德化为实践者的每天生活,将德与礼结合起来,与孔子上文讲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直接对应,其对德的部分的理解与孔子仁学的本意完全一致,是仁学的正解。但是,孔子的仁学不仅仅包括化德入礼,还包括以义权德,这一部分在曾子的言论当中鲜有论及,仅仅偏重于仁学的德与礼的部分,统观仁学整体,其实是有偏颇的,后来儒学的发展以曾子、子思、孟子一脉为正统,侧重德与礼,对于义与权的部分严重缺失。
『笾豆之事,则有司存』,「笾」是竹豆,豆是古代祭祀时候用的盛食物的器。笾豆的笾是竹子做的器皿,豆是木头做的,祭祀用的礼器这些器皿,属于枝末上的事情。如何来上祭品,如何行礼,用什么礼器等等,这些枝末上的事,「则有司存」,司存是主管祭祀的官吏,你就可以去依这些官吏的指示而行就行了。换句话说,关键我们抓住根本,重实质不重形式,抓住根本,枝末也就很容易了。
此章指出美德的实践之道,抓住根本,而无需将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之上,这也正是孔子自己讲的,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也正如有子所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用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语的法典化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