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他作为“战后”英国冬季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高台滑雪选手参加了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没有人看好他,英国媒体给他起了个外号“四眼水泥匠”,等着看笑话。按照通常的眼光来看,埃迪•爱德华兹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的“例外”和“笑柄”。什么样的人物会值得让人们用一部传纪电影来讲述他的故事?他一定要是个传奇人物吧。至少上图里这个其貌不扬,戴着高度眼镜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人物”。他身后的摄影师用一种打量怪人的眼神看着这个英国运动员——“飞鹰”埃迪•爱德华兹。那么,他传奇吗?

明天上映的《飞鹰艾迪》在小李子影帝光环加持下的《荒野猎人》、以及迪士尼的动画杰作《疯狂动物城》的映衬下,显得有点不起眼。

一部根据一个滑雪运动员生平改编的励志传纪电影,听上去很老套,不是吗?

可是,在105分钟电影之后,你一定会爱上电影里那个实现了天方夜谭般奥运梦想的年轻人。

《飞鹰艾迪》像一杯冬天里的热可可给你温暖和幸福感。它轻松、幽默、充满力量和希望,这是一部你不应该错过的好电影。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

什么样的人物会值得让人们用一部传纪电影来讲述他的故事?他一定要是个传奇人物吧。

至少上图里这个其貌不扬,戴着高度眼镜的年轻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人物”。他身后的摄影师用一种打量怪人的眼神看着这个英国运动员——“飞鹰”埃迪•爱德华兹。

那么,他传奇吗?

按照通常的眼光来看,埃迪•爱德华兹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的“例外”和“笑柄”。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2)

他作为“战后”英国冬季奥运历史上唯一一个高台滑雪选手参加了1988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没有人看好他,英国媒体给他起了个外号“四眼水泥匠”,等着看笑话。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是成绩最差的选手,而在完成比赛后,他还显得格外开心,翩翩起舞姿势倒是让现场观众雀跃不已,送给他“飞鹰”的外号。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3)

跳台滑雪(ski jumping)是一项极其危险也极其富有魅力的运动项目。运动员从90米高的跳台上滑下,借助惯性和运动员的弹跳力,在跳台上“起飞”。随着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以落在雪道的距离远近,决定成绩。

这项运动危险系数非常高,哪怕是世界级运动员也常常在比赛中出现意外,受到严重伤害。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4)

如果你要问:跳台不是90米高吗?那是因为他起跳后在空中最高点时候的高度是136米,大约是40层楼高。

这项运动起源于挪威,由于门槛极高,目前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该项目运动员也大多来自于北欧以及奥地利这样的冰雪项目强国。有志于参与这项运动的人,都要从5岁6岁起开始系统训练。

而我们的主人公,埃迪•爱德华兹呢?他作为英国高山速降选手,以微弱的劣势错过了参加1984年冬奥会的机会。在21岁的“高龄”,他决定以跳台滑雪选手的身份参与角逐1988年冬奥会,圆一个他的奥运梦想。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5)

他是当时英国该项目唯一的运动员,因此,他没有竞争者,要做的就是,完成一次奥委会认可的赛事,取得成绩,就可以参加奥运会了。

在现实里,他在美国自费训练跳台滑雪。因为无法负担昂贵的滑雪鞋,他在训练的时候要穿6双袜子让自己的脚不至于冻掉。

他是奥运会该项目历史上体重最重的选手。更别说,他还是个近视眼,再每一次跳跃的时候都要戴着眼镜。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6)

他最后在1987年世锦赛上以第55名的成绩获得了奥运会资格。参加世锦赛的总共有56名选手,排名第56名的选手,是被取消资格的选手。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7)

(电影原型“飞鹰”艾迪在影片宣传期来到了中国)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8)

电影中,他的教练是一个自暴自弃的天才运动员:布朗森•皮瑞,由休•杰克曼饰演。这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和大多数同类型电影一样,这个酗酒的中年人有着辉煌的过去,在遇到了执着的埃迪之后,被他的傻气打动,在训练他的过程中,找回了自己。

实际上,在冬奥会赛前的28个月里,请不起专职教练的艾迪,总共有过28-30位“教练”,年龄跨度从12岁到86岁,性格和国籍都不一样。

这确实有些老套。不过,这一点不影响我对这部影片的喜爱。哪怕《纽约每日新闻》的评论者给本片打出了20分,附上了刻薄的评语:“休•杰克曼没有在影片中扮演金刚狼。这太可惜了,他应该把这部影片用钢爪切成碎片的。”

甚至是从正片前制片厂厂标出现的那一刻开始。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9)

这个用辨色卡设计而成的logo,透着英国人特殊的幽默感。

如果你觉得这个奇怪的logo有些眼熟。没有错,去年的这个时候,赞爆的《王牌特工:特工学院》就是来自这家Marv film。他们还有着英国人的傲娇:“这部影片是100%英国制造。”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0)

《王牌特工》里帅气潇洒的塔伦•艾格顿脱下了西装,吃胖了身子,变成了“飞鹰”艾迪。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1)

他在影片中用自己的可爱,让你和这个傻里傻气的艾迪之间的距离瞬间消失。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2)

电影里最有意思的一个场景是,胖乎乎的艾迪走进浴室希望寻求水平高超的挪威选手们的帮助。挪威选手们汗津津的健美肉体和暧昧的眼神,把来自“腐国”的艾迪衬托得……格外直。

和《王牌特工》一样,《飞鹰艾迪》用独有的幽默腔调重新诠释了“运动励志电影”这个概念。

电影中,英国奥委会的官员对他的参赛请求嗤之以鼻,还特意修改条款给他的参赛设置障碍。他们义正言辞:奥运会不是给你这样的业余人士的。

埃迪有点傻气又有点执着地反问说:“难道奥运会不就是给业余选手的舞台吗?”

这也是埃迪的经历里,最富有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点。奥运会从来不只是关于金牌、胜利,更是在于参与和自我超越。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3)

电影中还有一个细节,是影片主创对这种精神的致敬。

影片中有段广播新闻的内容并不太引人注意,内容是关于牙买加有舵雪橇队参加冬奥会的报道。

在1988年的卡尔加里冬奥会上,牙买加的这支雪橇队参加了比赛,获得了最后一名。他们而后成为了1993年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冰上轻驰》的主人公。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热带国家牙买加最终派出了四人雪橇队参加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4)

这部影片也是主创们决定创作《飞鹰艾迪》影片的原因。

不过在1988年冬奥会之后,国际雪联推出了以艾迪命名的“飞鹰规则”,规定只有在世界排名前50或者排名前三成的运动员才能参加奥运会。艾迪也因此被随后的奥运会拒之门外。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5)

在《飞鹰艾迪》的最后,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影像。在1988年冬奥会的闭幕式上,闻名世界的“飞鹰艾迪”成为了当届冬奥会主席,弗兰克•金发言中特别提到的运动员:“在冬奥会的舞台上,有的运动员们赢得了金牌,有的打破了纪录,还有的人,则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At these Games some competitors have won gold some have broken records and some of you have even soared like an eagle.)

史上影响力最差的奥运会(一个奥运会笑柄)(16)

不只是购票,不全是电影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飞鹰艾迪》电影详情页精彩短评、走心长评、抒情、购票,一站式解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