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系啥意思(请慎用莆田系这个词)
莆田系啥意思(请慎用莆田系这个词)前些年,福建省长发动相关部门,花了一年时间,深入研究莆商的特质,最后归纳为四个词:精明干炼、勤劳拼搏、俭朴务实、孝敬慈爱。像年销售十亿的红木家具协会会长企业,三兄弟分工不分家,都极孝敬父母。他们的下一代也已分别开始创业,但都和睦相处,像这样的家族比比皆是。他们生活俭朴,但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不仅在历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中,莆田人一枝独秀;而且每次需要奉献爱心,他们都争先恐后尽力而为。侨乡江口镇,华侨捐办学校、医院及修路等以百亿计。而当莆田市委书记到京发动成立“大爱妈祖爱心慈善基金会”时,企业家们当天就慷慨解囊1.7亿元。当然,发源于莆田的妈祖文化如今已经传播全球,虔诚的信众达到三亿,这本身就是一项奇迹。莆田文化不值得好好研究吗?正如作家林春荣所说:“莆田是中国进士举人人数密度最高的一个城市,也是诞生状元最多的一个城市。二千四百多个进士,数以万计的举人、秀才,密密麻麻,分布在一千多年的
近期,西方许多媒体或政府机构把新冠病毒命名为“中国病毒”,立即引起中国人的公愤和一片声讨。我也很振奋,觉得应该反击,咱伟大的祖国岂容乱泼脏水?而中国人现在有自信、有能力维护自己的尊严,真是值得欣慰甚至骄傲啊!这几天,在许多科学家和权威机构的努力下,世界卫生组织正式重新定名,使得那些别有用心者不能如愿以偿了。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些西方人也和部分中国人一样,爱叫人外号,很不严谨,甚至不负责任,不顾是否伤害他人,这是不可取的轻浮草率的言行。同样,在这次疫情與论中,也有许多自媒体连篇累牍抨击“莆田系”。这类批评本身无可厚非,但冠以“莆田系”就大可商榷了。因为在全国各地从事医疗行业的,毕竟只是莆田市的一个乡镇,与绝大多数莆田人没有任何关系。所以,这么称呼是不是不够科学?不过,这种现象已经延续了20多年了,360万莆田人和数百万的海外侨胞及其他散居全国各地的莆籍人士及后裔(包括李嘉诚、孙正义等),从来没有人表示愤怒,更没有人站出来辩解。他们总是宽厚地一笑了之,脸上有时还挂着一丝无奈、歉疚、坦然等等表情。他们的这种表情其实是非常真诚的,长期以来他们养成了忍辱负重、宽宏大量的习惯。他们只想与人为善,免伤和气;他们更想集中精力谋发展,不愿意浪费精力逞口舌之快。他们是不是很有意思?所以,趁着宅家无事,我来介绍介绍莆田人,让大家给予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好吗?
在福建,莆田人是最值得同情的一个群体。分配电话区号,最没人要的0594,莆田人嚇嚇嚇接受了;安排车牌时,又不按此顺序或经济位次的顺序,把B给了莆田,也没一个莆田人敢有异议。尽管莆田人在省里当大官的一直都不少,反正大家都觉得这些都不重要。在业余生活中,许多人当面调侃莆田人的普通话,大家也都是笑笑而过。最典型的是玩扑克牌,若底不埋分,其他地方的人就公然笑之为“莆田底”,意思是太小气了。有时还当着莆籍权贵的面指责,大家也都乐在其中,乐此不疲。谁叫莆田曾经太穷太苦了,人们的生活只好十分节俭,渐渐在全省“久负盛名”。总之,莆田人被人取笑多了,也逐渐习惯变得无所谓了。唯独肯为莆田人做些辩解的是一位老市委书记。那是一次工作检查现场会,省主要领导当众调侃市委书记,听说“莆田系”的经营模式都是“你有病,病很重,可以治,钱很贵”四句话吧。市委书记说,那都是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学的啊。省领导问什么意思,市委书记说,我们许多领导干部不就经常对下级说,好好干,有前途,组织正在考虑,要经得起考验喔。两套话语,如出一辙。此言虽然引得现场笑声一片,但莆田人自己却从未为此公开回应过。
说起莆田总被人调侃的种种主客观原因,不能不提区划频繁调整这个因素。新中国成立后,莆田、仙游两县先归南边的泉州管辖20年,后划归北边的闽侯专区,不久又成立莆田地区,下辖7县。10年后又撤销莆田地区,把5县划回福州管辖,仅剩莆仙两县孤悬半空,不知何去何从。当时,撤销地区时尚余1000多名干部无处安排,领头的副专员便给省委书记写信,建议成立莆田市,以安置留守干部。省委书记迫于无奈,只好顺水推舟,于1983年5月把莆仙两县成立为莆田市(实际上1984年后才正式运行)。所以,这个城市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而是一个堕胎未遂的早产儿。先天条件极差,名符其实的一穷二白,连公职人员的工资都时常拖欠;不仅连个中专以上的学校都没有,几乎所有行业都是处女地;电话号码只有四位数,全市仅用一张小地图一般大的挂纸就罗列完整了。这样惨不忍睹的莆田市,如何能赢得外人的尊敬与重视呢?
但是莆田人有志气,不怨天,不尤人,不等不靠,埋头苦干,凭借罕见的勇敢拼搏、开拓进取、吃苦耐劳、百折不挠和世代相传的聪明才智,硬是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们走南闯北,干尽苦活、累活、脏活,受尽欺辱;他们还远涉重洋,克服种种困难到非洲、南美等地讨生活,时有殒命等等灭顶之灾,但仍然前仆后继。他们信念坚定,无所畏惧,无远弗届,无可阻挡,从不吝啬流血洒泪,就这样拼搏不止,然后回报桑梓。这才换来莆田的脱胎换骨、凤凰涅槃。近十多年,莆田市的GDP更是增长十倍多,增幅一直保持全省前列;平均房价也居全省第三,紧追厦门、福州;居民的网络购销一直在全国赫赫有名;如今的莆田学院也在全省名列前茅;莆田的民营经济在夹缝里求生存,如今好多个行业在全国处于执牛耳地位,如民营加油站占全国的八、九成,黄金珠宝业占全国的七成,木材业占全国的九成,红木家具占全国的七成……而且全是“无中生有”,可见莆田人的创造力不可小觑。
总之,莆田人没有家底,只能靠勇敢顽强,靠奋力拼搏。他们的吃苦耐劳使之成为全国田径之乡和全国篮球城市,许多优秀运动健将不断为国争光。他们的聪明才智也表现在高考红旗名闻遐迩,全国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星罗棋布,院士16位,仅次于省会福州。在古代,莆田读书人更是灿若繁星,莆田县的进士人数更是全国第一,而且质量卓越。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莆田16人中进士,包括“四异”:状元黄公度、榜眼陈俊卿、年纪最大的林邓75岁、年纪最小的龚茂良18岁。当时皇帝高宗很惊奇,就问状元和榜眼何故“枌榆未五里,魁亚占双标”。陈俊卿回答:“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 ”。这个陈俊卿,后来官至宰相,把莆田人坚韧不拔的性格和重视教育的风气描述得十分传神,高宗很是满意。
所以,当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朱熹在学术研究遇到瓶颈时,他的恩师李侗便教导他去莆田游学。于是,1160年冬至1161年春,朱熹在他理学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来到莆田拜“南夫子”林光朝为师,又遇另一博学鸿儒方翥,亦“兄事之”。朱熹惊叹他们“说一种道理,说得精神,极好听,为之踊跃鼓动。退之思之,忘寝与食者数时。好之,念念而不忘”。半年中,他流连红泉书院以及附近的群仙书社、壶山书院、木兰书院等学术机构,与莆籍名儒陈俊卿、龚茂良、方士端、林大鼐、郑耕老、方德明等交谊深厚。在莆田,立志写出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学问家郑樵也对朱熹给予了极大影响,后来朱熹的治学方法和学术思想几乎与之一脉相承。所以,朱熹感叹“莆人物之盛”,让他受益颇多,甚至在学术研究上豁然开朗,便当即写下最脍炙人口的九首诗。以后,朱熹又十多次来到莆田,并让22位学子成为他的得意高徒。最后,著名诗人刘克庄又妙笔生花,苦奏朝廷,为他争取到“文”的谥号。这些足以反映此地的学风相当之盛。
正如作家林春荣所说:“莆田是中国进士举人人数密度最高的一个城市,也是诞生状元最多的一个城市。二千四百多个进士,数以万计的举人、秀才,密密麻麻,分布在一千多年的时间脉络上,分布在数百个的乡村里”,使莆田人身上的儒家文化烙印极其深刻。如孔子推崇“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方志也记述“莆人生性缄默,不事宣扬”;儒家倡导“孝悌”,莆人的孝敬文化极其浓厚。
前些年,福建省长发动相关部门,花了一年时间,深入研究莆商的特质,最后归纳为四个词:精明干炼、勤劳拼搏、俭朴务实、孝敬慈爱。像年销售十亿的红木家具协会会长企业,三兄弟分工不分家,都极孝敬父母。他们的下一代也已分别开始创业,但都和睦相处,像这样的家族比比皆是。他们生活俭朴,但都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不仅在历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中,莆田人一枝独秀;而且每次需要奉献爱心,他们都争先恐后尽力而为。侨乡江口镇,华侨捐办学校、医院及修路等以百亿计。而当莆田市委书记到京发动成立“大爱妈祖爱心慈善基金会”时,企业家们当天就慷慨解囊1.7亿元。当然,发源于莆田的妈祖文化如今已经传播全球,虔诚的信众达到三亿,这本身就是一项奇迹。莆田文化不值得好好研究吗?
所以,受尽磨难困苦、自强不息的莆田人,还请大家多多关照!若能慎用“莆田系”一词,我等乡亲就千恩万谢了。
来源:网络|编辑:萧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