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东方头条,还请自重!)不少分析认为刘备伐吴是在错误的时候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其实不然,刘备伐吴本身并没有错,时机也没选错,错的是刘备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夷陵之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连曹丕都能看出问题,认为刘备犯了兵家大忌必败无疑,可叹刘备英雄一世临了却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葬送了蜀汉几十年的积累,实在可惜!第二,实事求是的说刘备伐吴并非是一时激愤之下做出的冲动之举,从关羽死后到刘备伐吴中间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见刘备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而且从当时来看刘备的胜算其实不低:首先,东吴方面吕蒙已死,陆逊在219年偷袭荆州之前一直在地方和山越作战,并没有多大名声,刘备征战沙场多年,至少刘备自己认为江东无人是他对手。其次,蜀汉本身实力并不弱,虽然荆州和东三郡先后丢失,但是拿下了汉中无后顾之忧的刘备此时实力依然雄厚,兵强马壮带甲之士十余万,军事实力不在东吴之下。第三,吴蜀联盟已经不复存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7月,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刘备终于兴兵大举伐吴,按照演义中的说法是朝野上下反对者众多,其中尤以秦宓、赵云和诸葛亮反对最为激烈,比如诸葛亮说:“吾苦谏数次,只是不听”,刘备出征临行前诸葛亮再次谏阻;赵云则说:“国贼乃曹操,非孙权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1)

然而事实上这只是演义中的说法,正史中并没有诸葛亮明确反对刘备伐吴的记载,《诸葛亮传》和《先主传》都未提到,反倒是明确记载了赵云的劝阻之言(和演义叙述差不多,就不多复述了),由此可见正史中诸葛亮对刘备伐吴是默许的,那么刘备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为何诸葛亮却有所保留?原因有三,我们来分析一下。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2)

第一,《隆中对》是诸葛亮提出的,天下有变之时荆州和益州同时出兵可以说是蜀汉的国策,现在荆州丢失对蜀汉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有不少观点认为刘备从一开始就应该放弃荆州,集中力量和曹魏争夺关中,这个其实有失偏颇,刘备想要成就大业荆州绝对不容有失,从荆州出兵比从汉中出兵对曹魏的威胁要大得多。

从日后诸葛亮数次北伐徒劳无功来看,荆州丢失对蜀汉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所以诸葛亮对刘备伐吴从战略层面上来说不可能会提出反对意见。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3)

第二,实事求是的说刘备伐吴并非是一时激愤之下做出的冲动之举,从关羽死后到刘备伐吴中间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可见刘备是做了充分准备的,而且从当时来看刘备的胜算其实不低:首先,东吴方面吕蒙已死,陆逊在219年偷袭荆州之前一直在地方和山越作战,并没有多大名声,刘备征战沙场多年,至少刘备自己认为江东无人是他对手。

其次,蜀汉本身实力并不弱,虽然荆州和东三郡先后丢失,但是拿下了汉中无后顾之忧的刘备此时实力依然雄厚,兵强马壮带甲之士十余万,军事实力不在东吴之下。

诸葛亮和刘备决心伐吴(赵云反对最为激烈)(4)

第三,吴蜀联盟已经不复存在,双方迟早必有一战,当时曹操已死,刚刚登基没多久的曹丕忙于国内事务千头万绪,晚打不如早打,等曹丕腾出手来可能就多了个变数,何况刘备伐吴决心很大,可以说谁的话都不听,与其和刘备对着干,倒不如在后勤保障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支援,这可能也是诸葛亮默许的原因之一。

不少分析认为刘备伐吴是在错误的时候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其实不然,刘备伐吴本身并没有错,时机也没选错,错的是刘备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夷陵之战树栅连营七百余里连曹丕都能看出问题,认为刘备犯了兵家大忌必败无疑,可叹刘备英雄一世临了却犯下如此低级错误,葬送了蜀汉几十年的积累,实在可惜!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东方头条,还请自重!)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