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90年代的姜文(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依然是一部史诗级神作)
来自90年代的姜文(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依然是一部史诗级神作)而如何抓住那震耳的一瞬,在于如何理解,太阳,为何照常升起?从76到58,从悲歌到序曲,那一段历史伴随着火车,在轨道上留下阵阵轰鸣。有意是因为,这地方藏着,比直接告诉你更能达意。无意是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就是空白和禁区。无论姜文是有意还是无意,《太阳照常升起》都是一部需要想象力,来理解的电影。
《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需要挖掘细节,破开表象的电影。
除了将所有的线索,串联起来的成就感,那种因某个瞬间而被牵动的想象力,也能让观影者感到欣喜。
这种共鸣与共情,很大程度上不是来自于一个完整的故事结构,而是一种被遮蔽起来的情感。
对于《太阳照常升起》来说,这种遮蔽既是有意为之,也是无意之举。
有意是因为,这地方藏着,比直接告诉你更能达意。
无意是因为,这个地方本身就是空白和禁区。
无论姜文是有意还是无意,《太阳照常升起》都是一部需要想象力,来理解的电影。
从76到58,从悲歌到序曲,那一段历史伴随着火车,在轨道上留下阵阵轰鸣。
而如何抓住那震耳的一瞬,在于如何理解,太阳,为何照常升起?
第一章:一双鱼鞋,一场旧梦“我想要一双,这么大的,长着黄须子的鱼鞋”
因为一场关于过去的梦,疯妈买了一双记忆中的鱼鞋。
从商店里出来,她撞见了正抱着红砖,干私活的李东方。
到了学校,李东方用算盘,展现了他才能,以及他对自己拥有才能的得意。
而这种年轻人该有的朝气和桀骜,却被老师,视作下位者对上位者的挑衅和傲慢。
算盘是打不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老师当然知道这一点。
而这种不合理的要求,目的却只是为了维护一种被官僚化、被教条化的权威。
对于这一切,疯妈全部都看在眼里。
她和他一样,一向都不信、不服拿着鸡毛当令箭的权威,也更不想让年轻人,因某种不合理的强权,而当顺民。
在此之后,李东方高兴于再也不用在学校里浪费时间,因为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手中的算盘,打出更多有使用价值的数字。
就在这个时候,疯妈买来的那双鱼鞋,被一支来回叫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给叼走。
而为了找到这双鞋,疯妈爬上了一棵大树,在树上,她看到了从东方升起的太阳。
于是,就有了这般精彩的一幕,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幕,疯妈才终于下定决定告诉李东方,他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而要想完成这件事,与找到那双弄丢的鱼鞋,一样困难。
李东方看到疯妈为一双弄丢的鱼鞋如此疯狂,他以为只要买一双差不多样子的鞋,就能让疯妈满意。
但这种天真,和那只喊着“我知道,我知道”的鹦鹉一样。
李东方并不理解,疯妈的孤独。
而为了告诉李东方他的父亲究竟是谁,疯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扔掉李东方手上和心里都握着的那把精于算计利益得失的算盘。
关于自己的父亲,李东方得到的第一个线索是一封父亲曾写过的信。
当然,这封信的内容并没有透露一个完整的信息。
李东方自然不懂,也应该不懂。
但她还是用一巴掌,让李东方记住:看没看懂,没关系,看没看见,很重要。
这一天过后,疯妈的行为更加疯狂,她又一次爬到了树上。
在那里,他给李东方讲了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有一个傻子和一个疯子,以及那个跳入井里的13,但13有信心能够钻出来,可14,能够钻出来吗?
疯妈担心,在不远的将来,李东方会住在树上,与主动跳进井里的疯妈不同,他会成为那个被踹进井里的疯子。
但在李东方眼中,疯妈这次是真的疯了。
之后,疯妈在山上那群孩子的掌声中,从红土里挖出了鹅卵石。
李东方从一开始的不解,转为现在的愤怒。
这时,李叔从远处赶来,李东方迫切地希望李叔,能够让疯妈恢复往日的平静。
但带着李叔经历过大风大雨的疯妈,又怎会因三言两语就罢手放弃?
疯妈跟李东方,讲述了李叔接他们到这里的过程,但她给李东方说的话,却匪夷所思。
结合之前疯妈和李叔的对话,树,怎么就歪了?李叔,又怎么就死了?
疯妈想要告诉李东方过去到底发了什么,所以她从红土底下,挖出了鹅卵石。
这个时候,疯妈又给李东方提供了有关他父亲的第二线索。
尽管李东方从教科书上经常接触“牺牲”这个概念,但他依然缺乏对“牺牲”这一概念的理解,因为他连一支火柴带给他的疼痛,他都忍受不了。
而疯妈却让她的孩子要相信,这都是真的。
只要当李东方相信这一点,他才能理解李叔,为何牺牲了。
而这一个故事,尽管没有提到李东方的父亲,但疯妈也让李东方在这个故事里面,对他父亲所在的那支队伍,有了第一次感性认识。
但这种认识太过抽象,李东方依然无法理解,他所想的依然是希望李叔能够纠正疯妈行为。
这时,王叔的一句台词,却相当耐人寻味
警察和大夫,前者意味着用一种暴力手段,来禁锢疯妈的肉体,而后者则意味着用一种镇定剂或者麻醉剂,来麻痹疯妈的思想。
李叔是警察,但他没有禁锢疯妈的能力,至少现在没有。
但这个世上,又有哪个大夫能够麻痹疯妈的思想?
李东方不可能找到这个问题答案,因为天真的他,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在那棵树下,疯妈想要继续将被埋葬的鹅卵石,从红土中给搬出来。
但她遭遇到了阻力,她自信自己可以忍受这滚烫的热水,可对她感到厌烦的李东方,让疯妈遭遇到了一种众叛亲离的挫折。
尽管她很失落,但她这时所担心的,却是年轻的李东方会在这水深火热之中受到伤害。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疯妈似乎开始变得温顺,她不再给李东方增添麻烦
但这种平静,并没持续太久。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留给疯妈的时间,不多了,而她要做的事,却远远没有完成。
翻箱倒柜,李东方自己找到了一封父亲留下的信,但疯妈并没有让他读完,就将信抓了回去。
这时,疯妈开始砸起家里的瓶瓶罐罐。
这一切,都是为另一项计划所做的准备。
而此刻的李东方突然也变得疯狂起来,看到这般跳脚的李东方,疯妈没有觉得自己的权威被冒犯,而是感到一种久违的欣慰。
她终于从温顺的儿子身上,找到了一种敢于反抗的血性。
这种破坏性的一面,似乎让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但当李东方说出为何要这样做的理由时,她又感到一丝难过和沮丧,因为她的儿子并不能理解,她所做一切的良苦用心。
她是孤独的,但她也是孤傲的。
在这项计划尘埃落定之后,疯妈心里的负担,稍微减轻了一点。
现在,她需要给李东方指出一条路,她将那项计划,或者说成果,放在了河的对岸。
而最终能驱动他找到那项计划的动力,就是让他知道,关于他父亲的全部真相。
但历史,又能在何种程度上,让你知道全部的真相?
尽管就连自己父亲的模样,他都需要通过想象,才能有一个大致的画面。
但他知道,他的父亲来自于那支队伍,曾加入过那场战争,他曾有过一个苏联名字,或者说他曾志承苏联的意志。
而且他还从一个底层士兵,成长为一位拥有地位的首长,他曾建设过这片土地,他也曾影响过,在这片土地上,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那一代人。
这天,李东方背着他的母亲、背着村里的人,尝试用疯妈的方式,到河的对岸。
但他既没有带着疯妈手上的锄头,也不能防止这块土坯,被河水淹没,他只能在河水里,隐约地看到疯妈用锄头在水面上自由行走的身影。
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来到了河的对岸。
散落在地的鹅卵石,指引着李东方前往目的地。
那是一个由鹅卵石堆砌而成的“宫殿”,里面所摆放的,是疯妈和他曾打碎过的瓶瓶罐罐。
尽管看起来有模有样,但李东方的两个喷嚏,就将这陈列好的一切,变成废墟。
他无法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事情,这种迷惑让他退怯,让他胆寒。
哪怕他知道,这些东西,他都见过,但这些满是伤痕的过去,让还未坚强起来的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陌生。
他开始思考一些他曾被无数次提醒,但从未想过的问题。
而当他尝试去寻找答案时,历史的厚重感,却已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似乎已经相信李叔,的确牺牲了。
所以此时出现的李叔,让他知道,什么叫做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忘不了,太熟,太熟了,就要跑。
直到他回到家中,看到疯妈正在门前,等待着自己,他才抓住了那块填补内心恐惧和失落的石头。
此时的疯妈,已经不再疯狂。
她找到了那双被叼走的鱼鞋,她深情地抚摸着李东方曾被自己抽打过的脸。
她再一次感到失落,因为她知道,她再也无法“耽误”自己的儿子。
她期盼着将来的某一天,向前走的李东方,能够回过头来,聊一聊她未能见到的事。
但从那一天开始,疯妈只留下了她的衣钵。
第二章:搁浅的红船在东部的某个大学里,梁老师并没有上课,而是在厨房,给在厨房里准备饭菜的学生们唱歌。
一通电话扰乱了这些正在和面女孩儿,不堪入耳的下流话,这既让她们感到害羞,也挑起了一种让她们按奈不住的悸动。
而同样为此焦躁的,不仅是这些正处于青春懵懂的学生,还有故作镇定的梁老师。
被菜刀误伤的手指,出卖了他此时的心猿意马。
而比起学生们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扭捏,给梁老师包扎伤口的林大夫,似乎没有掩盖自身欲望的想法。
夜晚,广场上正放映着样板戏——《红色娘子军》。
尽管大家对这部戏每个画面、每个情节都了如指掌,但这丝毫没能影响到场观众的观影热情。
伴随着熟悉的配乐,在昏暗的灯光下,梁老师跟着节奏,跳起了舞。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段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是,这种悠闲很快就被一个酝酿已久的意外给打破。
两个按奈不住的人,在一个预想中不会被打扰的夜晚,闯入了不该染指的禁区,而撞见他们的,却是被一个突如其来的意外,惊到还未搞清楚什么状况,就匆忙逃窜的梁老师。
于是,一场阴谋,开始酝酿。
林大夫的指认,再加上老唐的建议,如果一切都顺利的话,梁老师会被安上一个流氓罪的罪名,而老唐和林大夫的事儿,也就会因为林大夫的不在场而烟消云散。
但到底是手摸了臀,还是臀摸了手?梁老师在错乱的记忆中,他也很难说出一个确切的答案,就连站在他面前的女孩,在记忆里,也出现了两幅面孔。
但最后结果,他还是认定,自己犯了错。
在病房里,林大夫需要继续稳住,即将落入陷阱的梁老师,她得让梁老师接受自己犯了流氓罪的事实,因为她得让他们相信是梁老师摸了自己。
但冷静下来的梁老师,已经看透了林大夫和老唐的伎俩,面对湿漉漉的林大夫,梁老师用冷漠,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而当另一个陌生的女子在这个时候向他表露爱慕时,梁老师只是站起来,安静地让她离开。
从那一刻起,梁老师似乎下定了某种决心。
出院之后,老唐便在梁老师身边,寸步不离。
他在提防,这个已经有所察觉的猎物。
而这时,吴主任已经抓住了那五个流氓犯,这也就意味着,老唐和林大夫无法再用流氓罪的罪名,将他们的秘密封在梁老师的肚子里。
而这场阴谋,在一首既欢快又悲伤的歌谣中,走向高潮。
紧缺的物质生活、动荡的精神家园以及压抑的情感世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梁老师的心境在沸腾与冷却之间,反复无常。
他崇敬高尚的信仰,但很遗憾,那不是一个让他这样的知识分子乘风破浪的年代。
在这艘搁浅的红船上,谁也说不清楚,到底是他被踢下了船,还他用这样一种方式,弃船而逃。
第三章:红色天鹅绒被下放的老唐和他的妻子,来到了李东方的村庄。
而这个时候,疯妈与他的儿子已经完成了告别。
老唐来到这里,是因为他知识分子的身份,要在这里,进行劳动改造。
而他的妻子却并非如此,对于这片红土地,老唐虽然感到陌生,但他却在一开始,就能融入这里的生活。
而唐妻却不同,她的陌生,是因为她的出身,决定了她是个外来者。
面对闯进来的新鲜人和新鲜事,李东方似乎并没有做好准备,在这手足无措之际,他将自己装进了母亲为他准备的“白宫”。
疯妈点燃的蜡烛,像太阳留下的余晖,而他手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安置,来到这里唐叔。
从梁老师那里接过的猎枪,发挥了作用。
学石油出生的唐老师,这一次,他要和一群在山上长大的孩子,通过打猎,赚取工分。
而外来者唐妻,一听到枪声,就吓得露出了原形。
手握猎枪的唐叔,在带领这样一群孩子的时候,他有了一种奇妙的感觉。
他仿佛在带领一支队伍,他仿佛成为了他们信任的领袖,他仿佛真的如唐妻在一开始所说那样:“知子,莫过母”
这片土地,就是他的母亲。
在打猎的过程中,唐叔教授这些孩子,哪些是应该打的,哪些是不应该打的。
而到达一个地方,他都会用一根木岔留下记号,似乎在证明这里已经被他所占领。
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这群孩子学会的战术,也越来越活。
他们有了队形,有了装备,也有了冲锋号。
此时的唐叔,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知识分子,他在这里接受了某种改造。
改造他的老师,是一把枪,一群孩子,还有一片山林。
而这一天,他在山林中发现了疯妈留下的“白宫”。
在这里,他似乎得到某种启示,而这种启示与他在这座山上得到的改造,如出一辙。
或许就连他自己都没发现,他迷恋上在山上的生活,而山上的孩子们也开始依赖这位带着他们“开疆扩土”的唐叔。
然而,一场意料之外的变故,突然夺走了唐叔原本快要脱掉的天鹅绒。
唐妻的背叛,与李东方的逾矩,这些都让唐叔感到愤怒。
他对李东方动了杀心,而李东方却用一个问题,暂时救了自己一命。
到底什么才是天鹅绒?
在来到这里之前,唐叔的理解是唐婶身上能给他温存的地方,而那里,是一块来自南洋的天鹅绒。
为了让李东方知道,天鹅绒到底是一张什么样的布,他来到北京,但朋友的一番劝导让他觉得这件事的发生不是偶然。
外来者唐婶与李东方的结合,已经是一种阻止不了的结果。
回到山里的唐叔,接受了这一现实。
但李东方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将一面鲜红的锦旗拿到了唐叔面前。
这的确也是一块天鹅绒,但与来自南洋的布匹不同,它是用鲜血染成的。
唐叔彻底愤怒了,但到底是因为李东方对这面锦旗的无知,还是因为唐妻的肚子亵渎了这面锦旗?
恐怕就连扣下扳机的唐叔,一时也说不清这一问题的答案。
第四章:别害怕,阿辽沙时间回到1958,所有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说起。
那一年,满怀壮志的唐叔和梁老师,带着技术与蓝图回到祖国。
他们将在西部某个石油基地,开启一个文明古国的工业之路。
但也是那一年,疯妈却得到了自己丈夫去世的消息。
李不空牺牲了,他有苏联名字,叫阿辽沙。
而为他取名的苏联人,却根本不会念他的中文名字。
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不在乎他的中文名字。
疯妈知道,李不空是一位英雄,可英雄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在衣服上留下三个弹孔?
李不空的思想,伴随着李不空的生命,定格在了1958。
这也意味着,他再也没有机会,拿掉他的苏联名字阿辽沙,而他的死亡,与一个问题,以及这个问题的答案,息息相关。
不管时机是否成熟,不管前路有多艰险,这辆烧起煤炉的火车已经开动。
它丢掉了曾经的老师,它也没有带上正在火尖上,纵情跳舞的唐和梁。
只有疯妈带着即将出生的孩子,登上了这列在黑暗中奔赴光明的火车。
当远处投来的火花,照亮了列车的车厢时,她再一次见到了那三个弹孔。
也正因如此,她也突然领悟,李不空,更确切的说,是阿辽莎究竟为何而亡。
他的迷惑,他的恐惧,他的不甘,在这一刻,这些情绪跨越了时空,并带着那个还未找到答案的问题,传递给了疯妈和他的孩子。
“我知道你的痛苦,但请不要害怕,这列火车并没有失控,它愿意停下来,等待下一代人的成长,而他们总会在某个时刻顿悟,太阳,为何照常升起。”
往期回顾:豆瓣8.8,把商业片拍得如此豪横,深度回顾姜文的《让子弹飞》
豆瓣6.5,《一步之遥》是烂片?不,你又低估了姜文的表达欲
许晴的艳,彭于晏的鲜,姜文用《邪不压正》包了一顿怎样的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