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土司城(湘西土司城)
湘西土家族土司城(湘西土司城)长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心怏然。吉首有材旋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朱镕基总理与土司城的因缘:1940年7月,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的第十七世孙12岁的朱镕基由于战乱,随兑泽学堂从长沙迁至天门山脚下的天门书院学文习武(朱镕基小时候父亲得痨病去世,时间不久母亲被传染也去世,十岁不到就成了孤儿,后由叔叔们照顾长大成人)。由于朱镕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得其师喜爱,一日课堂上,师问朱镕基:读书何为?回曰:报国为民。师问:何为报国为民?回日:国能强,民能富。师曰:孺子可教也。朱镕基学成欲离,夜得一梦,见屋顶四角,有獠牙神兽,顶有光明,赤色罩顶。遇人即言:历劫千年,藏道孕法,逢时而出,赤极四方。鎔惊,无眠。天明,鎔见梯玛言其夜梦,其日:汝赤必成。梯玛牵鎔净手至仙师堂跪敬之,赠独角朱砂兽印以佑其身,以成其志。土司城冲天楼门前石碑有朱总理的题字,馆藏有朱总理的旧时求学时的相片,还有朱总理的题诗:湘西一梦
湘西土司城:又名张家界土家风情园,坐落在张家界市内,南倚天门,北靠澧水。
土司城,始建于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距今近三百年历史,是西南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古城。永定茅岗司第十五世土司覃纯一顺应潮流,三次上书请求改土归流,朝廷嘉其忠顺。封为世袭千总,准建世袭堂,修土司城堡。土司城,占地120多亩。集吊脚群楼、走马转角楼重叠组合,融为一体,是土家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和凝聚地。城内遗存大量的珍贵文物素有“南方紫禁城之称”。2002年建筑奇观“九波重天吊脚楼”和“千人茅古斯表演”一并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是国家4A级景区。张家界土司城内的九重天吊脚楼是世界上最高的土家吊脚楼,高度达到48米。
东南第一功这座石牌坊是目前江南最大的石牌坊,是明嘉靖皇帝御赐所建。上面写着嘉靖钦赐的“东南第一功”五个大字,这是土家族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见证,是土家族抗倭将土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其中记载着土家族一段辉煌的历史。明嘉靖年间,倭寇不断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猖獗日盛,广大人民备受荼毒。湘西永、保土司彭冀南、彭荩臣、桑植土司向鹤峰、慈利麻寮所千户唐仁、茅岗长官司覃尧之及湖北容美土司田世爵等组成土家联军,于嘉靖三十三年即公元1554年冬,率士兵三万余众,远涉三千余里,奔赴抗倭前线,历时四年,先后在浙江的嵊县、三界、阴沙、后梅、丹阳、柘林、乍浦等地屡战屡捷,其中王江泾一战,斩敌一千九百余首,溺死者无数。终于将倭寇全部歼灭,立下了赫赫战功,这就是明朝自有倭患以来“东南抗倭第一功”。嘉靖皇帝亲自授予“东南第一功”的荣誉给这些土家族兄弟。
刘明灯(1838—1895年),字照远,号简青,湖南张家界永定区二家河乡人,清朝土家军主帅,中国清朝武官官员。刘明灯任台湾总兵,过草岭时,突遇暴风雨,便书此一笔虎字加以镇压,取《易经》“风从虎、云从龙、圣人作而万物睹”之意。以“虎啸而谷风至”,“风至而雾散”的道理。就地挥毫此“虎”字,命属下勒刻于巨石上,以镇风魔。为了弘扬本土文化,刘明灯命人从台湾草岭拓印复制虎字回家乡,以示寻祖归根之意。
朱镕基总理与土司城的因缘:1940年7月,朱元璋的第十八个儿子岷庄王的第十七世孙12岁的朱镕基由于战乱,随兑泽学堂从长沙迁至天门山脚下的天门书院学文习武(朱镕基小时候父亲得痨病去世,时间不久母亲被传染也去世,十岁不到就成了孤儿,后由叔叔们照顾长大成人)。由于朱镕基天资聪慧,勤奋好学,深得其师喜爱,一日课堂上,师问朱镕基:读书何为?回曰:报国为民。师问:何为报国为民?回日:国能强,民能富。师曰:孺子可教也。朱镕基学成欲离,夜得一梦,见屋顶四角,有獠牙神兽,顶有光明,赤色罩顶。遇人即言:历劫千年,藏道孕法,逢时而出,赤极四方。鎔惊,无眠。天明,鎔见梯玛言其夜梦,其日:汝赤必成。梯玛牵鎔净手至仙师堂跪敬之,赠独角朱砂兽印以佑其身,以成其志。
土司城冲天楼门前石碑有朱总理的题字,馆藏有朱总理的旧时求学时的相片,还有朱总理的题诗:
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
吉首有材旋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
长街攘攘人丁旺,童山濯濯心怏然。
浩浩荡荡早日现,郁郁葱葱梦始圆。
朱镕基总理的字和诗表达了他深厚的故土情,面对家乡光秃秃的山心里不快,忧心忡忡。现在我到湘西见到山上很多树木,路过吉首里时在车上凝望树木千里。张家界山,凤凰古城的树木葱茏在雨中生机盎然。
湘西土司城,一段不寻常的记忆。