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展览以文献的形式呈现了一则鲁迅给钱君匋的回信。在信中,鲁迅写道:“君匋先生:顷奉到惠函并书面二包,费神,谢谢。印费多少,应如何交付,希见示,当即遵办。《思想·山水·人物》中的sketchbook一字,完全係我看错译错。最近出版的《一般》有一篇文章(题目似系《论翻译之难》)指摘得很对的。但那结论以翻译为冒险,我却以为不然。翻译似乎不能因为有人粗心或浅学,有了误译,便成冒险事业,于是反过来给误译的人辩护。”从内容推测,应是两人探讨作品的翻译问题。上世纪30年代,钱君匋也不止一次写信向鲁迅索取其新近出版的著作,鲁迅都欣然寄赠。钱君匋是鲁迅作品的“御用设计师”,两人在此封信中探讨了翻译问题。钱君匋190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原名玉棠,学名锦堂,别署豫堂、午斋、冰壶生等。步入展厅,黑底白字的“万叶书店”店招,将观众引向钱君匋的“出版”之路。而这段故事要从他20岁那年说起。1927年8月,在创办人

33000天、1700余种书籍装帧、22000余方篆刻印作,这一组数字简明有力地佐证了一位江南文化大家一生的成果,他便是身兼数才的钱君匋。

钱老有“八绝”,不仅诗、书、画、印皆擅,在书籍装帧、鉴藏、出版、音乐方面也颇多造诣。他是鲁迅作品的“御用设计师”,有“钱封面”之雅号;他也是赵之谦印石的收藏大家;晚年更将数千件收藏悉数捐出,其一生艺术成就与贡献堪称近现代艺坛奇迹。

即日起至5月25日,“艺兼众美——钱君匋艺术文献展”亮相兰溪路138号上海城市创艺空间,以“抱华”“万叶”“迟鸿”“无倦苦”四部分,带领观者走进钱君匋的艺术生命以及他所结交的“朋友圈”。

“钱封面”享誉沪上出版界

钱君匋1907年出生于浙江桐乡屠甸镇,原名玉棠,学名锦堂,别署豫堂、午斋、冰壶生等。步入展厅,黑底白字的“万叶书店”店招,将观众引向钱君匋的“出版”之路。而这段故事要从他20岁那年说起。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1)

1927年8月,在创办人章锡琛邀请下,钱君匋入职开明书店。当时书店设于宝山路宝山里60号的章锡琛住宅内,以客堂为门市部,楼上设编辑部,同事有赵景深、王蔼史、索非、王燕棠等。由钱君匋装帧的书籍,很快成为开明书店的主角,常常放在显要位置。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2)

正是凭借书籍装帧,钱君匋开始在上海出版界和文学界崭露头角,成为当时的大作家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陈望道、郑振铎、叶圣陶的朋友,“钱封面”的雅号在出版界传开了。展厅中展出的部分当时他所设计的书籍封面,其中就有鲁迅的《艺术论》《文艺与批评》《十月》《死魂灵》,茅盾的《蚀》《虹》《雪人》,巴金的《家》,郁达夫的《郁达夫全集》,陈望道的《苏俄文学理论》,陈学昭的《时代妇女》,曹禺的《日出》等。据统计,钱君匋累计装帧作品1700余件,巧妙地借助书籍装帧这种独特的轻武器,不遗余力地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他曾说:“(当时)许多名家的作品集,差不多都是我经手装帧的。”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3)

钱君匋是鲁迅作品的“御用设计师”,两人在此封信中探讨了翻译问题。

展览以文献的形式呈现了一则鲁迅给钱君匋的回信。在信中,鲁迅写道:“君匋先生:顷奉到惠函并书面二包,费神,谢谢。印费多少,应如何交付,希见示,当即遵办。《思想·山水·人物》中的sketchbook一字,完全係我看错译错。最近出版的《一般》有一篇文章(题目似系《论翻译之难》)指摘得很对的。但那结论以翻译为冒险,我却以为不然。翻译似乎不能因为有人粗心或浅学,有了误译,便成冒险事业,于是反过来给误译的人辩护。”从内容推测,应是两人探讨作品的翻译问题。上世纪30年代,钱君匋也不止一次写信向鲁迅索取其新近出版的著作,鲁迅都欣然寄赠。

1938年,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钱君匋与5位同样血气方刚的挚友一拍即合,创办了进步的万叶书店。时年7月1日,万叶书店在上海海宁路咸宁里11号一间不大的出租屋挂牌营业了。从此,这家在硝烟弥漫的战火中诞生、以出版音乐读物为主的出版机构,在艰苦环境的磨难中顽强发展,为中国出版史写下了重要一页。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4)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5)

早期,万叶书店出版读物涉及音乐、美术、文学、儿童四大门类;新中国成立后,向专业音乐出版发展,成为当时独一无二的音乐专业出版社。书店先后出版了200多种音乐理论专著、歌曲集、乐谱,如《中国音乐史纲》《音乐技术学习丛刊》《民间音乐研究》《曲式法》《万叶歌曲集》《新疆民间合唱选》等,有些书籍印数不少,一版再版乃至十多版。事实上,早在上世纪20年代,钱君匋就开始写歌谱曲,作曲填词的歌曲不下百首,展厅中也不乏由他亲手作词作曲的曲目,如《你的爱情》等。因此,他也被业界誉为“我国现代音乐出版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

无与伦比的“朋友圈”

文缘艺缘,去燕来鸿。钱君匋交游广泛,众多文人名士构成了他的“朋友圈”。借由书籍装帧、文学出版,他结识了鲁迅、茅盾、巴金、陈望道等文化大家;在书画篆刻方面,同样交游者众,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于右任、李叔同、叶恭绰、张宗祥、沈尹默、朱屺瞻、沈迈士、马公愚、吴湖帆、刘海粟、潘天寿、王个簃、丰子恺、谭建丞、潘伯鹰、诸乐三、张大壮、陈巨来、钱镜塘、陆俨少、唐云、陈大羽、叶潞渊、张鲁庵、叶遐庵、邵洛羊等。

其中,钱君匋与黄宾虹、于右任、丰子恺等人的交往,成就了一段段佳话。1932年6月,钱君匋受陈铭枢邀请,兼任神州国光社美术编辑,和黄宾虹成为同事,两人每遇必谈书画,遂成挚友。之后,黄宾虹因故离职,其主编的巨著《美术丛书》仅出三集而止。1935年春,钱君匋出任总编,将该丛书续纂至第四集,洋洋巨著终成全璧。上世纪50年代,黄宾虹由杭州来上海必由潘天寿陪同,一起访问居于邻园村的钱君匋,三人谈艺竟可终日。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6)

钱君匋与他的朋友圈

当时,20多岁的钱君匋与50多岁的于右任也是忘年交。钱君匋为于右任篆刻了“关中衣士”“鸳鸯七志斋”等多方印章,而于右任累计为钱君匋书写“时雨光万物,大云庇九州”等书法作品50余件。于右任迁居南京以后,二人相见日少,但于右任每次来上海,总要设法通知钱君匋。正是受于右任的濡染,钱君匋的魏碑书和草书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对青年钱君匋来说,丰子恺更是令他受益颇多的良师益友。1923年春,经钱作民介绍,丰子恺认可,钱君匋免试入学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当时他的老师有弘一大师的三位高足:教图案的吴梦非、教音乐的刘质平、教绘画的丰子恺。18岁那年,钱君匋毕业,写信给丰先生,请他留心为自己找个工作。丰子恺回信指出信中的错别字和不合语法的文字,要他把这些缺点弥补,并非常严厉地说,这样的文字水平,即使有合适的工作,我敢介绍吗?钱君匋读了信后就奋发通读《实用学生字典》,半年后,竟把字典全部背诵出来了。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7)

可以说,青年钱君匋正是在丰子恺的谆谆教诲甚至是耳提面命下,逐步取得了艺术方面的一些学识。此后在半个多世纪的交游中,他们两人往来频繁,或饮酒出游,或琴棋唱和,或谈艺论文,亦师亦友,丰子恺累计写给钱君匋的书信不下三四百封,赠予他的画作不下三四十幅,钱君匋后来总结:“我受他的影响最多最深。”展厅中,一封1954年丰子恺手书的信件,呈现了他对钱君匋的高度评价:“钱子君匋,富于美术天才,幼时在艺术师范学画,头角崭然,冠于侪辈。长而技益进,欲穷美术之源,由画进于书法,更进于金石,遂大展其才,自成一家。”

数千件藏品悉数捐赠

钱君匋一生治印两万余方,包括巨印在内,以及各种书体的长短跋。在篆刻一道,他对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情有独钟,至上世纪60年代初,共收得赵之谦印100多件、黄士陵印159件、吴昌硕印200件,并取三人的别号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无倦苦斋”。他曾自述:“余得无闷(赵之谦)、倦叟(黄牧甫)、苦铁(吴昌硕)印均逾百,堪与‘三百石印富翁’齐大比美,乃珍护之于一室,效沈韵初‘灵寿华馆’,缀三家别署之首字以名之。”

钱君匋好学亦好藏。为了学习,他先是搜集珂罗版画册,进而搜求当时的名人手迹。有点经济能力以后,转为追求古代名迹。他最早收藏的有徐渭、陈淳、文徵明、张宏、沈周、陈洪绶、仇英等,随后收藏的有龚贤、石涛、华喦、王翚、王原祁、金农、李方膺、郑燮、伊秉绶、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黄士陵、任伯年、虚谷、齐白石等。至上世纪60年代前期,已有古人作品数千件。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8)

钱君匋篆刻作品

在艺术风格的形成上,钱君匋受赵之谦影响颇深。他曾在《我爱刻印》一文中提及,1942年刻的两方巨印,都受赵之谦巨印“赵之谦印”“滂喜斋”“郑斋”的影响。赵之谦一生清苦,颠沛流离,留下的作品并不多,尤其是其篆刻作品,存世不足400方,存世的印章原石更是不到200方,其中大半为钱君匋所藏。

钱君匋的日记中,最早记录收藏赵之谦作品时才26岁,后来,陆续有赵氏作品入藏,字里行间,满是欢喜与感慨。得到佳作后“皆合余之真精新标准,爱甚”,“均极精妙绝伦,颇可玩味,宝而藏之”,“深庆所得,分享喜悦”,也有因对方索价太高而“失之交臂,深为可惜”,他自言有“赵癖”,不虚也。1955年冬,得知天津劝业场某古玩商有一批赵之谦印章要卖,他不顾当地厚达五寸的大雪,急赴津门,但因为对方索价过高没能谈成。当时出价2000元,相当于他一年的工资。后来经朋友反复协商,终于以1500元成交。这一批共收藏了105件赵之谦原印,钱君匋“欣喜若狂”。

身怀八甲是八个月吗?(他身怀八绝)(9)

钱君匋一生治印两万余方,同时也是位大收藏家。

晚年,钱君匋当选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仍活跃于艺坛。更令人称道的是他的捐赠义举。1985年,经过认真考虑,钱君匋决定将全部珍藏共4000余件捐献给家乡人民。其中,一级藏品十几件。桐乡市政府因此新建了君匋艺术院,作为珍品收藏及书画研究、创作的中心。1996年,钱君匋又将晚年的收藏,包括明清字画、现代字画及古代陶瓷、铜镜和自作字画、印章等共1000余件,捐赠给海宁。

钱君匋说:“余少清贫,攻篆刻、书法、花卉,苦无名迹可循。”所以,晚年捐出所有收藏后,他对君匋艺术院的寄语唯有“开门办院”四字。

33000多天,是钱君匋生命的全部天数。在这个生命长度中,他勤奋治艺,释放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文化能量。走进“艺兼众美——钱君匋艺术文献展”,也就走进了钱君匋的艺术生命。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编辑:徐佳敏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