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纳的心理学强调什么:人的行为是可控的 斯金纳 这四步
斯金纳的心理学强调什么:人的行为是可控的 斯金纳 这四步斯金纳强化的方法 随后斯金纳又用别的动物做实验,都证明只要是对行为进行及时的奖励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就会保持。 用斯金纳的话来说“人的行为是可以强化的”。 斯金纳的实验 斯金纳是一名实验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叫做“斯金纳箱”。这个实验装置里,有一只饥饿的老鼠,有一根控制杆连接着食物箱。老鼠在实验装置里活动,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控制杆,获得了食物。这样老鼠就不断地按压控制杆,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不久老鼠就学会了这种取食的方法。
人的行为是可以培养的。
陈赫作为《向往的生活》的嘉宾,在来的路上说,自己是过来享受的,不会干活。但是来到蘑菇屋后,迅速上手各种任务。既能上山背萝卜,又能下河抓鱼摸虾。
陈赫自己都说“好吃懒做”的人设崩了,来到蘑菇屋,就迅速适应了老舅的角色。
为什么陈赫会发生那么大的转变,其实很大的原因来自于黄磊的夸奖。当陈赫想偷懒的时候,黄磊就会来一句“赫赫做的很好”就让陈赫心甘情愿的去干活,次数多了,陈赫也就养成了干活的习惯。
用斯金纳的话来说“人的行为是可以强化的”。
01斯金纳的实验
斯金纳是一名实验心理学家,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叫做“斯金纳箱”。这个实验装置里,有一只饥饿的老鼠,有一根控制杆连接着食物箱。老鼠在实验装置里活动,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控制杆,获得了食物。这样老鼠就不断地按压控制杆,这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不久老鼠就学会了这种取食的方法。
随后斯金纳又用别的动物做实验,都证明只要是对行为进行及时的奖励强化,那么这个行为就会保持。
02斯金纳强化的方法
斯金纳在使行为强化有两种方法:强化和惩罚。
强化,使反应概率增加,比如考试考100奖励一朵小红花。
惩罚,使反应概率降低,比如在《爸爸回来了》中,奥莉有一次做错事,李小鹏就让奥莉罚站,奥莉再出现错误行为就减少。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正强化就是我们常说的做得好了要有奖励,只是做好了就给予奖励,这样就建立了信心。比如,你想让你老公做饭,你肯定不能直接就让老公上手,他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你可以给他说,老公,过来帮我洗个菜。当老公做出这个行为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给予奖励,这样这个行为就会保持住,当老公洗菜做熟练之后你就可以开始下一步,这样及时的给予奖励,达到最终的目的。
负强化就是撤销一个不好的惩罚。比如给孩子说,如果你好好学习就不用做家务;如果你考年级多少名,就让你玩电脑等 。
某种偶然的行为一旦被强化,它就变得很难被消除,但是惩罚所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一旦惩罚消退,那么行为很快就消失,所以我们要以正强化为主。这也是平时为什么打骂孩子,教育效果不好的原因。
03斯金纳的程序教育法。
由动物推人,人的行为也是一种操作反应的强化过程。我们该怎么强化人的行为呢?斯金纳提出了程序教育法,用四步塑造人的行为。
1. 积极反应
积极反应,就要求产生行为的人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学习状态。陈赫来到蘑菇屋的时候,黄磊和何炅出去买菜,中午让陈赫给两个孩子做饭,黄磊上来就对陈赫说:你是哥哥,吃苦耐劳陈赫哥。这么一通彩虹屁,虽然还有些犹豫,陈赫还是撸起袖子,开始给孩子们做饭。
塑造行为的开端是使当事人不自觉的产生兴趣,先做出积极地行为。
2.小步子原则
把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做铺垫。黄磊给陈赫说,家里孩子交给你了,不是让你干活。所以陈赫做出了湘西的精彩 福建的快乐,广受好评。这样陈赫取得成功有了自豪感,有利于下一步的进行。所以接下来黄磊给陈赫打电话,吃完饭去拔萝卜。赫赫就很自然的干起了活。做饭和拔萝卜,因为两个步骤之间的难度相差较小,所以陈赫很容易就得到成功,并且建立起自信。
3.及时反馈原则
这个过程和上一个过程是同时呈现的。比如赫赫再做饭的过程中,妹妹和彭彭一直夸陈赫做得很好,陈赫不仅没有一开始的不情愿,还能够调侃“江西的火焰 河南的鼓励=福建的快乐”,从自己在做的事情中找到乐趣。
当事人作出一个行为时,一定要给与反馈,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这有利于树立了信心,而且是一个信号,当事人已经掌握了第一步,可以开始下一步了。
4.自定步调原则
这一步就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找到自己的适宜速度。陈赫清晰的掌握了这一点。陈赫做完饭,拔完萝卜,腌萝卜,劈柴之后,彭彭说要去捞鱼的时候,陈赫估量了自己的体力,果断的说自己肚子疼,休息一下。
黄磊老师无意识的运用了斯金纳的程序教育法,塑造了陈赫的行为。陈赫在以后捞鱼,捡螺丝,都十分的积极。
在生活中,要想培养良好的行为,一定要记得积极地鼓励,建立信心。然后坚持“积极反应”“小步子原则”“及时反馈”“自定步调”一步一步的达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