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式放的什么曲子:阅兵式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曲目
阅兵式放的什么曲子:阅兵式上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曲目整理\马丽红 来源:新华网、澎湃新闻、北京日报、中国军网、央视网、百度百科《红旗颂》作曲家吕其明1965年为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而写的开幕曲,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情景。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这也是中国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多次在国庆阅兵中演奏。
《团结就是力量》
1943年诞生于晋察冀边区的一个小山村,牧虹作词,卢肃作曲。当时,牧虹、卢肃所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曾深入河北平山、山西繁峙的农村参加斗争,为鼓舞社会各界力量共同抗日的士气,两人执笔创作出一部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即为幕终曲。
《解放区的天》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民主政府爱人民呀,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刘西林1943年创作的这首歌曲,曾在抗日根据地广泛传唱。当时,刘西林跟随战斗剧社至晋绥边区开展大秧歌运动,创编出秧歌剧《逃难》,又在家乡河北沧县传统民歌《十二月》的曲调基础上填词改编出《边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做主题曲。整曲歌词简洁利落,“边区”后被改为“解放区”。
《红旗颂》
作曲家吕其明1965年为第六届“上海之春”音乐节而写的开幕曲,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时的情景。作为红色经典的代表,这也是中国播放次数最多的音乐作品之一,多次在国庆阅兵中演奏。
整理\马丽红 来源:新华网、澎湃新闻、北京日报、中国军网、央视网、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