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新媒体不见了(仍难逃传统媒体规律的制约)
公众号的新媒体不见了(仍难逃传统媒体规律的制约)IT桔子的监测显示,毒物在2016年3月有一轮星河互联给到的天使轮融资,规模在几百万人民币,估值不详。无论是生产,还是变现,今天众多的公号,和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PGC、按量(访问/粉丝)卖流量、可能会利用公号导流捣鼓点内容收费。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传统媒体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商业变现。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生产方式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PGC:一个机构化运作的团队,频繁地生产内容,满足一大批受众。商业变现方式,一般来说是广告或公关之类的营销收入。计价方式通常是按发行量(纸媒)或收视/听率(电视/广播)来计算。另外还有一部分收入被称为“发行收入”,比如一本杂志卖10块钱。
在过去很多次线下分享的场合,我都提到过这一点:单就公号(或者什么其它内容渠道上的号)本身,其实质是一个传统媒体行当,并不是什么新媒体,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
问题在这里,光玩弄文本,非要争个新旧,意义不大。关键是,如果我们承认它是传统媒体,我们就要了解传统媒体的规律,从而能更平心静气地看待公号这个东西。
本文的主要探讨,就在于两点:1、为什么说公号是传统媒体;2、如何来理解这个传统媒体。
一
作为一个商业组织,传统媒体就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商业变现。
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生产方式就是今天耳熟能详的PGC:一个机构化运作的团队,频繁地生产内容,满足一大批受众。
商业变现方式,一般来说是广告或公关之类的营销收入。计价方式通常是按发行量(纸媒)或收视/听率(电视/广播)来计算。另外还有一部分收入被称为“发行收入”,比如一本杂志卖10块钱。
无论是生产,还是变现,今天众多的公号,和传统媒体几乎没有任何区别:PGC、按量(访问/粉丝)卖流量、可能会利用公号导流捣鼓点内容收费。
IT桔子的监测显示,毒物在2016年3月有一轮星河互联给到的天使轮融资,规模在几百万人民币,估值不详。
很难讲毒物在APP推广上能花多么巨大的投入。要说APP难APP贵,是实情。但你要说难出天际贵到离谱,怕也是不成立。
另外一个案例是毒舌电影。
同样是IT桔子的信息,毒舌则获投更多一点。2015年10月,获投几百万天使轮,16年7月,获投千万规模的A轮,领头方是贝塔斯曼,估值3个亿。
毒舌在6月份的iOS装机(同样是prioridata的监测)达到6万,比5月份增长50%。内容创业圈里的人都知道一桩众所周知的事件。
毒舌做APP的时间不长,今年1月到7月,总计的iOS装机量是:26万。
—— 首发 新榜——
版权声明 及 商业合作
作者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天奇创投管理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