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的主要内容(散文七月七)
七夕乞巧的主要内容(散文七月七)说到“七夕节”,必谈“乞巧节”,“乞巧”是“七夕”的主要内容。“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集市上购买乞巧物品的盛况来推断,就可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
我从小生活在关中农村,农事之余,一直上学,是从历史教科书上知道“昆明池”的,西安有“昆明池”,北京有“昆明湖”,但一直很纳闷,为什么云南昆明没有“昆明池”呢?慢慢长大,才知道一些来源,滇池其实就是“昆明池”。
在此之前,关于七夕织女和牛郎的故事,小时候就从婆(宝鸡方言,奶的意思)的口中得知,每天晚上,婆在我睡觉前就不厌其烦地讲着这个故事,尤其到了夏季,天空明朗,星光灿烂,婆会指着夜空,说这是银河,那是织女星,那是牛郎星,听着、看着,心里和银河一样亮堂。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伟大的爱情诗歌,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每次我路过华清池,看到蜿蜒起伏的骊山,想起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绝唱,感慨万千。一个堂堂“皇帝”,关键时刻,也没有能力留下自己心爱的女人。诗人“煽情”的背后,可以看出,在凄美的爱情面前,更多的是人生的无奈。
通过这首诗,至少说明了唐代以前,“七夕节”应该就有了。而且这个节日很隆重。“七夕节”——这个节日,我想主要还是来自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传说。我们经常羡慕莎翁笔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浪漫爱情故事,在欧洲的博物馆、教堂随处可以看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们以爱情神话为体裁创作的各种名画、雕刻等;在“中国古代四大爱情传说”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的爱情故事表现了人们追求纯洁爱情的浪漫和决绝,和国外比,丝毫不逊。以爱情为主线的牛郎与织女“鹊桥相会”、以“孝为中心”的董永与七仙女“天仙配”都与“七夕”有关,因而七夕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葙。”应劭《风俗通》中可以看出:当时牛郎和织女只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没有爱情方面的描述。西汉时,牛郎织女被描述成两位神人,班固的《西都赋》中描写:“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指昆明池两边的牛郎、织女雕像。后汉乐府“古诗十九首”进一步有描写,其中的一首描写《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
《黄帝内经》中女子的生命之数为七:女子七岁齿更发张,二七就发育有了月事,为生育做好了准备,三七四七都是身强体健之时,五七身体渐渐衰弱,六七开始生白发,七七天癸竭,生育能力终止。这样一来,七月初七既是人日,七又对女子意义非凡,两个吉祥数字叠加,“七夕乞巧”祈福顺理成章。可是说,由星宿到神话、传说,由传说故事到世俗意义上的祭祀、膜拜,“牛郎和织女”越来越贴近人和真实的生活,更加世俗化、人情化。从各种文字记载,我觉得,“七夕节”形成至少在汉朝以前。也可以说,自从汉朝开始,“七夕节”真正成了老百姓的传统节日。
“天上有银汉,地下有西汉。”流传了千百年的“牛郎织女”故事的起源地,各地一直争执不休。其中,最具中国特色、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这四大民间传说,后三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故事发源地,唯牛郎织女传说的故乡一直存有争议,况且它把天上和人间放在了一个层面上演绎,这在四大传说中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但是,很多人,还是认可了汉代修建的长安“昆明池”。
说到“七夕节”,必谈“乞巧节”,“乞巧”是“七夕”的主要内容。“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集市上购买乞巧物品的盛况来推断,就可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和中国传统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不差上下。
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与女红等诸多习俗还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并不断扩大范围,传向一些华人居住的地区和国家,和当地文化互相影响、共同发展。
家乡属于西北,属缺水干旱,也有过“乞巧节”(也叫“女儿节”)的传统,现在有些人叫“中国的情人节”,我不敢苟同、也不赞成,在中国汉语言语境下,“情人”和“爱人”还是有些区别的。农历六月六日,碎女子(小姑娘的意思)们用绿豆、大麦、豌豆、谷子、高粱等五色杂粮入水浸泡,藏于箱中,让其生芽,到七月七日晚端出来,名曰“巧芽”。据说,姑娘们把巧芽放在一起,看谁的芽生的白,长的高,谁将来就心灵手巧,能找一个如意郎君白头到老。同时还要聚集灯前,把巧芽收集起来,放到一张八仙桌子上,桌上供尊七仙女神像,设上供品包括茶、酒、鲜花,新鲜水果西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众女轮流上香化表,最后围在一起唱《乞巧歌》:“天皇皇地皇皇 俺请七姐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光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乞求七仙女赐以灵巧之心之手;并穿针引线刺绣状,意思是请织女星传授女工技巧,叫做“穿针乞巧”。嘴里不停念叨:“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盖; 七月七日摘下来,姐姐妹妹照影来;又像花,又像菜,看谁心灵手儿快 。”把自己做好的巧芽置于织女像前,然后掐出一寸长的短节,投放在清水盆中,视巧芽影子所呈现的形状卜巧拙。如影子象一苗针、一条线或一朵花,就认为该姑娘心灵手巧;若象一根椽、一条檩,就是手笨、愚蠢了,关中话叫“瓜娃”。有些村子有“乞巧会”。乞巧同时,也祈祷父母长寿:“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容颜; 乞我爹娘千万岁,乞我姐妹千万年。”我们村的老人,在“乞巧”的晚上弄得神秘,不让我们这些男娃娃看,早早催我们上炕睡觉,十几岁的女娃娃也要挑选一些灵醒的,不光“卜巧”,还要“赛巧”。听说,这些女娃娃忽然会被神灵附身,天眼开窍,预知未来,开口说话。
乞巧活动,历史悠久,流传广泛,要过七天,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等七类仪式,后来大多只有七夕这一天活动,参加者大多为各村年轻媳妇或未出嫁的姑娘。“乞巧节全民参与,由登高、曝衣、晒书、乞富、乞寿、乞子、乞平安等活动,逐渐归一化为仅由妇女们穿针引线,向织女乞巧,向月亮祷祝,以此诉说她们的隐曲深哀。”一些地方还加以改造,由七个小姑娘分别表演穿针引线、织布纺线、弹琴等七种技艺。小姑娘们用稚嫩的双手摆弄出纳鞋底、纺线、织布等动作,如勤劳巧手的织女一般。掐巧芽之后,当七个小姑娘依次写成“七夕我们来乞巧”后,活动推向高潮。乞巧的姑娘们还会唱巧歌:“七月七、七巧来,梧桐树下花儿开;花儿开、树儿摆,我把巧娘迎下来。我给巧娘献西瓜,巧娘教我学绣花;蜜桃献给巧娘尝,巧娘教我缝纫忙。我给巧娘献李子,巧娘教我纳底子;各种水果齐献给,我把技巧要学深。姑娘们、来乞巧,乞了巧、就能巧;心儿灵、手儿巧,梦想成真不可少。传统文化年年搞,来年我们再乞巧。”移风易俗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味道。
乞巧活动,除了掐巧、乞巧、讨巧等内容,现场周围还展示着村民亲手制作的绣花鞋、鞋垫、手工织布、剪纸、刺绣、花馍以及字画,是村子一场民俗文化盛宴。我们村,应属于秦人,从甘肃沿着渭河而下,离“汧渭之会”不远,主要继承了一些周秦文化。《史记.秦本纪》中说,“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女修,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是秦部落的女首领,也是心灵手巧的纺织女,有一些学者认为,女修就是织女星的原型,故而受到后代的崇拜。司马迁的《史记·天官书》中谓“织女,天女孙也”,很清楚的将织女星说成是天帝之女,是位女神仙。晋周处有本《风土记》,除了描述女子供奉瓜果于庭、祈福祈寿之外,七夕还首次有了了求子的功能:“七月初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酺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祈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见者便拜,而愿无子乞子,唯得其一,不可兼求。”可以说,“乞巧节”由来已久,包含着勤劳的老百姓最朴素的祭拜情怀和生活希冀。
七月七,“七夕节”、“乞巧节”,节日从天上到人间、由神话到落地世俗社会,达到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主张。汉武帝修建西安昆明池,承载了人们对传说故事的物化,让这个节日、“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扬光大。
位于云南昆明的大观楼,悬挂有一副由清代孙髯翁所作、驰名于世的长联,其下联开头为:“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其中的“汉习楼船”,说的就是二千多年前汉武帝刘彻,在京城长安(西安)南郊斗门镇开凿巨大的人工湖,训练汉朝的“楼船水师”的历史故事。
据《汉书》、《史记》等记载: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张骞沿着今天的“丝绸之路”出使西域,历经坎坷,至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才回到汉朝,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诸国情况,并特别提到在大夏(今阿富汗)国,竟有蜀布(四川细布)、邛杖(邛都即今西昌一带产的竹手杖)出售,问商人,得知由身毒国(今印度半岛)可直通大夏,并说那里的人骑象打仗、临近大海……于是,劝汉武帝开西南夷道,以避免匈奴劫阻。
汉武帝采纳张骞建议,派使者四路并出,企图打开西南通道,但为昆明部族所阻,历经一年都未能开通,不过也摸清了昆明部族的情况。
昆明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四面环山,中间一马平川,有一广阔水域,古称南泽,周匝三百里。昆明部族人,多居水上,善于水战,只有熟练的水军,才能前去征讨。
于是汉武帝便想用武力打通这条经过昆明通往印度的路,在长安西南地建“昆明池”用以习水战,攻昆明。乾隆皇帝后来根据这个典故,将颐和园里的原西湖改名为“昆明湖”。
《汉书·武帝纪》记载:﹝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根据《西南夷传》记载,汉武帝得知西南昆明国有滇池,且方圆三百里。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征讨西南各国,训练水师,汉武帝在长安斗门镇一带,模拟“南泽”,开凿了昆明池,以象征天河;池中刻置石鲸,两岸刻置牛郎、织女,也叫:“守池神”。根据古代地理古籍《三辅黄图·关辅古语》记载:“昆明池中有二石人,立牵牛、织女于池之东西,以象天河”。《三辅旧事》中记载着昆明池,说它有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戈船数十艘,楼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它是在上林苑,周、秦皇家沼池的基础上,扩建兴建的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大型人工湖泊。那时的昆明池很大,池的周长约40华里,面积约332顷。陕西考古部门,经多年考古发掘,已获得当年昆明池大小的确切数据:东西长4.25公里,南北宽5.69公里,周长17.6公里,面积16.6平方公里,相当于6个杭州西湖、2个多西安城的面积。昆明池具有训练水军、蓄水供水、植物养殖、皇家观光巡游等多种功能,发挥了军事、经济、生态、文化多重效用。昆明池工程算是军事工程,也算水利工程,本身所蕴涵的智慧至今让人叹服,其水利工程设计非常合理:处在沣水(即沣河)、潏水(即潏河)之间,沿着竬水由南而北的流向自然来引水、排水,蓄水则在低洼地处,选址科学。出水口的选择则是根据引水需要和泄洪需要来进行的。汉武帝开凿昆明池,主要目的是训练水军,攻打南越国和昆明国,以平定天下交通外邦。修好后,确实为西汉王朝的水军发挥了作用,平定了南方和西南方。同时昆明池还发挥了供给都城水源、给宫廷和市民提供水产、为国人提供风景休闲地、干旱时浇灌农田还具有平稳漕运水系的功能。
汉武帝在位期间修建了很多宫殿。武帝时,在城内北部兴建桂宫、明光宫,并在城西上林苑内营造建章宫,各宫占地大而建筑物布局稀疏。随着汉朝国力强盛,“和亲”等政策,昆明池军事作用逐渐弱化,后来还修建了一些离宫别馆、亭台楼榭等配套,每逢“七夕”,池上泛舟,吹奏鼓乐,好不逍遥!
唐朝时,昆明池大规模疏浚整修后,依然发挥着汉时的作用。汉唐后,历朝历代都对昆明池工程评价颇高,其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水利工程。
昆明池从兴盛到衰落,从湖泊到农田,跨越了周、秦、汉、唐13个朝代近两千年历史,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上,昆明池最初是汉武帝操练水军之用,历代为皇家园林,老百姓认为千古爱情佳话牛郎织女的传说最早起源于此,这是有道理的。
我觉得,汉武帝在秦岭终南山下修建昆明池,除了训练水兵作用外,和银河相对,设置“石爷”、“石婆”,也无时无刻不在显示着“君权神授”这一思想。联系一下“汉武帝泰山封禅”,无不说明,汉武帝作为上天派来人间的“君主”,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山、水、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牛郎织女及“七夕”传说源于天象星宿之说。早在西周,就有对“牛郎”、“织女”的记载。这里,对织女、牵牛二星仅是作为自然星辰形象引出一种隐喻式的联想,并无任何故事情节。此时,它们只作为一种文化因子,开始进入文学这个大系统之中。正是这种"因子",为这个传说的生成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王逸《楚辞章句》卷十七《守志》:“举天罼兮掩邪,彀天弧兮射奸。”表述了牛郎织女合婚之说。随着时间推移,织女、牵牛已被传为两位神人,昆明池畔的牛郎织女石刻像也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石爷神”、“石婆神”。久而久之,人们对石像崇敬而迷信,开始顶礼膜拜起来,唐德宗贞元14年(798年),修织女庙设案供奉,千百年来香火一直很盛。二千多年的变迁,昆明池早已变为良田,但屹立在斗门镇街东的牛郎和镇东六里常家庄村北的织女石刻却准确的标明了昆明池东西两岸。牛郎石刻身高2.15米,仅露上半身于地表之上,高约190厘米。底座与身宽相近,高1.25米。此像保存较好,五官清晰,头发的刀痕尚历历在目,身着交襟式衣服,腰间系带,右手曲肘上举作持鞭状,左手紧贴胸作用力握缰状。牛郎石刻织女像作跽坐状,身高约2.3米,底座与身宽相近,高为1.20米。此像眉头微蹙,嘴角下撇,头结髻垂于颈后,颈部有断裂痕,身着右衽交襟长衣,双手环垂于胸前。二者均为花岗岩雕刻而成,我看和茂陵的石雕艺术笔法有些相同,无论从面容,还是服饰上讲,是汉朝石雕无疑,刀法粗犷,朴实浑厚,运用适当夸张手法,更使其形象动人,更求神韵 追求意象 在艺术 表现上 寓意深刻 主题鲜明 其象征性、浪漫性更为浓厚 写意性 更加突出,反映了两千多年前劳动人民高超的艺术造诣。这两座火成岩的石雕是我国迄今所知时代最早的大型石雕遗物,在中国雕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昆明池建成后,受当时牛郎织女传说的影响,汉武帝把昆明池视作天河,河的东头立牛郎石像,西头立织女石像;池中间还立有3丈长的石鲸一尾,。杜甫写到:“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诗中的“织女”,就是指竖立在昆明池西头的织女石像。汉武帝可能依据《诗经》内容,把昆明池当成天河,把牛郎与织女分立于东西两侧,能看见,但不能相聚,不能对话交流。班固在《西都赋》中有:“集乎豫章之宇,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张衡在《西京赋》也有:“乃有昆明灵沼,黑水玄址。周以金堤,树以柳杞。豫章珍馆,揭焉中峙。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日月于是乎出入,象扶桑与檬汜。”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元代在《类编长安志》中载到;“汉昆明池,在长安县(今西安市)西南三十里,丰邑乡鹳鹊庄。昆明池今为陆地,有织女石,身长丈余,土埋至膝,竖发,戟手怒目,土人屋而祭之,号为石婆神庙。唐人童翰卿的《昆明池织女石》曰;“一片昆明池,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用青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连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由此可知织女庙之建,应在宋元之间,而人们随将牵牛、织女称之为“石父”和“石婆”。宋元以后,织女石几经展转,几度风波终于又回到原址。牛郎,织女传说地石婆庙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斗门镇常家庄村外田地中。牛郎位于斗门镇棉花厂院内。“牛郎”离“织女”两公里。织女庙,当地人叫“石婆庙”又名“织女寺”。
昆明池中有豫章台,还有石刻的石鲸。石鲸的长度为三丈,一遇雷雨,石鲸常吼叫,鬐(qi)尾皆动。汉代祭这个石鲸以求雨,往往灵验。另有一说,甘泉宫南面有昆明池,池中建有波殿,以桂为殿柱,风一吹来,自己就放香气。又说池中有龙首船,常使宫女在池中泛舟,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奏乐,皇帝亲临豫定观看泛舟,听音乐。
可是说,昆明池的功能和作用,不是一二句话说清楚的。
昆明池,到了唐代,就开始干涸,到了唐文宗大和年间(827-835),周长40华里的昆明池,全部干涸、荒废。在全部干涸前,昆明池附近的斗门人民,于唐德宗贞元14年(798年)在今斗门镇南丰村修建石婆庙,供奉织女石像;在今斗门北街三组修建石爷庙,供奉石爷石像。千百年来,石婆庙、石爷庙,香火不断。直到今天,每年“七夕”,石婆庙还非常热闹,如同庙会一般,方圆几里几十里的善男信女,都会来到石婆庙,敬一炷香,吃一碗“神面”,祈求平安吉祥;1956年8月,“牛郎织女石刻”被列为“陕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碑阴刻有;“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为训练水师,在长安斗门镇一带,开凿了昆明池,池中刻置石鲸,两岸刻置牛郎、织女,以象征天河。”两千多年的变迁,昆明池早已变为良田,但屹立在斗门镇街东的牛郎和镇东六里常家庄村北的织女石刻,却准确的标明了昆明池东西两岸。
沧海桑田,日夜更替。我多次路过、行走在昆明池的时候,当年烟波浩渺的昆明池,成了一望无际的千亩良田。尤其到了夏季,麦浪滚滚,清香扑鼻,令人陶醉
随着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了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创立,2011年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已规划建设昆明池遗址文化生态景区——“昆明池·七夕公园”。一方面,保留昆明池、丰镐二京遗址、周王灵台灵沼、阿房宫、牛郎织女等历史遗迹,文脉相传;另一方面,按照规划,昆明池景区将围绕“石婆”“石爷”,修建“鹊桥长廊”,连接昆明池东西两岸,在昆明池周边建设七夕文化园、七夕鹊桥公园、七夕文化展示中心,这些展示区域在传播七夕和爱情文化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西汉时的昆明池景区最大水面面积曾经达到十六平方公里,相当于四个杭州西湖。现规划昆明池水面面积四平方公里多(约七千亩),接近于杭州西湖的面积,这相当于在西安之南再造一个“杭州西湖”。2017年开春,西咸新区由西安市整体代管,二月份昆明池启动蓄水,在原址基础上修建的昆明池(一期)·七夕公园2017年于9月28日盛大开园,中国古代最大人工湖重现西安;盛景重现,这里将成为水润西安的上善之地、城市绿肺、宜居之地、文旅融合之地。
“一面飞镜天上来,一泓碧水落人间,曾经汉武训水师,舰船纵横起狼烟。“(薛宝勤歌词《又见昆明池》)”“昆明池·七夕公园”——七夕湖波光涟涟;鹊桥凌波含情脉脉,汉堤锁烟芳草离离;荷花岛莲歌渺渺,自香阁茶香绵绵;卷云台望云卷云舒,织云阁品御宴珍馐;泛鹢台登舟亲水,落霞坞凭栏观鱼;石鲸吹浪若隐若现,银杏摇金似有似无。池泮亭台楼阁灿如霞帔,桥边牛津女渡焕若列星;二十六婚见证爱情真谛 五十二鹊传唱七夕传奇。丹鹤白鹭,肆意颉颃;舟帆舫影,渔歌不息。
人们现在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秦岭北麓之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美景,无限诗意;体验“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的绝妙之处。观赏“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重现的旷世奇景、人间大观。还可以去不远的“沣滨小镇诗经里”,朗诵中国诗词……
光绪十二年(1886年)慈禧太后颁布懿旨:“恢复京师昆明湖水军操练,并建内外水师学堂。”
水战原非陆战同,昆明缅想汉时功。
谁知万里滇池远,却在堂阶咫尺中。
这是光绪皇帝在昆明湖观看操练水军后,联想到汉武帝文治武功所写的《观昆明湖习水战》诗。短短四句诗,不仅道出了昆明、昆明池、昆明湖的渊源,还可看出昔年汉武帝凿昆明池训练水师对清代昆明湖操练水军的影响。
秦少游在《鹊桥仙》云:“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河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我站在丝路起点,长安大地,从汉长安城遗址遥望秦岭脚下的昆明池,当年训练水军皇帝游玩之地已经成为老百姓旅游放松的好去处,回首女郎与织女的伟大爱情传说,相遇就是美好;行色匆匆、物欲之下,我们面对爱情、婚姻,残酷的现实,自己的路怎样走?
2019年6月5日匆于长安
作者杨广虎,男,74年生于陈仓,89年公开发表小说和诗歌。著有历史长篇小说《党崇雅·明末清初三十年》,中短篇小说集《天子坡》、《南山·风景》,诗歌集《天籁南山》等。获得西安文学奖、第五届冰心散文奖·理论奖,第三届陕西文艺评论奖、首届陕西报告文学奖等。1996年—2016年在秦岭终南山生活。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等。
上市公司高管,驻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