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的童话深刻影响(童话大王40年经久不衰)
郑渊洁的童话深刻影响(童话大王40年经久不衰)饭圈女孩找他求认同;(郑渊洁评论区截图)可是郑渊洁凭一己之力颠覆了这样的刻板印象。他既接得了流行梗,又get到饭圈女孩的点,还能把每一句安慰人的话说到对方心坎里。年轻人找他诉说心事;
郑渊洁的评论区又双叒叕登上热搜了。
(微博截图)
66岁,被称为爷爷的人,应该是什么形象?
大概是稳重、爱说教、不懂流行,还有喜欢转发养生小知识。
可是郑渊洁凭一己之力颠覆了这样的刻板印象。
他既接得了流行梗,又get到饭圈女孩的点,还能把每一句安慰人的话说到对方心坎里。
年轻人找他诉说心事;
(郑渊洁评论区截图)
饭圈女孩找他求认同;
(郑渊洁评论区截图)
还有人喜欢看他凡尔赛;
(郑渊洁评论区截图)
因为在微博的“认真”回复,这位小学没毕业的“过气”作家,再度翻红。
当下的年轻人,到底是被他戳中了哪一点?
郑渊洁童年最著名的故事,要数“自杀式”爆炸事件。虽然没到自杀那么严重,但是真的炸了。
起因是,语文老师出了一篇作文题:《早起的鸟有虫子吃》。
郑渊洁认为首先得明确自己的身份是鸟,还是虫子,就把题目改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鲁豫有约》)
老师让他改,郑渊洁坚决不从。然后,他就被收拾了。
收拾完,老师还故意讽刺说:“你名字里有‘渊’,但你很无知。”
(《鲁豫有约》)
一怒之下,郑渊洁拉响了揣在兜里的土炮。
这一炮结束了他的上学生涯,也改变了他的人生。
退学后,郑渊洁跟爸爸在家自学。出于对飞机的热爱,他报名参军,成了一名航空兵。
几年后,复员归来的郑渊洁被分配到仪器厂看水泵。
事业单位,工资又高,还有女朋友,这样的生活让郑渊洁十分满足。
不过,女方家长嫌他没前途,要求他考上大学,否则就分手。
从小就不受威胁的郑渊洁硬气地分了手。
但他内心十分受伤:“难道看水泵连恋爱的权利都没有吗?”
(《鲁豫有约》)
备受打击的郑渊洁打算走出“舒适圈”,反复思考后,他决定靠写作谋生。
(《鲁豫有约》)
很多人用“叛逆”评价郑渊洁的这些行为。这个词多少有些贬义和主观。
属于叛逆少年必备的抽烟、打架、玩游戏,他一样没有。
郑渊洁顶多算是有点“轴”,对别人轴,对自己也轴。
他一根筋地只按自己的想法做,只不过是想努力维护内心的秩序而已。
1979年,童话《黑黑在诚实岛》在《儿童文学》上发表,从此开启了他的创作之路。
(《鲁豫有约》)
最多时,他同时给16家报刊写连载,有的刊物甚至因此增加了10万本销量。
(《鲁豫有约》)
郑渊洁找到主编,想把稿费从千字3元,涨到3.1元。然而,却被拒绝了。
俗话说,一毛钱难倒英雄汉。
犟劲儿又上来的郑渊洁,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做一本只有我作品的刊物,以版权费赚钱?
(《鲁豫有约》)
这个想法在当时,无异于神经病。有段时间,他逢人就问“想赚钱吗?”
几经周折,1985年,郑渊洁创办的《童话大王》上线,第一期印了13万本。
三年后,《童话大王》的销量达到100万册。
(《鲁豫有约》)
连载20年中,他的作品字数超过2000万,杂志总印刷量上亿,战绩至今无人超越。
郑渊洁“火”了后,受邀参加同行交流会。
谁知去到那边,竟然受了一肚子气。
当时同行人中,有位北大教授瞧不起他的“草根”出身,那人觉得他不知天高地厚,居然想一个人写一整本月刊。
坊间传言,这个人就是曹文轩。
这两人的梁子就此结下。
郑渊洁憋着这口气,一写就是20年。
2002年,有家长举报郑渊洁的《童话大王》充满成人内容。
那时的撒贝宁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欢脱,初入央视,不敢放飞自我,在《今日说法》上假扮少年老成,一本正经地点名批评他的作品“少儿不宜”。
(配图:今日说法)
这把郑渊洁气得连“结婚”二字都不再提,后来甚至连下半身都不出现在作品中,专攻“纯洁的”儿童作品。
他还嘱咐家人,那些“成人内容”要等到他死后100年,才能现世。
除去置气的原因,这也是他深思熟虑的决定。
郑渊洁觉得自己带着“儿童作家”的标签,如果总写成人作品,势必会有孩子不接受。
仔细想想,这有点像小朋友处世。
好朋友不喜欢,我就不做;讨厌的人不喜欢,我气死他也得做。
郑渊洁是少有的以童心待人的童话作家。
郑州签售时,有个二年级的小女孩对郑渊洁的助理职位感到好奇。
郑渊洁向她耐心解释,还承诺,如果她学好英语,等毕业后可以来找他,并写在书的扉页上留证。
13年后,一个自称郑渊洁助理的女孩找上门来,还拿出了英语系本科毕业证和当年的书。
这才令他想起往事。
女孩说,正是这些鼓励让她发愤图强,考上了广外。
今年,是她做郑渊洁助理的第16年。
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郑渊洁还有一个全国独一份的故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郑渊洁每天至少收到几百封小朋友的来信。
信越来越多,家人就让他处理一部分,郑渊洁不同意,还说:“这是孩子们对我的信任,我得给他们买房子住。”
于是,他一口气买了10套房子,用于存放信件。
(微博截图)
如今,那些房子都变成了学区房。
房价飞涨后,许多人对郑渊洁这十套房眼热不已,觉得他这不过是中一样的好运而已。
其实这些人搞错了顺序。
是郑渊洁对待认真的小读者都有一颗赤诚的心,然后才有了这样的运气。
一个常怀“赤子之心”的人,做事也会格外较真。
2011年,北京朝阳区王四营桥积水严重,郑渊洁就给区长写信反馈。
他怕人家不搭理,还附上50多万的纳税单,以证明自己作为纳税人,有权监督社会。
(郑渊洁微博截图)
区长收到后,回复得很快,还将增加水泵的位置,一一告知。
据他说,这事还上了《新闻联播》。
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
看到公交车班次少,间隔长,他天天拍照反映,直到增加车次。
(郑渊洁微博截图)
发现车辆年检乱收费,他给交管局局长连写了四年信。
(郑渊洁微博截图)
最后,局长亲自打电话通知他车检改成6年验一次。
(郑渊洁微博截图)
有人愿当“老姜”,郑渊洁偏偏做呛人的“独头蒜”。
冷漠的社会之下,他成了最有行动力的那个,一切的行动都基于——爱。
爱孩子,就用童话影响孩子;爱世界,就用自己影响世界。
郑渊洁认为,细节到位,才能制造一个更好的世界。
但他并不理想主义,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
2009年,郑渊洁自称受到排挤,退出作家协会。巧合的是,曹文轩就是当时的作协副主席。
(郑渊洁博客)
此后,他也经常发博客抨击作协。
(郑渊洁博客)
还写信给教育局,怒斥童书强买强卖的问题。
(郑渊洁博客)
他说有的作家打着办讲座的旗号,让孩子买书。
明明承诺亲笔签名,结果全是别人代签的;要不然就骗孩子手受伤,用印章代替。
2019年,童书作家榜首次被发到网上。这个榜单相当于作家圈的福布斯。
(第十三届童书作家榜)
不过,号称卖了三亿册的郑渊洁却连个影子都没有。
有网友质问他,“都没你名字,还说自己销量高,你敢回应吗?”
(郑渊洁博客截图)
郑渊洁立刻现身回复,并在5个小时后,丢了一个大瓜,捅破了童书销售的行业内幕。
(郑渊洁微博截图)
他先晒出200多万的税单,表示“中国童书销售泡沫极大,自己主动拒绝上榜。”
(郑渊洁微博截图)
然后,又指责榜三曹文轩以讲课为名,占用学生上课时间,兜售书籍,并附上证据链。
(郑渊洁博客截图)
最后,郑渊洁呼吁“应该把选择权还给孩子。”
曹文轩就回了一句“让大家去判断吧”,便销声匿迹了。
(郑渊洁微博截图)
事后,有网友感慨,原来那个写《舒克和贝塔》的人,一直在同恶势力斗争。
但英雄也没那么好当。
2010年,郑渊洁发现市面上又有他的盗版图书。
蹲了几个月点后,他带着助理去现场,准备来个“人赃并获”。
谁知刚自报身份,就突然被几十个拿着棍子的壮汉团团围住。助理不敢直接报警,只能偷偷发微博@平安北京,最终才得以脱险。
(郑渊洁微博截图)
为了维权,他不但熟背《商标法》,还因为“皮皮鲁”的商标被恶意注册,连打了14年官司。
(郑渊洁微博截图)
他的儿子觉得郑渊洁有文字洁癖。
如果他的微博内容是助理发的,哪怕只有几个字,郑渊洁也会让对方标明:助理代发。
(郑渊洁微博截图)
一般作家维权要么委托律师,要么自暴自弃,很少像他这么亲力亲为。
用郑渊洁自己的话说,写作40年,维权30年。
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版权?
其实,他执着的是内心的正义感和自己的底线。一件事过不了他的正义感,就要想办法改变。
在这个充斥着抱怨、偏激的社会里,郑渊洁一直坚守着“我觉得对,就做给你们看”的想法。
希腊哲学家狄奥根尼曾经打着灯笼,到处寻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如此看来,郑渊洁似乎就是他所寻之人。
有人觉得,这样的郑渊洁,一点都不童话。
可他测出的心理年龄只有6岁。
很多人忘记了曾经是怎样一个小孩,更忘记了要做怎样一个大人。
但郑渊洁却带着孩子般的纯粹,不被世俗困扰,用“郑渊洁的态度”对待世界。
什么是郑渊洁的态度?
就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温柔包容、心怀阳光,始终炽热地拥抱这个世界。
但他的纯粹又很接地气。
文人墨客纷纷出世的时候,他选择入世。
郑渊洁会告诉大家,一旦掉进写着“污”的井盖里,有可能一辈子都爬不出来了。
也曾因为批评事件,对外宣称:“有撒贝宁的地方,我都不去。”
还会揪着“鸡零狗碎”,追究到底。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喜欢说大的话,我觉得其实一个一个小事解决了,就很好了。”
他不做围观者,而是参与者。
回到开头,“翻红”的郑渊洁,到底戳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哪一点?
大概就是他的较真和纯粹吧。
. END .
【文| 京酱rose】
【编辑| 柳叶叨叨】
【排版 | 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